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黎明前的永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秋风乍起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杨树的叶子已经枯黄,等待着秋风,有疲惫的行人从树下走过,一片黄叶落在他的头顶,他便顶着树叶前行。那片叶子一直在他头顶,他就这样走了很远,很远。

    没有一点风。

    整个夏季都是干旱,北国已经八个月没有下过雨,一滴雨都没有。

    今年的粮食,几乎颗粒无收。

    行人背着一把长刀,满身包着黑衣,头上也用黑布蒙了起来,只留下一双眼睛,犀利的望着人间。

    黑衣刀客从哪里来?又要去哪里?他背上的长刀是否和他一样疲惫?

    太原城遥遥在望,城楼上还悬着“晋”字大旗,有百十个兵丁立在城头,严阵以待,这里是北国的心脏,也是大晋王朝不可失去的北方都城。

    这座城池已很破败,很萧条,物价飞涨,斗米一金。

    城外几乎没有人烟,城内,又是什么模样呢?

    他望着这座城池,他已许久没有回来,那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呢?

    城门洞开,他一步一步踏入这太原城,如同,踏入了梦里。

    城楼上忽有人高呼。

    “烽火!敌袭!”

    整个太原城似乎都为之一震。刀客回头,那城楼上的守兵,跳着脚望着南方。

    “速关城门,立刻通报刺史大人。”

    “是。”

    太原已失去了所有屏障,此刻,太原就是北境唯一的屏障。

    一个满头乱发的疯男人忽然冲上了大街,他手里握着一块石头,在喊,“赵国人来啦,赵国人来啦,快跑啊。”

    街道旁破败的院子里缓缓有人探出头来,他们披头散发,目光呆滞,就那么怔怔的望着人间。

    他们,已麻木了吗?

    一支军队从前面列队奔跑而来,青石上荡着黄土,太阳上了屋顶,眼看着,炙热的中午就要到来。

    这一队兵马,约摸也就五百人,他们冲上城头,望着南方。

    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人夺路而逃,所有人都不说话,只有那个疯子,一路呼喊着,他似乎是太原城里唯一的声音。

    这里充斥着一股压抑,让刀客很难受,他松了松围在头上的黑布,却感觉空气里都是尘土。

    他来做什么?这北境已没有一点希望。

    他低声说,“姐姐,你还好吗?”

    他是来找人的吧?

    找他的姐姐吗?

    他的姐姐又在哪里?

    刀客一步步向前,这街道他似乎很熟悉,赵姥爷家的院门已经塌了,里面全是杂草,已看不到半点生气。

    王大爷家的院子倒是干净,院子里却有一对眼神冰冷的陌生男女警惕的望着街上。

    当年许多人逃出了太原,又有几个人回来了呢?

    太原刺史府也破落不堪,门头上悬着一块匾,上面写着四个字,“永镇北境”!

    题名的人,是刘琨。

    并州新任刺史。

    刀客嗤之以鼻,不屑而去。

    前方有个胖子,他个子不高却极胖,身上裹着厚厚的棉服,北境绝没有几个人能穿的上棉衣。

    他眯着眼睛望着天空,不知道在看什么,他一动不动,像傻了一般。

    “你是关山?”

    刀客瞬间凝神,握住了刀柄。

    胖子说,“我问过所有太原的人,问他们,太原第一条好汉是谁?我见到的每一个人都说,他叫关山。”

    刀客冷笑一声,他已握住了刀柄,他自信,一刀,绝对可以杀了他。

    “我问他们,关山是谁,他们说,关山就是当年刀劈太原郡守的关山。”

    关山嗤笑,“杀人的人,怎配的上好汉二字?”

    胖子似乎已看的入迷,他望着天空,可天空里,分明什么都没有。

    连希望都没有。

    “当年司马腾领兵出战,太原郡守率城投敌,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夜入郡守府,刀劈郡守,带着八百人追随司马腾而去,何等英雄,何等壮气。”

    “又有什么用?”

    刀客也抬起了头,望向天空,太阳,已跃上天空,它刺眼,却又温暖。

    “死了一个赵郡守,如今又有了一个赵郡守,父死子替,当年那一刀,现在看来,多么可笑。”

    两个人同时望着天空,他们是否看到了同样的东西?

    “司马腾败了?”

    “三个月前,司马腾战死于青州,乞活军南迁,已不受朝廷节制。”

    “你回来,还是想效忠朝廷吗?”

    关山忽然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哈哈,朝廷?朝廷给我什么,让我为它卖命。”

    是什么,从关山的眼角滑落?

    如此滚烫。

    “我回来,只想找一个人而已。”

    “找你的姐姐?”

    “是。”

    “我叫王云天,我来这里,想做一件事情。”

    关山在天空里,什么都没有看到,只有那太阳,照耀人间,可它,有丝毫感情吗?

