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永生之泉的奥秘之则天女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面圣之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梦中醒来,从无尽的回忆中回到现实,我的头好痛,到底哪个我是真,哪个我是假?前世的点滴如同我自己的记忆般,清晰地印刻在脑海,我仿佛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样,思维的分裂几乎要把我逼疯。我长舒了一口气,排除杂念,似乎前世的记忆占据了我的大脑,令人燃起了复仇的火焰。然而首先,我需要活下去,阴暗的监狱时刻散发出死亡的气息,我不应该被终结在这里。

    一天午饭时间,我们死囚房都在默默数着米粒,隔壁囚室传来一阵急促而又兴奋的声音。

    “听说了吗?听说了吗?”包打听爱管闲事的马二哥连声说道。

    “怎么了,怎么了?隔壁的老母猪又怀上了?”不知是谁模仿他的语气应了一句,众人笑作一团。

    “别笑,都严肃点。”马二哥故作神秘道,“太后为整肃朝纲,鼓励百姓议论朝政,颁布了最新法令,称之为‘如意令’。”

    “如意令,是什么东西?”有人替我问道。

    “问得好,如意令自然是一项法令。”马二哥道,“任何人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又或者是冤情,都可以上奏。并且专门打造了数个铜匦,放置在各大主要城市,用来投放信函。”

    刘大个道:“以前的太宗皇帝听说就很虚心纳谏,想不到现在的太后竟然能允许百姓议论朝廷。”

    王麻子:“这倒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毕竟当朝太后不是寻常人。”

    马二哥又接着说道:“你这话说的没错,不过还有更玄乎的事情。不光议政,甚至还能检举各级官吏。”

    这太傻了吧,统治阶层居然鼓励被统治阶层揭发他们的恶行?有这样的事吗?简直闻所未闻,我才不会相信呢,直觉告诉我,这肯定又是什么阴谋。

    刘大个:“真的假的,你说这官官相卫,小老百姓哪敢检举他们啊。你就说咱们这个王县令吧,也没少贪,谁管得了他?”

    马二哥道:“没错,刚开始的时候人们是将信将疑,有所顾忌,你想啊,当官的怎么可能听百姓的呢?更不要说是太后了。可是,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尝到了甜头之后啊,各地的信函像雪花一样飞去洛阳,听说一天就有几百封。”

    孙矮子:“反正我是打死也不相信当官的,太后也不是什么好鸟。”

    王麻子:“可别乱说,要是有人把你这话讲给太后听,你就死定了。”

    丁瘦子:“我家老头说以前走在路上根本看不到什么女人,起码现在路上有很多女人给你看啊,而且穿的那叫一个少。”

    刘大个:“就是,起码现在通奸也算不上什么大罪,不用浸猪笼啊。”

    这时大家都笑了起来,一个个七嘴八舌,开始痛述风流艳史。

    王麻子又把话题拉了回来:“就是这个如意令啊,也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那些信函八成都会被截掉吧,肯定到不了太后手里,官官相卫,能不能到京城都是个问题呢。”

    马二哥说道:“这你算是说着了,这铜匦可是大有玄机。”

    王麻子:“快说说,有什么玄机。”

    马二哥这个时候卖了一个关子,众狱友很自觉的拨了点菜到他碗里。要知道在这种无聊到发疯的地方,外面的任何一点花边新闻或是鸡毛小事都能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更何况这次是有关太后的轶事。

    马二哥赚足了眼球,颇为得意,说道:“这铜匦为青铜所铸,分东西南北四格,每格有投书口。东面写着‘延恩’,用来赞扬朝廷,拍马溜须的;西面写着‘伸冤’,为含冤诉苦洗脱冤情所设;南面为‘招谏’,是为朝廷得失作谏言所设;北面为‘通玄’,用以上奏各地神秘事件以及军事机密。”

    众狱友啧啧称奇,大为赞叹。

    马二哥:“这箱子自然也只有太后本人才能打开,太后不光要看密函,每天退朝之后都会接见一些进京面圣的人。”

    孙矮子:“没错,我听说有些人甚至还能坐着轿子进京面见太后呢。”

    听到能面见太后,周围又起了一片哗然之声。

    刘大个:“不可能的吧,真能见到太后?长啥样啊?”

