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局首座一点儿不比得宠妃嫔差到哪里去!多少人争着抢着要去讨好奉承呢。如今葛司饰还没行晋封礼,各宫各院都已到跟前儿混了个脸熟。
主位以下的妃嫔,得宠的不论,其余妃嫔早就遣人送去了贺礼。只等着三日后的册封礼,好让葛尚服名正言顺。
程司衣与徐司仗眼见葛司饰继任尚服位置,心中不忿,几次寻机滋事。谁知道,二人却被皇后与长乐夫人派人申饬一顿。最后只能乖乖听话,认了这个葛尚服。
听琴知道后,笑得腰也直不起来:“哎呀呀!可真是好笑,这程司衣与徐司仗八成以为借着身后双方势力,可以不把葛尚服放在眼里。却忘了这葛尚服乃是皇上下的令,皇后与长乐夫人又怎会和皇上对着干呢!就算是两宫太后也不会这么做的!”
三日后的册封礼,听琴的话稳稳的应验了。两宫太后果然让宫训与宫正代为恭贺葛尚服晋封。母后太后赏赐了印玺锦盒让葛尚服放置尚服官玺,圣母太后赏了新椅新桌,摆放在尚服官位上。
两宫太后都承认了葛尚服的身份,旁人又怎敢怀疑?于是尚服局上下依礼参拜,认了葛尚服。
而葛尚服看起来老实,实际上经验绝对老成。刚刚上位,立即提拔了本来自己司饰司的一个典饰女官到司饰位置,又用了一个不甚有背景,只可依靠自己的典宝为司宝。把控了两司便把控了尚服局一半的势力。
除此之外,她还趁机安插自己的人到各司当职。例如那司衣司的申掌衣,葛尚服就以此前弄错了顺贵人香料的事儿,降了她的职,让她去管一些奴才们的衣衫,然后让自己的人顶上了掌衣空缺。
还有司仗司本就缺一个殿仗。只要葛尚服请旨一句,皇后当然不会不同意。如此各个击破,内部瓦解,司衣司司仗司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功夫来对付自己?
只是,宽严相济,刚柔并进是为官之道,葛尚服既然立威换人,当然也要安抚人心。大量的赏赐便发了下去。六局顿时陷入火热议论之中。其他五局更羡慕的紧,个个都夸赞尚服局新首座是个实在人儿,尚服局上下都有福了。
我暗暗佩服,本来只是不想让程司衣坐上尚服,便宜了这个葛尚服。不想她还真是个为官的好材料。
“微臣给淑华主子请安,主子吉祥。”
闻声,只见听琴引着一个女官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她眉目含喜,却内藏收敛。更像是一位久经风霜的道家仙师,让人觉得高深莫测,超然物外。见阁内只有我与听琴才跪下请安。
“葛尚服快快免礼,如今您可是正三品尚服,那里能给我行跪礼呢?”
听琴知道我的意思,赶忙前去扶起葛尚服,葛尚服也不推辞:“谢主子。微臣如今的位置都是主子所赐,毕生不忘主子大恩。”
我一惊,她是如何知道这一切是我在推波助澜的呢?莫非她是想替某些人试探我吗?
“尚服大人快坐吧,只是你这话我听不明白?”
“主子不必担心,微臣先去了皇后与凤主娘娘以及各位主
本站域名:&ot;&ot;
主位娘娘处拜见过,才来了主子这里,不会有人起疑的。想必主子很疑惑我为何知道这一切是主子一力促成的吧?”
我眉头虽然丝毫不乱,内里却是忧心至极。若真是我某一处做的不好被葛尚服发现,那依照两宫太后的心思定然也知道了。这以后可要怎么活呀?
“主子放心,两宫与皇后,夫人等都是不知道的,微臣知道此番事件是主子的意思,是因为芮王爷的缘故。芮王爷此前跟微臣说,依我的家世,今生止步于主司女官不可再进分毫。若能进,便是主子的恩赏。我虽不知为何,但王爷何必来欺骗我一个女官呢?所以,微臣定要亲自拜见,感谢主子大恩。”
我微微含笑:“尚服大人客气了,只是司衣司的人一向与我有些不睦,我当然不喜她们做大。”
“不管为何,主子的确帮了微臣,微臣为人一向知恩图报,主子若有吩咐,定万死不辞。”
“如此,先谢过尚服大人了。”
“主子客气,微臣告退。”
葛尚服的这一拜见,无缘无故的让我一身冷汗,辛好她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若换了个没良心的,我可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个芮王爷也真是的,他是如何知道这一切是我的主意?看来真不是个简单的人。只不知他会不会说出去,一想他与母后太后的关系我就难以安枕。
“主子,刚刚芮王爷遣人告诉奴婢一句话。”葛尚服刚刚走,绣雨便疾步走了进来:“王爷说‘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备注1)”
闻言,我稍稍一顿,豁然开朗:“绣雨,你很好。去,我嘴里有些干,做些甜汤来。”
。。。。。。。。。。。。。。。。。。。。。。。。。。。。。。。。。。。。。。。。。。。。。。。。。。。
。。
尚服局的事儿,到了这里算是圆满结束,后宫回到往日的祥和安宁。
皇后贤惠,凤主能干。妃嫔们日常相见也是如常的客气。两宫太后自此杳无音信,只待见主位以上的娘娘们。低阶的妃嫔连两宫的殿门也进不去。
就连不久前官威浩荡的宫训,宫正也各自留在康寿宫,宁寿宫陪伴太后,六局各自跟着首座运行的稳稳当当,丝毫不见此前的翻江倒海巨浪滔天。
时近十月,秋意早就缓缓扫过。阁外除了松柏,树叶子被风一扫,便簌簌落下满地黄花,闲月宫的湖中只剩下条条锦鲤,连荷花也枯败的不成样子。
莫名的让人想起屈原的《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忽然,觉得不祥,便赶忙驱了开思绪,回到阁子里加了一层衣衫。
备注1:三缄其口:【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gzbp ic o 手4打更4新更 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