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沟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开发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了彻底封锁印度地区的土著进入,专门修一条铁路干线,修几条铁路支线也不算什么,反正陆军很大方的说了,到时候陆军会派遣工程兵部队帮忙一起修,建成以后陆军运输,价格也给你高一点。

    话说陆军的工程兵部队修铁路那也是专业的,而且手段干净利索,修铁路的速度快得很。

    但是大唐铁路总公司却是拒绝了,这要是让陆军的工程兵部队帮忙修铁路,就算是免费的,但是成本会高到让他们吐血,更关键的是,陆军工程兵修出来的铁路没法用……

    因为陆军工程兵部队修铁路那都是一切从速,遇到障碍直接一路炸过去,炸不过去直接绕路,人家才不跟你挖隧道之类的事呢。

    遇上需要架桥的地方,都是随便搞个铁架桥甚至浮桥凑合着用……

    哪怕是现在让他们修商用铁路了,但是骨子里的东西很难改的。

    毕竟,他们平日里研究的施工的都是紧急军用铁路,一般都是用来运输列车炮,紧急后勤运输的,要求是快速、能用!

    他们能短短几天内,直接在荒山野林里修出来一条好几公里的军用铁路。

    但是你让他们进行施工的成本控制,提高使用寿命之类乃至安全性之类的,那真不是他们的专业。

    所以除非是在西亚、东欧那边地方,不然的话大唐铁路总公司是不会和陆军的工程兵打交道的,有和他们打交道的功夫,还不如自己老老实实修呢。

    南洋半岛地区的铁路计划,旨在把南洋半岛地区彻底和本土的其他省份融为一体,加速地方交流往来,彻底扭转目前南洋地区的尴尬局面。

    什么尴尬局面!

    虽然南洋地区的迁国行动已经过去了很久,帝国在南洋半岛地区设省州也有些年了,但是在广泛的大唐人心中,南海半岛地区依旧是属于海外地区,唯一比较得到大唐人认可的,也就只有交州了。

    因为这地方是直接划归了广西管辖,并且和广东相连接,而且很多年前大唐就占据了广宁县,为了开发广宁煤矿,老早也修建了廉州到广宁的铁路。

    交州就在隔壁,后续铁路也是贯通的很快。

    所以在广大的大唐人心中,交州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本土范围。

    但是交州以南地区的安南省都是属于海外领地了,更别说暹罗省以及缅甸省了。

    但是,在大唐帝国的整体规划里,南洋地区,尤其是南洋半岛地区那可是未来本土的腹地区域,未来的本土粮仓。

    陈立夫等帝国高层,可是想要把南洋半岛地区打造为帝国的第二个江南,使其成为帝国本土的超级粮仓的。

    (ex){}&/  这钱哪来的?

    名义上卫生部给!

    但实际上卫生部也没钱,最后还是其他机构凑的钱。

    其他很多移民福利,也都是采用类似的方式。

    就算是礼部宣传司,也是配合进行宣传,喊出来了‘南洋大开发’的口号,通过大唐朝报以及其他报纸进行大规模的舆论宣传。

    而上一次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舆论宣传,那已经是将近二十年前的事了。

    当年帝国为了开发辽河平原地区,也是喊出来了辽河大开发的口号,短短几年内就是让辽河平原地区的人口数增加到数百万。

    要知道当年可没有火车,也没有蒸汽轮船,交通问题就麻烦无比,由此导致的移民也是更加麻烦。

    大唐帝国的国内移民以及海外移民,虽然三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了,但是前面的十几年其实规模都不大,主要就是受限于交通问题,运输移民的时间长,成本高。

    真正的移民大爆发时期,还是火车、船出现,并大规模普及之后。

    等到宣平三十年左右,才是形成了大规模移民潮。

    那个时候开始,每年从本土各地乘坐火车,轮船到沿海港口,然后坐蒸汽远洋轮船前往海外的移民,达到了两三百万。

    并且一直高居不下。

    美洲地区的千万人口,其中很多实际上都是最近十几年才移民过去的。

    交通的发展,让移民成本变的低廉,时间上也更快速。

    而卫生医疗的发展,让部分热带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得到一定的控制。

    工商经济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收入。

    这些加在一起,才是奠定如今南洋大开发的基础。

    严格上来说,南洋大开发计划的移民难度,要比之前的美洲移民难度大多了。

    美洲移民也就是距离远一点而已,但是美洲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人们很乐意过去。

    以前十个官方移民里,九个都是想要去美洲的,搞的移民屯垦司都不得不采取取消船票补贴等一系列的方式进行移民分流。

    而南洋地区,大家都不乐意去。

    现在情况好一些,但是也好的有限。

    因此南洋移民工作,还是很困难的。

    但是再困难,也架不住帝国的官方扶持力度大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