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英雄终有用武地,试看天地谁能容。
一旦猛虎出牢笼,撕裂青山吼长空。
上回说到中央红军会合后,大家都盼望能出现新局面。下面我们来看看出现了什么让人不可思议的局面。
中央领导与张国焘见面的第二天,冬子、杨春生、李桂熊等大批干部出来工作了。张国焘不同意冬子等红军将领重新执掌兵权。对于冬子、杨春生、李桂熊这样的战将,不带兵打仗实在太可惜,周恩来考虑到张国涛的疑心,于是与张国焘商议,将三人重新派到大别山,其他在押红军干部也派到各地方游击队去工作。
这里要说明的是,红25军长征后,红28军也脱离了鄂豫皖苏区根据地,在大别山坚持斗争的小股游击队需要有军事才能的干部,派三人去鄂、豫、皖重新组织红军游击队开展军事斗争,这是合情合理的。张国焘只好答应了。
徐向前找到周恩来,说:“老师,军事将领放出去不行,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他们三人都是难得的将才。”
周恩来安慰道:“放他们出去是好事,他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还要派一些熟悉地方工作的同志出去,为将来的红军发展奠定基础。要注意团结,我们现在是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许多事情处理不好,都会埋下祸根。”
周恩来对徐向前的谈话,暗示了中央与张国焘之间的分歧,中央对张国焘的野心已经察觉,并且开始提防。
周恩来知道张国焘不愿意冬子三人回独立师执掌兵权,更不采纳三人各任一个师主官的建议,红一方面军不可能留用他们,为了一、四方面军的团结,只有派他们出去组织红军游击队,这样或许对他们还是好事。
冬子、杨春生、李桂熊等一大批刚释放出来的红军干部,换上便衣,去完成各自的使命去了。
周恩来非常坦诚的告诉去地方的同志们,现在红军的处境艰难,希望他们在各游击根据地大力发展武装,减轻敌人对主力红军的压力。
龚惊生送别冬子时,不知不觉哽咽起来。
冬子嘱咐龚惊生说:“兄弟,在张国焘手下干,要多留个心眼。如果觉得不顺心,你一定来找我们啊——”
他们千叮咛万嘱咐,总觉得将龚惊生放在张国焘身边不放心,现在他们反而为龚惊生担心了。兄弟告别那情景,真是愁肠百结啊。龚惊生虽然舍不得兄弟们离开,但是,他高兴的是,兄弟们终于逃出了张国焘的魔爪,再也不用担心沈泽民的屠刀了。
事隔三年之后,龚惊生和龚灿再见面时,已经是抗战全面爆发。
红军准备过草地了。
红军进行了整编,将合股后的一、四方面军分为左路军和右路军。中央领导也有变化,张国涛任红军总政委,抢了周恩来的职务,朱德、刘伯承随张国焘一起行动。
周恩来在出发前随文书金来到龚惊生驻地,吩咐龚惊生说:“中央这次要朱老总和刘伯承随张国焘一起行动,主要是为了红军的统一指挥。现在的情况很复杂啊,你要用生命向中央保证,保护好总司令、伯承和其他中央领导的生命安全。你要在保密局里建立一支特工队,随中央领导一起行军,保护好总司令和中央领导是你的首要任务。”
“放心吧,周副主席。有我龚惊生在,中央领导就不会出事的。”
“就是你没有了,中央领导也不能出问题,明白吗?”
“明白了。我一定尽快组织起特工队,保护中央领导的安全。”
“如果发生特殊情况,你要审事度势,随机应变,懂了吗?”
