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云夏传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初九月下的杀机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初九的月色还略显朦胧,虽不如月圆之夜的那样明亮皎洁,可那朦胧的月色,却自有一抹迷离的风华。

    月华如水,轻洒在寂静无人的长街,朦胧迷离,像是朝阳初起的晨曦,让人不禁有种暮色晨曦的错觉。

    说实在的,这种暮色晨曦的梦幻感觉确实让人觉得很舒服,可偶尔之间却也让人觉得迷茫,似梦亦真,总让人不经意的想起,断龙涧那无名山崖上的乱石坟茔,庄周梦蝶,蝶梦庄周,分不清梦境与真实。

    今天与往常的日子没什么两样,没什么悲与喜,对于一个没有曾经的人而言,日子总是些不可言说的惆怅。一大早起床,先是手忙脚乱地穿衣糸带,本想照着镜子整理一下衣衫,却没成想,照来照去照出个轩辕语诺,一顿胡吹海扯,吹了一通上下四方,扯了一段古往今来,说什么空间之门的裂缝,扯什光阴之河的逆流,还穿越了人间生与死,用曾经的自己作了献然,可扯来说去,却依旧没能说出个三七二十一!

    然后,送走了那人见人哀谁见谁霉的轩辕语诺,不成想,又迎来个青衫仗剑骑毛驴的王忽悠,废话连篇一阵忽悠,自己啥好处没捞着,搭了一壶茶,丢了两匹马。

    再然后,百无聊赖的他本想安安静静的坐在八角亭小中好好的思量思量,想一想曾经,想一想过去,再想一想,何去何从!

    可到最后,其实自己啥也没想明白。还没来得及喝口茶定定心神,又来了郭思孝和红袖,一阵连哄带劝,坑蒙拐骗,硬是把他诓出了八角小亭。

    叶子苏停下脚步,抬头眯眼,看了看天边那轮半圆的月,平静道:“你们连哄带劝,坑蒙拐骗,硬要把我弄出门,就只是为了去城东涡河畔,陈家的‘当歌坊’喝喝酒看看百戏听听曲儿?”

    郭思孝笑了笑,用一种奇异的神情看着叶子苏,看了很久很久,他才慢慢道:“等你等了三年,心中难免堵得慌!好不容易等你归来,却又莫名其妙的等了一个月,我们都想知道,你究竟还想让我们等多久?”

    叶子苏看着郭思孝,淡淡道:“我想知道,如果,我未曾归来,你们,又究竟还能等我多久?”

    郭思孝沉默了片刻,一字一字的开口说道:“我们可以等你很久很久,只要我还拿得起折扇,他们,还握得住刀枪。可形势毕竟是半点不由人,在你归来之前,舅父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准备解散匡辅营,并拟好了书信,推荐我等到并州建阳公处,然后挂印飘身而去,孤身隐于山野!”

    叶子苏伸手摸着鼻子,轻轻的吐了一口气,“你认为,你们的等待值么?又或者说,我就真的值得你们如此等待?”

    这一刻,郭思孝的目光忽然变得凌厉,他严肃道:“游学天下的那三年你究竟经历了些什么?我不知道!后来,你归来之后的这一月你又在想些什么?我还是不知道!但我知道,因为你的归来,我们的希望得以延续!因为你的归来,我们的信仰免于崩塌!”

    叶子苏默默前行,面色平静,悲喜不惊。

    希望、信仰,那从来都是些虚无得不能再缥缈的东西,看之不见,摸之不着,一如此时的自己,不知来处何来,不知归处何归!

    古有庄周晓梦迷蝴蝶,大梦初醒,却又迷茫不知,不知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现在的自己,又何尝不是那梦蝶的庄周,曾经的自己,又何尝不是那庄周的蝶梦。只是不知,是谁梦见了谁?而谁,又是谁的一场梦?

    穿越了人间生与死,思量了红尘俗世千千结,难道所经历的林林种种,就只是一场缥缈的梦!

    郭思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沉声道:“那不为人知的三年,不管你经历了些什么事,那些,都无关紧要!对于我们而言,唯一重要的,只是你的归来!因为你的归来,多少人的希望得以延续,多少人的信仰免于崩塌!所以,你要思量的,不是曾经,不是过去,是要怎样才能让那些得以延续的希望变得更加的灿烂辉煌!是要怎样才能让那些免于崩塌的信仰升华成一种庄重神圣!”

