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刀尖上的逆行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 犬牙交错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工,今天去工地看了怎么样?”韩刚走进包厢,坐到了昨天的位置上。

    “不错,白总工很耐心,解答我不少疑问。”

    韩刚有点不悦,瞥了一眼白常绪。

    宋宏海赶紧起身给韩刚和周浩明斟酒:“先喝酒,来来来。”

    转了一圈,宋宏海放下酒杯,指着刚上的剁椒鱼头说:“韩科长,周工,吃鱼。”

    见陈东升也起来敬酒,宋宏海小声问旁边的白常绪:“今天没出什么纰漏吧?”

    白常绪扫了眼周围,看没人注意说道:“他发觉线有问题,这样下去肯定露馅。”

    宋宏海没有回话,吃了口菜心想:果然让韩刚这小子料中了,接着转头小声说:“明天早上五点开工,赶上班前将全部网线抽掉,换原装线。”

    白常绪手中的筷子停了下,正在思量着,陈东升走了过来:“宋总在这嘀咕啥呢?是不是嫌今天的酒不好?”

    “还有比茅台好的酒么?”宋宏海起身回酒,嘻哈说道。

    放下杯子,宋宏海看韩刚没有动静,有点着急。

    “周工,这两天住的可好?”宋宏海想给周浩明多灌些酒,拿上酒瓶走了过来。

    一股酒气扑面而来,周浩明屏息说道:“很好,就是标准太高住的有点惶恐。”

    “标准高?不存在的,你可是省局领导,这算什么?招呼不好不是扇我的老脸嘛?再不要提这事了啊,见外了啊!”宋宏海话开始多了起来,白常绪很有眼色,上前把人拉走。

    “周工,都是些大老粗,不要介意。”韩刚示意再喝一杯。

    放下杯子,韩刚说道:“周工,郭主任给你怎么交待的?”,周浩明并没意识到这句话的深意,将情况如实告知。

    “今天你在工地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吗?”韩刚进一步问道,眼神却一直盯着酒杯。

    周浩明看了眼白常绪,略加停顿说:“我是新手,还看不懂呢,以后多向韩科长和白总工学习。”

    韩刚笑了,自饮一杯:“你只管学习,别的不用操心,有事不要自作主张,先找我商量,明白吗?”

    韩刚的笑容难掩其坚毅神色,周浩明感到一种威压感。

    陈东升笑呵呵地举起杯子,敲了敲桌子:“今天周工第一次到我局检查工作,第一眼看到他,我就觉得特别高兴,年轻有为,定成大器,哈哈哈。”

    说完,一饮而尽,“周工,不怕你笑话,再有五年我就退休了,奋斗一辈子也就是个科级干部,你才工作两年就成为了韩科长的学生,前途不可限量,老陈我自愧不如啊!”

    边说边倒,又喝了一杯,“周工,你是省上来的领导,你的一句话就能决定我的前途,所以有什么问题及时告诉我,我一定认真整改,不要向上反映了,好吗?”

    说着仰脖喝完了第三杯:“韩科长能力强,人也好,你多向他请教,有事多商量,不要见外,招待上有什么要求只管提,没有老陈我做不到的,不要见外,这样大家都好……”

    “老陈,你看你咋话这么多呢?才喝了几杯就这样了?”白常绪拍打着陈东升的后背,安排司机送他回去休息后也借故告辞。

    此时屋内就剩韩刚、周浩明、宋宏海三人。

    “韩科长,你看我白吃白住两天了,也没有,回去报不了账啊!”周浩明突然问道。

    宋宏海两眼迷瞪地说道:“你看韩科长掏钱了吗?刚不是给你说了嘛,只管学习,别的事韩科长罩你。”说完打了个饱嗝,酒气熏得周浩明有点反胃。

    宋宏海给周浩明夹了一根鸡腿,接着说道:“周工,明天上午你在宾馆好好休息,下午再来,不着急,有问题就问韩科长,啊……”

    没等周浩明回答,韩刚接道:“周工,明天和我一起验货,不去工地了。”

    “什么货?”周浩明和宋宏海同时问道。

    话说信息中心前天给韩刚打电话,说采购的浪潮机柜、路由和服务器等设备推迟两天到,让他做好准备。

    这次采购事项韩刚没有参与,也没询问采购价格,他用实际行动向郭建峰做出了妥协,郭建峰也积极回应,特意要求采购办抓紧督促,不要耽误韩刚那边工程进度,他俩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周工,韩科长叫你一起吃早饭,他们在二楼自助餐厅等你。”司机小李担心周浩明睡过头,来到房间敲门。

    吃过早饭,一行人来到县局,陈东升已经在门口等候。

    “韩科长,他们已经到了,在楼上。”陈东升走在前面,加快了步伐。

    来到三楼,就见走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箱,周浩明跟着韩刚进了机房,一个身形高大,满脸胡茬的大汉正在拆箱。

    “还没验货怎么就开箱了?”韩刚有点生气。

    大汉转身愣了下,“验过了呀?”

