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念仙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章 五线锁二桥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刺啦!”

    只见手起刀落,桌上的画应声化作两半,可以说从这一刻开始,这幅拍出三千万美刀的《春山瑞雪》已经变得一文不值。

    “好一个别出心裁的画藏画理论,我怎么看不到另外一幅画的存在?”山本治野大笑起来。

    现场,还有不少其他嗤笑声。

    我却毫不在意,只是淡淡道:“要不怎么说你瞎了狗眼呢。”

    不给山本治野反驳的机会,美工刀继续横划,末了双手放在画的两端一抬,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明明是被腰斩数刀的画作,竟然成功的被举了起来。

    现场的摄像头立即集中在画作上,大屏幕上很快就呈现出这幅画藕断丝连的原因,原来分开的纸张之间竟然连着五根颜色各异的线。

    一副《春山瑞雪》竟有五根线相连,这下谁都能看出来,这里面藏着秘密,而值得用这么一副价值三千万的化作来掩饰,这秘密的价值必定要大的多。

    “山本治野,你不是号称亚洲第一慧眼吗,怎么发现不了这幅画中的玄机?”

    “几根线能变出一幅画吗,可笑至极!”

    “那就睁大你的狗眼好好看!”

    对于杨芸和山本治野的斗气,我置若无闻,而是小心翼翼的把画作放回桌面,然后把画纸清理干净,最后摆在所有人眼前的就是,两根画轴之间连接着五根材质特殊的线。

    这比发丝都还要细小的线自然藏不了什么,那么秘密只能是在画轴之中。

    “后生这是五线锁二桥,一种古老的密码锁,你可别轻举妄动,否则将会毁了画轴中的东西。”

    “我说有些眼熟,原来是五线锁二桥,据说剪掉五线之中正确的一根,才能得到桥中之物,反之桥中之物必毁。”

    “是这个道理,不懂解法的话,只有五分之一的机缘。”

    接连的声音响起,都是来自排名靠前的拍卖仓,这些人显然是地位不俗的修士,我不知道什么五线锁二桥,但我却很清楚,这个密码锁暗藏阵法玄妙。

    “多谢各位前辈提醒,其实此锁要解开,也不难。”我笑着拱拱手,现在我代表的是杨芸,自然是要为她长脸,所以语气也显得很自信。

    “哦,你如何解?”有人问道,语气明显的不信。

    “诸位请看,这五根线自上而下呈青赤黄白黑五色,与之对应的五行分别是木火土金水,两根画轴包含五行可谓之阴阳,结构呈长方形,共有八个方位,整体来看,这是不是就是一个简单的阴阳五行八卦阵?”

    现场沉默了一会,有个声音响起:“有可能,那么小友,具体何解呢?”

    “有阵必有解,其实解法方才已有前辈说过,那便是机缘就在一线之上,在阵法中,这个解就在生死一线。”说到阵法,我的底气十足。

    其实说到这里,懂行的已经懂了。

    果然就听见之前提醒过我的老者惊叫:“生门在艮宫,艮为土,死门在坤宫,坤也为土,土为黄,这个生死一线就是黄线!”

    “然也。”我笑着点点头,手里的美工刀挥下,精准的斩在黄线上。

    “啪!”黄线断,左手边的画轴,蹦出一个圆滚滚的东西。

    我捡起看了一眼,又对应一下画轴的阔口,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实在让人难以相信,这种古人所用的楔子,其严丝合缝程度,比现在的最顶尖的高精密模具都不遑多让。

    “说了大半天只是打开了一个盖子,直接把画轴劈开不就行了吗,你们华夏人果然是喜欢故弄玄虚!”山本治野没错过一次冷嘲的机会。

    这一次却是不用我和杨芸反击,前边包厢就有大佬冷冷道:“倭岛人不懂的话就给我闭嘴!”

    这可是前10号包厢的大佬,明显又是个修士,山本治野哪敢得罪,当即就没了声响。

    我也是笑了,这倭岛人算是找骂来着,外力直接打开,必定会让画轴内的自毁小机关启动,这是比直接撞五分之一的运气还糟糕的方法。

    “快看看里面是什么宝贝。”杨芸催促起来,其实不止是她,恐怕在场的人都在好奇这个问题。

    我也很好奇,问工作人员拿了那个镊子,小心翼翼的把里面的东西拖了出来,是一块油布,这是起储存保护的作用,真正的宝贝就在油布里面。

    打开油布,一叠明黄色绢布便出现在视线之中。

    “这是单丝绢书画!”有人失声惊呼。

    “单丝绢,这是华夏唐中之前才用的书画材质,就这年份,便价值不菲!”

    “就这完好品相,超过三千万美刀是不成问题了。”

    那么多人出口,显然这的确是单丝绢,想到这是距今至少一千四百年前的作品,我也是激动起来,虽然说这保存的十分完美,但我还是不敢冒险,放弃了镊子,转而聚灵力与两指以最佳的力度翻开了这叠单丝绢。

    丝绢徐徐展开,却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上有白马,骡子,牛羊等动物,也有山水车马仪仗,人物草树飞鸟,内容可谓无比丰富,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当中的一座桥梁,它占了不小的篇幅,说是主题都不为过。

    这长篇画卷我是没见过,看样子,其他人也没见过,把前面的内容折叠回去,剩下的继续铺就,一直展现到前面留白和提拔的部分才停了下来。

    率先看见的是提拔:开元十三年,朕东封泰山,御驾折回潞洲金桥,见千里旗羽,不胜心喜,随命内教博士吴道子,将军韦无忝,麟德殿供奉陈闳,于潞州作《金桥图》。

    “这是,吴道子的《金桥图》?”我直接看呆了。

    即便是没了解过书画的人都知道吴道子的大名,恰好我也了解过他的作品,其中《金桥图》更是来头吓人。

    要知道这幅图,可是唐玄宗之命,并亲自题跋,吴道子主笔,韦无忝和陈闳辅笔,吴道子不用说,千古画圣,而韦无忝和陈闳也只是仅次于吴道子和阎立本的大佬。

    三人合画《金桥图》,这幅作品亦被谓之三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