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的工地生活,让周浩明渐渐喜欢上了这种智力和体力并重的工作,为了尽快学习掌握工程相关知识,他不停的问这问那,令张明旺和窦培成头痛不已。
时间飞快,国庆节到了,周浩明能休息几天了。
一大早,周浩明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他要去参加一个重要活动——同学聚会。
班里的老同学九月中旬就在群里发起了聚会活动,他们有的进了事业单位、有的进了外企、有的自己创办了公司……没有响应的也很多,都是还没找到理想工作的人。
周浩明最想了解的是班花韩雪——班组织委员,也是他暗恋了两年的对象。
来到约定的饭店,周浩明看时间还早,就先到旁边小商店买盒酸奶垫个底,以防一会“车轮战”被灌倒。
正喝着奶出门,迎面撞见了李龙——学校足球队队长:“嘿!开始战前准备了啊?哈哈。”
李龙穿着一身阿迪达斯休闲服,齐整的板寸,比上学时白净了许多,看着十分精神。
“对了,你工作找哪了?”李龙先问道。“不告诉你。”周浩明略显得意。
李龙停下仔细打量后说:“一看就是到工地搬砖去了,都黑成啥样了。”
周浩明看这小子一语中的,觉得不舒服正要反讽,饭店处传来喊声:“哎,你们两个站那干啥?还不快来帮忙!”
周浩明转头一看,正是韩雪,不知道从哪找来的专业摄像机和三角架,几个姑娘拿不动,在那直跺脚。
“你们整这些干啥?用手机拍不行吗?”李龙大大咧咧说道。
韩雪瞪了他一眼:“这是熟人免费借的,得自己搬,白长了一身腱子肉,都不知道怜香惜玉!”
周浩明笑着说:“他不搬我搬。”韩雪才发现本来白皙的周浩明变得这么黑了:“周浩明,你是不是刚从非洲旅游回来啊?”
看她一本正经的样子,周浩明没忍住,哈哈笑了起来,李龙旁边不失时机补刀:“他哪是去旅游,是去搬砖。”
周浩明也不解释,笑着搬起像机走进饭店。
中午12点,同学到齐了,勉强凑了三桌。韩雪继续发扬组织委员的作用:“同学们,静一静,今天是我们毕业后第一次聚会,这次聚会交流信息很重要,涉及人生转折的发力点……”
饭菜没上齐,有的已经喝醉了,周浩明便是其中之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只能借酒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学生时代的周浩明没觉得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有多重要,他认为只要自己学习好、有能力就一定能出人头地。
这次聚会动摇了他多年来的信仰,凡是家里有权有钱有背景的,基本都被安排到了行政单位的好岗位,即使父亲是商人的李龙,也没有让他接自己的班,而是托人安排到了财政局城建财务处。
到一般单位或是企业工作的,都是家境普通,没权没势没背景的人。
喝了一天的酒,周浩明已无心再去唱歌,今天对他触动很大,他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思考,重新评估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周浩明有点意识模糊,和要好的几个朋友告别后,就匆匆走出了饭店。
躺在床上,周浩明脑海里千军万马四散奔腾,胜过胃里的翻江倒海,他仿佛站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央,已然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多年废寝忘食掌握的知识如同废纸,自己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现在分文不值。
这个问题周浩明到中年后才想明白:环境决定一切。
个体只是整个社会的太仓一粟,无法左右社会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适应关系,在当前及以后很长的时间内,权钱交易都是最优策略,因为这种筛选机制并没有其他机制能抗衡。
但是环境是动态变化的,没有哪一个物种能以不变的策略应对所有的环境。
自然环境对所有物种生存具有影响已成为广泛共识,但社会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却鲜有人知。
受自然条件限制,一些地区被高山环线,相对封闭,即使他们内在的自然环境与开放的种群相似,但由于长期孤立不能与其他文明交流,加上自然、社会环境稳定,科学技术水平基本停滞。
比如早期西班牙社会是开放种群,印加帝国社会是封闭种群。
西班牙入侵印加帝国,200个西班牙侵略者能在4万多印第安人中活捉了太阳神阿塔瓦尔帕?
