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子受发现朝歌全是千金买虎的求贤之名时,已经晚了。
甚至连戏曲都已经开唱了。
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葬虎会变成爱才。
好在问题不大,张大的眼神让人很放心,有张大在,管你什么贤才都能按住,还有文武交叉选才这一天才构思,能选出人才那真是见到鬼了!
至于赵公明开设钱庄的问题,倒也不急。
钱庄的确是因为自己融了大量青铜器铸钱,让市面上流通的铜钱不断增加,才应运而生。
虽然有些砸自己脚,但实际上没什么大问题。
毕竟钱庄赚不到任何美名,反而还会因为这时代的经济不稳定,只要稍稍有波动,出个天灾或是战事之类,导致人们恐慌,大额取兑,瞬间造成信用危机。
而且老赵的钱庄功能单一,只能存钱取钱,根本不用太过担心,铜钱才推广多久,还想一步到位进入信用货币时代?
连纸都没有!
你赵公明能用法力应付一时,难道还能一辈子在大商为官?
不过有赵公明的没事找事,子受觉得应该要稍稍重视一下这些截教仙人了。
今天一不留神弄出个钱庄,虽然疏漏百出,只是临时应急之举,成不了气候,但却对其他仙人开了个坏头。
除了赵公明还有罗宣、吕岳,这些人多半都是看上了功德。
因为赵公明与石矶的成功,这些截教仙人相当有自信。
他们肯定都知道,为大商效力能赚功德,开始想方设法搞事情。
但子受又不能明着赶他们走,虽然对破系统的能耐有些自信,但总归还需要兜一层底。
万一不小心昏的太狠了,有截教仙人在,就能拖延时间,等到结算期,安全系数大幅上升。
所以,子受要想办法让截教仙人远离权力中心,干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情,还得让他们觉得这些事应该做。
就像萧升、曹宝推广铜钱,赵公明推广度量衡一样,都是不得不做,却又对君王风评没太大影响的事情。
怎么操作呢?
子受原本觉得扔去地方会不错,但石矶在灌江口干的太不是事了。
一开始算命算得好好地,结果弄出来个精盐。
虽然详细情况不知道,但胶鬲是姬昌的人,哪怕有心提炼精盐,也不可能如此效率,一定有石矶从旁出手。
(ex){}&/ 看着张大依然对着柱子恭敬行礼,子受放心了许多,深表感恩。
终究还是有庸人的。
他有一些肺腑之言需要对张大说。
不过子受还没开口,就被张大的慷慨激昂堵住了嘴。
“陛下大恩,臣感激不尽,招贤馆对臣来说,意义非常!”
“陛下虚怀若谷,求贤若渴,臣正在努力招揽贤才,虽然还未见成效,但以后定会让大商更加强盛!”
张大神采奕奕,如果不是依旧对着柱子,活脱脱是个鞠躬尽瘁的大忠臣。
自上次召见之后,张大思考了很多,心态经历了多次改变。
有过困惑,有过不解,有过怀疑人生。
但最后,都变成了希望与感恩。
他虽然才能不足,但他看到了陛下正在不予余力的帮助自己,千金买虎、费仲抬棺等一系列行为,全都是为了让招贤馆招揽人才更加顺利。
陛下不仅仅重视人才,更重视培养人才,这正是在不断培养自己啊!
也正是这些帮衬,张大愈发得心应手。
现在已经有了一批人才从各地来到招贤馆,张大觉得,很快就能选出能臣干吏了。
这事办好了,妥妥又能为大商添砖加瓦!
想到这里,张大的心火热起来。
从平民奋斗至今,终成大商中流砥柱!
他已经隐隐猜测到陛下为何会让他主持招贤馆,就因为他出身平民!
虽然陛下下令唯才是举,但费仲并非平民出身,终究有一层隔阂,费仲真的会对平民没有一丝一豪偏见吗?
不一定!
他张大就不一样,大家都是自己人!
子受则是陷入了沉默,果然,一套操作下来,去招贤馆仕官的人越来越多了。
幸好及时召见了张大,这次一定得再忽悠他一套,提拔一堆庸臣,至少也要找到那种平平无奇,不随意曲解自己意思的臣子。
子受顿时面色瞬间严肃:“张卿,朕得你,如鱼得水”
张大感激涕零,无以言表。
“朕决定,所有通过招贤馆入仕的官员,俸禄提高五成。”
张大懵了,原本只是两成,这一下又变五成了?
“算了,八成,继续提!”
求推荐票,求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