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兴隆
常月娥看人群基本上都在那个区域附近了,然后悄悄地侧身触动机关,顿时一片霞光异彩,光圈转动,不仅照亮将漆黑一片的环境照亮了,配上周围的位置,更是显得美轮美奂。
不出所料的,都很多人都看晃了眼,出声惊叹道:“好美啊,这真是比烟花更美!”
其中有遇到是夫妻同时来的,夫君会牵着妻子的手,手指向上空盘旋的光圈,说:“你看,这里多漂亮!”
常月娥望着众人脸上的神情,笑得灿烂,说:“各位请先坐下点菜,这光环会一直都在。”
听到常月娥的话后,众人纷纷落座,毫不吝啬夸赞
之语,有一位中年男子说:“掌柜的,这店铺看着不怎么样,却是别有洞天,甚是美妙!”
“夸奖了,若是喜欢这绚烂的景象,可要多来啊。”常月娥声音婉转悦耳,笑盈盈地说。
“掌柜的,好眼光,这么美的地方,我们自然是要常来的。”另一位穿着华丽的妇人说。
常月娥一桌一桌走过去给客人们点菜,然后将这边交给小青,自己去厨房烧菜。今日点的最多的依旧是杨乘烧的煎鱼含珠,其次便是薯条和辣条这些。
走到厨房,就看到杨乘在清洗锅铲,常月娥说:“杨师傅,今天你又要忙了,你烧的菜甚是美味,点的人颇多。”
杨乘听后也是一笑,说:“掌柜的怕是也要忙了,你做的辣条,我尝过后至今回味。”
前今日常月娥与杨乘见面商议重月阁开张一事,常月娥心血来潮制作了辣条想让杨乘品味一番,岂料杨乘赞不绝口,这也让常月娥很是高兴。
如今听到杨乘这么说,常月娥一边制作辣条,一边道:“那我今日多做些,给杨师傅尝尝。”
杨乘一听,笑呵呵地说:“那我又有口福了。”
可能是接触的多了,常月娥渐渐发现杨乘说话比以前要多,而且内容也更加活泼,不像以前那般死板无趣了。
小青、小庞、小于忙的不可开交,终于在端完最后一桌菜时,才有空坐下来休息。常月娥为他们一人倒了一杯茶,关切地说:“今天生意好,你们都辛苦了。”
小青是与常月娥相熟的亲人,自然只是笑了笑,没
有说话。而这小庞和小于听见常月娥的话后,先是讶异,随后异口同声道:“掌柜的说笑了,努力做工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话一出口,常月娥倒是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没想到这两个伙计年纪不大,说话倒是圆滑老练的多。
常月娥猜想可能是因为第一次出来打工,家人教的吧,又或许是他们在乎这份生计,所以才会刻意讨好。没有多想,常月娥觉得只要人本份,做事勤快,其他都不重要。
等最后几桌客人离开后,小青、小于、小庞三人一起收拾,最后全部做完后,小于和小庞两人对视一眼,由小于对常月娥说道:“掌柜的,我和小庞先回去了,明天我们再来。”
“好的,明天见。”常月娥看了眼两个清瘦的伙计,微笑着说。
之后,杨乘也离开了,小青和常月娥相伴走在回家的路上,有说有笑的。
刘蓉和豆腐西施也走在一起说话,正好遇到对面而来的小青和常月娥,豆腐西施没好气地说:“这不是那个常月娥吗?怎么夜夜晚归啊?”
常月娥压根没有搭理她,和小青继续往前走,豆腐西施面子上过不去,非要冲上去和常月娥对骂,结果被刘蓉拉回来。
豆腐西施看着刘蓉,问:“你什么时候这么胆小怕事了?”
刘蓉被她看穿,却不承认,硬着头皮说:“谁说我怕她了,只是现在天色已暗,我要赶着回去了。我是
担心你一个人说不过她们两张嘴,怕你吃亏。”
豆腐西施一贯相信刘蓉,又不是个聪明的,便真的相信了刘蓉的话,误以为她是要先走,才会拉住她的,就也没有再说什么,暂时打消了去找常月娥麻烦的想法。
常月娥回家后,小天还在等她,看见小天一脸的忧思之容,常月娥便问:“小天,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小天愁眉苦脸地说:“先生说他不能再教导我们了。”
“为什么?”常月娥几乎是脱口而出的话。
尽管教导小天学业的先生不是个远近闻名的学者,但也是有些学识的,开设学堂虽不及私塾般正规,可也是有些时日了,怎么能说不开设就不开设呢?
“先生近来身体不好,说想多休息,不愿再教我们。”小天在学堂的时候是认识了很多小孩子的,时间一久,也都是有感情的。突然先生说不教了,小天很难过,但顾念先生病体,小天也不好强求。
常月娥一听到是这个理由,也就知道无法挽回了,摸了摸小天的头,说:“小天,你放心,娘一定让你再读书。”
过了两天,李秀才亲自找上了门,正逢常月娥不在,家中只有小天一人,李秀才便和小天聊了起来,这才知道原来小天目前没有办法去学堂上课了。
想着小天的聪颖,李秀才不忍心让小天荒废学业,便主动提出辅导小天,让他不要在这段时间里忘记所学的知识。
因为辅导小天的缘故,李秀才时常出入常月娥的家
,久而久之也对常月娥容许李重山去边关一事渐渐放下,常月娥也借此机会告知李秀才,李重山一切安好,他们的关系缓和不少。
时间飞快,一转眼又过了半月,常月娥因为这美轮美奂的场景收获了很多顾客,每日都是满座,生意非常好。这一日,常月娥在食客中听到了一个消息,说附近的学成私塾要开始招生了。
这个私塾颇有名望,常月娥过去也曾考虑过的,当时银两不够,目前因为重月阁生意好的缘故,常月娥手头倒是没有这么紧张了。忽然间她有个想法,就是将小天送入私塾念书,日后必能有出息。
仔细打听过后,常月娥得知这个私塾在镇上不远处,只是倘若住在村子里,只怕一来一回时间耽误太多。就此事,常月娥陷入了沉思中,她很矛盾,是不是
需要这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