    韩刚瞪大了眼:“谁验的?”

    “省局的人验的,你看字都签了。”大汉从身后摸出验货单说道。

    韩刚接过一看:赵强。赵强是信息中心采购负责人,上面正是他的笔迹。

    “拆吧。”韩刚一口气憋了回去,无奈说道。

    按程序,验货应该在工程现场,由工程负责人或是专人负责,可这次却把韩刚架空了。韩刚心里明白,这是老郭不想让他插手,以防坏了他的好事。

    采购的猫腻很多,外人看来公开透明,货真价实,可实质上是贪腐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同一批次和型号的设备,采购价格要比市场提货价格高许多,即使他们声称自己是经过招标确定的最低价。

    例如,京南市财政局采购4台服务器、68台台式机、8台笔记本电脑,成交价57万余元,比市场价约高一倍。

    采购并不公平公正,实质上暗藏垄断,没有达到公开招标数额的项目,采购单位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或议价方式,这时采购单位就占绝对主导地位,他们打着公平公正的名义,利用竞争性谈判这种形式,公然指定供货单位,收取大额回扣。

    例如,京南市气象局连续五年办公设备采购都由同一家单位中标并提供服务,2015年采购45台笔记本电脑,每台9760元,而中标机型市场价为5099元,一单生意就比正常价格高出21万元……

    最重要的是,采购与其他行为一样,缺乏有效的实质监督,你利用财政资金买来的东西,是合理价格的真货?还是合理价格的假货?甚至是高价假货?没人知道。

    早在2016年初,京南市气象局综合楼建造中,就有十余个采购项目,实际结算价远远高出中标价。其中,大楼的空调系统安装中标价2098万元,结算价则高达16755万元,高出了8倍。

    周浩明虽然在工地一年多,但此事他并不知道,这也是前任驻地代表李军辞职的原因之一。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学习国外引入采购模式,为了预防交易过程中的腐败,可却没有学到本质,反而利用其形式来遮蔽腐败,这是能力不足,还是有意为之?

    韩刚随手翻开服务器,又看了看机柜材质,嘴角轻微上挑说道:“把机箱全部拆开,摆放到地板上。”

    大汉抬头看了眼韩刚,发现韩刚也在看他,两人对视了几秒后大汉转身说道:“小程,你去拆机箱。”

    韩刚也吩咐道:“周工,你今天的任务就是照相,所有设备都照,编好号,特别是内部主板及插条照清楚。”

    周浩明不明白韩刚这样做的原因,只是点头应道:“知道了。”

    陈东升在一旁小声嘟囔着:“都是新机子,封条还在上面呢,为啥拆开呀?不是验收过了嘛,浪费时间。”

    大汉心里清楚,韩刚这样做是为了撇清关系。

    在韩刚看来,不让现场验货,肯定有问题,万一日后验收不通过或是性能不达标,发现设备以次充好,与招标范围不相符,这锅就背在他身上了,韩刚现在保留下证据,也是无奈之举。

    想当初京南市气象局综合楼项目,张得全行贿大头并不是王福禄,而是省局分管财务的副局长牛长发和前任市局局长。

    但最终却是王福禄背了锅,被抓了进去,而真正的大鱼却因为没有证据而没有被起诉。虽然大家都知道钱谁贪了,可是你没有证据呀?

    韩刚看了眼陈东升,没有说明这样做的原因。

    这层窗户纸还是不要捅破的好,要不以后自己也别想捞安稳。

    “宋经理还没到吗?”韩刚有点急切地问道。

    看没人回应,韩刚走出机房,摸出手机拨通了电话:“老宋,你咋还没来?”

    “我这会在县统办楼,马上来。”

    “你在那做什么?”韩刚有点奇怪。

    “嘿嘿,接点私活,这也是上头领导交办的,我也没办法。”宋宏海有点神秘地说着,电话里异常安静。

    “行吧,你快点,这边货到了,你人要来签字。”韩刚挂了电话,觉得宋宏海肯定有什么大事瞒着自己,但又不好细问,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