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了两个多时辰,李三娘派出的哨探忽然来报,说是屈突通后军变前军、前军作后军,正在迅速撤离。
得知此消息,李三娘陷入了沉思,她试图弄明白,屈突通连夜紧急撤退,是因为接到朝廷命令,还是觉查到了娘子军暗地里组织包围圈的意图,或者是其它原因?
不管是何原因,不能让他就这样轻易地溜掉!
她下令娘子军全速追击,同时令驿卒立即赶往渭河,通知秦鹤鸣的“舰队”加速前进,哪怕是追到咸阳境内,也要强势登陆截击屈突通。
屈突通真不愧为一员久经沙场的大将,撤退也是井井有条的,丝毫没有慌乱,更为令人叹服的是,他交战时总是身先士卒,而撤退时却是身后士卒:他的前军在交战时是打冲锋的,而如今退却时就变成了断后。
可见屈突通的确是治军有方、领军有道的。
屈突通的后军战斗力实在了得,他们边抵挡娘子军,边掩护大部队撤退,而娘子军却无法轻易近得了他们的身,但娘子军依旧咬住御林军的尾巴、紧随不放……
御林军继续往东败退了约莫10里地之后,终于进入了咸阳的地域,本想着应该是可以顺利逃脱娘子军的追杀了,可没想到其前军忽然遭到南北两侧娘子军的夹击和围攻。
其中一路正是马三宝带来的3千黑甲骑由北向西南杀来,而另一路是一支尚且无人知晓的娘子军“秘密武装”———秦鹤鸣率领的水军“陆战队”,水军“陆战队”登陆后立即向西北方向屈突通的退军冲击。
水军“陆战队”的首次亮相参战,正是李三娘计划中对付屈突通的一条出其不意的妙计!
这个计策是李三娘昨夜在从鄠县返回司竹园的路上是想出来的,也正是当其时安乾府所说出的想法。
后来在司竹园商讨反攻屈突通的时候,李三娘了解到,现时娘子军已经拥有55条中型船只,每只船可载100人,可利用帆布风力或划桨人力为动力行驶,另有10艘船也已经进入舾装阶段。
水军的水上训练也卓有成效,目前已经掌握驾驭帆船技术的人已达300人之多,而基本掌握水性的士兵也已经有1万多人。
这些信息确认了李三娘的计策是可行的,于是李三娘令秦鹤鸣带令5千水军于夜幕降临时,从富仁镇登船,顺流而下往东进发,目的就是抄到屈突通军后方登陆偷袭。
不料,水军的行踪在渭河半道上被屈突通的斥候发觉,这就是导致屈突通紧急撤军的缘故,因为他清楚如果不撤离,自己的御林军就极有可能会被娘子军前后包抄。
屈突通率领他的御林军后队,力图抵挡娘子军的
追杀,虽然他们平日里训练有素,且有作战经验,开始时作战顽强、拼死相搏,还硬是顶住了娘子军的连续冲击。
但御林军将士们毕竟是在败退,而且又正值夜晚,心理上依然占据了下风。
在缠斗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产生畏战情绪,特别是当得知自己已经被娘子军三面围剿时,还是少不了惊慌失措,抵抗的意志和毅力在渐渐消失殆尽。
再后来,他们只是恨耶娘当初给他们少生了两条腿了。
这般情势令屈突通相当担忧,他开始懊悔,悔的是没有在自己太过相信御林军的战力,没有在李娘子率军来援之前部署应对措施,譬如打个伏击战之类的来防止娘子军夜袭,而是采取了面对面对攻的老套战术;反观之,李娘子但是数个出其不意并用,令自己的御林军猝不及防,岂有不败之理!
早些时间,他就已经得到斥候的情报,说李三娘已经率领娘子军主力由鄠县赶回司竹园,他当时思考过,李三娘反击他的最大的可能性是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强渡渭水,与向善志合二为一强势对付他仅有的万把人马,李三娘即使用计,也不过是排兵布阵上的用心而已。
屈突通之所以会做出如此大偏差的推断,是因为他之前完全不知道娘子军已经有了自己的水军,也不知道娘子军还隐藏着一支如鬼魅般的黑甲骑。
这两支队伍虽然人数都不算多,总共不过八千人马,但黑甲骑的战斗力基本上碾压了他的御林军,更何况是在完全出其不意的情形下鬼魅般地出现;娘子军的“水军陆战队”利用了当下季节性渭水高涨流急的天然优势,顺水而下、快速赶到了撤退中的隋军前面截断了他们朝西的退路。
此刻,屈突通意识到自己的御林军已经被娘子军包围,唯有拼死一搏才可能有出路!看来是到了报效主上、报效朝廷的时候了。
他于是决定不跑了,率领御林军向后面追杀过来的娘子军殊死拼搏。
也正是因为这种事态的变化,李秀宁与屈突通不期而遇碰到一块了,大隋第一战将与娘子军主帅展开了一场一对一的夜战。
说是夜战,其实在这个快要接近中秋节的日子,本来天黑的就比较迟,加上那月亮就像一面大大的铜镜当头而照,互相之间都还能够将对方看得清清楚楚。
李秀宁认得屈突通,她小的时候就见过他,也非常崇拜这位大英雄。
但屈突通却不认识李秀宁,甚至都不知道面前这位块头不大的将军是一个娘子。
李三娘先自报家门:“屈将军,李秀宁在此等候多时!”
她显然撒了一个谎,偶然撞见而已,哪来“等候多时”?
这是李三
娘的一个心理战术,目的是让对方误以为娘子军对他们的行踪了如指掌,从而给他制造心理压力。
虽然久经沙场,此刻在林子里偶遇,又被李秀宁先声夺人地带着娘娘腔的大喝声蒙了一下,他竟然没有太清楚李三娘的自报家门,只是一股热血涌上脑门,就一个字:杀!
他们俩之间再没有任何寒暄问候、也没有任何互怼对骂,只有一个娘子与一个汉子不宣而战,以一决雌雄!
(本章完)
&/art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