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周一鸣追出营来,只见向天子纵马向前跑去,他便顺手拉过一匹战马,跨上马鞍,两腿一夹,座下战马急驰而去。赶了一会,总赶不上。周一鸣好生奇怪:今天怎么了,自己的马快,向天子的马也快,自己的马慢,向天子的马也慢了下来。向天子好似与自己在捉迷藏,两马本来相距不远,但是却怎么也赶不上。周一鸣急了,猛力打马。马腾空而起,一跃数丈。就在此时,向天子的马忽地一个急转,向一座高山飞驰而去。周一鸣岂能松懈,于是,他也急调马头,赶向那山。
但见此处,大山重重叠叠,岚雾漫漫层层,进得山来,不辨东西南北。周一鸣举目一看,哪里还有向天子人马踪影!怎么办,只有一个一个山头去找。他心急火燎,策马直奔一座大山。他这一急,那马竟然飞了上去。这山没有,便又飞到另一山去找。飞呀飞呀,咦,觉得不是马在飞,而是自己在飞。自己怎么飞起来了?上下一看,吃惊不小:双臂长出了一对薄薄的翅膀,自己变成了一只蜻蜓。周一鸣懵了,怎么搞的,我是一只蜻蜓?来不及多想,找到向天子,才是重要的。猛然,面前呈现一张蜘蛛网。自己既然已是蜻蜓,这蜘蛛网可不是好玩的,必须避开才行。心中这样想,可是,来不及了,由于飞得太快,已经一头撞在网上,手脚顿时被网粘住。周一鸣大叫一声:“不好!”
帐外巡夜小校听到帐内喊声,急忙跑进中军帐,问道:“元帅,请问什么事情?”周一鸣已经惊醒,一看,那支蜡烛燃到了烛底,便说道:“你来得正好,请你为我换只蜡烛。”
周一鸣随军带有一个锦匣。锦匣内除了兵书以外,还有一本记事簿。每每发生重要事情,便记录在册。今晚,此一奇梦,甚为蹊跷:周庄梦蝶,我梦蜻蜓,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寓意;而我这个蜻蜓,却被蛛网粘住,不知兆何吉凶?于此,有点忐忑,心想,不妨将此梦情形记录下来,以后待见分晓。
这晚,在家的向玉璇,也得了一个奇异之梦。她梦见晴天烈日,自己正在那高地之上,翘望周一鸣出征的方向,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阵狂风吹来,将头上翡翠凤冠吹落在地,摔得粉碎,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醒来衣已透湿。
向玉璇惊魂不定,闷闷不乐:凤冠戴于头上,头顶之上乃为天;俗话说,妻为地。夫为天,难道此梦,有碍夫君?
翌日,向玉璇仍和往常一样,去那高地眺望,婆母随之。路上,向玉璇说了昨晚那梦,并把心中的疑虑,告诉了婆母。婆母宽慰向玉璇,说道:“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与一鸣感情笃深,日思夜念,担心安危,故有此梦。心想梦生,不足虑也。”婆媳二人,边走边谈,相叙相进,一不留神,婆母脚下一滑,摔下陡坡,重重跌在岩上。向玉璇立即跑下坡去,欲扶婆母起来。岂知,哪里能够扶起,原来,婆母大腿骨折,已经动弹不得。情急万分,向玉璇急忙跑回家去,叫来两个力大的丫鬟,三个人背的背,帮的帮,把婆母弄回家中。
向玉璇心想,那个奇梦现在应了:在娘家,父亲就是天;在婆家,婆母不也是天嘛。
婆母知道此伤用何药草,向玉璇“依样画葫”,把药草采了回来,为婆母敷上。那药,乃是家传药典成方,顺气通络之类的药,虽有止痛消肿之效,但无接骨生肌之功,于是,婆母自此不能行走,扶上双拐,方能移动。这就难为向玉璇了,一日三餐,向玉璇亲把热菜热饭送到婆母手上;婆母不能上茅缸,向玉璇就请人做了一个马桶,让婆母在房间里大小便;丫鬟怕臭,向玉璇也不勉其难,便自己为婆母倒屎倒尿,毫无怨言;婆母如是深夜大便,向玉璇不让臭气熏着婆母,马上起床,将粪便倒入茅缸。如此这般,日月往复,竭尽孝心,不辞劳苦。婆母感动,乡民称颂。
向玉璇伺候婆母,料理家事之余,每日还是要去高地眺望。她多么希望,周一鸣早日回家。她憧憬着:有朝一日,那远山转角之处,旌旗招展,周一鸣骑着战马,带着本乡出征的队伍,浩浩荡荡,凯旋归来。她倒不是想周一鸣得胜回乡,能什么封妻荫子,而是想一家得以团聚,能过那种互敬互爱、男耕女织、子孙绕膝、无忧无虑的逸情生活。
她每天这样眺望,每天这样想着,每天惬意而归。此情,先且按下不表。
且说覃家军攻克葫芦关,灭了平日鱼肉乡民,作恶多端的刁家四徒,葫芦关的老百姓,拍手称快。乡民百姓杀猪宰羊,担粮送米,犒赏覃家军。覃忽大悦,命田明、刘山主事,全军大宴三天。
是夜,覃家军中军帐内,灯火辉煌,覃忽、周一鸣与诸位兄弟、各队将领正在议事。
只听军师田明在说:“我军即将进兵天宁府,在这之前,要不要先取南江城,对此,大家意见不一。元帅要我谈谈想法,我的意见,当然是首先要取南江城。南江城,虽然不是什么要塞,但是,它的周边,地域富饶,物产丰富,是官军粮草供给之地。取了它,这一官军粮仓就到了我们手里,此其一。其二,现在临近六月,天气酷热,军队近水为宜。而南江城临靠大江,我们取了此城,驻兵在此,我军就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
周一鸣听了,点头说道:“我也正有此意。田明兄弟,你说说,怎样取法。”田明说:“其实,要取这个南江城,易如反掌尔。”周一鸣问道:“此话怎讲?”田明反问:“一鸣大哥,难道你没有闻说,官军中流传这样一句话‘玉阳攻不破,南江穿城过’吗?”周一鸣听了,调侃道:“还是你这位军师调查情况细致。我确实没有听说这样一句话。我也不大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讲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又与取城有什么关联。”田明说:“我是在收降的官军中,做了一些调查,得到的收获,当然不止这句话。至于这句话嘛,我问了其中根由,大概是这样的:以往历朝历代,历次战役,玉阳城多是难于攻陷,而攻克南江城,却是轻而易举。”说到这里,他右手向前用力,远远戳去,做了一个直穿的手势,接着说:“你们看看,都这样‘穿城过’了,那城还能守住么?”