“知道了。”
龚惊生不得不重新考虑特工队的人选,这是周恩来亲自交待的任务,说明中央与张国焘之间已经出现了分歧。
沈泽民虽然把持着保密局,他对特工工作不熟悉,特工队的大小事是龚惊生一人负责。龚惊生将独立师的旧部骨干抽调到保密局,又将保密局的部分战士安插到作战部队去,一张特工大网就形成了。
十多万红军要走过茫茫草地,谁的心中也没有数,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人走出过草地。草地气候变化无常,水草下的泥潭非常危险,十万人过草地,草皮经过踩踏后疏松,危险性极大。如果不走草地,那是再也没有出路了,路已经被堵死,敌人重兵压迫,必须走出草地才能避开强敌。
四方面军里的官兵开始出现反对过草地的情绪,当然,这种情绪是从张国焘那里开始的。四方面军从过草地开始就出现的反对北上的路线达到了,刚走出草地,张国涛就抛出了南下路线,四方面军的同志都赞同重返草地南下。
张国涛秘密发报给陈昌浩,要陈昌浩挟持毛、周、张、王等中央同志南下。所幸的是,叶剑英得到了这份电报,不然,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不知该怎么来写。
徐向前坚决反对挟持中央,认为中央红军要北上就让他们去,红军不能打红军。然而,陈昌浩还是追赶上中央纵队,他企图阻止中央领导北上,但是,他的企图没有实现。
陈昌浩追上中央纵队后,李特与毛争执起来,双方剑拔弩张,所幸的是军事顾问李德勇敢的站出来,才避免了一场红军之间的内讧。这个德国军事顾问,在红军最艰难的时候阻止了红军的内讧,他对红军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
毛在临行时对李特等四方面军的红军大学的同志说:“我们先北上建好根据地,你们后面来也行,我们一定欢迎你们。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不出一年,你们一定会北上与我们会合的。”
毛说的话,果然一年后应了验。党中央带着一方面军第一、第三军团先期北上,随张国焘行动的一方面军部队为了不发生内讧,没有脱离张国焘,依然随四方面军行动。朱德和部分中央领导为了红军的大局出发,坚决不离开四方面军,继续做张国焘的工作。
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大部分人马重返草地,杀气腾腾地直奔四川。“打到成都吃大米”的口号就是那时最时髦的广告词。
张国涛开始做他的美丽梦想了,他要在蜀地称王的计划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四方面军南下途中,在四方面军中掀起了反对逃跑主义路线的。张国焘向全军宣布自己才是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对毛、周、张、博古等北上路线,统称为逃跑主义,在四方面军走出草地后,张国焘召开了四方面军大会,连级以上干部参加,在军队中,这就是军人大会。在会上,他宣布取消北上的党中央,在讲话时,几次逼朱德表态。朱德反对张国涛另立中央,与张国焘争论起来。红一方面军的干部战士在这场斗争中也忍受着屈辱。
会场里有人大喊:“打倒军阀朱德!坚决拥护张主席为首的党中央!”
“反对逃跑路线!南下建立根据地!”
会场情况突然紧张起来,有几位干部走上主席台抓朱德的衣领,朱德大声吼道:“我现在还是红军总司令!你们要翻天啦!”
“你不支持张主席的党中央,我们就不认你是红军总司令。”一群人嚷闹着,冲向主席台,与朱德争吵起来。
张国焘在座位上不动声色,看着这一切事情的发生。
红一方面军的干部与四方面军的干部争吵起来,整个会场混乱不堪,双方剑拔弩张,只要一点火星,就会酿成流血事件。
刘伯承竭力阻止一方面军的干部与四方面军的干部争吵,并带领一方面军的干部离开了会场。
“我们有党中央!再成立另一个中央,是违法的!”朱德猛地站起来,厉声吼道。
“以前的党中央逃跑了,我们不承认逃跑的中央。”于是会场更加骚乱,有更多的干部向主席台拥来。
龚惊生立即带领保卫人员走上主席台围住朱德,他对张国焘说:“张主席,我送朱老总回去休息,让老总冷静一下。”
龚惊生未等张国焘回话,架起朱德就离开了会场。
朱德回到驻地,如同雄狮发怒似的大吼大叫,还砸着院子里的器具,康克清也被吓得不知所
康克清拉着龚惊生的手到一旁,问:“今天开的什么会,让老总发这样大的脾气?”
