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京师北郊。李睿默声站在金幼孜的身旁,穿着昨日吏部送来的新官衣,和吏部小吏一道来的还有朱棣旨意。旨意上说解除太子禁足令,点李睿随太子前往京师五里处迎张辅大军的归朝。李睿初时一愣,随后想明白了。石头不是还在张辅的左掖军中,这才一大早就前往太子府报到。在太子府中见到了传说中的大胖子明仁宗朱高炽,两人相见甚欢一道前往北郊。
在校场中枯等了两个多时辰才隐约看到北方旗帜遮天尘土、飞扬蔽日。众人精神一震,又等了个把时辰张辅带着数十骑来到了校场口。还没下马,朱高炽就上前牵着马缰说了句“英国公辛苦了”
“张辅不敢。臣左掖军都督张辅见过太子,有劳太子亲迎张辅愧不敢当”张辅下马后大声喊道
“当受当受,哈哈哈。。。来来,都来快入座。”
“老将军一路辛苦了,本宫感同身受。只是我体虚不能随父出征,深感自责。还好有国公随驾让我安心不少。”
“太子可别这么说,这些做臣子的本份”
半个时辰后,朱勇率领五军都督府的官员接管了张辅大军的暂时归置之事,此次北征算是落下帷幕。
回来的路上李睿带着朱勇特许离营的石头,想去寻杨副将邀他前往家中一聚,结果连人都没找到,没办法只能在庆功宴后再聚了。
买了些酒菜,又给石头买了套成衣。两人一前一后的往住处走,一路上石头的最多,问这问那的。搞得李睿很纳闷这石头怎么变得多话,以前挺闷的人,怎么进了军中几天就变了个样。既然他问了李睿就只能告诉他,房子不是自己的是陈六租赁的。大牛好像是被张辅调走了,具体干啥他也不清楚。
“姑爷,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啊?”
“回哪?孟津吗?”
“对啊,难道姑爷想回寨子里去?”
“都行。对了你的伤怎么样了?”
“没事,挠痒似的。唉!这次害姑爷受了伤,还不知道小姐晓得了会怎么样?”
“嗯?啥意思?莺儿说什么了”
“没啥。姑爷是不是到了”
“是啊,你等着我叫门。六婶六婶开门”
“来了来了,哎吆公子回来了。还有客人来啊”
“这位不是客人是家人。石头这是六婶”
“六婶有礼”
“石头兄弟真是见外,来。。快进来”
“对了六婶,你去烧点热水来。石头一会去洗洗,瞧你这一身,记得把衣服换了。”
石头憨笑的点了点头
说完后李睿就进了堂屋把买来的酒菜放下后,舒展了下筋骨。
帽子斜街的陈六家。一骑自通州护送李睿家眷的护卫,正对着陈六施礼。
“怎么,李睿的家眷已过了顺德府了?”
“正是,属下在车队刚到顺德地界时就快马加鞭的赶来了”
“按路程来算的话,最多后天她们就能入京了?不行,我要去告诉小王爷一下。你在这先侯着”
“是”
李睿住处。
“姑爷你可不知道啊,军中那些官爷们对你是特别的佩服。俺在军中的这些日子里,只要一说是你的随从,那些将军啊校尉啊还有都督们对俺都是高看一眼”
“唉!还不是因为小王爷的缘故”
“也不算是,听他们的意思是因为你在草原上为了保护皇上,而被敌将追杀上千里。途中还引来了鞑靼人的大军,才没让此次出征像前两次一样,让他们无功而返。”
“哦。这我倒没想到,怎么样石头,在军中可还习惯?”
“还行,就是没你们在身边,有些没根没落的”
“唉!没法子,只能靠你自己个了”
“这话啥意思啊,你不带我回去了?”
“咱们说了不算啊”
“那谁说了才算,俺去求他还不行,姑爷你不是认识的人多吗?你去帮帮我呗”
“唉!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公子,门外有两人,说是陈六派来的。”这时六婶进屋说道
“陈六?让他进来”
“姑爷,陈六怎么这个时候派人来啊?”
“我上哪知道去?走,去看看”
两人踏着醉步来到院中。看着六婶领来两人,一位是前些日子带李睿进春坊的锦衣侍卫,另一位四十左右身披戎装汉子。两人进院后先是对李睿施了一礼。随后锦衣侍卫说明了来意。原来是朱瞻基特意派来的,说完看着戎装汉子说道:“李校尉相信不久就会一家团圆了”
“一家团圆?我家人也进京了?”
“正是。小王爷怕汝孤身在外诸多不便,特差人由孟津一路护送入京”
“啥啊?我家小姐也来了吗?”
“呃。不知你家小姐是。。。?”
“柳氏,不知这位是?”
