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将军行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退敌之出使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同日,即六月七日。在凉王吕侃丢出那道,几乎可以说是任性的王命文书后,各方争吵不停,最终不得不默认了这已经【既成事实】的王命。此后朝中各部,及各方势力代表出台了关于南疆一事的最终解决方案。

    那便是,与南国罢战言和!对,是言和,而非求和!

    在这一点上,朝中各方势力真可谓是出奇的一致。为了这个目的,兵部、礼部、吏部相应的提出了,派使者出使属国吴等建设性意见,令吴国举国增兵至林城与南堡寨。兵临吴、南边境以威慑南国,迫使南国退兵。

    没办法啊,对于君王的任性,本来像礼部尚书杜斦礼、吏部尚书马寰、兵部尚书吕良渂等六部中的多数还是要争上一争的。只不过,最后,继昨天【六月六日】凉王丢出关于郑曲的认命文书后,再次的扔出一份廷报与一句话句话,吓得这些个老家伙不再吱声。并且再三言明,礼部、兵部等可以派人前往南疆,但南疆诸事皆由郑曲决定。

    实在是,实在是憋屈啊!

    这一天,凉国朝廷上的众臣,尤其是别有用心的那一群,脸色阴沉的走出文德殿。谁敢说什么呢?当凉王阴恻恻的丢出白城易主、军政事物已由胡骋军副将吴文接管的廷报时,惊得他们脊梁骨只打颤。

    【当初就应当听从那人的建议,这下好了,白城易主,更加麻烦了!】

    【这就是君王的任性吗?哼……】吏部尚书杜斦礼,阴沉的瞥了眼文德殿中的那位王,匆匆离去。

    ……

    同日,即六月七日,大凉礼部、吏部连夜安排五拨人前往白城、燕城、通城、卫城、丘城传达朝廷的决议。其中,包含了即将出使吴国的这一路使臣。出使的诏书上十分明确的指出,此次出使吴国的一切事物都由南疆统帅郑曲安排决定,两部使臣仅做旁观!

    就在朝廷连夜派出使臣前往各地的时候,解决了卫城军政交接的事情后,郑曲依然以方智、姜渊管理、护卫卫城,且协助处理南疆八城政务。

    剩下的就只能等,等丘城二范的消息、等南下的六万大军抵达。

    本来,参照原先的安排,此时东明已经前往丘城。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按照方智提供的留城尹水军的信息,东明得留下来协助处理政务。好让他郑曲与宴安、方智商讨接下来的南疆战事。

    六月八日,卫城平稳接管后,郑曲请来方智与宴安商讨出,彻底结束南疆战事的方案。

    【逼和!】

    用外交与武力威慑的手段,威逼南氏国主动讲和,暂停兵戈!

    是的,按照方智提供的尹水军情况来看,想要尽快结束南疆战事,这是唯一条可行的路。其余都行不通!

    “看来,还需要吴国帮帮忙啊……”商讨出结果,宴安叹了口气道。

    是啊,想想这些年,不管是对外战争,还是对内理政,作为番属国的吴国,那一方面不都是仰仗他们大凉。而现如今,为了达成【逼和】的目的,不得不借助自己的小弟的力量,这叫作为大哥的大凉颜面何存!

    当然了,作为从属国的关系,从来都不用考虑这所谓的【颜面】问题。大哥叫你做什么,你就照做,别废话!什么?不做?那你得等到你们有能力打得过大哥再说,不然,接下来几年甚至十几年,这里就成为我们的练兵场所!

    这,就是霸权外交!你弱,你就得听我的,我罩着你。不听?没关系,我随便拉出一两支军队,常到你这做做客,你吃得消吗!

    这就是这个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哼,也该敲打敲打他们了一下了,这几年,王上对他们太优厚了些,使得这些人忘了自己的身份了。”方智冷哼一声。

    是的,自打他接管卫城以来,朝廷对吴国的各项政令,他方智十分清楚。而这种改变,使得弱小的吴国,逐渐强大富裕起来。紧接着,就有些人得意忘形了,觉得自己不在需要依附大凉,有能力与大凉把手腕了。

    这些变化,方智看在眼里他觉得这很不好,不符合他凉国的利益。是,在如今强国林立的时代,大凉需要一个稳定而强大小弟,这没错。但当这个小弟表现出,要掀翻桌子来闹分家的时候,作为大哥家里的管家、家将能看得过去吗?不能!

    所以,从这一任任期开始,方智已经连上了好几道书折,向朝廷诉说此等变化,以及将要带来的后果。只可惜啊,自今,都没有得到重视。这不,现在不就是有了现成的机会,敲打敲打对方了吗?

    “你的那些上书,我多少知道一点,是陛下给压下了!从这次兵败事件中,你看得出为什么!”郑曲隐晦的提到。

    【……哦?】

    “先不谈这些,现如今,这如你所言,正是个敲打的机会。怎样,走上一朝,叫他们陈兵吴南边境,给我们助助威?”说着,郑曲似笑非笑的看着方智。

    “那就走着……”方智呵呵的笑答,那意思好像是再说【走就走呗,谁怕谁,我都提过多少回了,总没人理,这会儿,谁也别想拦着!】

    “唔,哈哈哈,看来你是等不及了呀!”郑曲难得的调侃着。

    看了半天,这会儿,宴安算是反应过来了,感情这两位在商量这出使吴国的事情。也难怪,往常,宴安只是关注朝堂之事,对于外交,确实接触甚少。当然了,弱国无外交,这是常理,稍微有些见地的人都知道。

    “将军,莫不是,没有合适的任选?”宴安,算是看出来了。如今,惊变在即,稍有不慎局面就崩坏。

    所以,尽管确定了要吴国出兵相助,也是要有相应份量的人物出面洽谈相邀比较合适。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不仅要表现出,「就算我大凉这次折损了二十万军队,也还是拥有一只巴掌打趴你的能力!」这样的底气,还要恰当的给些甜头。说白了,就是大棒加甜枣!

