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朱高煦的动作,盒子里面显露出来了一支相对来说,稍稍短了一些的银白色燧发枪出来。
为这颜色,朱高煦也是掉了几根头发的,总不能跟上次一个色(shei三生)吧,朱高煦一咬牙,直接就在枪体上直接包上了层白银。
于是,世界上第一把线膛枪,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朱高煦认为,反正在朱棣的眼中,黄金也好,白银也罢,这些他都是不在乎的,只要枪好用就行!
至于为啥枪管短了许多,这说多了都是泪啊,朱高煦也没得办法啊。
为了这根需要刻画膛线的枪管,他不知道废了多大的人力、物力,嗯,主要是太费事了。
最终,毕中他们经过实践发现发现,按照目前的技术条件的话,只能够取巧了一下,直接缩短了枪管长度,这点儿朱高煦也是不在乎的,直接表示了同意。
这根不长的枪管,从无到有,花费了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说是耗费了无数的心血也不为过。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最直接的就是促使了很多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同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然,离着量产这种枪管,那还是遥遥无期的。
朱高煦也不废话,拿出这支价值无算的线膛燧发枪后,把盒子扔还给了沈老六,正要开始准备给皇帝老子科普一下其中的原理。
只是,朱棣很是心急,没等朱高煦说话,就直接上手拿了过来,让准备了一大堆说辞的朱高煦,很是无语,您老人家是皇帝啊。
“抢过来”之后,朱棣非常仔细地打量了一番,最后发现,除了颜色不一样,枪管短了一些,和上次那把就是一模一样的。
这可不得了了,在朱棣眼中,对于这个“惊喜”,有点儿不满意了。
要知道,朱高煦上次进献的那把黄金燧发枪,朱棣可是经常把玩的,没事就来这里打几枪,对于燧发枪的结构什么的,可是非常熟悉的。
而且,朱棣要比朱高煦还要勤快,就连打完之后的枪支保养,朱棣从来都是不劳旁人的。
(ex){}&/ 朱高煦知道,命中率这块,一直以来是他心中的一个痛,或许也可以归结为“枪运”不好吧……
虽然制造过程太过艰难,朱高煦本想给他开个小灶的,当得知毕中不保证能够再次造出来之后,得,还是让他继续苦练吧。
当朱高煦说出,让黄茂华命人把靶子直接放置到70丈的距离,且木靶也是要求标准的大小之后,在场对于燧发枪,多少都是有些了解的众人,表示一脸的震惊!
“煦儿,你确定没有说错吗?这距离,就算是你,也不能命中吧?”朱棣仔细看了几眼朱高煦,确认他没有发烧之后,这才开口问道。
“回禀父皇,这个距离,儿臣还是能够命中的,只是这个命中率,就不好说了……”朱高煦不服,看不起人是不?拧着脖子强自辩解道。
再说了,他这个距离,又不是没有命中过的!
命中率?说啥命中率,打中了就行。
“是,朕的煦儿枪法厉害,是朕错怪你。不过,朕可是听你说过,你这家丁头子,枪法可是不怎么样的啊?”朱棣很无奈,像哄孩子一样说道,接着继续提出了他的疑惑。
“是啊,父皇,就是因为他枪法不怎么地,这样的话,这把枪才能表现出它的神奇之处!不是儿臣自夸,这个距离,只要拿着这把枪,儿臣保证枪枪命中红心!”朱高煦解释道,最后不忘给自己继续贴金!
不过,这次他说的确实是大实话,至于别人是否相信,那就不管了,他也管不着。
“好,那父皇就好好看看,你这枪到底像不像你所说的。”朱棣不再质疑,拍了怕他的肩膀说道。
他知道,朱高煦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是不会这般说话的,对于他的性子,朱棣自认为还是非常了解的。
“嗯,父皇您就等着瞧好了,还是那句话,包您满意!”朱高煦拍了拍胸膛,再次强调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