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大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这情景,有点熟悉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五章 这情景,有点熟悉

    大周皇室权威凋零,但其探子却是四国之中最为庞大的系统,远超四国探子的规模。

    或许,这也是大周皇室得以保存的唯一保障。

    大周皇室没有军队,只有少数的私兵守卫神都京畿重地,也是因为四国不允许皇室保留军队。

    所以,大周皇室大力发展谍报探子,探子组织夜府势力渗透到四国的各个地方。其目的,四国都看在眼里,只是一个无兵无权的皇室,你的探子再多又有何用?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大周皇室的夜府能够成为一统天下的大杀器。

    翌日,

    燕国朝堂,

    “诸位爱卿,可否有合适的人员去应对秦国使臣?”燕王此次临朝,为的就是解决秦国这个最大的威胁。

    下面人员议论纷纷,但开口说话的人却没有,而位于则一脸铁青的站在燕王左下手的地方。

    昨日秦国使臣的无礼他自然是知晓的,他都想不出来到底哪里招惹了秦国使臣,如此污蔑与他。

    可是他知道接待秦国使臣这件事他是没办法继续下去了,君不见秦国铁骑已经兵临郑城城下了吗?

    该死的方元,本世子好心好意的款待,你居然如此对本世子,简直是无耻之尤。

    先是赈灾事宜有所差池,现在接待使臣又被人鸡蛋里挑骨头,他能开心才怪呢。

    尽管秦国铁骑兵临城下,可魏钰却觉得对自己的世子身份不会有所妨碍,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压下去六弟魏陵的风头。

    所以,昨晚他与太傅,左相等人商议,何不把这个机会让给那个灾民口中高义的六弟去对付?

    这个提议让尤卿拍手称赞,直言妙计。

    左相觉得这两件事之中似乎有些不对,但是缺少情报的他打死都想不到这两件事之间的关系还不小,也压根想不到这件事里居然真的有魏陵的身影在里面。

    一个燕国王子,怎么可能会勾结秦国?这说不通呀!

    所以,这是最好的打击魏陵的机会,魏钰如何肯放过?

    轻咳了一声,给下面的左相一个眼色,左相微微颔首。

    “王上,老臣倒是有一人选,或可解此次危机。”徐东来开口了,在燕王鼓励的目光下开口了,“六王子在赈灾一事当中表现出色,老臣以为此次秦国使臣苛难之事或许六王子可以胜任。”

    老六?

    燕王闻言微微皱眉,魏陵在这次赈灾中的表现说实话倒是惊艳了一把,而且燕王确实是高看了不少。

    可面对使臣这种军国大事,交给老六未免有些不合适吧?

    他看了一眼魏钰,心里知道这建议魏钰也没少出力,对于王子们之间的勾心斗角他倒是可以理解。

    可,这种大事上你还如此不知高低,岂非有违一个储君世子的风度和掩光吗?

    唉,这孩子还是太急躁了。

    无论什么事,都要分清楚轻重缓急,兄弟阋墙什么时候不可以?偏偏秦国兵临城下的时候你还在搞内斗,这就说不过去了。

    燕王在反思,是不是这些年对于这个世子的锤炼太少了?

    “臣附议!”

    “臣附议!”

    就在这个时候,下面的文臣武将们忽然齐声赞同,这让老燕王的心中忽然打了一个哆嗦。

    这什么情况?

    燕王缩在袍子里的手不自觉的攥紧了,牙关紧咬,缓缓吐出一句话:“如此,宣六王子上殿!”

    方才,燕王居然感受到了一股寒意。

    满朝文武,齐声附和,这一幕何其的眼熟?

    当年自己登高一呼的时候不也是如此吗?

    逼迫父王退位,然后自己登基成为新燕王。

    世子的威望什么时候已经成长到这个程度了?

    文臣武将,全数归于他了吗?

    不,

    大燕是孤王的!

    只要孤王一日不死,你始终是监国世子,而非燕国的王上。

    这一幕,其实不过是杨真营造出来的,为的就是给这位燕王带来危机感。

    虽说燕王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可毕竟还是身在王位之人,对于权力的欲望远远超出任何人,尤其是在快死的时候,更是眷恋手中的无上王权。

    他可以老死,

    可以传位,

    但是绝对不允许有人从他手里抢夺王位,哪怕他自己的王位就是抢夺而来的。

    魏钰此刻还未意识到朝堂上不算寻常的一幕对于他而言意味着什么...

    王宫外,

    目送魏陵进宫,

    “主子,您说方大人会如主子所说的那样胡来吗?”赵鸠对于后面杨真制定的计划有些牙疼。

    “放心吧,魏陵什么德行?”杨真面无表情道,“唯有带着方元逛百花楼才是唯一不算离谱的方式,换了其他的方式不足以取信于人。”

    “方元是我秦国使臣,难道只因为被魏陵拉着逛而使铁骑后撤?”

