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大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王意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四章 王意

    安抚灾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既然魏钰不希望魏陵继续插手,那么自然的收回了魏陵的权力,魏陵再次成为一个闲散的王子。

    可是魏钰先手已失,再怎么弥补似乎都不奏效,魏陵的人气在灾民之中被推波助澜之后已经如日中天了。

    甚至于,大梁城内都开始流传其魏陵的事迹。

    没人接手的差事他接手了。

    没有钱粮就散尽家财,

    为了灾民的口粮甚至与太傅表叔产生分歧,并且不畏强权的把尤宣抓进大牢。

    为了筹措钱粮甚至低声下去去那些商贾高官家里求取钱粮。

    甚至为了灾民不惜一跪,震惊了整个大梁城的人。

    很难想象先前那个流连烟花之地的纨绔王族居然还有如此的一面,令人咂舌不已。

    称赞其高义的人大有人在,这让梁铮都有些暗自高兴,声望意味着名气,名气大了王上选择的时候自然多了一丝机会。更重要的是魏陵把李维也拉了进来,意味着上将军也被拉了进来。

    他相交的那些文官武将们更是咋舌,都说小看了这位纨绔王族,让他面上自然也有光。

    不仅如此,魏陵在卸下差事之后再次去居然被那些姑娘们热情款待不说,老鸨子甚至都没收费。

    这是什么鬼?

    连魏陵自己都没认识到他在谋士授意下做的这些事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对此,夺嫡之事他更是有了信心。

    以前这厮逛青楼大家都喜欢了,一位他是个纨绔罢了,可现在再逛青楼大家的看法自然有了不一样。

    一个能给灾民,贱民下跪的王子,逛逛青楼怎么了?大家就会为这位王子找借口了。

    赈灾之事虽说还在持续,可王子累了这么久,下了这么大的力气,消遣消遣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毕竟人家家里只有一位王妃,不像别的王子王妃一大票。

    其实,还真不是魏陵不想多娶,主要是燕王不待见他,臣子们自然也不愿意自己的女儿下嫁这么一个货色,所以只有一个妻子也成了大家津津乐道为其找借口的理由了。

    六王府内,

    “主子,最近这几日还需保持原状,不要给他人找错的机会。”赵鸠道,“还是要去的,只不过不要那么频繁。”

    “为何?现在不正是和那些大臣拉近关系的时候吗?难道不需要去走动走动吗?”魏陵似乎看到了希望,所以有些迫切。

    “主子,一件事不足以让王上换世子。”赵鸠道,“得让世子的名望低到一个程度,然后由别人来提议。”

    “妄议世子人选,这是大忌。”

    “千万不要表现的急躁,会给人口实的。”

    “赈灾之事之事一个引子,下一步就需要找人去秦国那边沟通一下了。”

    “和秦国沟通?”魏陵脸色大变,“这可是勾结敌国大罪!”

    “放心吧主子,这件事小人会小心去办的,不会给人落下把柄的。”赵鸠笑道,“世子若是赈灾和谈判两件事都没做好,甚至秦国那边大动干戈挥兵南下,到时候王上震怒必定会怪罪于世子。秦国再怪罪世子,施压王上。到了那个时候,再由人以德不配位之名建议王上换掉世子就容易的多了。”

    “秦国会配合吗?”魏陵闻言倒是顾虑起来。

    “这就需要梁将军出力了。”

    “如何让梁将军出力?”

    “梁将军身份不一样,他不只是燕国的将军,更是主子的娘舅。梁将军出力自然是要让秦国知道梁将军有意助主子登上世子之位,到时大可以许诺秦国,一旦事成之后可将我燕国早些年占领下的郑城还于秦国,想必秦国必定会心动。到时助力主子自然是事半功倍!”

    “不但勾结敌国,还要割让郑城?!”魏陵闻言都吓了一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主子,这空口白牙的让人出力自然是不行。”赵鸠一摆手,随后道:“而且,主子一旦成为世子,完全可以不认这个不是?”

    “他们难道不会留下证据?”魏陵担忧。

    “主子,现在这个时候主子又不是世子,说话没有任何的分量,他们又有什么好选的?”赵鸠宽慰道,“就算主子说了,难道燕国还会因为主子一句话就割让郑城?他们心里也清楚,主子现在还没有上位,没有掌权,所做的交易不过就是权宜之计。他们助主子登上世子之位,甚至待王上宾天之后登上燕王大位,也是有着一丝情分在里面的不是?到时无论是什么事岂非比其他过更容易一些?”

    魏陵闻言,也对哈。

    自己现在无权无势的王子一个,说出去的话完全没分量,他们也未必会因为这个让自己留下字据什么的。

    至于以后,自己若是成为燕王,难道他们还敢拿着这件事来威胁自己不成?闹得僵持了,对谁都没好处。

    “行,就这么定了。”魏陵心情大好,“立刻让梁将军去办!”

