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世无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十四 初到洛阳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飞到近前的时候,朱旭听见姥爷用力的喊:金刚经……

    “金刚经?”只听见压狐子惨叫一声,那黑色的珠子从朱旭的脑门上逃了出来,顿时朱旭急速的坠落,重新进入他的身体,手脚都有了知觉。那压狐子张嘴吸进黑色的珠子,溜下床要跑了。朱旭一跃而起,一脚把它踩在门缝处,伸手抓住把它关进一个小笼子,然后又睡着了。

    似乎黎明时分,朱旭迷迷糊糊的听见有人敲门,开门只见空气雾蒙蒙的,门口停辆形状奇怪的车,一个全身穿灰色皮衣戴着灰皮帽子的人挤进门来。他说:“我从洛阳来的,这方圆八百里都归我管。小女淘气被你抓住了,求你放了她吧!”

    朱旭心里一惊,随即明白过来:这人是压狐子的爸爸!朱旭犹豫了一会儿,给哥哥打了个电话,哥哥这时已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平常有什么事都是他做主。他很快开车回来了,听朱旭讲完来龙去脉后他很干脆地说:“赶快放了。”那人大笑一声看着朱旭哥哥连说了三句:好!好!好!随即又对朱旭说:“本月月圆之时你到洛阳龙门,必有收获。”然后他俩上车绝尘而去……

    一轮红日突然露出脸来,蒙蒙的雾气瞬间散得干干净净,强烈的阳光刺的眼睛生疼,揉了几下,朱旭睁开了眼,原来竟是南柯一梦。

    今天这个梦它奇之又奇,完全超出了自己想象的范围。原来那老太太送的金刚经竟然能用到此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无妄之灾吧。起床后,朱旭跟谁也没讲……

    过了三天,哥哥打来电话,说他被提升了小队长。

    看着爸妈高兴的样子,朱旭心里止不住的疑惑,不知道是梦变成了现实,还是现实变成了梦,犹豫了几次,还是没跟别人说什么。

    想来想去,朱旭决定去洛阳看看,于是和爸妈打个招呼,他们早已习惯了朱旭出行,也不多问。

    大巴在夜色的山路上飞驰,满车的旅客都睡着了,朱旭却无眠。

    今天是阴历十三了,月圆应该是十五还是十六呢?又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呢?还都是个谜!

    车开始爬坡,速度慢了下来。司机四十多岁,精明的汉子,车开的很稳。忽然,一只白色的兔子蹲坐在前方的路中央,灯光照耀下兔子的眼睛如两颗红宝石一样夺人心魄!司机似乎惊了一下,踩了一脚刹车,那只白兔蹦蹦跳跳的向路边跑去,最后还回头露出一个诡异的笑……

    车开得更慢了,终于爬到了山顶,司机把车停在路边的空地里不走了。

    “老王,停车干吗?”车老板说。老王看了看路小声地对老板说:“等到天亮再走吧,下山不安全。”

    老板又问怎么回事,老王把刚才看见兔子的事讲了,还说兔子拦头不是好兆。老板不屑的说:“瞎说啥呢,我跑几年了都没听说过,以前老李开时也没这么多事!明天八点还排班呢,快走!”老王嘟囔着你还年轻啊,就是不愿走。旅客都醒了,纷纷嚷嚷着要走,有两个要赶八点半去山西侯马的车,还有几个要转车去西安的吵得更凶。可老王就是不开车。

    老板急了,说:“你在这等着吧,我开着走,你这个司机我不用了。”到了这个份上,老王无奈的笑笑,说:“好吧,那你慢点开。”老板下去检查了车轮胎,打着了车,老王犹豫片刻,下了车。朱旭想了想,也跟着下车了。这时听见车里有人嘲笑说两个傻冒……

    山风微微,还有些寒意。老王看着远去的车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里是207国道有名的十八盘,国家挂号的事故多发地段,危大险啊。”朱旭不说话,只是疑惑的看着下山的大巴车,前后都不见一辆车,只有大巴孤独的两个大灯光柱在之字形的路上来回晃荡……

    不到两分钟,听见一声巨响,他俩慌忙到路边看去,只见大巴跌跌撞撞的向路边的山谷冲去,好像打个滚儿掉进了谷底,着起火来。

    “轮胎好好的怎么会爆胎呢?”老王嘀咕着拉着朱旭往下跑,慌忙的又掏出手机报警。他哆嗦着向交警和120求救,得到的回复都是稍后来人营救。俩人跑到近处,听见哭喊声响成了一片……山谷陡峭,他们只有小心翼翼的往下走。未到跟前,却见火苗爆起一丈多高,噼里啪啦的闪着绿光,说不出的怪异,俩人停下脚步,不敢向前……哭声越来越小,慢慢地听不见了,火苗最后变成了火星,被风吹着犹如千万只萤火虫在飞舞,不知道是火还是死者的灵魂……