田明夸张的手势、诙谐的语言,把大家逗乐了。周一鸣一笑,也诙谐地发问:“田明兄弟,取南江城,你就这么用手一戳,就行了?”
田明说:“可以说,是这样的,因为,取南江城,我已胜券在握。”
这时,覃忽说道:“二位,不要再相互逗趣了。田明兄弟也莫打哑谜。你的‘胜券’在哪里,说出来,大家听听。”
听了覃忽的话,田明认真了,他说:“大哥,事情是这样的。在收降的官军中,有一个守葫芦关隘的校尉,他说,他看到了我们竖的杏黄大旗,知道我们起兵,是为‘匡扶正义、为民除害’,他自己也是贫苦出身,所以,他拥戴覃家军,真心真意归降。他又说,南江城的守将都尉,是他的族房堂弟,他可以前去说服那个都尉,归降我军。我和他已经约定,一同前去劝降,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取得南江城。我说的‘胜券’就是这个。”
覃雄说:“田明兄弟,降军之话,不可轻信。你这一去,如同深入虎穴,可不是好玩的。”田明道:“这我知道,去了之后,我会见机而作。”又如此这般,说了一通自己的办法。
覃忽听了,说道:“田明兄弟说的,虽然不是万无一失,但也大有可行之处。我同意田明兄弟这样去作。一鸣兄弟,你觉得呢?”
周一鸣说:“大哥甚明,我无他见。祝田明兄弟马到成功,我们静候佳音。”
第二天,田明与那校尉,纵马飞奔,来到南江城。城门守军认得校尉,知他是都尉的族房弟兄,便放下吊桥,开了城门,礼让二人进城。
二人进了都尉府。都尉见了族房堂兄,自然寒暄几句,接着就问族房堂兄,随来之人是谁?田明不待校尉回答,便自报家门:“我乃覃家军军师,田明是也。”
都尉一听,这来人是覃家军将领,顿时警觉起来,问道:“不知田军师到此,有何贵干?”
田明正待开言,校尉却抢先说了:“兄弟,是这样……”校尉便把覃家军如何是正义之军、仁义之师说了一遍。他知道,都尉武艺平常。于是,又将向天子的神武夸耀了一通,然后,劝其归降覃家军。
校尉说话,都尉却不答言,他只是瞅着田明,若有所思,问道:“田军师此来,到底是什么意思?”田明说:“仁兄之言,已经讲得详尽,都尉应该明白我来之意。现在,覃家军兵临城下,这南江城弹丸之地,我军若攻,如石击卵,焉有不破之理?只是,我们不想将士生灵涂炭,特来忠告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望将军三思。”
都尉沉矜须臾,然后说道:“我自知武艺不精,粮少将寡。若战,正如田军师所说,我是以卵碰石,自取灭亡。我愿意归降你们。不过,白天行事,耳目众多,容易走露消息。明天晚上,我带队来降,可否?”
田明见况,心中暗喜,他不露声色,说道:“那好,望你守信,准时到来。到后,知会我一声。”都尉说:“那是当然。”
田明回营,找来覃雄等几个弟兄,把情况说了一遍。大家听后,点头赞许。
翌日夜晚,都尉带着人马,打着火把,奔到覃家军营寨。到了营寨,只见营寨偃旗息鼓,灯火全无,覃家军大概业已睡熟。都尉不禁大喜,心中想到:真是“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自己昨天一个“麻痹”之计,就造就了今日的成功。现在,趁覃家军个个已经熟睡,上前杀他个片甲不留,何足难哉?于是,大喊一声:“田明听着,吾来踹营是也!”喊罢,指挥官军杀进营中。
这真是千钧一发之刻,万分危急之时。这一仗,谁胜谁负,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