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刘峰继续留在温洲县,并跟随简雍来到了新建立的纺织工坊。
走进去之后,发现工坊的面积很大,足有十万平方米,因是新建,所以还未正式开工。
器械是“模仿”珍妮纺织机,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良,效率还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附带属性。
蜀汉有五金加工作坊,常用的零配件不缺,但缺少系统出品的纺织机,导致织出来的布匹总少了那么点味道,放到华夏这个大市场里面,竞争力很弱,至少比不过宋朝,和其他朝代差不多。
而无法远销其他地区,就只能内部消化,好在蜀汉缺少布匹,像闽浙两郡,很多百姓连过冬用的衣物都没有。
以当前的市场潜力,还远远达不到饱和的程度。
在纺织工坊待了一段时间,刘峰又在众人的陪同下前往果树园区。
温洲县多山区,这些地方自然无法耕种,但可以用来种植果树。
县财政所利用仅存的一点资金,规划了一大片果树园。
遥望过去,可以看到大批人影在山间劳作,现在是一月下旬,正好是苹果栽种的最佳时机。
过了三月,成活率就很低了。
心下感慨,刘峰转身对一旁的镇长问着:“这片果园可以吸纳多少工人?”
“回将军,现在是栽种的高峰期,可以一次吸纳五千人,过了三月,人数会减少到五百人左右,不过等到收获的时候,可再次增多,甚至会出现万人采摘的盛况。”镇长今年只有三十二岁,在温洲县算是比较年轻的一批,正是仕途心最强的时候,这时听到询问,连忙回答道。
“这个规模不小了……”
低喃一声,刘峰面露喜色,他最关注的还是就业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就业,百姓就没有生存根基,时间长了,肯定会出乱子。
现在听说可以在闲时吸纳四五百人,多的时候高达万人,自然欣喜。
一个镇不过两千户,吸纳四五百人就是四五百户,稳定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只要把这个果园立起来,再构建一些其他产业,比如养殖、镇办工坊等等,形势就稳定了。
(ex){}&/ 此时留这批山越人在闽郡,总感觉如鲠在喉,非常不舒服。
将文件合上,刘峰从软塌上站起,抬头瞥了眼战战兢兢的太监,突然想到了一事,脚步一顿。
随后又走到案桌后重新坐下。
刘峰此时想起了三国时期的东吴。
山越族最为人熟知的历史便在三国时期,尤其是在东吴境内。
当初孙策平定江东,发现境内山越众多,分布极广。
他们往往与各地的“宗部”联合起来,与之对抗,成为孙吴政权的心腹之患。
孙策起初投靠丹阳太守吴景时,就曾被当地山贼大帅祖朗袭击,几至危殆。
而且根据史料记载,山越族的活动中心就在丹阳郡,现在则被刘裕占据着。
实际不止丹阳郡,吴郡、豫章郡、庐江郡都是山越族的活动范围。
如果闽郡有三十万人,吴郡和庐江郡也应该差不多,但丹阳郡就不好说了,毕竟是活动中心,以预估的话,一百万人只多不少。
眼眸精光闪现,刘峰也不多言,他需要有足够多证据来验证此事。
站在原地舒了一口气,刘峰看了一眼时间,发现已到午时。
有膳食太监小步进来,赔笑地说着:“到午时了,奴才叫传膳成不成?”
“不用了!”刘峰站起来摆手,他还不习惯在办公地点用餐,只有偶尔几次,平常的时候都是前往内宅陪几位美人一起。
说着起身披上大衣,出了殿。
这是蜀汉宫外院,属于新建,没有温度调节功能。
一出殿门,寒风扑来,顿时感到一股冷意。
这时抬头去看,发现空气中正酝酿着黑云,却是山雨欲来了。
手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