    “是,主子!”赵鸠点头退下。

    秦国使馆内,

    “什么?国内大军整备,正在准备南下?”方元看了国内的传书之后都懵逼了,这是怎么回事?这边还未商议好,国内就挥军南下了?

    “回使者,这是王上的密旨,使者阅后即可焚毁!”这是,下面的密谍再次从怀里拿出一个漆封的竹筒。

    烧化漆封,打开里面的布帛,一看之下神色大变,随后快速阅读完了之后端来蜡烛将密信焚毁。

    “回王上,本使知道了!”方元神色严肃道。

    没多久,方元便通知使团沟通燕王宫那边,要觐见燕王,很快得到了批准,带着随从几人便前往王宫。

    秦国异动,天下皆惊。

    秦国铁骑兵强马壮,所向披靡,是四国之中精锐的精锐,可以说是三国闻风丧胆也不为过。

    秦国铁骑集结,后有重兵压阵,三国顿时紧张起来,纷纷差遣探子打听事情缘由。

    很快,

    秦国使团出使大燕所谈之事闹的沸沸扬扬,赵国和楚国两国则小心戒备的同时幸灾乐祸燕国这次要倒大霉了。

    燕国可就慌了,虽说燕国是四国之中最为富庶的,可战力却是四国之中最弱的。

    对于大秦使团的觐见燕王很重视,第一时间召见,并非是苛责而是以询问的态度。

    “秦国何以大动干戈,莫非就是为了一个郑城?”燕王在保持帝王风度的同时自然也是小心谨慎。

    “我大秦百年之前国力势弱,让出郑城以保国民。百年过去,我秦国出让的郑城自然也到了收回来的时候,可大燕世子却屡屡出言不逊,甚至藐视我大秦使臣,真可谓是威风凛凛。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我王震怒,遂起兵准备南下,亲来燕国与王上商议郑城归属。”

    我儿无力?

    屡屡藐视大秦使臣?

    这从何说起?

    燕王不是老糊涂,他再三叮嘱魏钰应对秦国使臣要小心恭谦,定然不会为了商议之事对秦国使臣大放厥词的。

    好你个秦国,为了一个郑城居然污蔑世子?

    燕王也是有脾气的,虽说燕国国力确实差秦国几截,可你们也不能硬气的蹬鼻子上脸不是?

    就在燕王准备发怒的时候,方元适时的说了一句话。

    “我王说了,若是燕国世子毫无诚意,还望燕国能换一位王子来商议此事。郑城之事没有定论之前,我秦国铁骑就一日不回,驻扎在郑城之下!”

    合着搞了半天你们就让换个人谈?

    你们秦国穷兵黩武,这么彪悍,搞这么一出也太吓唬人了吧?

    “既然使臣与世子谈不妥,那本王就换一位王子与贵使商谈,如何?”

    “还望燕王早做决断。”方元说完之后便撒手回去,留下燕王在殿上苦思合适的人选。

    唉,多事之秋呀!

    王府,

    赵鸠自己的房间,

    杨真落座,赵鸠则恭谦的倒茶,道:“主子,让黑风骑这么大的动作是不是太浪费了?”

    “不浪费,刚好当做是演练。”杨真道,“若是不给燕国压力,他们就看不到魏陵到时候的作用。魏陵出力越大,燕王就对魏钰越不满,下面大臣提议更换世子的时候阻力就会更小。”

    “现在李兴已经是船上了,再加上他的那些老部下,以及梁铮的人手,兵权一大半都会倾向于魏陵。文官那边,到时要去左相府上一趟,说服左相就更容易让魏陵上位了!”

    “可哪怕是上位,燕王的身体也足以再抗上几年,魏陵那个样子可维持不了多久的。”赵鸠担忧,时间长了魏陵再原形毕露,更换世子那他们这些天做的准备岂非白费功夫了吗?

    “宫里的眼线来信说,燕王命不久矣,已经是时日无多了。”杨真淡淡道,“所以,这是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

    “一个荒淫的燕王对于我秦国是最好的帮助,虽说燕国不是我秦国即将下手的第一个目标,可少了燕国的支持,收拾起另外两国还是大有裨益的。”

    “和魏陵打好关系,到时候就可以让他作壁上观,不肯出兵相助。这也是策略的一环!”

    “王上高瞻远瞩,实非我等所能仰望。”赵鸠拍了一记远在秦国王上的马屁。

    “大周皇室似乎也有所动作,告诉边缘人一定要密切关注大周皇室!”杨真末了补充一句。

    “探清楚他们的意图。”杨真叮嘱道,他现在还不知道大周皇室之所以有异动完全是因为他的失踪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大周皇室一直是秦国一个顾虑,不知道到底该用何种态度去面对,因为眼下天下四分,中间夹了一个皇室,实在是秦国的眼中钉。可在目前的这种四国僵持的情况下,皇室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