    孙矮子:“长啥样我又没看到,反正外面都这么说还能有假,太后明确规定了,凡是上京告御状的百姓一路都能享受五品官待遇。”

    我在隔壁听得真切,五品官的待遇,那确实可以坐轿了。

    其他牢房的人也很快加入讨论,有人道:“能享受一回五品官的待遇,也算值当了。”

    还有人问道:“有什么好处吗?比如我检举一个官员贪赃枉法。”

    马二哥:“嘿,这被你问着了,还真有好处。”

    众狱友:“快说说,都有些啥好处咧。”

    待到众人又给他拨了点菜之后,马二哥这才慢条斯理地说道:“有个叫万国俊的因为得到赏识而当上了官,还有个叫周兴的地方小官被太后接见之后当上了大官。”

    众人再次哗然,纷纷发出啧啧的赞叹之声。

    刘大个:“真的假的,检举一下就能当官,这事听起来怎么这么玄乎。”

    “我哪知道,反正外面都在这么说还能有假,你不信自己去试试好了。”马二哥道,“更有意思的是,发明这个铜匦的人,也是第一个死于铜匦的人。”

    刘大个:“还有这种事,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快说来听听。”

    马二哥道:“有个侍御史叫什么鱼鱼宝宝的,是他发明了这个铜匦。一个叫索元礼的胡人,请人代笔写信密告鱼宝宝曾为徐敬业打造兵器。后来这个鱼宝宝就被处死了,而索元礼则担任了游击将军。”

    众人啧啧称奇,造化弄人啊。

    王麻子问道:“那要是太后没有采纳呢?”

    马二哥:“太后说过,言者无罪,许是再把你发回原籍吧。”

    众囚徒又在议论纷纷,有羡慕别人告密成功当官的,也有担心告密不成反被打倒的。

    这时王麻子又问了一句:“囚犯能进京面圣吗?”

    有人开玩笑似地对他说道:“你可以去试试啊,不过你这满口的南方话,恐怕太后连你说的是什么都听不懂啊,哈哈哈。”

    看似玩笑的一句话却很快占据了我整个大脑,是的,他们是南方人不会说官话,可我会啊。

    当晚,我苦思冥想如何才能逃出生天。虽说太后广开言路为天下百姓大开方便之门,然而我现在身份是个死囚,如何走出这个牢房是我目前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我单单跟狱卒禀明我的意图显然不怎么靠谱,他们才懒得理我,就算他们理我,和州地方官那个东平王也不会让我进京。我转头看了看臭蛋和其他几个死囚犯,眼前一亮。发动群众力量,要让监牢里其他犯人成为我坚强的后盾。恰时,牢中来了两个叛军逃犯,我许诺若是逃出生天得到太后赏识,必会设法搭救他们。因为共同的利益,我们几个死囚徒很快便达成一致,他们会全力支持我。其他两个牢房的人听说我要去面圣,也都表示会帮我一把。是的,他们都想看看,一个死囚犯能翻出多大的浪来。

    这第一个问题算是有希望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是我如何有命活着到达东都。衙门的人在半路下黑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不过要是第一个问题处理的好,制造的群众基础比较坚实,他们也未必敢背上“抹杀百姓呼声”的罪名。这只能听天由命,见机行事了。

    第三个问题是,见了太后,我该说些什么,这个只能留到路上慢慢想了。

    到了第二天,我在牢房大吵大叫,制造声势:“来人啊,有没有人啊。快来人啊,有重要事情禀报。”

    “吵什么吵,欠揍啊。”两个狱卒走了过来,“怎么又是你?我说你小子是不是五行缺打,两天不被揍皮就痒痒是不是?”

    看到他们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我赶紧好声说道:“别别别,两位大哥,这次是真的有要事禀报。”

    其中一个喝道:“你能有什么鸟事?有屁快放,别耽误大爷正事。”

    我鼓起勇气说道:“小弟有事要上神都向太后殿下请愿。”

    他们笑了起来:“就凭你,哈哈哈哈。你一只脚都踩到棺材里了,还去什么洛阳啊,省点力气吧。”

    看到他们这样轻蔑的态度,我怒火中烧,一脸正色道:“太后有旨,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去神都面见太后。难道你们敢违背太后的旨意吗?”