    “他所经历的,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却不知,破碎了多少人的希望!崩塌了多少人的信仰!”寂静的大街上,忽然传来了这样感慨的话语。

    说话的是一个黑巾蒙面的黑衣剑客,这个人黑巾蒙面,黑衣如墨,怀中有剑,剑亦如墨。这个黑衣剑客的身边还有一个女子,轻纱遮面,白衣如月,她就淡然随意的站立在那里,站在那寂静的长街之上,立在那朦胧的月色之中。站得淡然,立得随意,抬头负手,却自有一种遗世独立、君临天下,操之万人生死的王者威仪!

    郭思孝静静的看着眼前的拦路人,拱手笑问:“在下乔县叶子苏,二位阁下拦住在下三人的去路,不知有何指教?”

    黑衣剑客环手抱剑,颇为随意的说道:“公子子苏,当世人杰,名动天下,才惊九州,不知公子以为,青霜王者石槐重,何如人也?”

    说起石槐重,就得先说青霜,要说青霜,就得先说东乌。原因很简单,石槐重是青霜王者,而青霜却是东乌别支。所以,若论檀石槐,必谈青霜,若谈青霜,必说东乌。

    东乌一族是生活在云夏北方的古老游牧民族。其“东胡”之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书中提到“东乌黄罴 山戎戎菽”。在云夏战国的中叶时期,东乌最为强盛,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曾多次南下入侵中原。

    战国后期,东乌屡屡劫掠燕国,燕王不堪其扰,派大将秦凯到东乌为质,伺机窥探军事与地理机密。秦凯回国献策,燕国当即兴兵讨伐,大败东乌,拓地千里。

    其后赵国名将林牧大破匈武之时,东胡一族也倍受攻击,伤亡惨重。

    大颂皇帝统一云夏之后,继续对北方诸胡用兵,然而强悍无匹的大颂铁骑并没有彻底打跨“逐水草而居,往来飘忽不定”的东胡一族,倒是与东乌先后崛起的匈武一族毕其功于一役一举终结了东乌历史,一代枭雄的哥顿用骄兵之计歼灭了毫无防备的东乌,于是匈武一族尽占东乌故地,雄霸朔方傲视大漠。而东乌余部尽皆逃散,聚居于乌元和青霜。聚居乌元和青霜的东乌余部便是后来的乌元族与青霜族。

    匈武大败东乌之后,尽得东乌故地,尽用东乌之势,遂成蛮戎夷狄之魁首,足以和世居中原的云夏一族分庭抗礼。而作为东乌别支的青霜一族则不可避免的沦为匈武一族的附庸,倍受奴役!其后匈武一族在云夏一族的强力打击之下,最终元气大伤,再也不复当年魁首之势。

    当匈武逐渐衰落之时,隐忍屈服数百年之久的青霜一族正一步一步的缓缓崛起。

    大端元和二年,青霜与南匈、丁零及西域各族共击北匈。

    元和四年,青霜再次大败北匈武,斩杀优留单于。

    永元三年,云夏一族和南匈武对北匈武进行了致命打击,北匈西迁。青霜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留在漠北的北匈十余万户并入青霜,青霜自此称雄北地。再到青霜王石槐重横空出世统一青霜诸部,建王庭于高柳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随后,青霜王者石槐重率部北拒丁零,东败扶余,西击乌孙,南扰端边、尽据匈族故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里。

    郭思孝微微皱眉,一字一字道:“雄才伟略,文治武功,青霜之雄!”

    “雄才伟略,文治武功,青霜之雄!”黑衣剑客的眉宇之间流露出一种钦佩赞赏的神色,他慷慨昂然道: “有雄绝天下之才智,可谓雄才;有涵盖四海之谋略,可称伟略。有才智,雄绝天下;有谋略,涵盖四海;这样的人,方可称为雄才伟略!位居朝堂之上,治国理政能使国泰民安,是为文治;身处万军之中,争衡天下却能所向披靡,是为武功。其文,可治国理政使国泰民安;其武,可率千军万马争衡天下所向披靡;这样的人,方可称为文治武功!雄才伟略,文治武功!这样的人,纵观云夏三千年,也不过寥寥数人!就青霜一族而言,只怕也就石槐重一人而已!石槐重其人自幼勇键而有智略。十五岁被部族民众推举为大人“施法禁,平曲直,无敢犯者”,东西部大人尽皆归附,而青一族也在他引领下走向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二十岁建庭于高柳弹汗山,成立了青霜军事联盟。东败夫余,西击乌孙,北逐丁零,南扰端边,尽有匈武故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桓帝永寿、延熹年间,屡扰云中、雁门及其它边郡,朝堂不堪其扰,欲和亲封王,以止兵戈。然而石槐重却是拒而不受,由此可见,其雄心壮志非比寻常!”