    “当然不可能,所以我们得制造别的流言,让母国不得不撤兵。”杨真道。

    “主子已经制定好计划了?”赵鸠意外道。

    “北蛮那边近日有使臣朝会燕国,为的就是牵制我大秦出兵,他们想趁乱浑水摸鱼。”

    “北蛮,那边由六弟杨曦坐镇北蛮牵制北蛮狼骑所以一时不用担心。”杨真道,“但是,消息都是制造出来的。不管真假,总会有人信。”

    “魏陵需要的就是这个机会,一个能够取代魏钰的机会。”杨真道。

    魏钰说起来肯定算不得一位明君,可有左相徐东来辅佐就不一样了,徐东来可是一位能臣,一个徐东来足以抵得上秦国的一队铁骑。

    文臣徐东来,加上上将军李兴,两人若是在魏钰登基之后忠心辅佐,那燕国十年之内不会羸弱。

    而大秦,不能拖那么长时间。

    压力,巨大的压力。

    不只是秦国的压力,秦国给三国带去的压力更是巨大,同时三国的压力之下秦国更显压力倍增。

    三国缺少的是一个维系联合在一起的机会,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而杨真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阵营,拖住燕国,打破他们即将完成的联营。

    秦国数代累计下来的大好局面,必须有一个可以破局的点来打开,而秦王认为破局的关键点就在燕国身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秦王才会派遣最亲信的杨真来搅乱燕国的大好局势,甚至可以说是把燕王往火坑里推。

    一个废物王上,对秦国的好处那将是无尽的,所以秦王才会玩笑般的聚集铁骑威胁燕国。

    一次队伍的聚集,都是劳民伤财的,可是为了破局秦王就得狠得下心这么做,哪怕日后会背负骂名。

    大梁,

    赵国使馆,

    赵,楚,

    两国使臣正在喝茶,

    “秦国这是闹什么幺蛾子?为了这点破事至于这么兴师动众的吗?”赵使符尧都看不清楚秦国这是闹哪样了,虽说与他赵国和楚国没多大关系,可赵王和楚王是不会放任不管的。

    “难道他秦王就没看清楚局势吗?”楚使明隽喝了一口茶笑道。

    “兴师动众,若是无功而返,秦国岂非丢人丢到列国去了?”符尧呵呵一笑道,“燕国是肯定不会屈辱的把郑城还回去的,哪怕想还你我赵楚两国也不可能让燕国这么做。”

    “没错,我王已经发出密令,请燕国不要退缩,还有你我两国为他燕国做后盾,切不可割让郑城给秦国!”

    “我王也是这个意思。”

    “秦国虽强,可现在以一敌三仍不可能,所以这次方元那家伙受辱也就受辱了。他的王上是不可能给他把脸面找回去的。”

    “这厮来大梁的时候是何其的趾高气昂?现在呢?”符尧大笑,“最后结果无非是灰溜溜的回他的秦国,来了一趟就是为了丢个人?真搞不懂秦国右相章郸让他最心爱的门生来这一遭是何苦呢?”

    “本以为是来镀金的,结果受辱而归,这玩笑有点大了!”明隽也是摇头乐呵呵,对于同为使臣的他们而言,看对方的热闹那从来是不怕热闹大的,就怕热闹小了。

    乐此不疲呀!

    北蛮使馆内,

    “少主,近日大秦铁骑逼近郑城,正是我们联合燕国,赵国,楚国的大好时机,为何少主不去面见燕王?”北蛮可汗的悍将之一阿骨朵费解的问可汗之子多铎。

    “这个时候不是我们急迫,而是他燕国需要外力支援,我们不能暴露我们的意图。得让他们来找我们,这才是上策!”多铎喝了一口带来的马奶酒道。

    “万一燕国妥协,割让郑城了怎么办?”阿骨朵担忧道,“到时候岂非打不起来了?”

    “放心吧,阿骨朵。”多铎笑道,“不只是我们不愿意看到这件事发生,那赵国和楚国同样不会让燕国同意的。”

    “秦国这些年连年征战,但是所占领的土地却很少。郑城虽然大,可却还不足以让秦国为了一个郑城而四方不稳,尤其是我蛮族的狼骑,更是可以和他们秦国的铁骑相抗衡的。任何一个弱小外力的介入都会对整个战事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秦国不会擅自开启战端的。”

    “我觉得,秦国或许只是想看一下燕国的态度。若是软了,那就要回郑城,若是强势,说不定就只能灰溜溜的班师回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