“这是周平隶属幼军。是小王爷派去护送的队正”
“哦。来两位请坐,六婶上茶”李睿这时才想起让坐
几人坐在院中。李睿随口问了几句家人的情况后,就和这位锦衣侍卫聊起家常来。倒是石头逮着周平问这问那的,当听到柳莺和曾敏已有身孕时,石头高兴的把茶杯都给捏碎了,咧开大嘴笑着恭喜李睿,而李睿的脸色却是一变。
周平和那位叫薛腾的锦衣侍卫看到李睿脸色不善,起身连忙告辞。李睿亲自送二人至门外,又送了些银子聊表心意。看着二人离去,李睿转身进了院中。随手把门大力的关上,这还不算又狠狠地踹了几脚,随后进了堂屋。
石头和六婶一脸不解。这是咋了,家人团聚是好事啊,看这位的意思好像很不乐意啊。
‘哐当’
石头陪着小心进了堂屋,看到屋内一片狼藉。低声问道:“姑爷你咋啦?是不是那里不舒服”
“不舒服?我全身都不舒服。你家小姐进京你是不是很高兴啊?”
“那是自然”
“还那是自然。你有没有想到你家小姐怀有身孕,万一路上有什么不测该当如何”
“不会的。姑爷你别吓俺”
“我也怕啊”
“要不行的话,俺现在就去接小姐”
“哼!想的挺好,现在的你只能离营,若是离京怕是不能的”
“那咋办?”
“唉!这他娘的!”
“对了姑爷,不是说大牛也在吗。”
“算了不说了,走带你去看看你睡的房间”
“公子,宫里来人了”
“嗯?知道了”
次日。李睿起了个大早,带着石头在午门外等候。看着乌泱泱的人群摇了摇头,还是起晚了。
“姑爷,我看到了杨副将”
“哪呢?”
“那呢”
说着手指李睿看到了数日不见的杨副将,虽然清瘦了不少,但也是神采奕奕的。刚想打个招呼,却被人拦了下来。
“李校尉,多日不见伤势可好些了?”
“见过两位指挥使”闻声止步,看到了朱勇和张辅两位掖军指挥使,和石头连忙见礼
“哈哈哈。小兄弟不必客气,许久不见气色好了许多。不得不说此次出征皇上点你时,我等还不放在心上,没想到你小子气运非比寻常啊。就连皇上都夸你是员福将”
“不敢不敢,这都是皇上鸿福齐天,小子哪敢贪天之功啊”
“你小子讨打,是你的就是你的。乱推什么,皇上还能抢你的功劳不成”
“是是是,小子记下了”
“嗯。好小子”
‘啪’鞭声响起,众人寂声。
“皇上有旨诸位臣工依此次北征功绩依次进入武英殿,辅者庭中用酒,余者入仁智殿。”
李睿自然去了武英殿,而石头却是在两殿之间的中庭入座。
在一声皇上驾到的后朱棣登场,在场众人皆弯腰施礼。朱棣入座后大喊了一声免礼,众臣工谢恩。李睿由于离得不远看了朱棣一眼,一脸的满面春风,看来心情不错。
朱棣似有察觉瞪了一眼,李睿忙低下头。
“此次出征,赖诸位不辞劳苦。朕有诸位爱卿幸之幸甚。虽未将鞑虏靖灭,但也挫了鞑靼人的锐气,来人啊”
“是”首任东厂提督曹毅初登场
圣旨大意是对张辅与朱勇一众老将勋贵的加恩,封张辅为上柱国赐金丝银锦,掌五军左都督。朱勇为中都督,杨副将入五军都督府为后军参将。就连大牛和石头都被朱棣调往他出,现在就剩下李睿一人不封不讲晾在那。
“启奏皇上,右军都督吴成在北征时未请旨而私回京师。臣请皇上彻查吴成及一众将士,以正朝纲!”御史王纲起身奏道;
“嗯?”
要不说这些御史是朝堂的搅屎棍。看谁不顺眼的话,不分时候也不分地方的给你找不自在!
朱棣瞄了一眼远处的吴成,咳嗽了下说道:“金尚书可有此事?”
“回皇上,却有此事。臣听闻是斥候传递旨意有误,右军都督事薛贵已将此斥候下狱,等候发落。”金幼孜忙起身回道;
“既是如此,吴成回营之后定要仔细盘问,不可妄来。”
“臣遵旨!”吴成以为没事了,跪地谢恩
“启奏皇上,虽然此事已经明了,但吴成终究是私回京师。臣请皇上不可姑息!”王纲不依不饶的说道
“朕知道了,吴成还不退下!”
“遵旨,谢皇上!”吴成施礼后走出大殿
众人这会看着王纲真是像看一坨粪似的。多好的气氛都被这货给搅没了,都很奇怪好好的庆功宴为什么他也在。
大明的宴会没有歌舞助兴一说,只是吃吃喝喝聊聊天。若是文人还有诗词歌赋可以助助兴,可在场大部分都是些武将,自然不会喜欢那一套。但武将有武将的消遣方式,不知是谁提议比试马技。有不善骑马的,就比武力。朱棣很高兴,觉得这次北征斩获颇丰,让曹毅传旨:不分尊卑,输赢皆有恩赏。
众人谢恩后前往南宫演武场。李睿自然不会上场找虐,只是坐在看台上给相熟之人助威打气。而张辅和朱勇对李睿的封赏之事并不说什么,只是和李睿聊些家常琐事。当听到李睿家中正室未定,两人对视一眼记在了心中。“李校尉,皇上召见”这时一名小太监低声说道;
“两位,下官先行一步”李睿对张辅二人施礼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