    “和亲封王!”黑衣剑客冷冷一哼,继续道:“也亏朝堂上的那群白痴想得出来!他们也不想想,人石槐重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其人年方十五便为青霜一部之首;二十岁便建庭于高柳弹汗山成立了青霜军事联盟,成为了青霜一族名义上的领袖,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励精图治,人家差不多是青霜一族的无冕之王,只要假以时日,完成青霜一族最后整合,只要一纸诏告,他便是青霜一族名正言顺实至名归的王,哪怕建国称帝,也是易如反掌。他要的,才不是什么和亲封王,而是纵横四海君临天下!若让他定都立国称孤道寡,青霜一族必将纵横四海横扫天下;而他,也必将成为青一族的一代天骄。到时,我云夏一族,只怕也会,臣服在他的弯铁蹄刀之下!“

    郭思孝闻言,躬身行礼,十分真诚的说道:“闻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圣贤书!“

    “若说雄才伟略、文治武功,石槐重自然是当之无愧的青霜第一人!”黑衣剑客略一思索,继续道:“在我看来,先不论王图霸业,只以才德谋略论之,其人比之颂皇端武,怕是不遑多让。若论王图霸业,假以时日,只怕二帝,也难与之并论相提!”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郭思孝十分赞同道:“先生所言,晚生佩服至极;若说雄才伟略、文治武功,石槐重的确可称青霜第一人!”

    黑衣剑客凝视着郭思孝,微微一笑道:“那么请问公子,若是青霜者石槐重不幸死于非命,不知破碎了多少人的希望?又崩塌了多少人的信仰?”

    郭思孝抿了抿嘴,却并不正面回答黑衣剑客的问题,只是答非所问的说道:“依先生的言中之意,青霜石槐重似乎已经身遭不测!似乎,还与先生有关!”

    黑衣剑客拍掌大笑,道:“明人不说暗话,先不说石槐重的雄才伟略,也不说他的文治武功。就单以武道修为杀力战力而论,其人一身武学就足以傲视天下,能与他齐驱并驾者,偌大的天下,一双数得过来。就单以枪法而论,能与他分庭抗礼的,似乎也就只有‘乱雪’在手的枪神秦渊!然而,去年三月‘断龙涧’十八里长峡一战,他却死于阁下之手,这不得不令在下瞠目结舌!”

    郭思孝嘴角含着浅浅笑意,并不理会黑衣剑客,只是微微侧目,平静道:“先生说笑了,晚生只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又怎能杀得了勇武冠绝天下的青霜王者石槐重!”

    黑衣剑客冷眼斜视,轻蔑道:“断龙涧十八里长峡一战,阁下虽然成功击杀石槐重,却也伤重至极,再加九天雷劫之威,青霜乞运反噬,必死!”

    “侠首!”一直淡然旁观的白衣女子忽然冷冷开口道:“我等前来,是为正事,不争口舌之利!”

    “侠首,侠首,仗剑之魁,任侠之首!”郭思孝目光游移,凝视着长街之上那白衣如月的蒙面女子,微微笑道:阴阳家的执政,女中的帝王,掌人间轮回生死的大司命!”

    白衣如月轻纱蒙面的女子淡然一笑,绝色妖娆,“儒家鬼才郭思孝,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白衣如月的女中帝王轻蹙娥眉,有些无奈地感慨道:“公子饱读诗书博学多才;知五经而晓六艺,精战阵而通兵法;居朝堂之高可宰执天下,处沙场之远则纵横四海;如此人才,纵天下而观四海,当世无出其右者!可为何要一身才学尽付必死之人!”

    女中帝王的白衣女子淡然随意道:“公子有所不知,刚才口舌争锋之时,本座曾为公子卜过一卦,卦象凶险至极!”

    “凶险至极”郭思孝躬身一礼,十分诚恳的说道:“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白衣女帝悠悠道:“坤卦!”

