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群英战国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羽王降世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林间,树木郁郁葱葱,在花草树木的掩映下,似乎有一条小径通往深处。沿着小径走去,不一会,视野渐渐开阔,露出一片空旷的草地。只见三四间茅草小屋坐落其中,一排矮矮的篱笆在屋前围出一片小院。篱笆的外围栽种着几株翠竹,而篱笆的内侧,则种着几束不知何品种的花,只道生的鲜艳。不过,似乎主人无暇打理,使花生的有些错乱,但,平白中又多填了几分野趣。屋外不过十数米处,有一条小溪缓缓流过,因坐于丛林深处,倒也清澈见底,不时有几只小型走兽过来饮水。

    再看院内,几块石板铺出一条小路。小路左侧 ,一块木板两条绳索加上几根直木搭出了一个简易秋千,不过,只有一只白色的小猫趴在上面,似乎是在晒着太阳。而右侧,摆着一个石桌和几个石座,两个人相对而坐。一男一女,看年龄似乎不过二十有余。男的一身白衣,生的英俊,两只眼眸似乎隐有淡光。仔细看去,眼中好有双瞳。至于那女子,一身长裙,长发披肩,光看背影,就好像天上仙子下凡。而此时,桌上摆着棋盘,似乎黑子已被围得水泄不通,不过,那操控黑子的男子,似乎早已意不在此。

    “该你了。”那女子似乎也意识到,于是轻声提醒。先前光注意到这女子貌如天人,此时一出声,却发现声音也如涓涓细流,让听的人心神愉悦。

    “嗯,这局我输了。”男子似乎反应了过来,再看棋盘,不由得笑了。

    那女子见此情景,也是一笑,不过,似乎随即就伤感了起来:“你,害怕见到她吗?”

    男子听了不由一怔,他自然明白那个“她”是谁,于是缓缓开口道:“对不起,我不想骗你。自从那件事后,我已经忘不掉她了。或许在那之前,我可以说不爱她,但是,经历那件事后,我做不到了。”

    “我明白,哪怕是我,也要感谢她。走吧,该去追寻我们的路了。”

    “是啊,该走了。”两人相视一笑,拉起彼此的手,走出了小院。而那只在秋千上晒太阳的小猫,也轻快的跟了上去……

    ————

    中历十五年八月(公元元年)。

    长安护国公府后院。

    府内佣人们进进出出忙碌着,脸上都带着疲倦也掩饰不住的笑容。院中,一男子来回踱步,双手互搓着,脸上满是焦急的神色。

    “驸马爷,生了,公主生了!”一老妇人出了公主房阁就直奔院中男子而来,还没到前就喊了出来。

    那男子听了大喜,急忙回问:“是男孩女孩?”

    “禀驸马,是个小公子。”

    “太好了。王妈妈,这次谢谢您了,去休息吧。我要去看看公主。”说着,那被称为驸马的男子忙快步走向公主房阁。

    原来,那男子名叫周翎,护国公周齐之子,十九岁大朝试就夺得武状元。后娶大齐灵玉公主闫玉儿为妻,官拜天下兵马大元帅。至于周家,更是长安第一世家,从一百年前起各直系成员就一直身居要职,几乎世代都与皇室联姻,门生遍布天下。哪怕是当今天子,也得敬家主周齐三分。

    周翎走入房阁,一眼就看到了那个躺在床榻上的妻子,似乎是因为刚刚生育的原因,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而公主也看到了他,想起身却全身无力,只能无奈的朝周翎笑笑。周翎见此,顿时大为心疼。虽说他与公主算是家族与皇室的联姻,但因为两人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所以彼此都是对方最爱的人。可以说,他们的联姻是最成功的,没有强迫,只有心甘情愿。

    “玉儿,你还好吧?”不用公主示意,周翎就明白她想坐起来,于是边扶起她来边问道。

    “我没事,你看见我们的孩子了吗?看他多可爱。”听她一说,周翎才注意到旁边小床上的婴儿,连忙将他抱起。

    “嗯,真可爱,长大肯定比他老爹英俊。”

    公主听到他的话,不由得笑了笑,然后说:“给我们的孩子起个名字吧。”

    “这不是应该由皇室赐名吗?我们擅自起名不和礼法吧?”

    “什么皇室不皇室的,这是我们的孩子,我就想让他的父亲为他赐名,我相信他也会很开心的!”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的缘故,他们竟然真的发现那孩子在笑。

    “好,就由我来起名。我名周翎,而我们的孩子是上天的赐儿,将来定能一飞冲天,名满天下,不如就叫他羽儿吧!”

    “羽儿,周羽——”公主念了念,随即大喜曰,“好名字,就叫羽儿。”

    “小羽儿,以后就叫你小羽儿了,高不高行啊。”说着,周翎摇了摇怀中的婴儿。

    正这时,进来一妇人,看年龄不过五十。见到她,周翎忙行礼,叫了声:“母亲。”

    “在自己家还这么多礼,我就是来看看我的儿媳妇的。”周夫人笑着说到。

    “母亲。”公主见了她,也是止不住的亲近。按辈分来说,其实她也是公主的表姑,所以小时候公主才和周翎走的近。

    “我的好儿媳,这回真的辛苦你了。来,让我抱抱我的大孙子。”显然,前面那句话是对公主说的,后面那句自然是对自己儿子说的了。

    周翎没有怠慢,连忙讲孩子送到了自己母亲的怀里。看着眼前的母亲,似乎也让他联想到自己的幼年……

    ————

    于此同时,长安内城皇宫御书房。

    “赵大人,江南水患的赈灾款你们户部拨出来了吗?”一男子坐在龙椅上,向着面前的人问道。

    “禀太子殿下,已经拨出来了,就等着和工部的人一起上路了。”被称为赵大人的男子说道。

    “李大人,你们工部的人准备好了吗?”那太子又向另一个人问道。

    “禀太子殿下,已经准备完毕。”

    “好,赈灾之事非同小可,越快越好。这样吧,就让他们明天上路吧!”

    “是!”

    正在这时,一传事公公进来,在太子耳边说了几句,然后匆匆离去。

    “太子殿下,怎么了?”赵大人见情况不对,连忙问道。

    “跟我走,父皇出事了!”

    “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