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明一头雾水,从早上到现在各种信息对他狂轰乱炸,他的大脑已无法处理它们,好比计算机的cpu,线程已经超负荷了。
见大家都不作声,周浩明有意落在后面,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不要轻易表态和说话,保持沉默、见机行事才是正道。
工地各负责人到齐了,王得全招了下手说道:“大家安静,我们开会。”说完戴上眼镜,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
“三季度马上结束了,下面我们三方对工程费用进行会审,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对错误和纰漏的地方提出意见,以便及时修正。”说完,看了眼周浩明和窦培成。
张明旺将结算单及明细发给在场的每个人,窦培成摊开施工图边看边算,其他人也都有模有样地沉思着。
周浩明低头一看蒙了,上面都是专业用语:工程变更费用、措施费、材料费……后面都是黑压压的数字,看不懂咋提意见?
突然,窦培成抬头说:“计算都正确,我没意见。”时间才过了十几分钟。
王得全转头看了下周浩明,意思是你也该表态了。
周浩明此时突然感觉到莫名的孤立和无助,仿佛一只初生的牛犊被扔进虎穴,周围没有任何逃脱的抓手。
面对这些陌生面孔,周浩明微笑下说道:“王经理,我无法发表意见,我才来工地情况还不熟悉,再说我也没有工程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个结算单说实话我没看懂。”
王得全笑了下,不再说话,拨开一个香蕉慢慢吃了起来。
窦培成咳嗽了几声:“周工,我天天在工地,情况最清楚,这个结算单我之前核算过,今天只是再确认下,这事之前和你们赵科长沟通过,他说没问题的。”
随后再无人发话,有的低头玩手机,有的一口接一口抽烟,有的摆弄着手里的笔……会场气氛到了冰点。
周浩明并不知道如果甲方不同意,施工单位和监理要重新计算并再次上报审核。
假设周浩明坚持结算必须经过专业人员审核后才能上会,他们无可奈何,但张得全这个狡猾的老狐狸怎么会让机会从自己眼皮下溜掉?
张得全早就从市局了解到周浩明的情况,知道他不但对工程建设一概不知,更是处世未深的毛头小子,他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多捞点。
当然,张得全的算盘丁河和赵怀壁再清楚不过,他们狼狈为奸,因为这份蛋糕也有他们的一份,而审计查找证据时,结算单审核栏只有周浩明的签字。
赵怀壁和丁河以不知情甩锅给周浩明,在讲求证据的年代,周浩明虚假套利就坐实了,这也是领导甩锅最常见的一种形式,除非你有让他无法狡辩的证据。
年轻的周浩明并不知道这些,终于沉不住气说道:“好吧,我也没意见,完了我把情况向赵科长汇报。”
这是周浩明第一次在上百万单据上签字,也成为他第一次背锅的证据。
省局计财处
“孙处,情况就是这样,通报会上你可要为我们说几句好话啊!”王福禄委屈的说。
省气象局计财处处长孙宏:“没事没事,你们局项目的事领导都清楚,责任不全在你们,不过月底突击出这么多钱,一定要保证合法合规!”