    北境大饥,亡民百万啊。

    “我已经很累,我什么都不想做,我只想回家。”

    刀客低下头,向前走。

    那一扇院门,还静静的锁着,低矮的木板挡着院中的模样,土坯的院墙有些剥落,门廊上的青砖已微微泛黄。

    门上挂着一把锁,看那样子,已许久没有打开过了。

    “姐姐,你没有回来吗?”

    嘭。

    关山一脚踢开了院门,一个世界,豁然出现在他眼前。

    院中的榆树,水井,石凳如此熟悉,就如同,一脚踏回了五年前。

    满地的落叶,满地的荒草。

    姐姐,确实没有回来,这里,已五年没有住人了。

    关山进来,踩进了落叶里,他摘下了面巾,将长刀放在石桌上,然后蹲在地上,开始拔草。

    王云天抱着一坛子酒走了进来,他看着正在收拾院子的关山,“赵国又来围城,马上城中就没有酒了,何不先喝上一场,再干活?”

    关山却问,“为何不先干活,再喝酒?”

    王云天一窘,“爷爷可从来没有干过活儿。”

    关山笑了笑,不理他。

    王云天只好撸起袖子,蹲在地上,一同拔草,却因为他实在太胖,一下子翻了过去,栽了个跟头。

    “不行,不行,这个不是爷干得了的,爷做不了这个,我还是喝酒。”

    关山从进了院子以后,就在笑,这五年,他过的实在不好,他终于回家了。

    门外忽有人影掠过,关山不去理会,却提醒王云天。

    “胖子,是非之地,命如草芥,何必在此冒险。”

    “如今的世道,哪里不危险?”

    “你想做什么事?”

    胖子看着很轻松,可关山已觉察到他的手在颤抖,此刻门外至少有五个人围着。

    “你有没有听过夏国?”

    “当然听过。”

    胖子点头,“此刻的西夏,拥有整个河套平原,物产丰隆,粮草满盈,他们不光有粮食,还有骏马,而且西夏距太原又很近,一千五百里而已,是唯一此刻能够支援太原的地方。”

    关山道,“西夏是白族人,来自遥远的西北,据说他们迁移了十万里,才到了河套,他们凶蛮且没有礼仪,此刻的西夏王白风敖厉兵秣马,虎视眈眈,一心想着扩张势力,你认为,他们会帮助太原?”

    “我认为,利益的交换永远胜过武力的掠取,弱者可以和强者达成交易,只要你出的价码足够高。当交换所得到的利益超过战争可以得到的利益,那么不论白族人多么野蛮,他们都一定会做。”

    关山不由的问,“你有什么筹码?”

    “对于白族来说,此刻最大的威胁来自他们北方的铁人族,铁人族来自遥远的北荒,他们更加凶残和暴虐,他们有十万虎狼之师,是白族最强大的敌人,而白族自身不过三万骑兵,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盟友。”

    “你要怎么做?”

    王云天虽然在喝酒,但他的脸色非常认真,“我以琅琊王家世子的身份,配上并州刺史的使者仪仗,直扑统万城,与白风敖定一个互通有无,绝不攻伐的文书。白族最需要什么?士兵!我们送他三千兵,换十万袋粮食,太原就能熬过这个冬天。”

    关山忽然就笑“哈哈,三千兵?敢问王胖子,你有三个兵吗?”

    王云天却非常郑重的看着关山,“我没有,刘琨也没有,但是十万袋粮食,白风敖有。”

    “你要骗他?”

    “我骗的了白风敖吗?”

    关山想着王云天的话,他的话听起来绝无破绽,如果刘琨在太原站稳脚跟,与白族人结盟,对抗北方的铁人族,对夏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助力,而对刘琨来说,共同抵御南方的赵国,也是迫在眉睫。

    所以,白风敖很有可能会做。

    不,他一定会做。

    “那你需要我做什么?”

    王云天道,“我需要一个军官,陪我一同入夏。”

    “我此刻什么也不是。”

    王云天忽然站起身,“你是,你是司马腾麾下的太原卫校尉,没有人削除你的职位,所以,你此刻还是校尉。”

    “好吧,你的计划确实很不错,可是,我又能得到什么?”

    “机会,梦想,若是成了,你顷刻就是将军,麾下兵马无数,战赵国,卫天下,雄镇北境,若不做,你便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你一回太原,就会被赵郡守的爪牙迫害,所有人都看不起你。”

    王云天的冷笑,“你若不能名镇北境,关兰儿,找的到你吗?太原,转瞬之间就会夷为平地,到时候,她去哪里找你?”

    关山笑着摇头,“你仍没有说给我什么。”

    王云天脸上一窒,看来这个刀客并不好糊弄。

    “这把要是成了,无论赚回来什么,你我都拿三成。”

    “你我三成,便是六成,还有四成给谁?”

    王云天嘿嘿一笑,“我们至少也要再找两个帮手。”

    秋风终于吹了起来。

    榆树叶子哗哗作响,门外脚步声慌乱无章。

    这北境,又将迎来怎样的秋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