中间有人上茶,不逆引来两中年道士,都是灰袍,一字巾,一人圆面无须,八尺身长;一人方脸长须,九尺身长。
不逆道:“几位,这是师兄王长、赵升,日前观里由两位师兄主持。”
那圆脸道人乃王长,方脸道人乃赵升,杨戬四人还礼报名,分宾主坐下,不逆便去了。
王长道:“家师前日蒙玉皇大帝相召,上通明殿议事去了,要明日才回,离去时吩咐,如有客人来访请留宿两日,待他回来。”
杨戬道:“那要叨扰贵观了。”
王长笑道:“哪里哪里,四海皆道友,此观即彼观。”
杨戬道:“真至理明言。”
赵升道:“杨兄一人退十万天兵天将,神通广大,道法高深,真我辈翘楚也。”
杨戬道:“惭愧惭愧,实乃无奈之举。”
几人闲谈几句,王长、赵升便引杨戬四人到观内客房,王长道:“我等还有些功课要做,几位可在观内或山中走走,有何需要只管跟当班的说。”
杨戬等人谢过,王长和赵升去了。
彩琳道:“琼姐姐,我们到山上游玩去吧,观里闷的很。”
琼婳看杨戬,杨戬看傅重,傅重道:“我有些困顿,想歇一会。”
彩琳满脸不快,琼婳道:“妹妹,既然傅三哥不解风情,我们别理他,姐姐陪你去。”
彩琳朝傅重做个鬼脸,与琼婳出观去了。
傅重和杨戬歇了会,便出房来在五斗观里溜达,来到右边时,见一人身影飘过进了偏殿,杨戬道:“这人有些眼熟。”
傅重道:“我们隐在旁边瞧个清楚。”
两人在偏角处来回踱步,好一阵,见里面走出两人,一人是王长,一人竟是张鲁。张鲁向王长行礼道:“不劳师长远送了。”遂朝观外去了,王长也自回房去了。
杨戬道:“张伯时说正一真人乃张鲁师祖,看来不假。”
傅重道:“不知张真人晓不晓得张鲁在外行当,有此徒孙真有自毁名声之嫌。”
杨戬道:“见了真人便知分晓。”
傅重道:“不可说此事。”
杨戬欲言又止,遂点点头,两人再闲逛一圈。
已近日暮,琼婳和彩琳还未回,杨戬有些担心来,便与傅重一起出观来寻,整个鹤鸣山寻个来回都不见琼婳两人踪影。杨戬神眼怒张,往三峰和两涧中扫过,在左边山涧水底下见一物眼熟,便入水拾起,竟是琼婳发簪,来回看看涧里,似有些打斗痕迹。
傅重道:“先回五斗观问问,看附近有无什么精怪。”
两人回到五斗观,见了王长和赵升,说了琼婳两人之事,王长和赵升都呼奇事,王长道:“来此之人不是求道,便是慕仰家师仙风,从未发生走失人口之事。”
傅重道:“山上除贵观外,可有什么得道精灵或修道法士?”
王长道:“道观只我一家,未曾听有其他高深修道之士。”
赵升忽道:“师兄,你忘了,每月师父峰顶说法时,常有附近修炼之士来此听道,多是异类。有次众师弟要赶他们走,师父阻曰:天下苍生,俱出一宗,容他们来去吧。自此每逢师父说法,或多或少都有远近来客,后天便是师父说法之期,山中有他人也是合情合理。”
王长道:“确有此事,那些人中,有鳖蛟龟鱼,有猿兔狮鹿,还有鹰鹏鸾凤,修行散人,三教九流,时多时少。”
杨戬道:“附近有什么深山大川?”
王长道:“西边三千里有大光明山,北边四千里是青城山,山中双涧远通嘉陵江、岷江、雾山江,远些有灌江,余下都是小山小河,容不下得道精怪。”
杨戬道:“我二人去探探情况,若她二人转回,请她们留观中。”
王长道:“不用多说,寻人之事我等责无旁贷,我派观中弟子在附近查查踪迹。”
杨戬道:“有劳两位道长多多费心。”
赵升道:“分内之事,何须言谢。”
杨戬和傅重出五斗观来,杨戬道:“我们先去哪边?”