    两个狱卒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以对。

    臭蛋马上在旁边帮腔:“你们是瞧不起我们囚犯,还是瞧不起太后啊?”

    这句话一出,其他几个死刑犯也纷纷起哄。

    我乘胜出击:“藐视太后的旨意可是重罪,弄不好要杀全家的,你们纵然不顾自己的性命,也要想着一家老小。”

    这时,平时受狱卒欺负的人也纷纷开始声援我,呼声越来越大,罪犯们似乎都被传染了。他们或许看到了希望,凭我一个死刑犯,到底能否因此逃出这个牢笼,他们又是否可以步我后尘。

    “好的,知道了,我们这就出去禀报。”两个狱卒吓得连忙跑了出去,我向大家抱拳表示感谢。

    上面很快就有了结果,同意押我进都。我猜想他们一来害怕承担“抗旨不尊”的罪名。二来认为太后绝对不会召见一个死刑犯。到时候我又会被打回和州,任凭他们处置。

    不管怎么说,我迈出了这一步,只要有行动,就会有希望。和州去洛阳还要些日子,在这段时间内,我自信能想出好办法来获得太后的器用。

    临行那天,我慷慨激昂地跟大家说道:“兄弟们,小弟我就要出发了,在这里跟大家告个别。此去吉凶未卜,如果我没有回来,要么是太后留我当差,要么就是尸横荒野了。”

    臭蛋激动地说道:“狗子哥,你放心吧,要是他们敢在半路动你,我臭蛋决不饶他们。你一定要去神都。”

    “去神都”“去神都”,其他犯人纷纷喊起来。此时的我完全不像个囚犯,倒像是个出征的将军。

    太后规定,凡进京面圣者,可享受五品官的待遇。我在三位官吏的押送下,坐着囚车前往洛阳。此去神都路途遥远,尽管道路通畅,他们也并不着急赶路,反正每隔三、五十里便有一个驿站,我们一路走走停停。五品官的伙食还是不错的,每顿有好几个菜,每餐必有荤腥,还配给一壶酒。他们这些小吏小兵,难得吃到这么丰盛的饭菜,对我的态度自然友好起来,甚至开始称兄道弟,他们也怕我到时候在太后面前说他们坏话吧。人一旦手里有了权力,别人对你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哪怕是虚无缥缈的权力。

    一路上看到了很多尸体,都是小动物的,有青蛙蛤蟆、长虫老鼠、猫咪黄大仙等,有的刚死不久,有的已经被压扁了。这条驿道是南北要道,除了百姓使用,朝廷的物资运输、兵马粮草、公文传递、军情密报等都要通过驿道传达,有些甚至是日夜兼程马不停蹄,难免就会有许多无辜的生灵惨遭涂炭。蚂蚁并没有惹靴子,但却因靴子而死,人类活动对其它生物的影响无处不在。这或许算不上什么,只怪它们挡了路。

    坊间传闻,太后是个狠毒的女人。她当年还是昭仪的时候,就亲手掐死自己还未满月的女儿安公主,嫁祸给王皇后。以此让皇帝怨恨皇后,为武昭仪登上皇后宝座奠定了基础。后来又因政见不合,杀死了太子李弘和皇子李贤,这可都是她亲生儿子。有道是最是无情帝王家,看来我们这个太后也是非常不简单,若是有人挡了她的道,恐怕下场都不怎么好。

    离洛阳越来越近了,我们一行人就驿馆安顿下来,在二楼喝着酒看着远处的美景和来往的人群。这个地方我来过,是的,上一世进京赶考也是路过这里。当时的我就坐在这张桌子旁,和几个书生一起,谈古论今,意气风发。

    “青田白鹤丹山凤,婺女姮娥两相送。谁家绝世绮帐前,艳粉芳脂映宝钿。”

    “好诗好诗。”一人鼓起掌来,“张郎这是又思念哪位小娘子了吧?”