    “坤卦!”郭思孝微微笑了笑,捏着下巴玩味道:“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白衣女帝拈花绕指,微笑道:“坤卦上六!”

    “坤卦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ot;郭思孝神色凝重,一字一字道:“《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白衣女帝莞尔一笑,眉锋如刀,“遇上侠首,尔等其血玄黄;遇上本座,你们路尽道穷!一如当年的西楚霸王,唯有自刎漓江。”

    叶子苏凝视着那个白衣如月绝色妖娆的女中帝王,向前一步,平静道:“女帝阁下,在下在此必须得慎重的提醒你一下,在下姓叶名子苏,并不是什么西楚霸王。再说了,在下就算是西楚霸王,可阁下二人也不是赵季和韩怀英!在下即使是西楚霸王,可我这个西楚霸王也绝不会自刎漓江!要知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从来未可知!”

    “好一个&039;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从来未可知&039;!”白衣女帝挥袖扬手,斜指苍穹,指点江山,纵论天下,“大颂二世元年秋,陈射吴匡于大泽乡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撼动了大颂根基!一时间天下响应,群雄并起,六国遗族纷纷自立,使得曾经威凌天下纵横四海的大颂,狼烟四起,风雨飘摇!而在大颂狼烟四起风雨飘摇之际,大颂仗以威凌天下,北逐匈武七百余里、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的虎狼之师却是爱莫能助;大颂仗以纵横四海,南征九黎、拓土开疆的铁血锐士也是袖手旁观,大颂左膀断,右臂失,威凌天下的虎狼之师,因为田蒙之死,分崩离析,爱莫能助;纵横四海的铁血锐士,也因赵卓之令,闭关封城,袖手旁观。若非如此,这泱泱云夏、万里河山,又岂会是赵季项英之玩物!本座且问公子:若是,始皇未崩,这大颂天下,可有他陈射匹夫扬名立万之时?若是,云苏田蒙不曾含冤而死,这大颂天下,可有项英赵季问鼎逐鹿之机?“

    叶子苏略一思索,颇显感慨道:“说起大颂,总让人不禁想起大颂的虎狼之师铁血锐士,其气吞万里如虎,横扫八荒六合的气概让数百年来无数风流志士遐想讴歌。大颂之兴起,其内战争机制的疯狂开动,其外百万雄狮的南征北战,开拓了前所未有的疆域。然而短短十五年间,泱泱大颂,毁于一旦,还真是“其兴也勃, 其亡也速”。大颂之崩,在于种种问题。很多人都以为,给予大颂最沉重一击,使得大颂再也回天无力的必然是项英的天才之作——积鹿之战。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真正给予大颂最沉重一击,使得大颂再也回天无力的其实是云胡赵肖篡权误国,云苏田蒙含冤而死。田蒙一死三十万虎狼之师分崩离析,赵卓一令五十万铁血锐士闭关封城,大颂左膀断,右臂失,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平定天下之乱!出身于文官的张寒,在名将如云的大颂帝国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黑暗的天空。在陈射发难于野,诸侯并起,几十万大军逼近函谷之时,张寒承担起拯救大颂最后的命运!靠临时组织起离山囚徒,一败周文数十万大军,再破齐楚联军,三胜楚军统帅项良,杀之定陶。可谓是战功累累威名赫赫,似乎可以再建大颂军威,重铸大颂军魂!然而,项英来了,那个大颂帝国的掘墓人;沉舟破釜,九战九胜,大破颂军主力!使得大颂军威尽丧,军魂尽失。平定天下,也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破碎虚空的梦!若是,云胡赵肖不曾篡权误国、云苏田蒙不曾含冤而死,得登大宝者必是公子云苏。公子至苏,本是始皇长子,宽厚仁德且才智过人,得继皇帝之位,自然名正言顺。外有田蒙镇藩篱,内有田毅束朝堂,君臣合力天下归心。北有三十万威凌天下的虎狼之师,南有五十万纵横四海的铁血锐士。大颂基业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如此一来,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射,终此一生也不过只是一个夸夸其谈高谈阔论的乡野村夫。大端王朝的开国之君赵季,终此一生也许只会是个小小的泗水亭长。而大颂帝国的掘墓人项英,也许会浪荡四海成为名动天下的江湖游侠。然而,这仅仅只是如果!”

