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这一桌菜比平时的都要丰盛,还有两个荤菜,一个红烧肉,一个是炖了个农家土鸡。
看着天磊和小妹妹直流口水,天磊给小妹加了块红烧肉。
“今天有什么喜事吗?大婶,做这么多好吃的?”天磊问到。
“对,今天确实有喜事,明天是静安寺五年一次的俗家弟子收徒仪式来了,天磊你刚好符合要求。”明婶笑着说道,顺手给天磊加了个鸡腿。
“是啊,只要年满十岁就可以,可以在寺里学习知识和武学,那出来后考个秀才举人啥的,那可是光宗耀祖啊。”明叔喝了口酒,一抹嘴巴说道。话里也是透露着高兴。
“天磊这孩子从小就懂事,能吃苦,我看以后,行!”明婶也接口道。
“大哥大姐就别夸他了,别把他宠坏了!”荣妹子嘴上说着,看着天磊的目光满是欣喜。
“哥哥要做举人喽。”小妹也是欢呼着。
天磊心中也是激动,能够成为静安寺的俗家弟子,那是每个村的大事。随即看着小妹,心想去学习下治病救人的方法,也会对小妹的病情有帮助。
“明婶明叔,小妹还没有名字吧?”天磊问到。
“哎,之前你有个哥哥,染上了疾病,就走了,听村里说名字起的不好导致的,所以……这小妹的名字,就一直耽搁着。”明叔叹了口气说道。
明婶和荣妹子也是一脸黯然。
“叔婶,我倒是想了一个,您看行不行,就叫语嫣,语笑嫣然,您看如何。”天磊说道,想到前世所看到的天龙八部,忽然想起这么个名字,心中一笑,借用一下,还请金庸前辈不要介意。
“语嫣,王语嫣,哈哈,我王明的女儿叫王语嫣,虽然我不认识几个字,但我觉得这名字好,孩儿他妈你说呢!”明叔琢磨着这个名字,感觉不错。
“可以,感觉咱家天磊比村里的先生起的名字好,那行,以后咱闺女就叫语嫣了。”明婶也是中意了这个名字,看着天磊越看越感觉这娃娃有出息。
荣妹子看着自家天磊起的名字,心中也是欣慰无比。
“哈哈,我有名字了,我叫王语嫣,爹娘,我有名字了……”小妹高兴的手舞足蹈。
一家人又聊了些关于静安寺招弟子的事情,就收拾碗筷,天磊就扶着小语嫣回了屋,小语嫣还在为她的名字高兴着,玩闹了一会就累的呼呼的睡去了。
荣妹子对天磊叮嘱了几句,转身回屋给天磊收拾行囊。
天磊坐在屋外,靠着墙墩,吹着傍晚的风,闻着桃花的香味,看着快要落下山的太阳,晚霞映照着小村,心里感觉安静的很,回忆着前世,沉醉在当年的满天的桃花之中,心里不自觉的喃喃道:“桃花香,溢芬芳,别时秋季叶泛黄,岁月匆,时间忙,转瞬人走茶悲凉……”想着明天要去的静安寺,就要离开母亲,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第二天大早,村口聚集了几乎全村的人,围着一辆马车,还有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和尚。
村里符合要求的算上何天磊,就三个人,问了姓名后,登记了下,就把天磊三个孩子就抱上了车。
天磊随母姓,母亲姓何,所以报名时的名字叫何天磊。
两个孩子一个叫白齐,一个叫刘光,都比较瘦弱,但都很结实,白奇一个骨架稍大一些,面貌上都有农村人的淳朴,初次出门,脸上都比较紧张,但眼神都充满坚定。
青年和尚坐在车头,一挥马鞭,马儿一声嘶鸣,疾驰而去。
何天磊隐约听到母亲的哭泣,还有小妹语嫣的呼喊,忍不住的两行泪就流了下来。
白齐刘光打开车窗,呼喊着,撕心裂肺的哭着。第一次离开家门,他们两人的情绪逐渐失控,何天磊拍拍他们的肩膀,半响之后,他们抬起红肿的眼睛,看了一眼何天磊,看到何天磊没有哭,自己却哭的眼泪鼻涕一大把,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
“两位兄弟,没事,静安寺离我们村也就十几里,我们随后可以请假回来,你们看外面风景多漂亮。”何天磊看着两人,不禁暗笑,如果自己心理年龄真的十岁,或许也和他们一样。
两人转身看向,车窗外。
“刘光,你看远处的大山,好红啊,那山上是什么树?”
“哪呢?”
“那!”白齐伸手指道。
“好漂亮,比我们村的桃花还漂亮。”刘光有些兴奋的喊道。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抓着车窗,东看看,西看看,不一会,孩童心性的他们,不一会便把离家的失落心情抛到九霄云外。不时的也和天磊聊两句。
年轻和尚随意的瞟了一眼,随即在何天磊的身上停留了一下,便又继续赶车。
感觉着村中的桃树离自己越来越远,桃花的香味也越来越淡,何天磊慢慢的闭上眼睛,感受着马车的颠簸,抚摸着左手腕上的泥镯,平复着离别的心情。
世人皆知离别苦,愿我归来仍少年。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见到母亲,虽然静安寺离村里不算很远,但何天磊的心情却是浓浓的不舍,不知道为什么,心头总有股莫名的情绪,挥之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