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舟新世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杂谈精灵(上)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末,阳光正好,清风不燥。

    丽城历史博物馆的拱门前,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伫立相对,在并不熙攘的人流中,默默等待同伴到来。

    没去留意孙二,李依依屏气凝神,津津有味地偷听起来往的交谈声,瞬息变幻的人群中,可有各样不同的故事来玩味。

    此时孙思不知在想哪些事,只默默看着对面,好似发呆,又好似沉思。

    “嘿,李姐、二子,”不知何时走近的刘刕,挥着手臂,拉回二人注意,“他们还没到?”

    “噢,我问问啊,”一封封讯息发出后,李依依很快作出答复,“说快到了…啧,赛尔都要来了,他们可真磨叽。”

    果然,余音还未散去,三人就已听到那熟悉的招呼声。

    “依依姐!”蹦跳着赶过来,赛尔才打起招呼,不至于吵到行人,“刘哥哥、孙哥哥,我来——”

    “哎,真守时!真乖!”李依依笑嘻嘻地伸出手,“来!让姐姐抱抱看!”

    “你可省省,”刘刕赶在孙思前面,率先就把赛尔护住,“上次就搞了个空中回旋落地,咱心里有点数成不?”

    李依依扭过头,不好意思地抓抓脸,小声嘟囔:“意外嘛…一不留神就…诚恳认错,赛尔都原谅了,你们怎么还老怪我…”

    赛尔急忙站出来,跳上前摇头表示:对那次意外,自己一点都不在意。

    对赛尔来说,自己都伤不到自己,就算那次没有平稳落地,也出不了什么事情。

    可刘刕不这样想:“也不是怪你哈,李姐…你性子太躁了,老是搞出幺蛾子,我们只是想提醒你,得好好改改这毛病。”

    “呼…”直感到害臊,脸蛋越来越热,李依依突然找到一根救命稻草,“哇!小保姆来了哎!走,我们过去!”

    深知她发羞就会改错的脾气,孙思不由得看向刘刕,竖起大拇指,眼神中满是钦佩。

    ……

    “这陶锅陶碗看着不错,”等上一批参观者离去,李依依率先凑近展柜,打量得格外仔细,“喔,修补过!有裂纹!”

    陈应龙从后跟上,看向介绍栏:“嗯…康朝景业年间…平洲迁徙来的精灵所有?”

    “哦?”李依依一听,立马盯向牵着赛尔的艾斯特,“是吗?”

    “不清楚,”艾斯特闭目摇头,神色淡然,“祖先,庆朝,南方。”

    “那确实,”将注意力从人群拥簇的地方挪回,刘刕加入谈话,“我看过一本书,上面有讲…夏朝以后,到定远来的多是木精灵。”

    “沿霖河往北,到达雪山后,偏东取道,”刘刕一本正经地解释着,“绕过山脉阻碍,前去定远居住。”

    看够了陶制古碗,李依依头也不回,向下一处走去。大家也接连跟上,将位置腾出,方便后来者观赏。

    下一个展柜中,依然盛放康朝古董,依然归属精灵部族。

    “其实嘛…”刘刕这下明白,他们进了精灵文物展馆,“在康朝的大迁徙以前,夏人就已经认识平洲的精灵部族了。”

    “这么早?”李依依挠几下头,目光很是狐疑,“书上没写吧?”

    “没,但确实认识,还交过手,”颇擅长于历史,刘刕自信满满地解说,“不过,那时称呼不同,叫、叫——叫啥来着?”

    刘刕的突然忘词,让气氛迅速尴尬下去。

    “妖,”艾斯特缓缓开口,对于精灵的历史,她更为熟识,“殷妖、康精、庆灵。”

    李依依和孙思一脸茫然,他俩完全听不懂是其中寓意。

    “精灵大规模迁徙前…”陈应龙压低声音,给二个大呆瓜解释,“与双河区域的人类有过不少摩擦…传到殷都后,‘妖’这个敌视性称呼,就慢慢形成了。”

    “后来呢?为啥改了?”不经意间,王晓提出关键性问题,让别人意识到他仍存在。

    “这个要感谢木精灵,”刘刕看向艾斯特,眼神中带着求证之意,“对吧?”

    “对,”点点头,艾斯特摸摸好奇的赛尔,“耕地,产粮。”

    “种地?”李依依咧起嘴,很是不解,“种地就能改变别人的印象?”

    “古代王朝,”带着大家往前,一边观赏古代的耕地工具,陈应龙一边回头解释,“以农立国,以农为本。”

    李依依点起头,若有所思:这一点,穆法曾着重强调。

    “对,”贴近玻璃,望着腐蚀到不成模样的农具,刘刕感叹,“北方种黍,南方植稻。”

    “很多时候,百姓一碗饱饭都吃不上,”刘刕不觉停下脚步,“都能吃饱,就成了太平盛世。”

    宽阔的博物馆展廊上,那些从刘刕身边经过的参观者,闻言不无首肯赞同。

    “呃…”孙思抓挠起耳朵,神情依旧疑惑,“可这和木精灵,有啥关系?”

    “你个笨怂,”李依依嫌弃地瞥了眼孙思,“民以食为天,谁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拥戴谁,懂?”

    “是的,”被艾斯特牵着的赛尔,扭头看向孙思,“那种小黍米,有木精灵催生的话,产量可以翻上一两番哦。”

    “增粮,人口,劳动力,”艾斯特淡淡地补充着,“统治者,渴求。”

    “对啊,有木精灵的协助…”刘刕回忆书上所读,“年年都能五谷丰登,哪个皇帝不高兴?”

    “再加上农民…啧啧,”李依依一拍掌,彻底想明白了,“还不一起把木精灵当宝贝供着?”

