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门娇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70 风云人物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风云人物

    嘴上说的是医者仁心,潜台词却是:你伤成什么样子,全在于我出手的轻重。但如果得寸进尺的话,就没有太多好话可说了。你看这条膀子,他嘎巴一下折了,知道窍门很容易的。及时接回来,你就只当是吃了痛,记一次教训而已。可若是时间久了,就会留下后遗症的。

    三堂主不仅强势主导,而且还给他们普及知识。晃着拳头跟你讲道理,如此有理有据,谁不信服。

    而且你常与人斗狠,认识个跌打医生是绝对没有坏处的。但你千万不要得罪他,就算出于一个医生的立场愿意给你接骨,那手法的不同,也有微痛与剧痛之分的。

    小时打过预防针都知道,有的医生手轻,有的医生手重,那体验就完全不同。

    你到底有多跟自己过意不去,还是对自己的身体太过于自信,才会得罪一个本地的专科医生啊。杜医生亲传,在本地是有独到之处的,许多病症只有他才能救治。

    有这一手发家致富并不是大问题,如何全身而退才是真考验。三堂主说,他愿意与人为善,可也别把他这一门,单做是可以任意欺凌的对象。

    他这里,已经是给自己的师父杜老发声了。

    而堂主一战成名,这样得来的名气,居然不亚于杜神医嫡传弟子这一名号。

    所以根据李长安的描述,朱老大要打听起这个人来,很容易,因为他几天里就成为此地的风云人物了。可要问他住在哪里,却又没人知道。

    神龙见首不见尾?又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不过至少可以证明,这个人是很厉害的,如果请他去做帮手,成算确实更大一些。李长安而已说了,三堂主的武艺远胜过她,只是三堂主并不喜欢与

    人动手。并且他不喜欢混帮派,是个有理想的人。

    李长安当然也不喜欢恃强凌弱的,否则两个人怎么会一拍即合,策划了这次出逃呢。

    朱老大虽然找不到三堂主,但是他可以等。他听人说,三堂主每天傍晚都会来酒馆里打酒的,然后再趁夜回去,让人尾随不得。

    每天都能往返,说明住的并不是很远。大隐于市嘛,说不定人家就住在附近,而旁人却都愿意往深山老林里去想。

    还好他不是十天半个月来一趟,朱老大还可以等。

    据说杜老最大的嗜好就是喝酒了,酗酒医生,听起来有些可怕。但杜老从不是酒后上岗。他每天都要喝酒,打酒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徒弟的身上。

    但你不能一次打多些么,这东西又没有保质期。你一次就打一天的量,还要徒弟每天都跑腿儿,这不是溜人家嘛。

    虽说是有些抱不平的意思,因为他们心里向着三堂主这个年轻人。可熟手的都知道,师父要磨徒弟的性子,手段又岂止这一样。从来没有拜了师就相安无事当大爷的,都得慢慢熬。

    三堂主自己也知道,当徒弟的要学会伺候师父,忍受师父的刁难,这是很重要的一环。比起当年学武的苦,这点儿能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他每次来打酒的时候都乐乐呵呵的,有富余时间的话,还会与大家闲聊一阵。赶巧了碰上有伤的,他会帮人救治。都是免费的,不收钱。因为他现在还没有出师,不具备单独行医的资格。大家让他瞧,是看得起他,信任他,哪能收钱呢。

    但其实三堂主看的都是外伤,这个他以前就很精通的。师父教的,他是一样都不敢使,怕砸了师父的招牌。

    朱老大问过了是在哪家酒店,就去那里等了。

    朱老大平时也不喝酒,因为工作的关系,对这个是有严格要求的。不像西方的船员或是海盗都有豪饮朗姆酒与风浪搏击的浪漫。东方人比较严谨,对这个是有要求的。

    但并不那么严格,带一些低度的果酒是可以的。只要不吃醉了,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但朱老大要严于律己啊,他从来不违这个规定。

    不常喝酒,不代表他不会喝啊。酒这个东西吧,喜欢的视作性命一般。在东方也自有一股文人的洒脱浪漫,与市井的恣意豪爽。就算是不喜欢的人,在气氛的烘托之下,也能喝上一些。

    这就是东方的酒文化,完全滴酒不沾的人,是极少的。

    朱老大在酒店里坐定,要了两角酒尝尝。现在是休假期间,也就不用那么严苛了。

    滋味儿还不错,于是又要了两角,再加上些

    小菜。

    一般在酒店里,不特别注明,别人上的都是米酒。这种酒度数低,久饮不醉,可以吃上很多。

    由于古代的蒸馏技术有限,烈酒也是很少的。但凡谷物酿的酒就已经是很烈了。但是在战乱时期,粮食金贵,用来酿酒的就很少。所以这种一般是封坛酒,卖得也比较贵,只有老酒客才会点。

    老酒客多不会习惯果酒的滋味,觉得太淡了。外地人莽莽撞撞的,说像马尿,要换好的来。好的就是贵的,也就是谷物酒。

    店小二说不好意思客官,这最后的一盏,已经预定出去了。

    那外地人一听就不乐意了,我从没听说酒店里的酒缸还有落空的时候。

    您有所不知,我们这店里的招牌,就是实酿的黄酒,鲜爽。一天就只有这么多,售完为止。您要是想品尝啊,明天请早。

    他这么说,外地老酒客的兴致就更来了。什么,从来只听说酒是越陈越香,没听说过有鲜酿的滋味。你这么一说,酒虫已经勾到我的喉咙尖上,我等不到明天,非得今天喝不可!

    酒客给足银子,店家哪有不卖酒的道理。

    最后惊动了掌柜的,确说这酒确实已经预定出去了,不管您出多少价钱,我们实在不能卖呀。

    我想知道是何方神圣,你们就如此怕他,少他一盏酒又能怎么的!

    看来这是也个横惯了的主。店里知道内情的人都笑而不语,也不劝他,大有一种坐等看热闹的心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