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将军行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燕城来信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当,郑曲与宴安准备前往留城时,如今被被认命为南疆副将、兼卫城令的方智,匆匆向这边走来,身后还跟着个人,看样子是个士卒。

    如今,随着计划进一步推进,整个南疆剩余的五城政务都经他处理。朝廷中的一些文书,郑曲也是交由其处理。如今,即将进入最后阶段,即便是知道郑曲要去留城,也很难抽出身来相送。

    见着来人匆忙,郑曲寻思着,会是什么重要的文书呢?

    “方大人,何故如此?”郑曲从马背上下来,笑着问道。

    南方多丘陵,多数作战以步兵为主,战马,多半只是一军主将,或斥候才有的。因而,驻守南疆的,几乎都是步卒。

    “呼……还好赶上了。将军,府里刚收到的,燕城来的信,看样子是虞军主亲笔书,送信的人坚持一定要新手交到将军手中……”方智走到跟前,顺了口气,说道。

    “将军,便是胡骋军军主,郑曲将军?”见方智说完,看着自己,送信的人,上前问道。

    “唔,某便是……”

    听闻此言,又看看方智,见方智点点头,便从怀中取出书信,“将军,此乃我家军主,燕城翎羽军虞军主的亲笔书信,请将军收好,末将,这便回去复命了。”

    东明上前,接过,交给郑曲,“你家将军可有,传来什么话?”郑曲疑惑的问道。

    他与翎羽军的主将,素来无交集,这无缘无故的一封信,让郑曲摸不着什么意思。

    “回将军,我家将军并没有让末将,传任何话,只教末将将信送到即回。”来人欲离去,听到问话,便如实回答。

    “哦,如此,代我向你家将军问好,回程遥远,注意安全。”见如此,整齐也不好说什么。示意方智招待一番。

    方智会意,带人回城府,自是好好款待一番。

    望着人离去,郑曲收回目光,舅舅凝视这手中的书信。按理说,长久以来,翎羽军一直保持中立,镇守大凉北方。怎么会在这个时候不远千里,派个亲卫送来书信。真有些想不通啊。

    “将军,与虞军主是旧友?”宴安见郑曲良久都没有拆开书信,上前问道。

    “旧友?谈不上,只是同朝为臣罢了…”郑曲收收神,不欲多说,顺道拆开信来看。

    “那可就有些蹊跷了。”宴安不解。

    “宴将军,确实如此,我在军主身边这些年,从没见过军主与虞将军有过往来,这还是至今为此,唯一的交集呢。也不知,写的什么。”站在一旁的东明,急着补充到。

    众人不置可否,都望着,郑曲,展开等我书信,想从中看出什么来。

    “郑军主台启:你我同朝为臣,却经年未见,近来安好?

    听闻,南疆之事,深感振动,国失良将,民失手足。悲哉!恨哉……今悉,奉命南下,望君早归……白城易主,西北尽知。边境不稳,适合为策?……此番来信,并无它意。唯报一二,以为不测,望军主鉴之。

    军出旬日(十天),北燕欲动!铁骑呼唤,消杀数日,终得消弭。然,北地燕城,将衰而兵寡,终非长策……今遭变故,白城之意,深以为然……目下北地安稳,通城自顾,军主可专南事,无需它顾……国中忧心,自有上依……

    ……

    凡此种种,不一一再叙,唯盼军主,早安南事,早日班师……”

    “唉,”阅毕,郑曲叹声气。

    这是一封,关于大凉西北最近形势的书信。准确的说,是北地燕城的形势。

    六月十日,不知道北部的燕国,是不是探知了大凉在南疆的大事,突然增兵渔阳。十二日,鈡县一带肆意劫掠。翎羽军悍然出击,于翻阳、溧阳一带交战,并剿灭进犯之敌。

    此战,杀敌近千,北地预警,燕城告急。不过,最终,双方偃旗息鼓,暂时相安无事。

    但是作为驻守北地多年的老将,翎羽军军主徐虞,断定,北地将要生事。估计是探知了,大凉南疆之事,想来个趁火打劫。

    不过,这里有他在,有翎羽军在,想来还是可以守上一阵子的。只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想来想去,还是先向朝廷上报。

    一来,自己已近花甲,膝下无子,独宠娇女。长年奋战,翎羽军减员不少,又无补充。战马脾弱。

    二来,南疆之事,让王上忌惮,导致白城易主,西北不宁。

    想来想去,遂决定,去信一封,即陈述西北行势,又表明自己明白[白城易主]的用意,以及暂时可以稳定北地、西部等整个西北的局面,好让南下军队,尽快评定战事,尽快班师回朝。这样,西北的局势就可以再缓上一缓。

    ……

    “老将某国,用心良苦啊!”郑曲感慨万分。西北的情况,多少他知道一些。北地守军,如今真的算得上是[将衰兵寡]的局面;西部,却恰恰相反,可谓兵强马壮!驻守通城的翰海军,年年有狄疆的战马更换,再加其军主正当壮年,又坡会人事。

