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千里墨无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四章 三司会审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荒唐至极,微臣身为刑部侍郎,一心秉公执法,未曾有一丝一毫的私心,不知何大人是什么意思?”

    “好了,何爱卿所言甚是,陈大人,朕的意思也是如此,此案不仅牵涉到的是工部巡官萧瑭,更是牵涉到那南平皇女,如今的情势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懈怠,我大凉正是休养生息阶段,不到万不得已,朕不愿意见到两国兵刃相见,陈爱卿可明白?进入三司会审,这个案子只会更加公正,难道不是吗?”高炆开口道。

    陈江一哽,只得道:“是,陛下言之有理。”

    所谓三司会审,以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为三法司对重大案件进行审判,审理结果直接报请陛下批准执行。三司职权有所不同,“刑部受天下刑名,御史台(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自洪武十七年始,重大疑难案件均由三法司长官即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会同审理,最后由皇帝裁决。

    换言之,到了三司会审的地步,若再想偏颇便是不可能的了。如今的刑部尚书柳旭年愈七十,若不是少帝初继位,怕是早已致仕,由此看来他也是个忠君爱国的人物,自是为人公正,只是毕竟年事已高,无法时时约束住下面的人同朝中各派结交;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如今的大理寺卿程建乃是洪武三年新科进士,方胜任正三品寺卿五年有余,从来深居简出,并不常出现在上元城公众场合,但是自他手中审理之案件,未有听闻徇私枉法之事;左都御史为监察机构御史台长官,正二品,现下的左都御史是洪武五年进士赵宏道,若说大理寺卿程建鲜少出现在众人面前,那么对比这位左都御史来说便是小巫见大巫了,赵宏道赵大人几乎从未上过朝,先帝在世之时,他只对先帝负责,监察百官,是个极为神秘的人物。值得一提的是,御史台分别设有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而现在的右都御史李承政正是出自清阳郡主府上二房,正是萧氏二少夫人李氏的二伯父,其中关联千丝万缕。

    萧珣自下朝回府之时,李氏正等在居院门前,远远瞧见他过来,急急迎上去请安:“公子……”

    萧珣正交待武卫要事,直接走过她,几人径直进了书房未曾出来。李氏何时被他这样忽视过,一时之间感觉院中婢子小厮若有如无打量着自己,羞怯万分,一语不发冲进卧房,闭门不出。

    “公子,牢里那位说是一定要见到四公子才肯罢休,否则什么也不肯说……”

    “她心里清楚不可能的,让人盯紧她一举一动。”

    “那四公子那边……”

    “进入三司会审未必不是件好事,陆家那边应该是准备了不少东西,在他们亮完底牌之前阿瑭不会有事的

    。”

    “属下明白了。”

    “萧左那边如何了?”

    “方传回信来,南平那边面上和善,私下早已派了人赶往上元。”

    “待人到了直接截住。”

    “是。”

    “下去吧。”

    武卫默默行了一礼,出了书房,正好碰见一婢子求见萧珣。

    萧珣漂亮的眉毛皱了一皱:“何人?”

    身边武卫道:“二公子,少夫人身边的婢女求见。”

    “何事?”萧珣坐在书房中未曾起身。

    “公子,夫人突然将自己一个人锁在房中,谁也不肯见,奴婢们担心……”

    萧珣将头从众多信封中抬起来,眼神冰冷,慢慢道:“若是担心,径直开门进去即可。下去吧。”

    他语气寒冰,婢子再不敢打扰她,面都没有见上便赶紧离开书房门口,回去复命。

    李氏听完归来婢子的话,心底又气又急,落泪不止,惹得她的陪嫁婢子心疼不已,低声道:“夫人一听闻四公子的案子要进入三司会审,便火急火燎差人回去托郡主跟御史大人说情,原想着能为公子分忧,可谁知公子却一点也不理会夫人……”

    李氏毕竟还是个不过二十岁的年轻妇人,听闻这话更是伤心不已,此时曼儿上前训斥那名不会说话的婢子道:“你懂什么?净在这里惹夫人伤心。”转而柔声安慰李氏道:“夫人,公子或许只是急于处理事情,一时之间忽略了你,夫人,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这时候更是要和公子一条心,万不可离了心啊。”

    “我晓得你说的,可是方才瞧见公子那般对我,实在是……我知道他肯定全部知道了,知道了我心里的计较,他不喜欢,他不喜欢我就改,可是他一点机会也不给我,我又能怎么办?可怜我团儿。要是如此下去,我可怜的团儿该怎么办?”

    “夫人,就算公子知道了你的打算,他也能明白你是为了小公子啊,冷上几天肯定就罢了,夫人,你别伤心了,公子那般人物,又怎会同您计较呢?”