    忽然,熟悉的声音传入李依依的耳中。

    “不一定啊…你们看问题,都有些片面。”

    明白是谁在说话,大家将目光投向后方,大吃一惊。

    “督、督学?!”望着来人,李依依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好、好巧啊?!”

    披上米色袍的穆法,束起的长发从右肩垂下,再无教课时的严肃刻板,反倒有一种…温婉可人的味道。

    这时,赛尔才发觉,其实督学和叔叔蛮像,都有些…贤淑的感觉?

    刘刕震惊了,已经相处四年,他都没发现…督学原来比自己矮这么多?!整一个头?

    不对,是自己太高,刘刕拍拍脑壳,上周量了量,一米八几…其实,放到木精灵里,督学也不算矮,就比李姐差一丢丢。

    “嗯…”穆法笑着上前,却发现学生还是一副震惊的模样,只得无奈,“周末了,又不在学院,都放开点…我平日也不怎么凶你们罢…”

    “呃呃…噢,不是…”李依依一个激灵,忙摆摆手,“还没见过您这样…”

    穆法闻言,疑惑地打量自身着装,片刻后,看向自己的学生:“有什么问题?”

    “没有呀,”赛尔也疑惑地望着其他人,“妈妈她们都是这么穿的。”

    “没什么,没什么,”陈应龙才回过神,赶忙打起圆场,“督学,您刚说…我们看问题有些片面?片面在哪?”

    此刻,李依依的内心仍在感叹:真不愧是全员娘们的种族…想一想,还真就没留意过班上几只木精灵的性别,草。

    “在班上也不用敬称…”穆法略感尴尬,“你们喊我名字就可以…”

    “嗯…已经在外面?那我也该走了,”收到讯息,穆法顿了顿,“简短说说。”

    “人类…可不一直喜欢木精灵啊?”穆法指向自己,语气格外调侃,“早先,我们也被算作地主,还是外来入侵种。”

    “康朝时,对我们的称呼还是精怪——焱朝以后,耕种制度改革,我们和夏人间的矛盾,才逐步消除。”

    “其他的…可以去图书馆看看?总之,你们自己参观吧,”眼见着朋友在催促,穆法同学生微笑告别,“我有事,先走了。”

    目送督学的背影,消失在一群群参观者间,大家继续穿行博物馆长廊,欣赏展柜中的文物、阅读说明牌上的字词。

    “啊,还得去图书馆,”回想起穆法刚刚的模样,李依依满是玩味,“这都记得提醒,真不愧是我们的好督学!”

    跟在队伍最后的这话,听到这话,不由感慨:“说实在的,我真没想到,督学在外面…竟然是这种样子。”

    “嗯?”孙思一听,即刻警惕起来,快步和王晓拉开距离,“你…在心里撺掇啥?”

    王晓疑惑地看着孙思:他搞不明白,孙二的话是什么意思?

    两人对峙的时候,队伍前方已经开始讨论古精灵王国。

    “制度,长老议院,”艾斯特讲解起自己的老本家,“金精灵,管理、兵役;木精灵,生产、杂役。”

    “分工明确,”虽对精灵历史了解不详,陈应龙仍可以参照别国,进行思考,“倒有些像莫斯伦王朝身份等级。”

    “另类贵族制度?”对此,刘刕有所了解,“不过,莫斯伦那个是靠军功上升…精灵那边,生下来就定了吧?”

    “对,而且金精灵的生育能力…”陈应龙表示赞同,继而将目光投向艾斯特,“不怎么…高?”

    没有说话,艾斯特肯首回答。

    “嗯…”听到这里,赛尔想起叔叔和阿姨的对话,“好像木精灵也不太高吧。”

    “两胎,绝孕,”艾斯特犹犹豫豫,有些羞赧,“四胎,绝孕。”

    虽觉得话题变得有点奇怪,刘刕还是硬接下去:“这还是现在,古时候的医疗和营养水平…肯定要打个折扣。”

    “精灵不担心营养问题,”陈应龙果断纠正,“症结还是在医疗。”

    “我在书上看过,”李依依忍不住,过来插下嘴,“帝国之前,人类婴儿存活率蛮都低的。”

    “是啊,相较之下,”对堂妹竖起大拇指,陈应龙接着说,“精灵幼儿存活率一直很高。”

    “再加上食物充足,营养充分…”刘刕闭上眼睛,打个哈欠,不留神撞到别人,“哎哎哎…对不起、对不起呀!”

    被碰到的大叔却不以为意,接受道歉后,直接离开。

    “嗯,总之!”一不看路就撞到人,刘刕有些挂不住脸,“平洲精灵的数量增长虽然缓慢,但很稳定。”

    “而且,寿命长、生产效率高,文化发展快,平均素质强。”

    “在北方同魔族交手,在西方先后与莫斯伦、教会对峙…还时常占优。”

    “真是战斗种族,”李依依赶上前,玩味地拍拍艾斯特的肩膀,“要不是繁殖能力太差,在古代估计能压过夏人。”

    “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刘刕板着脸,竖起食指摇了摇,“还是有差距。”

    “扩张能力太差,能打胜仗,却守不住土地,”解释起来,刘刕可头头是道,“相比夏人王朝…打下地,就一定得守住。”

    “是,”艾斯特闻言,不住赞同,“扩张。”

    “要说开疆拓土…”陈应龙笑着感叹,“谁比得过古代的夏人?”

    “兵定西荒,马踏北疆,经略三洋,将率四方,”抬起头,赛尔望着大家,“这样?”

    “嘿嘿,是庆昭帝在自吹自擂,”刘刕笑了,俯下身,揉揉小家伙的脑袋,“但很贴切。”

    除却赛尔,其他人的心里,也如此赞同。

    就这样,他们的队伍,跟着三三两两的人群,在博物馆中继续游览、不断交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