    “将军,信中所言何事?”宴安忍不住,问道。见郑曲,又是叹息,又是感慨的。搞得他好奇心蹭蹭的往上冒。

    “你们自己看看吧,这才是一心谋国的老将。唉,西北不宁啊……”郑曲也不说,直接递给他们书信。

    【将,老矣!安得猛士守四方!】

    郑曲摇摇头,看着几人,面露悲伤。

    曾几何时,他们也如他们一样,年轻有为,朝气逢勃。领军征战,驰骋疆场,威震四方。如今死的死,老的老,不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南疆一战,把大凉的未来中坚战力消耗殆尽!等新生代的小伙子们成长起来,至少,需要十年!十年啊,这十年大凉能熬的过去吗?

    郑曲不知道,年轻一代的宴安们,还没想过。

    “看完了吧,看完了,就走吧。快马加鞭,希望明日申时能到。贾麟已经命卫文建率领一万军抵达应县,就差我们了。”郑曲翻身上马,淡淡的催道。

    “是!”

    ……

    “将军对西北了解多少?”路上,宴安问道。

    由于凉府军,常年驻守南方,所以,宴安对西北不是很了解。

    “西北啊,怎么跟你们这些小辈说呢……我也是略知一二,西北地区,常年驻扎着我大凉的两支军队,翰海军和翎羽军。分别抵御来自西部的狄疆,北部的燕国。这两支军队,也是颇有渊源。这么说吧,翰海军的前身,是从翎羽军中分离出来的。

    据说,当年西北两国,意图连手吞并我大凉西北之地,时任翎羽军军主,前军主将宇文温将军为拖住两国进犯日程,决然分兵。命副将瀚海云涛将军,率仅有的五千铁骑,轻装西上,在如今的通城一带,对阵狄疆的八万步骑混编军队。而宇文将军自己,则留下步卒两万,在渔阳一带与六万燕军决战。战事连续三天,最后,瀚海将军所部,五千轻骑全部力战而亡。宇文将军主力,也战亡殆尽!而朝廷援军,也堪堪赶到。两国见大势已去,遂罢兵言和。

    战后,朝廷意识到,西北地区兵力过于单薄,决定再增设一军,驻守西部。当时,朝廷为了激发士气,也为了表彰此战中悍不畏死的五千骑兵,便以五千骑兵的统帅瀚海云涛将军的姓氏作为新军番号,自此翰海军诞生。”

    “如今,时过境迁,当年忠于王族的两支西边军,如今,呵呵……”郑曲无奈的,述说着。

    “原来如此,不过如今的翰海军,应该远胜于当年的翰海军吧。难道好抵挡不了西部的狄疆?我看老将军的意思,似乎有西上支援的意向呢。”宴安有些疑惑的说道。

    “难道,三万步骑混编的翰海军,还不如,老将军统率的翎羽军?”

    “呵呵呵,这个以后有机会,你亲自去看看不就知道了,翎羽军可不弱于你们凉府军呢……”郑曲有些挑唆的说道。

    【徐虞啊,希望你能撑到我班师回朝!】

    ……

    “终于到了。”

    第二日,赶在申时之前,郑曲终于领着众人到达了,卫文建驻扎等我应县。应县的前方,便是留城。

    “末将,卫文建,参见将军!”营门前,只见人迎头参见,此人便是这一万人的主将。

    “恩,起来,布置的如何了?”郑曲下马,点头示意。

    “一切都按将军要求布置妥当。”卫文建道。

    “城中可有动向?”众人边走便说,郑曲问道。

    “未曾,不过末将以为,尹长军应该知道我们到来。却没有动静,不知何意。”卫文建有些羞愧,道。

    “哼,还不死心!”进了中军帐,郑曲望着 留城方向,冷冷道。

    “宴安,卫校营几时到达?”

    “将军,今晚子时可到。”宴安看看时辰,回道。

    “不必等了,卫文建,按计划即刻行动。明日辰时之前,我要这留城的尹长军变成瞎子,东、西、北方向断其归路。巳时,你等随我摆阵留城。”

    “是!”