傅重道:“还是分头行事,我去大光明山,你去青城山,若青城山无两人踪迹,二哥便到大光明山最高峰来寻我;若三个时辰还不见二哥来,我便到青城山来。”
杨戬道:“还是你法子多,依此行事。”
两人分道去了。
话说傅重驾西来顷刻便到,大光明山如蒸雾中,大小七十二峰似在雾中飘,就见:群峰矗立,雾幔山间。日光普照,蒸霞蔚。墨峦陡峙,如刀劈斧砍;映目翠绿,真秀色逼人。银杏桢楠透生气,梨花梅兰飘香风。见麒麟现身,睹仙鹤展翅;闻灵猴嬉戏,听彩凤欢鸣。露光明祥,传慈悲佛音。确确的的是:天下无双地,雾中第一山。
又有诗言大光明山:“千岩逐角互吞吐,一峰拔起矜崔嵬;日光微漏見潭底,水汽上薄成堆。”
傅重左右看来,最高峰顶有寺庙:门前几曲流水,红杉参天。寺后几重碧峰,绿荫盖地。鸟语溪声花底滑,山光影庙玲珑。
那寺牌匾写的是“开化寺”,门口有两个小和尚,傅重施礼道:“两位师傅如何称呼?在下傅重,路过贵地,还请指教。”
左边小和尚道:“小僧法常,此是师弟法佐,我等道少无知,受不得指教,寺内有道安师兄在,或可解惑。”
傅重道:“托福了。”
法常领傅重入寺,一路行来好些僧人,大小有七八间殿,依山层递而上,松柏挥映,竹草千竿,禅舍清幽,心旷神怡。大殿上供一尊佛,似阿弥陀佛,傅重低头上香行礼。
来到东院一处会客室,上了茶水,法常去了。傅重有些渴,闻得几上茶香飘来,便端茶品来,顿时解渴生津,赞道:“好茶!”
此时进来一皂袍僧人,国字脸,笑容可掬,见了傅重施礼道:“贫僧道安,见过道兄。”
傅重起身还礼道:“晚辈傅重,乃通玄真人弟子,今日有事特来打搅。”
道安道:“原是通玄真人高徒,失敬失敬,今日家师不在,由我接教。”
傅重道:“我与二哥杨戬、二嫂琼婳和彩琳姑娘到鹤鸣山拜访正一真人,中途二嫂与彩琳去山中游玩,晚了也不见回,我们在山涧中发现打斗痕迹,又拾得二嫂琼婳遗落的发簪,她二人少武功神通,算来可能被人掳去。听五斗观道友说常有附近精怪去听张真人说法,故来此寻寻,还请大师指点。”
道安笑道:“人之常情,我师开讲时,也常有各处散仙修真前来听法,授化得禅,据贫僧所知,山上有两处修真所在。”
傅重道:“哪两处?”
道安道:“东边金刚峰下有碧玉潭,北边钵盂山中有青霞嶂。”
傅重道:“都是些什么修真?”
道安笑道:“不知底细,不可说出我来。”
傅重谢过出了开化寺,先往碧玉潭来。到东边金刚峰上,山下南边果有一池碧水深潭,水雾笼罩,青碧如玉,平静如镜。傅重到潭边走了一圈,北边有一石碣:金刚峰碧玉潭,心道:“水中之物定是什么鱼怪鳖精,若是二哥可千变万化,变个螃蟹鲤鱼之类的也好打听。”
傅重捻着避水诀,入水往潭底来,见一座水府,青瓦碧门,石雕玉砌,门楼上写的是:碧玉神府,有两蟹精把守,一墨一黑。
傅重心道:“我也来个投石问路。”遂到门前道:“两位蟹哥,吾乃蓬莱清源真人,性喜广结道友,闻碧玉潭中有真仙,特来拜会。”
两蟹精看看傅重,交换眼色后墨蟹精道:“事有不巧,我大王这几日不在府中,上仙过些时日再来吧。”
傅重道:“府上大王可有名号?恐一无所知回去遭道友嬉笑。”
黑蟹精道:“我王乃裟袈龙王,原从西方修道,搬来此地不久,故你等不知。”
傅重道:“多谢多谢,贫道改日再来。”遂离开碧玉神府出潭来,暗道:“刚才两蟹交换眼色有些蹊跷,这潭中有些门道。”
离开金刚峰,傅重往北边钵盂山来,空中一看,此山恰如其分,四周隆起,中间凹陷,山顶有口,形若一巨型钵盂,入口有青雾彩霞遮盖,常人难以发现,真是鬼斧神工。傅重从顶口落下几百丈才着地,见:山涧细淌,杨柳轻扬。花开似锦,温暖如春。鹿兔安乐闲,莺雀欢喜叫。几道霞光落下,顿生流光溢彩,别有洞天。
四处寻来,在西北边有片园林,外有篱墙,中有木屋三间,园中左有菊花、月季、芍药、牡丹,右是桃树、桂树、杏树、梨树。花坛中一白衣女子在整花,树林中一青衣男子在修枝。
傅重叫道:“两位上仙,贫道蓬莱清源真人,无意闯入此地,不知此是何方,还请拜会。”
那女子和男子都停了手中活,携手近前,男的丈六有余,金眼绿发,宽脸横肉,神态威风;女的体纤窈窕,桃脸黛眉,娇态媚人。那男子道:“幸会幸会,此处青霞嶂,我乃乐清居士妙吉,此乃内人白月,号乐静散人,请上仙入寒舍一叙。”。
傅重随妙吉两人到了屋中,皆是木凳木桌,妙吉道:“山舍简陋,道长见笑。”
傅重笑道:“真乃重归自然也,两位好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