    “所以”白衣女帝凝视着叶子苏,冷冷道:“在本座看来,这人间万事,不是人事所作,便是天命所为!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大颂之亡如此、项英自刎漓江如此,张黄梁鸟尽弓藏如此、韩怀英兔死狗烹如此,这世间之事莫不如此,是人事,亦是天命!”

    叶子苏淡淡一笑,缓缓道:“在下明白阁下的意思了,阁下的言中之意无非就是想要告诉在下:今日此时,在下必将血溅五步横尸当场!“

    白衣女帝柳眉微扬,笑道:“公子聪慧过人,本座佩服不已!”

    叶子苏忽然觉得头疼:眼前这个白衣如雪、轻纱遮面的、柳眉微扬、绝色妖娆的女子,可不是什么善与之辈,她可是阴阳家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执政者,掌人间轮回宿命的大司命。在当今之世的江湖,她绝对是举足轻重、影响深远的人物。

    纵观当今江湖,不论是江湖影响还是声名威望,排名第一的,自然是太平道首,那个穿天青,系苍黄,手握天机的张苍黄。

    排名第二的,是五斗米道祭酒张修;其人文韬武略旷世奇才,名为祭酒实为道首。

    排名第三的,当是眼前这个白衣如月、轻纱遮面、柳眉微扬、绝色妖娆的女子——人间司命,女中帝王,阴阳家有史以来最最唯一而优秀的女执政,掌管世间轮回、人间宿命的大司命。

    排名第四的不是别人,正是眼前黑衣如墨剑亦如墨的蒙面剑客——非攻赞诛,墨侠之首;冠绝天下的武道宗师,墨家最犀利的武器——‘墨侠’的领袖;墨侠者,布衣之武士,轻生死而重然诺,赴汤滔刃、死不旋踵!

    排名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则是儒门四宗文、武、玄、乐。文宗之首卢轻轩,武宗之首黄公甫,玄宗之首郑康成,乐宗之首蔡飞白。这四人莫不是当今名士声震朝野名动四海。

    排名第九的则是辽东剑侠,燕山王越;此人剑击之术天下无双,有天下第一剑侠之称!

    一念及此,叶子苏就忍不住头疼欲裂。人间司命,紫色轮回;非攻赞诛,墨侠之首!这两个,哪一个都不是好对付的,无论是刀剑相搏还是口舌争锋!若是口舌争锋的话,自己三人或许尚可一争;若是刀剑相搏的话,自己三人恐怕只有横尸当场的份。自己生死与否,倒是无关紧要,可若是连累郭思孝英年早逝,连累红袖香消玉殒,让人情何以堪!

    摇了摇头,驱逐脑中让人头疼的意念,淡定从容的说道:“既如此,多说无益,请阁下赐教!”

    白衣女帝缓缓道:“既如此,就让本座为公子一舞,还请公子多多指教!” 话落音,白衣已动;白衣动,人起已舞;人起舞,翩若惊鸿。

    这是一种惊艳无双的舞,绝色妖娆。一舞一步,一步一舞;她的每一 步,都带着一种无双的惊艳;她的每一舞,都带着一种绝色的妖娆。

    此时,墨侠之首却在拂剑叹息,带着浅浅的忧郁,带着淡淡的哀伤!他从未见过这种惊艳无双、绝色妖娆的舞,可他却听说过这种舞,这种舞有着一个忧郁哀伤的名字——白衣如月,彼岸花开!

    叶子苏的心在一瞬间沉了下去,他看到了这种惊艳无双的舞,他也看出了这种绝色妖娆的舞。这种舞,一步惊艳,一舞妖娆;这是一种杀人的惊艳,更是一种夺命的妖娆。

    事已至此,叶子苏已经别无选择,他只能向前,一往无前。因为,白衣女帝已然跨出了七步,七步七舞,七舞七杀!他没有等待的余地,更没有逃避的余地;因为,他的身后是郭思孝和红袖!如果等待,二人必受波及;如果逃避,二人必将直面那种杀人的惊艳、直面那种夺命的妖娆!这两样,都不是他所愿意的。所以,他震脚跺地、擤气发力,在雷鸣暴喝之中悍然突击,以摧枯拉朽之势,一往无前,攻向那杀人的惊艳,袭向那夺命的妖娆!

    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这一击,带着山洪暴发之威,挟着黄河奔流之势,攻向那杀人的惊艳,袭向那夺命的妖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