孙宏连续三天应酬,这会酒还没醒,正所谓:早上围着领导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
“对了,昨晚小段给你们黄艳霞打电话,为什么不接?”孙宏突然来了精神。
小段是孙宏的专职司机,黄艳霞是京南市局影视中心气象节目主持人。这事并没通过王福禄,所以他并不知情,但给美女主持晚上打电话,他心里就有数了。
“孙处,可能昨晚她有事,我回去再问问。”王福禄笑着递了一根烟。
“即使有事来不了,也要接电话啊你说是不?这要是局长亲自打的那还了得?”孙宏接过吸了一口责备道。
“孙处说的是,我回去一定加强教育,一定。”王福禄与孙宏交情虽然不是死党,但也一起吃喝玩乐了多次,他知道孙宏不但嗜酒而且好色,特别喜欢到ktv叫“公主”或是去洗浴中心做“大保健”。
黄艳霞虽长的美丽动人,但洁身自好,每次领导勾肩搭背她都尽力避开,但越是得不到的越想得到,这是男人征服基因决定的,孙宏也不例外,这事王福禄头痛不已。
“哟!王局长今天光彩照人啊!有什么喜事吗?”王福禄刚进会议厅,一个西装笔挺、头发斑白的精瘦男人过来打招呼。
此人正是让王福禄恨到骨子里的钱耀祖,原京南市局一把手,现任省局防灾减灾处处长。
“钱处长才是光彩照人嘛,精气神比上月更好了,哈哈哈”两人互夸,心里都想掐死对方。
会议通报了京南市局预算执行缓慢、财务管理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但还有几个单位比京南更糟糕,不但被职工举报私设小金库贪污腐败,更有领导作风问题严重。
这些被举报的要么是行事太嚣张,自己捅漏了窗户纸,要么就是有人为了利益精心算计,比如宁安市局副局长和计财科长中午休息时间在外玩麻将涉赌,就是有人专门跟踪偷拍,证据坐实被免职。
比他们贪污腐败厉害的却安然无恙,要么是行事隐秘,要么就是有大虎保护。正所谓用官之道:养贪是为了内稳,查贪是为了外稳,维稳是为了统治。
养贪:贪污好比身份识别凭证,你不贪在官场上就混不下去,这也是为什么逢官必贪的原因。贪污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收益,不但有利于自身生存繁殖,还能强化系统内各级间利害维系,形成团结、稳定的整体。
查贪:清除不听话的手下,最干净利落的方法就是坐实贪污,系统内有利益冲突的个体都会使用这招借刀杀人。其次通过查处贪官能树立清廉正义的形象,有利于维护统治。
维稳:这是所有统治阶级的核心利益,只有统治稳定才有其他,而稳定是个动态管理过程。
“故事”讲不下去的时候,就要换个“故事”,推动“故事”发展的并不是统治阶级本身,而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也就是说,这是个被动过程。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故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让大多数个体深信不疑,这些“故事”的架构者都是人性和心理专家,他们知道大多数个体迫切需要什么、害怕什么、忧虑什么,并将这些作为故事要素。
人都害怕感染疾病,肮脏的环境多半对应疾病,于是架构者对那些不相信“故事”的个体扔进粪坑,并说他感染了疾病,让其他人远离他,这样自己的威胁也就解除了。
因为大多数人并不关心与自己生存繁殖无关的个体命运怎样,但实际上他们却断送了可能更有利于自己生存繁殖的机会,这就是羊群的的特征。
真相越被广大个体认知,“故事”就越无法维持。但即使 “故事”被打破,还会有新“故事”取代它,新“故事”会更加隐蔽更加完善,直到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次被打破,循环往复不断进化。
“故事”真相隐藏的越深,越容易被大多数个体接受,“故事”水平与当时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相对应。
例如奴隶时代的《汉谟拉比法典》明确将人群分成上等人、平民和奴隶,这个故事很低级但在那个时代运行的很好,因为那时的科学认知水平低下,加上奴隶主限制,大多数人没有充分沟通的途径。
如果这个法典放在当今社会就是笑话,因为大多数个体已经形成了共识。
到了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尽管“故事”更精彩,把人人平等喊的震天响,可依然区别对待了个体:男女权利不平等、黑人白人不平等、贫富人权不平等。
即使到了现在,虽然宪法和法律中已经找不到这样的条文,但实际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不公平不正义,只不过操作更加隐蔽,大多数个体无法察觉罢了。
这就是真相,特别是当这些“故事”被恶性循环并证实有效的时候更是可悲(德国横扫欧洲时,日耳曼民族最优已经无人质疑,他们并不知道森林如此广茂,比他厉害的猎人多的是,只是看不见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