    张郎笑道:“吾等进京科考,若能谋个一官半职,也算遂了心愿;倘若落榜,岂不是辜负佳人相伴,父母之盼。”

    我道:“张郎此言甚是,如今四海升平,皇帝威武,各位想必也不是酒囊饭袋,只要拿出真才实学,金榜题名不在话下。”

    张郎道:“借苏郎吉言,当今圣上贤德,你我恰逢盛世,自当大显身手,报效朝廷。”

    此话得到众人共鸣,纷纷歌功颂德起来。

    一位身材修长的白衣少年道:“然外族常滋扰我边境,虽有文成公主和亲,但并未断了吐蕃对我大唐的念想。国力频遭损耗,而边陲百姓亦饱受摧残,他日若有战,征必应。”

    只见他背着一把宝剑,没想到年纪小小,志气不小,踌躇满志,不禁令我刮目相看,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有人对他说道:“宗仁,我们是去参加省试的,不是去参军的。”

    众人笑作一团。

    那个字宗仁的少年呵呵一笑道:“文试也罢,武试也罢,不都是考试嘛。都是为了报效朝廷,造福百姓,没差别没差别。”

    众人又笑起来。

    “说得好。”张郎站起来,“我们以茶代酒,敬苍天,敬社稷。”

    “敬夕阳,敬晚霞。”

    众人吆喝着站起来,纷纷端起自己的茶杯。楼下的行人抬头看看我们,仿佛在说,现在的年轻人又在说大话了。

    适时,李世民修建了凌烟阁,用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功臣的画像。这二十四位功臣,有的已去世,有的尚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每一位都是赫赫有名,为李唐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如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靖、蔚迟敬德、秦琼等。能得到皇帝的认可,并入住凌烟阁,是每一位臣子无上的荣耀。

    “来兄,走一个。”

    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回过神来,见是衙役邀我饮酒,我抬起戴着镣铐的手,端起酒杯回敬。张郎和宗仁当年并未及第,不知如今是否在朝中任职。

    我在心中快速盘算着如何面对太后,如何对话这个举世无双,拥有至高权力的女人。前世的悲惨境遇也时常印现在我的脑中,复仇的火焰熊熊燃烧着,我渴望手刃仇人的那一刻,我要用他们的鲜血洗刷我的愤怒。如何脱罪已经不是我的目标,留在朝中任职才是我的目的,既然别人都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要让别人看看,我不旦能死里逃生,还能获得太后的赏识。

    高宗驾崩之后,太子李显即位,为中宗。而这个中宗当了个把月,就因为政见不合被她母亲废掉了,贬为庐陵王,幽于别所。然后朝中又改立相王李旦为帝,而太后则继续干涉朝政。可以说,朝廷的政令大多出自太后之手,眼下看来,如何获得这个老女人的欢欣,是我达成目的的唯一路径。

    太后若要继续把持朝政,反对意见最大的肯定是李氏皇族,那她势必要杀几个李氏族人以缄他们的口。而东平王李续,不就是我最好的垫脚石吗?想到这里,我终于舒了一口气,安然入睡。

    在梦里,我又见到了那条大河,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头笑盈盈地看着我,他撸了一下长胡子,对我说道:“去吧,帮我们把船叫过来。”

    “是。”我应道,朝河边快步走去。

    (我和嘉栋躺在树荫下,微风阵阵,很是惬意。

    “这个铜匦,我也是亲眼见过的,用材考究,做工精良,布满机关。”嘉栋翘着二郎腿,“我也就在旁边看了看,没有投书进去。一来我也没有冤要伸,二来也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要对太后说的。”

    “我也没有投书进去,我是直接面见太后的。”我说道。

    “话说这个进京面圣,真的可以享受五品官的待遇?”嘉栋好像有问不完的问题。

    “那当然了,有很多人为了这个待遇,也得进神都投书啊。”我望着天空,浮着厚厚的白云,如棉被一样,看起来柔软舒适。

    “你不觉得这是劳民伤财么?”嘉栋道,“朝廷无故要多出很多开销啊,还得增派不少人手来管理。”

    “我觉得还好吧。”我说道,“反正朝廷的钱也是百姓劳动奉献的,现在让百姓体验一下当官的感觉,挺好。”

    嘉栋道:“我总觉得太儿戏了,这个武则天,脑子里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哈哈哈,我们的这个女王,确实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想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