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俱乐部新人的第一个演讲只要四到六分钟,四分钟时亮绿牌,五分钟时亮黄牌,六分钟就是红牌了,绿牌之前红牌之后她就跟最佳演讲无缘了。
虽然她不在乎能不能得奖,但至少长度要符合要求吧?
曹蔓觉得头大:那岂不是只要自己准备的这些材料的三分之一的长度?
看看这段,舍不得删掉,看看那一段,也舍不得删掉,毕竟都是自己短短三十年人生的重要一段。
哈!没想到来个自我介绍还挺难。
她回头再去看那篇指导文章,嗯,只是提醒找生活中三四件事情来说。看来内容肯定得删减,还得找一个有效的链接方法,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有趣的主题,让自我介绍不显得那么平铺直叙。
她记得好像第二个演讲任务就是如何组织材料的,她又去读了读,不知不觉,看了好几个演讲任务的指导,有讲词汇选择的,还有强调演讲时站姿和手势的,她都粗略地看了一下。
她想了又想,下了决心,决定把自我介绍写成是一个处处是意外(surprise)的故事。
第一个意外,父母都想要个男孩,谁知生下来一个女孩子。
第二意外,她在一年级前的那个暑假就被堂弟打破了头,母亲不期望她在学业上有什么成就,只期望她能平安长大。没想到十二年后她能进入华国最好的大学里上大学,而这一切只因为当时妈妈在医院的门口撞上了几个米国专家,而米国专家的儿子带着翻译去病房看望她时,让她升起了上大学的欲望,并学会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三个意外,她一直期望有个兄弟姐妹,然而华国的计划生育让父母只能有她一个孩子,但跟她一起长大的邻居小姐姐比亲姐妹还亲,俩人一起上小学、初中、高中,最后考入了同一所大学,并一同到了米国西海岸留学。
她们那所大学算是华国最好的大学,一所小高中能考进去一个学生就不错了,父母和老师们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发生了,而目前好姐妹就在米国西海岸工作生活,她去看望好姐妹比去看望父母还方便。
(ex){}&/ 更何况这个跟工作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不用担心会给阿蒙惹来麻烦。
收到曹蔓电子邮件的阿蒙读了她的演讲稿之后心里有点泛酸。
她的自我介绍没提自己一句话!
她的出现绝对是自己生活里最大的惊喜,而在曹蔓的眼里,自己啥也不算,真是让人心中泛酸。
他抑制住把自己也加进去的冲动,很认真地给曹蔓修改演讲稿。
他听曹蔓说过,华国英语课比较强调英文写作,而且注重用词和语法,所以曹蔓的演讲稿里没有什么可挑剔的,用词准确,语气流畅,也没有语法错误。
只不过阿蒙觉得整体行文有点儿像曹蔓在写论文,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照她所说,处处是惊喜,那么行文应该充满了喜悦之气,但曹蔓写出来的演讲稿让人读着有足够的惊没有足够的喜。
其实这只是他的误解。英文与华文里很多词都是有多重意思的,所以在选词和理解上由于文化背景和母语的不同会出现偏差。
米国人一提起“surprise”,第一感觉就是“惊喜”,而不是“意料之外”,“意料之外”英文里一般用“aien”来表示,而华人看见这个词,立马与“车祸”等祸事联系在一起,不是好事情,没有好结果,当然不能用来当中性词。
所以曹蔓在选择词汇的时候,就选择了surprise来表述自己的感觉,她强调了这个词的“惊”,并没想到要突出表现其“喜”意,但阿蒙在读的时候,自动加入了喜意。
所以对曹蔓没把他算成是一喜,他心中就不由得涌起苦涩。
没有就没有吧,继续努力,以后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曹蔓生活里无处不在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