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公主之无敌战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卷 199章 秦王轻敌尝败绩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四妹如何?她当日不是也在蓝田训练了一支类似的队伍?”

    “四妹当然是胜任的,可她的女儿也还小啊!我怎么忍心让她来代劳呢?”

    “平阳,你看我们这样安排可好?我们将她女儿接到府里来,你在家可以一块看顾一下他们,反正重活都有佣人干。而且他们两个小家伙在一块,不是也有个伴一块玩耍吗?”

    “他们都还这么小,哪里会一块玩啊!不过,这倒是一个绝好的主意。四妹我绝对信的过,当初还是她最早提议在娘子军中建立这么一支特战队的。夫君,你真聪明!什么事一到你这,就都不是问题了。”平阳说完又是一个倒头,就钻进了夫君的怀里。

    柴绍明白,平阳常常如此这般的夸奖他,他可以感觉到一半是真心赞扬,而另外一半是为了讨他欢喜的,但不管如何,他深知爱妻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妻子,人前人后都是对他赞不绝口、爱意有加,所以他听着爱妻这番话,心里当然是相当受用的。

    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于是,高密就接上了平阳的班。由于她夫君段纶被李渊拜为益州总管,此时正在巴蜀地区招抚平定巴蜀各部落,所以高密无须呆在长安家里陪伴夫君,是个自由人士,可以全天候留在终南山训练黑甲骑,当然,前提是宝贝女儿有她信得过的人看着。

    平阳公主那一夜之所以会突然晕倒,当然是与她劳累有关,但凭着她的体质,还不至于如此虚弱,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有了妊娠反应,具体表现为轻度挑食和恶心,头晕嗜睡。

    对于平阳来说,由于其妊娠反应才刚刚开始,自己都尚未察觉,而且当时的医学知识还没有“妊娠反应”这种概念和说法,严格来说,当时中国只有实用的中医,还谈不上什么医学,所以太医当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为什么平阳公主怀第一胎的时候完全没有妊娠反应,反而是在怀第二胎的时候有了这种“毛病”?其实原因很简单,平阳公主怀第一胎时,根本没有时间发展妊娠反应,她每日都处在紧张的状态,自然而然地调动起了全身各器官和免疫系统的潜能,有效地掩盖和抵抗了所有的妊娠反应症状。

    自从昏倒那日起,平阳的妊娠反应有增无减,而且她的反应还添加了一些内容:晨吐、乏力和烦躁不安。与大多孕妇不同的是,平阳不仅没有厌食恶心的迹象,反而是食欲大增。

    李渊得知平阳怀孕的喜信后,当即决定取消平阳出征西秦的作战方案,因此,平阳仍然抱着的日后能够与夫君一同出征伐薛的一线希望,就化为泡影了。

    不仅如此,就连她想再回终南山操练黑甲骑的愿望,基本上也泡汤

    了。

    兴奋不已的李渊同时令人给平阳府上送过来许多山珍海味,还专门为她安排了一位“妇产科专家”太医负责帮助养身保胎。太医也给平阳开具了一份消减妊娠反应连同保胎护体的方子:少量多餐、食物清淡、避免疲劳。

    就这样,平阳不得已地被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武德元年七月初,李唐正式出兵讨伐薛秦。出征之前,李渊与李世民商议,鉴于平阳现在不能与他同征,要给他另派一将替代平阳,并问他想选何人同征,李世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他不需要任何人,三姐提出的策略乃是一个万全之策不假,但对付自己曾经的手下败将,无须大动干戈,届时自有应对之良策。

    听闻此说,李渊也就不再勉强李世民了,因为他对二郎有十足的信心。

    不日,李世民率军进至高墌城(陕西长武西北),他遵循预定方案,决定采取守城不出、坚壁不战、以逸待劳,先挫敌之锐气,最后再一举击之的疲敌战法和方略,任凭敌方如何挑衅,唐军只是不动声色。

    然而,他一时间忘记了三姐“宁走百步远、不走一步险”的叮嘱,没有完全按照当日与父亲和三姐所商议的方案,安排一支轻骑兵绕道敌后,实施夹击。李世民这般行事,并非因为他不认可这个战略战术,他实在是没有将薛举父子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就在一年前,他还在扶风轻易地将薛举打得狼狈不堪,丢盔弃甲,越陇而逃。

    此刻,李世民采取“拖字诀”,他有耐心;刚开始,将士们也有耐心。可他们的耐心就像天上的云朵一样,没能呆住很久便随风而去。不过数日,众将领就开始滋生急躁情绪,纷纷到统帅帐中请战。

    李世民起先头脑还是相当清醒的,他一再告诫下属要沉得住气,西秦军远道而来,必定因粮草不足而急于速战速决,我们应该以逸待劳,见不到敌方露出疲态,就是时机未到,也就决不能出战!他还狠狠地呵斥他们,务必稳住军心,违者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然而,到了后来,面对不断在城外辱骂挑战的薛军和己方群情激昂的将士们,此时年方十九血气方刚的李世民也绷不住顶不顺了,他自己的求战欲望也如肝火燃烧,渐渐地蔓延到心腑和大脑,他下定了决定,出战迎敌!虽然,李世民内心清楚,这般以感情代替理智的用兵之道绝非智者之用,但他又无法克制自己的冲动,他想,或许此时薛家军已经粮草告馨,我们可不能错失战机啊!不如派兵出阵,一来试探一下敌军此刻的战力,二来也为唐军将士们打打气,防止他们的士气像穿洞的皮囊瘪了下去。

    李世民左思右想,表现出少有的犹豫

    ,最后他想出了一个小花招,对外谎称身体染恙、不宜带兵,且将指挥权交给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

    刘、殷二人立即就揣摩出了主帅此举的深意,特别是殷开山,他自己早就嚷嚷要出兵应战了,现在主帅将兵权交给他们,不就是暗许、甚至暗示他们出战吗?

    (本章完)

    &/artil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