    将令下达,各自行动。郑曲抵达前,卫文建就已经安排人,多这一代进行侦查。如今只是进行抓捕。

    郑曲知道,自己已经耽搁太久了,兵势聚成已有时日,留言也已发出。但偏偏,留城的问题没有解决!如今已入七月,他要赶在八月前,结束此行。不然入秋后,北方就难办了。

    留城内,城守府内。

    尹长军军主马义田正在与留城令杜海,对弈。丝毫没有意识到,危机来临。

    “军主,这一步下的,果真精妙啊”杜海看着棋盘上的走势,基本上,这一盘就快分出胜负了。

    “呵呵呵,杜大人,承让了……”对面的马义田,呵呵笑着回答。

    “这些天来,也不见动静,上回传来的文书被我等拒了之后,似乎就没有下文了。”杜海眯着眼,聊着。

    是的,他留城令仗着有人撑腰,以质疑王命真伪为由,并没有接受郑曲的统摄,直到今日。

    而,掌管着四万尹长军的马义田,更是没的说。颇有佣兵自重的感觉。

    只可惜啊,有些人,不久就要人头落地了。

    郑曲已经忍耐到了极限,他自认为已经给足了他们时间,如今南疆之事已经拖的太久。

    此刻已经是迫在眉急,吴军早已从林城出动,牵制西南的南氏国军队。贾麟也已进兵废城。卫校营,今夜抵达应县一带。二范兄弟,留下五千军驻守丘城,其余已经南进禾城附近。

    “恩,无事,我尹长军坐镇留城对峙,便已是功劳,何须打打杀杀的。”马义田不忿的说道。

    自打进驻留城,听闻二十万凉府军全军覆灭之后,他就没有进兵的打算。威名赫赫的凉府军都败了,他可不想再去触碰这支刚打完胜仗的军队。

    唉,如果他知道,穆吉是不得已退守禾城,人又不在军中。不知会不会后悔,错过立功的机会呢。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在质疑了郑曲以南疆大将军的名义,召令诸将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机会,只不过,目前即使是郑曲,也是不能杀他,留着终归还有用。

    “将军,……”堂外,匆匆走进一人,单膝禀报。

    “何事,匆忙?”马义田,不难烦的问道。

    此时他俩对弈已到关键,最烦被人打扰。

    “将军,方才末将巡营,发现有些不对劲。各部安排出巡的人,今日都未归营。派出巡逻的斥候,也不见踪影。某觉得,可能要出事。”来禀报的将领,着急到处自己的忧虑。

    这也难怪,此时卫文建的军队,已经开始清理留城周边的警戒哨兵。或一伍,或一什,或一骑……只要发现的,统统拿下,等候处理。各校营,纷纷按原计划,进驻相应位置,等待命令。

    “哦,果有此事?走,去城防看看……”听到这里,马义田,意思到麻烦事来了。他派出的巡逻士兵,可不止一队两队,那都是有时间交接的,十二个时辰都不停的。他虽不思进兵,但,领兵多年,这点防范意识是有的。

    如此,绝对有情况!

    一行人,匆忙来到城墙上,此时离戊时关城门已经不远,再加上战时,城外几乎没有行人。

    马义田,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天色未黑,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看了半响,思索片刻,吩咐城门,今晚增加防卫。便领着留城令回去了。

    【不见回,已近戊时,难道是穆吉的前军?不对,不对,不合时宜啊。】

    “廖凯,传令备战,以防不测!”百思不解的马义田,终究是下令备战。不管如何,事有蹊跷,定有妖。多加防备总是不错的,免得阴沟里翻船。

    夜幕下,一片影子划过,惊起一阵风。木南华带着卫校营,踏着子时的钟点,与宴安汇合。

    “都到齐了吧 。”宴安问道。

    “一个不差。”

    “好,安排兄弟们即刻休息,辰时集合!”宴安严肃下令。

    这一夜,马义田,可谓是难熬。天杀的,便便是在戊时以后发生的事。若是白天,直接派校营出城搜索,岂不是简单。

    当然他也只是抱怨,毕竟,作为敌对方,肯定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啊。

    一夜过去,无人攻城,整个夜晚静的出奇。

    辰时刚过,马义田,召来了副将,让其安排校尉营出城搜查昨晚之事。只不过,未等,校尉营抵达城门,就听到了城门警报声。

    原来,是宴安他们在卯时之后,便开始列队方阵。天方放明,只听见,南城门前方传来震震声响,这把守城的卫士,下得不清。

    只见,前方约莫两个方阵,数千人模样。踏步向他们而来,不等了了,敌袭!

    只不过,待对方走近一箭之地,便停驻不前。

    等到马义田,杜海到得城墙上,一看!

    【友军?】

    两人相视一眼,大抵明白了,是什么回事。

    只见,巳时已到。

    “亮旗,名号!”宴安下令。

    “奉南疆大将军令,请城内守军主将、城令出城跪接王命!”

    【d,来硬的。】马义田,暗骂道。

    “城下是何人?尔等不思御敌,来次何干?莫不是想兵变?”马义田喊到。

    ……

    “宣王命……”宴安冷声道。

    “自即刻起,拜胡骋军军主郑曲将军,为南疆战局主将,主持南疆战事。统理自卫、丘二城以下,南疆八城军、政事务!但凡驻守军队、城防营皆听其调遣,但凡诸城之政务,均报其处理……若有不待者,可便宜行事。王命下达即刻执行!大凉景泰二年五月三十一日。”作为亲卫,东明亲自揽下这活。

    “马将军,杜城令,难道你们想抗命不遵?”

    “且看此是何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