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梦入桃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无极八门拳之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巴乌回到主席台,浑身乏力,精神恍惚,似大病初愈之状。

    为此,他连‘昆山武馆’贺馆活动的最后结束语都讲不全活。

    这种奇怪现象,让周围的人一团雾水。

    最后,还是田阿林打了圆场,替巴乌解了围。

    “巴教练身体不适,大家请回吧!”

    穆云帮着田阿林疏散了簇拥上来的业内人士。

    有的还拿着照相机和摄像机准备合影留念。

    在庆贺‘昆山武馆’成立的同时,也祝贺巴乌突破武者二段,荣升‘牧绒省武协秘书长一职。

    稍顷,巴乌回过神,接过穆云递上的茶杯喝了口水,似乎还没有完全从刚才手串落地的梦魇中走出。

    “好悬啊!多亏伍丁秉性敦厚,奉还了‘武种缺’的内核之气。没有口诀,他拿着这东西也没用”

    巴乌纠结的同时,心头却布满了疑云。

    他没料到伍丁会变得如此逆天,更不敢相信他以一个‘散修武士’自居,体内却隐藏着一股神秘力量,足以匹敌中断段武者功力。但此功力的‘血气’运行极不稳定,时而游丝,时而洪柱。

    巴乌断定就是这股神秘力量吸吮‘武种缺’,并非出自伍丁的内力本源。显然,这股特殊内力是寄生在伍丁体内的,假如一旦和伍丁的本源功力融合,那绝对是要命的事儿。

    最是这股特殊的力量似乎和‘武种缺’惺惺相惜。

    至此,伍丁之前在巴乌心中的形象完全颠覆。

    巴乌责怨自己阅人不深,当初辨识不出伍丁这块未经打磨的璞玉。

    他现在承认,同为玉质,无论‘种’,‘水’伍丁和‘武种缺’都有缘。

    说到‘武种缺’,就不得不提无极八门拳。

    而‘武种缺’正是无极八门拳之魂。

    唯一遗憾这个魂魄是残缺的。

    相传只有找到有缘人,才能寻到另外的残缺部分,最终凝练完成至尊‘武种’。

    无极八门拳一直很神秘,因为它的鲜为人知,所以并不被武术界广泛了解,但有关其秘闻的流传却从未停止过。

    如果硬是要按武术门派划分,无极八门拳勉强属于昆山派。

    因为其最早现身在昆山山脉,并且一直生长在这片区域。

    但从拳术起源讲,无极八门拳虽然出自八门拳,却有别于昆山派单纯的八门拳种。

    据无极八门拳拳谱考证,大约200年前,昆山那格勒凸显一座神秘寺庙,时隐时现,诡秘异常。

    寺庙里暂居一个游僧,精通一种神通的无极拳术。

    因昆山地处牧绒境内,被周围连绵千里的山脉包裹其中,出行甚为不便。

    游僧徒步走出昆山,围绕牧绒周边云游,似乎另有所图。

    一日,游僧行至西木,在一处破旧的城墙残垣中栖身,竟然视线范围内有人在练拳。

    那拳法刁钻,多以擒拿手防护,靠手掌背部和指尖发力攻击,速度奇快,见影不见形。名曰:八门拳,是昆山派拳种。

    游僧惊叹此拳的近身攻防招式非常精妙,并与无极拳招式形成鲜明的比对,唯一缺憾的是内功修炼欠缺。

    而无极拳正好能弥补其缺陷。

    这便是“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浅显道理。游僧心生一念,觉得将两种拳术相结合,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游僧又困惑了,无极拳有别于桃源的其它拳种,它在注重修炼内功的同时,要仰仗一种特殊的晶体来助力,方可让功力恐怖提升

    因为投缘,两人结交后相谈甚欢。

    神秘游僧也受邀在八门拳师家中小住时日。

    两人共同探讨拳理,互为演练好生快哉!

    神秘游僧没有留下姓名,八门拳时唤做常遇。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游僧在离别时,透漏了一个秘密:说无极拳内功需要稀有的‘武种丹’蕴养会事半功倍。

    而且此种炼化的丹药药力可达骨殖,能形成晶体永久保留,无论其宿主的生死。

    这种沉入骨殖的晶体就是‘武种缺’,类似于佛家传说的‘舍利子’。

    也有人称其为‘武舍利子’,相对于大部分诵经高僧遗留的‘文舍利子’。

    但其最关键是受一种运行口诀来支配。假如不掌握此口诀,便视作无用。

    随后,游僧传口诀给常遇。

    并期望他有缘寻找到另外的‘武种缺’重新凝练出‘武种丹’来。

    而有关‘武种缺’背后更多的故事,游僧再未多言。只是遗憾自己仅有一次机缘,获得一颗尚未炼制成功的‘武种丹’,早已服用,再无多余赠送给常遇。

    送别游僧后,常遇潜心练习无极八门拳,几乎忘记了时光的流失。

    又过了好多年,昆山那格勒的那座神秘寺庙再次显露,却遭遇了一场劫难。

    寺庙里的暂住游僧未能逃过那场劫难,肉身在火海中炼化,只保留骨殖中的一粒‘武种缺’,迸射到昆山的一块玉石山料中。

    是夜,常遇收到罹难游僧所托之梦。

    常遇按照梦中提示,在昆山那格勒峡谷附近,找到了烧毁寺庙的印记和周围一块昆山青白玉石。

    常遇怀抱这块玉石山料回西木,再经切割,打磨成18颗玉珠,其中一颗内镶‘武种缺’。这便是游僧炼化到骨殖的‘武舍利子’。

    此刻,常遇才悟到神秘游僧是‘佛道同修’的新一脉。

    自当常遇将镶嵌‘武种缺’的昆山玉手串戴于腕间,整个人都受到了佛道双重之光的庇护,命运从此改变。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他在桃源国随后发生的牧绒两族大战中,能在死人堆中得以生还。而渔翁得利的桃源族却成了最大的赢家。

