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门娇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32 人各有志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各有志

    这种事对于朱老大而言可能很难理解,怎么李长安那样的人就喜欢做这样大的生意呢。动不动就把身家性命都赌上去。朱老大要是有钱,他更愿意存起来,钱拿在手里才是钱呢。

    “这才扯不上什么身家性命呢,赔了我大不了去干别的,绝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李长安笑道。

    “那可是动辄几十万两银子啊,这才放在那里都能舒舒服服过一辈子了,何必还要辛苦到处去跑。反正我要是有这么大一笔银子的话,我肯定啥也不做了,挨家享清福多好。”朱老大说。

    “都要向你这么想的话,这个世界就完了。人没有追求,就不会有进步。我要是安于现状,早就在家里当地主婆了。具体什么样的节奏我都想好了,我首先要穿上一身臃肿的衣服。什么,地主婆怎么能有曼妙的身材?这不符合核心价值观啊。然后我还要

    戴一顶棉毛织的老人帽,双腿往炕上那么一抄。吧嗒吧嗒地抽起烟袋锅子,一抽就是一整天。我还什么都不需要做,尽量给人找刺儿添堵就行了,钱一样也不少挣。”李长安说。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我们这边能拥有大片土地的人,都不是一般人。要么是出身官宦世家,祖上阔过。要么就是自己争气。但绝对不会是你说的这种形象啊。”朱老大说。

    李长安是看了太多的半夜鸡叫,也怪那些贺岁档,把地主婆的妆画得跟个纸人似的,看了就瘆人。当然一部分是源于艺术加工,对于这样的人物冠以标签式的理解。在阶级斗争的过程中,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段。

    虽然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性,但是李长安也没见过真的地主婆啊。她对这种形象的理解,就只能来自于艺术创作中了。

    但朱老大却说,他们这边拥有大量土地的人,都可注重自身形象了。一个个都打扮得光鲜亮丽,

    尽量往贵人的圈子里面靠。

    实际上这个圈子是天生自带的,后期能硬挤进去的很少。人家可是本土的贵族啊,你要加入,得有贵族资质证明才行。

    朱老大说,沈公子其实妥妥的是本土的贵族。他本来是瞧不上裕康这些外来户的,可外来却把他压得死死的,于是沈公子对裕康是又气又恨又惧。这情感复杂的很。

    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使然,导致河间府的贵族一度失去了全部的牌面。这几年要好一些,裕康已经起来了,要与当地的贵族交好。贵族们才得以休养生息,日子好过多了。

    可要是跟平常人比起来,他们一直都过得很舒服啊。要么是守着祖宗留下的产业,只要不是疯狂败家的,怎么也能舒舒服服过一辈子。

    要是赶上个还有几分上进心的,好比沈公子来说。裕康也对他高看几分,每一年的年会,奉为上宾。

    这已经是很高的礼遇了,因为裕康刚来这里的时候,沈公子从联合当地的贵族抵制他们的。那时候裕康所有同僚的日子都很艰难,如果要由己及人,沈公子不难想象裕康起身之后会怎么对付他们这些人。

    可是沈公子没能一次就压垮裕康,那些贵族们也没办法勠力同心。没办法,互相都争斗了几百年了。如果说要一致对外的话,也要把利益分清楚才行的。

    裕康可是带着真金白银来这里开拓的,如果把裕康给打垮了,这么大一笔财富怎么分配的问题。在他们中间,一直争论不休。谁也不愿意付出太多的实力。

    按理说,沈公子和贵族们在当地已经经营多年了。他们要是一心要对付裕康的话,裕康是没有能力存活下来的。

    可就是不团结呀,坏就坏在不团结上。裕康左右斡旋,再予以一些贪心之徒们相当的好处,这样

    居然就在夹缝中存活了下来。

    彼时,贵族们还在争论。这个到底怎么分,那个到底怎么分。可回过头来,裕康已经压不住了。这好像是一个很突然的过程,让所有人都十分错愕。

    其实也没什么好惊讶的,裕康并非毫无准备而来。他的拓展半途计划,实际在别的地方已经初见成效了。可真正让裕康名声大噪的,还是在河间府的这一次开发。

    河间府这个地方实在是太方便了,水路和陆路交通都很发达,非常适合做钱庄啊货运啊这些资金往来庞大的生意。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都不知自用的话,那就是河间府自家的问题了。他们也是常年做贸易的,怎么就看不出这里面有多大的潜质吗?

    别人看得远,也就由不得别人挣钱了。

    这就引发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裕康没有入驻之前,这里的人,都是怎么样做生意的呀?

    “当然是走陆路啊,总不见得没有了船厂,生意就做不下去吧。以前没有裕康,生意也是一样做

    的。只是照实了说,陆路没有水路那么快捷罢了。而且沿途盗匪丛生,一次生意能保有三分之一的盈利就相当不错了。裕康的入驻,确实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现在大家挣钱多了,当然也就不提以前是怎么斗得你死我活的。”朱老大说。

    “怎么,他们比以前挣钱还多?”李长安怕说裕康是来送福利的。

    “账面上算是比以前赚的多了,可是他们有好多地皮都让裕康给盘过去了啊。这些地皮能够创造的收益,是远远超过从前的。所以很多贵族虽然挣钱,但心里憋屈得很。”朱老大说。

    “这有啥好憋屈的。这些地攥在他们的手里,最多就是放出去收点租子,有什么出息。我觉得让裕康收过去倒好了,物尽其用嘛。”李长安说。

    “是这么个说法没错啦,当初收地的价格也算是不菲了不过裕康拿了地挣大钱,只能干看着。这些地原本是属于他们的呀,你让他们怎么想。谁人心里能没有怨言呢。就这种事情,我听人讲过好多回了

    。”朱老大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