别质疑,历史真实的发生了,这就是社会环境(实际上是自然环境限制的基础上产生)造成的差异。
要不是夜色降临,这4万多印第安人不会活下来多少(确认杀死的有6000-7000人,其余受伤),给阿塔瓦尔帕抬轿的80个人都是印加帝国的将领和高官,他们为了轿子不被倾倒,宁愿被斩杀。
最终骑兵冲倒了轿子活捉了阿塔瓦尔帕,这个时候,那些人依然没有反抗。
他们没有一个拿起武器攻击西班牙人,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象样的武器,很多人身上都是装饰性物品,手无寸铁(此时的印第安人并不是1876年在小比格霍恩河战役中击败白人入侵者的印第安人,后期的印第安人逐渐掌握了白人的骑乘和射击技术,差距缩小不少)。
这个事实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为什么人数相差近200倍的部队会有这样的战果?
一是印加帝国从来没有见过西班牙人的武器和马匹,更没见过如此快速的穿插作战,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大部分心里只有恐惧,脑子里只有逃跑根本不存在抵抗(被打蒙了),这点可以从之后的几次战役中得到证实(卡哈马战役后西班牙人遭到剩余印加帝国部队的坚决抵抗)。
再有武器差距过于悬殊(18世纪欧洲已经开始使用枪炮作为主要武器,这让西班牙人成功镇压了印加帝国的抵抗和叛乱,其次,西班牙的刀剑和护甲都是金属的,而印加部队只有木制棍棒和皮具,骑兵在空旷地域有绝对优势,印加人的斥候哨兵根本来不及将入侵报告后方,骑兵都是在对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砍杀)。
二是内部四分五裂,为西班牙提供了机会。
内乱的原因是天花,天花由西班牙人移民到巴拿马和哥伦比亚后,由陆路传播到南印第安人,在1526年杀死了印加皇帝和他的多数朝臣,之后又杀死了他的继承者。这个事件使印加帝国统治崩塌,造成皇位之战,要不是天花的功劳,西班牙人面对的将是一个十分团结的帝国。
具有相当免疫力的入侵民族把疾病传染给没有免疫力的民族,天花、麻疹、恶性流感,这些疫病都是在人口具有相当密度的种群中才会出现的,对于那些每平方英里只有不到2人的采集部落而言,这些疫病根本没有爆发的可能性。
入侵的西班牙人成为了印加人的环境选择机制,相对于印加人这是外在环境突变,相对于西班牙人发现美洲大陆并且与新“人种”交战而言,西班牙人早已适应了这些环境(情况),也就是说,相对于印加人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环境,而对西班牙人则习以为常。
当外在环境对等的情况下,内在环境才起作用(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智商发育比家庭教育良好的同龄人普遍差,这是外在环境不对等决定的,这个时候内在基因和遗传作用根本发挥不出来,研究发现,在恶劣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智商普遍相近,即使其中不乏天才。而在良好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智商差异较大,这是因为外在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内在遗传发挥了作用)。
当两个没有接触过的物种遭遇,相互都是外在环境发生了突变,从概率上看,突变相对两者完全对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差距越大,压制越大,比如西班牙登陆美洲,又比如拥有二向箔的文明登陆地球。
西班牙的压制是多维的,不仅仅是武器、指挥、组织,还包括文化、科技。一旦压制形成,就没有妥协的可能,除非让对方生存的收益大于消灭的收益。
被压制方没有话语权,有只不过是压制方的意志罢了。
周浩明慢慢接受了现实,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当前的社会环境,因为科学技术水平还没达到能实现公平公正的高度。
“认知越多越痛苦,像那些傻白甜一样生活多好。”周浩明经常有这种羡慕,但他始终无法勉强自己。
“只有寄希望于另一个文明来改变现有的社会了,否则等待的时间会很漫长。”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