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公主之无敌战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卷192章 嘉年华吟诗会(三)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真的,大姐李秀媛肯定不是兄弟姐妹中非常出色的一位,但这首诗绝对算得上是一首佳作,更是对她自身的一个真实写照。

    从各方面来说,虽然李秀媛往往显得平凡无奇,但她作为大姐对弟弟妹妹们的照顾和关心是有目共睹和感同身受的,所以大伙儿平日里都对她极其敬重,她没有多少能耐,也不像妹妹们一个个长得如花似玉,但她心地善良、低调朴实、不争无求,却也因为出生“豪门”而成为金枝玉叶。

    他们没有想到,大姐这首诗作却并不平凡,应该说是相当有文采的。

    一时间大伙儿都立起身来,向她投去赞美的目光,没有喝彩、没有掌声,但她分明可以感觉到来自弟弟妹妹们的发自内心的赞赏。

    就连李渊也不停地点头,还笑口盈盈的。

    接下来就是李秀婷李二娘了,她的诗作提名为兰韵(《七律?兰韵》):

    隐迹仙踪独自悠,心清意静远凡忧。临泉沐露听蝉语,对月临风赏鲤游。

    怎奈香馨招蜜蚁,难防倩丽惹庸流。羞同浊艳争娇媚,只与寒梅论雅修。

    再下来就是五娘李琇娉了,她是个才女,酷爱文学艺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她来了一首意象极佳、意境丰富的香梅戏蝶(《七绝?香梅戏蝶》):

    梨花乱舞漫楼台,万类消容夜色皑。却见庭前红意动,香梅几朵戏花开。

    佳作,的确是一首佳作!以梨花比喻白雪,以红梅开放为意象,整首诗不仅动感十足,而且起、乘、转、合得相当巧妙,首联以梨花(喻雪花)飘舞在楼台上为起意;颔联承接上一联描写雪花覆盖下显得苍白和寂静的夜景和寒意;颈联转笔呈现出一幅极有动感的景象:在庭院的皑皑白雪中,出现了摇动的红色;尾联最终以揭示这雪中动红是正在绽放的红梅作结,而且展现了红梅戏雪的高傲品质。

    但是,李琇娉是一个对文学艺术作品标准要求极致的人,当大伙儿都在赞美的她的诗作时,她却表示自己并不满意这首诗,希望弟兄姐妹们帮助她修改一下。

    在这中场合下,没有人愿意显示自己的水平高她一等,去修改她的诗作,或者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水平去修改她的诗作。

    李渊来劲了,他觉得这正是增进儿女们互相交流的一个机会,因此鼓励大家一块来给她出主意。可仍然没有人作声。他于是直接点名三女秀宁,要她给点建议,因为他相信宁儿有水平对这首诗作一些润色。

    李秀宁只好硬座头皮上阵了。她想了一会,说道:

    “五妹的确有才,她意识到这首诗作有不足之处,这本身就是才高艺精的表现。正如她自己所不满意的那样,

    这首诗作的意境总体上很好,但细节上有不足。譬如说,标题为香梅戏蝶,却没有任何关于蝶的描写,而是梅花戏梨花,这也似有不当。我现在就按照五妹的标题,步这首诗作的韵,作一点修改。”

    玉蝶纷飞漫月台,万般失色夜苍皑。庭前忽见红香动,冷蕊嫣然戏蝶开。

    大伙儿品味了好长一段时间,在将两首诗作了细细的对比,最后纷纷鼓掌称赞。

    修改过的诗作中,玉蝶用来比喻白雪、冷蕊用来比喻梅花,真正合了香梅戏蝶之意,更重要的是,冷蕊这个比喻给人一种高冷的涵义,所以它戏蝶而开;而在这高冷涵义背后,‘嫣然’两字又体现出梅花的娇媚,这娇媚又吸引了‘玉蝶’前来,充分表现了红梅傲雪之情操,但诗中却未见一个‘梅’字,实在是高明绝妙!这样一来,整首诗的水平也更上一层楼了。

    李渊不停地点头称赞,一方面是赞自己的爱女宁儿的文采,另一方面则是在赞美自己对三女才能的了解。

    李元吉因为当下正在镇守李家大本营晋阳,所以人不在场,算他躲过了这一“劫”,要不然的话,这吟诗作文对他这个曾经的学渣来说,无异于世上最失人道主义的折磨。

    至此,在场的儿女们已经轮了一圈,一一献出了自己的杰作。

    李渊意犹未尽,他还想听听孩子们的近期诗作,于是他让大伙儿自由吃喝,只是不要停止吟诗,但他不再强行给大家定顺序,而是各自凭借自己的感觉和勇气来玩,而且还让管家拿来文房四宝,要他坐在一旁,将儿女们的诗作全部记录下来。

    可能是因为大家都见父亲高兴,现场气氛又如此热烈,大伙儿已经进入了角色,再加上各自都已经“献丑”了一轮,也就不怕将“献丑”继续进行到底了。李建成带了个头,吟出了一首竹韵:

    冰雨方停雪又酣,狂飙屋后密林川。疏风栉雨凭节气,剪雪裁冰倚骨竿。

    寒暑时闻花绽谢,阴晴惯看月圆残。叶青滴翠疑春到,笋露峥嵘笑岁寒。

    看来李建成对竹子情有独钟。

    李世民也接着来了一首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李世民这首芳兰被收录在《全唐诗》卷1—64)

    一听便知,李世民是一个不愿意随大流的人,就说他的诗作吧,不仅仅没有像其他兄弟姐妹们那样都是七言诗,他的诗作俱为五言律诗,而且他给自己诗作的题目也没有按照其他人的“套路”,安个什么“咏兰”或“兰韵”什么的标题。

    接下来李秀

    宁献上了一首梅韵:

    霜青露翠透红妆,雪砌冰雕浮暗香。白雪衬陪梅素雅,赤梅回馈雪芬芳。

    寒风咧咧精裁剪,暖日融融细上光。待到雪融春意闹,红香依旧笑冰霜。

    完了,她说道:“我们是不是应该来点不同的题材,不能总是梅兰竹菊吧!”大家听了都一阵哄笑,不是笑李秀宁,而是笑各自为什么没有想到要跳出梅兰竹菊这个话题。

    (本章完)

    &/artil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