    大战结束后,常遇谢辞了桃源官府的封赏,隐居到昆山那格勒,依照经历过的真实杀戮,重新整理出一套无极八门拳套路和功法。

    他将无极八门拳归纳为攻防两仪(阴阳两仪),衍生出踢打摔拿四象。

    其中‘踢打’为太阳,少阳;‘摔打’为太阴,少阴。

    再将无极极八门拳按照实战中,敌人善于攻击的八个立体方位,借鉴道家八卦原理的象限(乾,坤、艮、震、巽、离、坎、兑)八块,分成八个攻防区域。

    而以上内容都新建在原来拳理的基础之上,即用八大擒拿手防守各个区域,而每个被防守区域又衍生出八个小擒拿手来防护,形成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的防守体系,形成水泼不进的阵法

    然彰显无极八门拳法进攻的招式,则剑走偏锋。将真正的暗劲玄机暗藏在明八卦背后,形成暗八卦的暗劲力。拳打(修,身、杜、惊、死、伤、景、开)这八门,亦可理解成闪展腾挪,松紧滚缠

    常遇为无极八门拳更方便练习,还将整个拳路拆分为:‘分手八步’,‘子母展’、‘无极信子’等小套路。另外配以无极内功心法,而此心法的精髓就是‘武种缺’运行口诀。

    常遇再出昆山已然是个老翁。当然,他修炼无极八门拳那么多年,终究没找到长生不老的修炼法门。

    巴乌是无极八门拳第五代传人,也是‘武种缺’的继承者。

    五年前,他第一次见到伍丁,就对他莫名的关心,但从不显形于色。

    为了磨练伍丁的心智,的确给他设置了很多障碍。

    谁料,这小子真得经不住考验,两年前离开了他的视野。

    再次出现,却判若两人。

    然而,巴乌就喜欢伍丁那飘忽不定的行踪,捉摸不透的心思,更像无极八门拳宗师之一的那个苦行僧。

    在巴乌这边还被迷雾笼罩时,另外一边的伍丁也颇为震惊‘武种缺’的存在。

    以前,他只认为那就是个传说,师父意欲将此物传给他也是个笑话。

    当时,他对师父误会很深。

    入梦前,巴乌最终把‘武种缺’传给了师兄穆云。

    从此后,穆云功力大增,性格变得更加圆润光滑,在牧绒武术界混成了好人缘。大家接着就推选他当这个职务,又当那个职务,真是如鱼得水。

    他最先战胜了高鸣,如愿以偿地从武术套路改练了武术散打,差点没气死巴乌。

    当时,穆云的年龄从事专业散打已经偏大,但却幸运地赶上了梦想的末班车,全国首届专业散打锦标赛。

    那年是1989年,穆云代表牧绒省获得67公斤级别冠军,为随后‘武协’批准成立省专业散打队项目功不可没。

    又几年,穆云克服年龄偏大的困难,坚持参加国内外比赛,代表牧绒和桃源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也为推广桃源武术做出了贡献。

    穆云退役后,担任了牧绒散打队教练,同时接替了师父巴乌的主要职位。

    但这些殊荣原本属于伍丁,却因错失‘武种缺’而本末倒置。

    入梦前的伍丁命运多舛。他经历漫长的冤狱,终于被无罪释放后,打听到时任牧绒‘武协’主席穆云,想获得一次参加全省武术散打选拔赛的机会,结果却被残忍地拒绝。

    其实穆云完全有能力成全伍丁,就像当初巴乌有能力让伍丁进入省武术队一样。

    穆云没有同情伍丁的遭遇,而是嘲笑他这么一个外形像老头的人,参加散打比赛纯粹是笑话。

    知耻而后勇的伍丁,想要给所有轻蔑他的人还以颜色,就得抓住这个闲暇机会,接受系统对他的再教育。

    并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尽可能多地了解当下的桃源国。

    好在桃源的教育制度已经改革,尤其各类文科(相对于武术大学)大学的年龄限制,资格认证等都被取消。让每一个求知者充分享受自由。只要你有求知的梦,不怕有多晚!

    同样对于报考武术大学的武士和武英们,只要付出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伍丁在系统中查阅到桃源对尚武者的制度更加宽松。

    而且,权利和福利都很突兀。

    尽管他对权利不感兴趣,可梦入桃源就得入乡随俗。

    而桃源尚武者不再是单纯的一介武夫,而是某种身份和权利的象征。

    更多的数据表明,桃源的确是一切尚武者的梦中桃源,也是他们的用武之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