“张主席今天成立党中央,取消北上的中央。”龚惊生轻声对康克清说。
“这个张国涛!怎么能这样做!”康克清也生气了。
龚惊生对康克清说:“大姐,你劝劝老总,不要这样生气。周副主席临走时要我保证中央领导安全,你们也要配合我的工作。我会保卫好你们的。”
正说着,刘伯承也来了,和朱德一起,一唱一和的发起了脾气。整座院子被两位四川大佛搞的是天翻地覆。龚惊生临走时,一再嘱咐康克清,劝两位首长今后不要乱讲话,特殊时期,保住生命要紧。
后一阶段,张国焘和陈昌浩轮翻做朱德的工作,朱德坚决反对张国焘另立中央。张国焘借故调刘伯承到作战部队,朱德作为随军干部随张国焘一起行动,将刘伯承与朱德分开。
龚惊生知道四方面军中的一些干部不明真相,容易受人唆使,更不排除张国焘等人有加害总司令的可能性。龚惊生向陈昌浩汇报工作时,要求将朱德由保密局随军监视护卫,不让四方面军的中底层干部与朱德接触。陈昌浩同意了龚惊生的建议,张国焘还找龚惊生谈话,要龚惊生监视朱德的一举一动。在张国焘和陈昌浩那里,龚惊生常常光顾,朱德这边,龚惊生是天天都来。有几次,四方面军的激进分子要闯入朱德驻地找朱德理论,均被龚惊生挡了驾。在四方面军中的一部分干部,不排除有杀害朱德的想法,这更不排除张国涛的唆使。这一时期的张国焘,什么事都敢做,但是,他要明目张胆的杀害一位红军的总司令,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他心里很清楚,因此,他不敢明目张胆的做这件事。
在那段时间里,一方面军的干部战士随时都被四方面军的部队监视着,一旦处理事情稍不慎重,两方面军就会发生内1935年,确实是最艰苦的时期,革命真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在当时,没有谁能说出北上和南下孰是孰非,都是后来在革命的实践中,发现了真理。
右路军在草地上走了个来回,这支英勇的红军队伍,精神意志非比寻常,他们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中央红军一样创造了许多人类的奇迹。
张国焘已经将经营四川的思想在四方面军中广泛宣传,徐向前不置可否,陈昌浩极力支持张国焘的路线。
徐向前在与毛、周、张、博古分兵时,毛在征求徐向前的意见时说:“我们都是党的干部,都要为党负责。现在张国焘坚持南下,我们也没有办法。去留你自己决定。”当时张国焘还没有发报命令陈昌浩挟持中央。徐向前向中央表示:一定将四方面军部队交给党。当他知道毛等人不辞而别时,心里惊疑不已,陈昌浩要求派部队拦截,徐向前坚决反对,他说:“红军那有打红军的道理。”虽然双方没有动刀动枪,但是,四方面军的一些军官的盲动行为,伤害了中央红军领导的感情。张国焘再发报催促陈昌浩时,中央红军已经离开驻地。徐向前茫然地看着远去的中央红军,心中涌起无限的酸楚,再想到夫人的死,他更感到自己有责任将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带到党中央身边去。
红军是党的军队,不是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现在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受张国焘蒙蔽蛊惑,只有在实践中让干部战士们认识南下的错误,才能将南下的红军拉回到正确的路线上去。
四方面军在南下过草地的途中,张国焘就开始筹备成立新中央的有关事宜。陈昌浩几次征求徐向前的意见,徐向前都含糊其词,没有明确反对张国焘的做法。刚走出草地,张国焘就按捺不住称王的欲望,彻底暴露了他的本质,明目张胆的成立中央。就在张国焘成立中央那天,有四方面军的干部向朱德发难,徐向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没有去劝朱德,也很少去探望朱德,因为张国焘的眼线无所不在。后来,刘伯承到作战部队,徐向前利用战场视察之机向刘伯承透露了心迹,从刘伯承那里了解到,龚惊生已经对朱德的安全保卫有了周密的部署,徐向前的心总算放进了肚子里去了。
聪明人都爱做梦,最爱办傻事的也是聪明人。把他人看成傻子,其实你离傻子的距离最近。
正是:手里重兵在握,你敢把我怎样。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