    然而,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也是想到这些,郑曲才有意让方智担当起来。当然了,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呵呵,小家伙,终于看出来了,说说看……”郑曲有些欣慰的与方智对视一眼,呵呵说道。

    这要是其他方面的,宴安或许还会争上一会儿,说自己如何如何了然。但外交这事,也只能挠挠头,呵呵笑了。

    “将军与方大人说笑了,小子只是觉得,外交上,如若朝廷礼部不插手,我们这边也没有多余的人手罢了,至于具体外交事宜小子实在不通。”宴安挠挠头,面露惭愧。

    “将军,就莫要在夸耀自家部将了,我等还是早些安排好诸事,尽量明后天能出行。小子,有没有兴趣随老夫走一趟?”说罢,满是期待的看着宴安。

    “小子,自燃愿望,大人不记小人过,还想提点小子,实在是宴安的福分,只是……”宴安拱手作礼,望向郑曲。

    那意思就好像是说,【我倒是愿意啊,可你也得征得我们将军同意才行。】

    此番重返南疆,宴安首先是想着到结束南疆战事,携将军尸骨归国,而后了了一生。其次是身在军营,一切以军令为首要,所以去与不去吴国,要郑曲首肯。

    “你倒是会挑人,你可知,这位是何人?”郑曲赞赏的看了看方智,缓缓道。

    随即,面色冷淡的继续,“也罢,就让这小子带些许军士随你前往,相信有此子跟随,定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也好让这些小丑明白,我大凉的兵将都是从死人推里杀出来的!”

    【……唔,看来,也是个杀过人,上过战场的人呢……真年轻啊!】听到这些,方智暗暗感慨一番。

    “呵呵,这就有意思了!那就照将军的安排,我这边给交代下去,后日出行,可来得及?”想罢,方智凛然拱手请示。

    在大凉,这相当于向上位者,请命!

    所以,郑曲亦是恭恭敬敬的回了一礼,“一切,就都拜托方城令了。”

    按理说,此时的郑曲摄政南疆,而方智,相当于他的下官,是不需如此郑重其事的回礼的。但,郑曲不想再出任何意外。

    ……

    两日后,贾麟到城府向郑曲复命,其率领的三万五千胡骋军,已抵达卫城城郊,安营立寨。同时收到了范旻、范允两位平稳接管丘城,正在巩固城防,并派出一半兵力前往木石营换防驻守,等待下一步命令。

    至此,郑曲的大半颗心算是落地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好办。毕竟通往梁城方向的两条要道,已经被他撰在手里。南疆的政令大权,也即将逐步实至名归。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除非,南国想来个鱼死网破,给周边的交趾、百越、吴等国坐收渔利。否则,等那吴国兵陈吴南边境的东风一到,一切就都要回到开展之前的情况。

    可以说此时的郑曲,相当于南疆的凉王,所有人的生杀大权握于手中。

    值得一说的是,当朝廷的使者到达卫城时,相当的尴尬。出使吴国的事,基本没有他们什么事了,毕竟此时说不定,宴安已经在准备返回卫城。而南下出使南氏国、以及通报各城朝廷旨意的一干人等,毫无意外的吃了闭门坑—被暂时接替方智处理政务的东明,以将军不在为由安排在指定驿馆里,不得随意出城。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六月十日,在胡骋军主力即将抵达之前,宴安带着郑曲的五十余名亲卫,以副使的身份,以及保护方智为由随其前往吴国。经过连续两天的赶路,终于在六月十二日到了吴国都城「穌」。

    穌城,位于吴国中部偏东北地区。属吴国王城所在,溪水从其西南流过,直达吴国边境傲城,再流入百越之地。期间到相城与发源于西岐的相水交汇,沿相水南下,便可抵达吴南边境重镇「林」。

    林城,确切的说,是一座军镇。其主要作用,在于支援东南方向的吴国南部军寨,互成犄角,以抵御或威慑南氏国。

    穌城周边,除却一条溪水,便是三面丘陵环绕,并不是十分适合作为已过都城所在。好在,此处土地肥沃,乃是吴国的粮仓所在。兴许也是这等原因,才导致吴国在此立都城。

    相比较于大凉梁城的热闹,穌城显得比较冷清。然而,对于此时的宴安与方智众人来说,这些都无关紧要,此行目的就是尽快促成吴国出兵。

    馆驿内,方智与宴安正在听着吴国礼部的回函,言及时辰过晚,请他们先在馆驿内歇息,明日早朝,吴王在听政殿携众臣接见。

    说来也是,方智与宴安抵达穌城时已过了未时三刻,等到将文书传到王庭却是已过了未时。当然了,似这等军政要是,哪怕到了子时,该见还是要见的。所以,对于这样的回书,方智也只能呵呵了。

    【看来,这些年确实是王上太宠着这位小弟了,呵……】

    方智暗暗心想,再次确认了自己的观点。

    【……】

    宴安皱皱眉头。

    虽说,他宴安不太了解,邦交事宜,但,就事情的轻重来说,此时他们应该是在礼部的官署内与吴国礼部尚书或者侍郎洽谈相关事宜。

    “方大人,看来都被你说中了呀……”宴安意味深长的说道。

    “呵呵……”

    对此,方智并不多言语,冷哼两声。

    “你我且先休息,一切等明日见了吴国君臣再言其他。”

    【唔,这方智不愧为一方城主,这份心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