    山谷中暗了下来,寂寥无声,俩人浑身筛糠的呆坐着……

    天亮了,警车和救护车都来了。大巴车上的人全死了,烧得只能看出人形但一碰就成了灰烬,大巴车也成了一堆废铁。警察问老王话他却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朱旭咳了几声,稳稳心神,向警察讲了夜里发生的情况,警察听完都面面相觑,慌忙拍了几张照片就带着俩人和医护人员撤离了。到了交警队一个领导模样的私下告诉朱旭那里是个邪地,将来要请白马寺的和尚去做法事,但要他保密不可对外乱讲,叮嘱了一番才把朱旭送上去洛阳的汽车。

    到了洛阳,已是中午时分。

    朱旭没有心情去看盛艳的牡丹,只是漫无目的乱逛,信步来到关林。关林是埋葬三国名将关羽首级的地方,古时帝皇墓称陵,王侯墓称冢,圣人墓称林,平民百姓墓称为坟。关羽被后人尊为“武圣”,所以其墓称之为关林。三国演义中,东吴陆逊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孙权杀了关羽又怕蜀国刘备起兵报复,谋士出个主意将关于羽的头切下送给曹操试图嫁祸,然而曹操不上当,用能工巧匠刻沉香木为躯体,以王侯之礼后葬于洛阳城南。又经历代帝王追封,最后成为了神话般的人物,神州境内,关帝庙宇,何止万家?但能称上关林的却只有洛阳一座。

    朱旭因身上带钱不多只是在大门外转悠一番,没有进去。旁边有个小书摊,吸引了他。书摊上全是阴阳八卦。风水秘术。奇门遁甲。周易图谱之类,说实话他对这些东西虽相信一点,但却从来没有买书研究过,现在闲着无趣,便顺手拿起一本《》看起来。《》相传是唐朝袁天罡李淳风二人合著,明朝刘伯温对此书有注解,书后附有刘伯温的烧饼歌,说是预言了中国朝代兴亡更替的命运,堪称是天下第一奇书。可惜书写的太隐晦,加之朱旭才疏学浅硬是一句都没看明白。卖书的是位老者,体态略瘦,脸色和蔼,炯炯精光的眼睛似乎看出了朱旭的无奈,笑着问:“能看懂吗?小伙子。”朱旭也笑着说:“看不懂,不过刘伯温的传说我倒知道一点。”他眼光一闪,说:“讲来听听。”

    朱旭也不客气,就讲了起来。

    传说刘伯温从华山陈传老祖学艺初成,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他骑马缓行进入了豫州,不日来到阳夏境内。这天正值初夏正午的时候,倍觉口干舌燥,他抬头看见前方高土岗上有户人家,便走上去要了碗水,喝完后看见这家晒了一地麦子,他暗地里掐指一算半个时辰内就要下雨。于是他说:“要下雨了,你们家的麦子赶快收了吧。”这家仅有祖孙二人,小孩疑惑的看着爷爷,爷爷笑了笑说:“没有事儿,不用收。”刘伯温那时正年轻气盛,心想待会儿下雨了看你俩怎么收?

    一会儿果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瓢泼的大雨下了起来。可令刘伯温倘目结舌的是大雨仅下到高土岗的东边,高土岗上和西边还是干干的一点水都没有,真应了夏天急雨一条线的俗言,刘伯温心里有点别扭,但又不能明说,就和老头拉起家常。可又探不出什么,老头就是普通的农夫,说的话自然滴水不漏。

    闲话间天色晚了,刘伯温便借口住下。粗茶淡饭吃过,他又看看星象,心里暗自一惊,原来这家房子的山墙夜里二更要倒塌。他于是建议祖孙俩睡房子外边,谁知老头却说:“放心吧,房塌不了。”刘伯温看看老头的床正在山墙边放着,又暗自掐指心算,山墙还是要塌,瞧瞧老头不以为然的样子,心想等墙塌的时候我再救你不迟。三人在屋里凑合睡下,刘伯温一路劳顿很快睡着了,二更时分听见扑通巨响,噌的跳起来要救人,却看见那山墙是向外倒的 ,屋里一点事没有!

    那老头翻了个身说:“睡吧,房塌不了。”

    刘伯温知道真正遇见高人了,忙跪倒求教。老头却说:“不急,天亮再说。”

    天亮后刘伯温再次跪倒求教,老头嗯了一声,然后自称是袁天罡后人,说:“你天文地理。排兵布阵已经学成出师,只是稍微欠缺火候而已,对天时地利掌握不熟罢了。比如你虽能算出下雨确忽略了时节,忽略了地貌;又如你能算出山墙要倒却忘了观察地形高低的走势……不过,以你之能,天下已无出你右者。元室气数将尽,日月自当兴起,此去东南五百里,庙宇方见真龙……”

    话没说完,只见一群燕子飞来,纷纷往山墙到处吐泥巴,不到一个时辰,一堵新墙竖立起来。

    这又是为何?刘伯温看着土墙疑惑的问道。

    “天机不可再泄!”老者说完拿出一本书送给刘伯温,要他速行。那本书就是流传千古的《》了。

    “真的还是假的?”一个脆脆的声音在朱旭背后响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