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景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章 来帮忙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似他们这样的人家,哪里吃得起稻米饭?

    有一口粟米野菜粥,就已是极好了。

    即便是逢年过节,也舍不得糟蹋了那白花花的稻米饭。

    而他们面前的几碗饭却都是堆得高高的,那份量一看就很足。

    此时,元宝珠又端上来一盆沉甸甸的腊兔肉,更是惊得他们合不拢嘴。

    最小的元致之喉间吞咽了几下,轻声问:“爹啊,这就是吃糠咽菜啊?”

    如果这就是吃糠咽菜,那让他一辈子吃糠咽菜好吗?

    元锦安早料到他会有此一问,哼了一声:“什么叫安不忘忧,什么叫未雨绸缪?”

    元致之缩了缩脖子:“我也没去过族学,哪知那些文绉绉的?”

    “你不知这些话,连道理都不懂?”

    元锦安说完,心里也叹了口气。

    他小时,虽说也不宽裕,但总还算过的去,每岁十条肉的束脩,不说每家都交得起,至少大部分族人都会将孩子送去族学识几个字,懂得些道理。

    有些底气更足的,会接连几年都将孩子送去,学些粗浅的经义,广为流传的典籍。

    他那时运气好,家中只他一个孩子,另还有两亩薄田,足足上了三年的族学。

    直到他长成,苛捐杂税就渐多了,家中不堪重负,族学也再没去过。

    再就是后来娶妻生子,日子越发难熬,五子一女,除了自小过继出去的幼子,其余几个,也都没能去族学学过一日。

    如今想来,也是亏欠了他们。

    元锦安拿起筷子,当先夹了筷兔肉,入口却觉得没以前那么好吃,如同嚼蜡一般。

    其他人见状,也都默默不说话了。

    还是陈氏打起了圆场。

    “快吃吧,凉了就不鲜了。”

    这才有人动了筷子,这一动就停不下来了。

    何氏夹了一块兔肉入口,那满口的鲜香甚至让她自鼻尖涌起一股酸意,直冲眼眶。

    她已经许久不曾吃肉了,家中三个儿子,正是饭量大的时候,家里也没有田地,每年佃上二十亩地,她还要起早贪黑养蚕缫丝。

    可繁重的苛捐杂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只是凭着种地,根本无法维持生计。

    (ex){}&/  元励之早有心理准备,也不觉得奇怪,自他爹家里传出朽木出了大批香蕈的事,就有人与他说,这香蕈本该有他的一份,可不能傻傻地吃了这个哑巴亏。

    只有他心里明白,那些朽木是不可能出香蕈的,其中定是有人做了什么,才能催生出那批香蕈。

    那方法他并不知道,所以也不觉得他爹娘是占了他的便宜,即便知道爹娘大赚了一笔,也从没想过从中拿到什么好处。

    只因他知道,在他手中,朽木只能是朽木,只有到了真正有本事的人手里,朽木才能成为聚财的宝盆。

    技不如人,他除了心中叹服,也没有其他的想法。

    “那些树您想要只管拿去就是了,我得了田地,已足够了。”

    元锦安闻言,也不坚持,只和陈氏与元令辰各自交换了神色,随后道:“你不要银钱我也不强塞你,只另有一事还得问问你。”

    “爹有话只管说。”

    “令禹已有十九了,听闻有一把好力气,过些时日我们种香蕈,他若是得空,就叫他来帮忙吧,若是不得空,便算了。”

    元励之闻言一怔,正要说话,却听何氏先忍不住答了:“得空的,他不论何时都得空的。”

    何氏心里激动,爹的意思,她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要将种香蕈的法子,传给他们家孩子。

    自家的情况,没人比她自己更清楚,虽说生了三个儿子,但家里不宽裕,她长子眼见着要二十了,好不容易说上的亲事,因拿不出聘金,又黄了。

    如今越穷的人家,越舍不得嫁女儿,想将女儿卖个好价,让家里日子好过些,否则宁愿留在家里养蚕缫丝,也是一个劳力。

    就是苦了他们这些急着娶媳妇的人家,攒一辈子的银钱,都要花在给孩子成家上面。

    虽说也有一些疼女儿,舍不得女儿受委屈的,但也是轮不上他们。

    家里太穷,谁家也不乐意将女儿嫁他们家来受苦。

    如今算是好了,她家孩子若真是学了种香蕈的法子,哪怕只是点皮毛,就够他受用了,只凭着一双手,何愁找不到好媳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