    李氏渐渐平静下来,曼儿为她擦干眼泪,轻声喃喃道:“越是这种关键时刻,您万不能再给公子添堵,你们是夫妻自是要一条心的,夫人难道没发现,近日来大公子派人来找二公子越发勤了,公子也越发忙了,这肯定不仅是为着四公子的事情,奴婢估摸着,怕是要……”

    李氏眼睛一亮,看向她:“你的意思是……”

    “依奴婢来看怕是司马大人和大公子决意扶持二公子了!夫人,如此一来,你就更加不必忧心了。”

    “可是,可是现下公子他怕是真的生气了,若是……”

    “夫人,您是堂堂正正的二少夫人,公子之前对您关爱有加,又怎会真的厌弃你呢,现在只不过是同您置气呢

    ,您啊,千万不能再扰了公子,现下府上都在为四公子的事情奔走,您在这时更要助公子一臂之力才是。”

    扣扣扣,一阵敲门声,一婢子进来跪下请了安,道:“夫人,公子方才离开了。”

    李氏身子坐起来,道:“什么?这就走了,可有说什么?”她的声音还带着丝哭腔。

    那婢子将头埋得更低:“公子要事在身,婢子们不敢多问。”

    “好吧,我知道了,你们都下去吧。”

    萧珣在府门前遇见刚下马车的萧据与萧璟,敛了神色,恭敬的请安:“父亲,兄长安好。”

    萧据颔首,径直进了府。

    萧珣跟在萧璟身后,一路上萧据并未开口,直走到主院前,才道:“今日还有公事,你们都且回去吧。”

    “是。”目送萧据进了居院,兄弟二人一齐往回走。

    “大哥……”

    “不是咬舌自尽。”

    萧珣旋即看着萧璟:“是南平。”

    萧璟微微点头,萧珣又道:“呵,如今我倒真是有些好奇了。”

    “今夜通知陆华吧。既然南平的人已然到达上元城,戏可以开始了。”

    “是,此事不可让三弟插手,那是否能够动用七弟的人?”

    “你们自己商量吧。”

    “弟弟明白。”

    南玉究竟带了什么样的秘密从南平逃出来呢?究竟是什么才能让南平如此焦急,非要将她处之而后快呢?

    萧珣原本对于这个秘密,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并不感到任何好奇,如若不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他或许根本不会驻足一眼,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他心底隐隐猜到了些,那谜底如同镜中花水中月一般让人抓不住任何边角。

    南平皇女自尽了的消息在第二日天未亮之时传遍了整个上元城,很多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情看好戏,有好事者说道这下萧四公子的罪名变成了死无对证,更有甚者在坊间流传着萧相为了给儿子脱罪的说法。

    三司会审那日,南平使团到达上元城,南平更是派出了官员一同出席会审,在场上,许久未露面的萧四一袭白衣,往日翩翩公子如今显得有些单薄,他在堂上跪的笔直,一口咬定自己当初自南平出使回大凉路上救下的不过是个快要被饿死的民女,绝不可能是什么南平皇女,这等荒谬言论皆为构陷。

    大理寺卿面无表情将昨日夜里咬舌自尽的‘南平皇女’尸体命人抬到大堂上来。甫一看见尸体,南平官员便仔仔细细观察了一番,后来甩手便道:“此人并不是公主。”

    一语惊醒堂中人,大理寺卿程建又问道:“大人可看清楚了?”

    “是,非常清楚。此人并不是我们的公主,鄙人乃南平礼部侍郎,万不可认错公主的。”

    “柳大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要知道一开始信誓旦旦要判萧瑭之罪的可是刑部侍郎,若是闹了这么大一个乌龙,这个责任怕是刑部尚书柳旭需要负责的。

    “这……陈江何在?”柳旭问道。

    “卑职在此。”

    “工部巡官所救助之人并不是南平公主,你们之前又是如何判罪的?”

    “大人,卑职在调查期间,确实认定了工部巡官萧瑭大人所藏匿之人确实乃南平皇女,如今堂下这人,卑职,卑职也不知……”

    听闻此言,萧瑭朗声道:“陈大人不知什么,萧某犹记得那日自己可是明明白白告诉过陈大人的,如今在三司面前还望大人从实招来为好。”

    一番周折询问下来,三司商量之后将审判结果写于心中,报于宫中,宫内高炆自是一直关注着此事,此时看到结果便下令宣布萧瑭无罪释放,圣旨传达到堂上之时,众人正要纷纷离去之时,萧瑭大声道:

    “微臣有事要状告!”

    (本章完)

    &/artil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