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探子来报,说是隋军在始平县的守军目前主要集中于始平东南部的塔耳村,将领姓安名福字乾府。
安乾府这个名字对于李秀宁来说,完全陌生,她从未听说过朝廷有这么一个武将,而且还是位了不起的武将,一定是个后起之秀、青年才俊,他大概与自己一样,初出茅庐、初露锋芒,头几回交锋,很容易使对手感到出其不意、措手不及,他必定已经将我娘子军的套路和招数研究了个遍,而自己对他却一无所知。
娘子军这几回失误吃亏,除了主观上的轻敌情绪,碰上这么一个新对手也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显然,娘子军从现在起必须改变之前的战略战术,要让对手下一回遭遇“新对手”!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李三娘陷入了沉思……
“以退为进,明退暗进!以撤退来诱敌深入,消灭隋军有生力量!”李三娘豁然开朗,一个计策已经在心中形成。
李三娘立即召集各路将领商议定策,然后向全军宣布撤军命令。
士卒们大多不解,都认为娘子军打下了始平大片土地,眼下虽然小有失利,但不至于要将已经占领的地盘让给隋军呀!吃进肚里的肉,岂有再吐出来的道理?难道是连我们的主帅都认输了?她也觉得我们娘子军打不过这批隋军?
李三娘解释道,娘子军粮草不足,且接连败仗,眼下不适宜于对官军发动大型战役,必须停止进攻步伐,往西退军到南于村一带休整,因为那里远离官军,而且靠近自己后方的粮草供应线。
她还告诫将士们: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我们不应该计较一时半会的退让。
退军,是行军打仗中一个极其讲究的环节,也是对一个军队统帅的治军才能和领兵素质的最严峻的考验和最严苛的考察,无序而慌乱的退军无异于溃败,因为那可能成为敌方可以利用的穷追猛打的绝好时机。
为了防止这种情形的发生,李三娘将娘子军一分为二,“前军”先行撤离,而“后军”则就地埋伏,以阻击敌军可能实施的追击行动,当“前军”后撤10里地之后,就停下来并埋伏于道路两旁,变成“后军”,设伏与道路两旁,同时原“后军”变成“前军”,撤退10里地,之后便停下来歇息,重司“后军”之职,埋伏于道路两旁。
就这般,前军与后军轮替转换角色,或者说是互为前军和后军。
另一边,当安乾府得知娘子军战略大撤退时,亲率2万人马,在距离娘子军4—5里地的后面尾随,试图在娘子军撤退之时,找出他们的破绽,然后一举追击歼灭。
同时,安乾府还分出1万人作后备队,距离5—6里路,跟随自
己的主力军后面。
最后,他留下3千人保卫位于塔耳村的城镇,那是当前始平隋军驻扎之地。
安乾府是个熟谙兵法之人,他知道敌方撤军虽然可能是己方的一个追击机会,但也有可能是一个陷阱!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不想就此放弃任何可能出现的机会。
他没有鲁莽贸然地攻击撤退中的娘子军,而是小心翼翼地不弃不舍地默默跟随在娘子军之后,且先行派遣多路探子侦查敌情。
一路上,探子来报都是“前有大批伏兵”,这令许多不懂兵法的将领都感到纳闷不解,怎么可能一路上都有大批伏兵呢?
安乾府明白,这是一种前军与断后轮替司职的井然有序、毫无破绽的退兵策略。
他不禁深深地感叹:这个娘子不简单啊!真乃巾帼统帅,治军有方、领兵有道,赛过当年的诸葛孔明啊!自己前些时候小胜了李娘子2—3场,但那不过是具有隆重自慰色彩的小胜而已,根本没有能够伤害,甚至没有触碰到娘子军的实力。
安乾府领兵追随了约莫有35里路,没有发现娘子军任何破绽,感觉自己想要的机会不会出现了,无奈之下,只好决定调转头回营。
然而,就在此时,道路两侧和背后忽然响起阵阵高亢的喊杀声,上万娘子军冲杀而至,堵住了他们回营的退路,同时挡住了他们向两边的逃散!
紧接着,方才还在前头有序撤退的娘子军也调转头来,洪水般向他们涌来。可怜这2万隋军被娘子军着着实实地围了个水泄不通。隋军将士们随即陷入惶恐和慌乱之中,恰如被关起门来打狗一样,被打急了,还无墙可跳、无处可逃,更无还手之力。
安乾府奋力冲杀,试图突破包围圈,但多次碰壁未果之后,他急了,忘却了自己来始平的真正使命,一心只想着如何摆脱当下的困境。
他意识到要冲出重围怕是极其困难了,自己这2万人马也恐怕是有来无回了,为今之计只有寻着李三娘,与她主帅对主帅,来个当面了断!
他知道惟有先行制服了李三娘,自己和手下才有可能保全一命。然而,在一片混乱的厮杀中,他又如何能够找着李三娘呢?
更何况,他与李三娘素未谋面,即使是碰上了,忙乱之中也未必能够确认谁人是李三娘。
他左冲右突,虽然干倒了二十来个娘子军士卒,但自己也受了几处刀伤,而且渐渐感到体力不支了。
他开始后悔了,后悔自己没有早些时候完成阴世师交托的使命,偏要对娘子军逞强、在李三娘面前逞能,没想到自己开头赚了几次小便宜,末了却吃了一个大亏,如今连命都要搭上了。
就在此刻,安乾府瞥见自己左前方出现了一面娘
子军军旗,军旗没有在迎风招展,而是在随着护旗士兵的脚步而不停移动,他知道军旗所在之处,必定就是娘子军主帅所在之处,便策马朝着娘子军军旗奔去。
果不其然,距离约莫不到20丈远的地方,一个英姿飒爽的年轻将军映入了他的眼帘,这个骑在枣红色汗血宝马上面的将军,正在挥洒自如、灵动轻飘地舞动手中双剑,左劈右刺,之间起前后左右纷纷倒下的御林军士兵。
“错不了!前面那位必定就是李娘子!我要与她会一会!”安乾府心中一阵窃喜,他双腿狠狠一夹马肚,朝李三娘冲杀过去……
(本章完)
&/art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