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朗,清风徐来,在一个小山村里,这里桃园盛开,朵朵的桃花飘摇在风中,阵阵的花香缭绕在空气之中。
在村中有两间屋舍,舍前有一个菜园,院子里有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溜达。
“哇……哇……”嘹亮的啼哭声,充满了整个房间,也惊动了在外面溜达的母鸡与小鸡。
“孩子生了,是个男孩,荣妹子,恭喜你。”接生的大姐对着床边的妇人说道。
荣妹子看着孩子,眼中慈祥无比,高兴的落下了两行泪水。
荣妹子的丈夫因喝酒而死,剩下一个怀孕的妇人,无依无靠,大姐看看着这一对母子,又是高兴,又是难过。
“多谢大姐这段时间的照顾,荣儿在这里谢过了!”荣儿说着起身准备行礼。
“快躺着,快躺着,身体还没复原,大姐能帮你的就会帮你,别拿姐当外人。”大姐直白的话语尽显农家人的淳朴与真挚。荣妹子听着也是温暖无比,依言躺下。
这时院外想起一阵木鱼的声音,随后平稳缓慢的脚步,传入耳朵。
大姐开门,来院一看,是个身穿黄色僧袍的老和尚,满脸皱纹,须发皆白,但却腰背直挺,精神烁烁。
“老师傅来啦,快请里面坐,不知道今天来有啥事?”大姐一看是村外十几里外静安寺的老和尚,心有疑惑,但是静安寺在这里都很有名,村里每逢初一十五都去拜佛,据说灵验的很。这些老师傅也时常治病救人,深得村里人的爱戴。不知道今天为何下山来到这里?心中疑惑。
“阿弥陀佛!女施主,老衲就不进去了,此次前来,是来会见一位有缘人。”老和尚双手合十,微笑着说道。
“有缘人?这里就俩妇道人家,对,刚出生了一个孩子,老师傅,不知道您说的有缘人是哪个?”大姐看老师傅没有进去的意思,随之回答道。
“孩子可否抱出来让我一看!”老和尚坦白说道。
大姐对这老和尚很熟悉,心有疑惑,但也没什么担心,应了一声,就回屋了。
不一会,从屋中出来一位少妇,少妇眉目清秀,脸色苍白,怀中抱着个男婴,缓缓将男婴递给了老和尚。
老和尚看着怀中男婴,口中一声佛号。从怀中取出一只泥镯,给孩子带在了手腕上。微微一笑,抬头对着妇人荣妹子说道:“这个护身镯送与这个孩子,伴他成长,不知孩子可否取名。”
“孩子刚生,还没来得及取名。”荣妹子说道。
“不如就叫天磊,寓意顶天立地,光明磊落,你看如何?”老和尚眉目一抬,呵呵一笑,对着荣妹子说道。
“好,多谢老师傅为天磊赐名。”荣妹子一听这名字好啊,随之高兴的施礼谢道。
“恭喜啊,荣妹子,有静安寺的老师傅给取名,以后肯定有出息,哪像我家那口子给孩子起的名。”大姐也是高兴不已。
老和尚抚须,面露满意之色。
随之将天磊还给荣妹子,留下了一颗滋补身体的药丸,转身离去。
“谢谢师傅,谢谢师傅……”
大姐与荣妹子连声道谢,看着老和尚离去,便才转身回屋。
十年转瞬孩童变,是那少年,朴素衣冠。
十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平静的小山村,除了有些有着鸟语花香,和随风飘荡的桃花香,最喧闹的地方莫过于村口的学堂了。
说是一间学堂,不如说是一间破瓦房来的贴切。堂上一位身着朴素长袍,面庞黝黑方正的先生在黑板上不停的写着,堂下的孩童摇头晃脑的读着课本。
这时一位背柴的妇人路过门口,看着一位读书的孩童满是慈爱。这位妇人就是荣妹子,区区十年光阴,已经让这位妇人白发微生,脸色尽显苍态。
也不知过了多久,教书先生一声下课,孩童一哄而散,只有天磊慢慢的起身背上书包,转头看到了自己的母亲。
“娘……”天磊跑到母亲身边,高兴的拉着母亲,看着母亲略显苍老的容颜,心中微痛,随手帮母亲,捋了捋额间的发丝。
荣妹子微笑的轻轻抚摸天磊的脑袋:“走,咋们回家吃饭。”
这十年来,其实天磊生下那天就开始记事了,随着时间的发展,前世的记忆在他的心中有了一小部分的思绪,尤其是当年的桃园与王奎大哥的身影清晰忆起。
两世为人的心智,让他比同龄人成熟了许多,也比其他孩子懂事了许多。这些年看着母亲日渐苍老,天磊心中不是滋味。
也许因为父亲的原因,也许是为了自己的操劳,天磊尽可能的让自己听话,懂事,多看看母亲那美丽的笑颜,天磊就很知足。
天磊有时会恨那个未曾谋面的父亲,有时想想也无所谓了,自己的一切,又与他和干。
娘常说,明婶明叔对咱家有恩,没有明婶明叔就没有咱娘俩,等老了尽孝也得有他们一份。
回到家里,明婶明叔都已经把饭做好了,做了一大桌的菜。
“天磊回来了,快去洗手,顺便把妞也给抱出来,咱吃饭了,荣妹子帮我把这菜端到桌上!”
“好嘞姐”荣妹子应了一声就进了厨房。
天磊就进了里屋看他明婶家的小妹妹!说起小妹妹,天磊心里也是难过,小妹今年才六岁,天生右脚残疾,只能一瘸一拐的走路,而走路时间长了就会疼痛,看了很多大夫,都无法治好,就是静安寺的老和尚来了,也是直摇头叹息。
也许,从生下来那一刻,小妹的命运就注定,不能够和小朋友在一起肆意的玩耍,快乐的奔跑!
但小妹却生性倔强,从知道自己注定的一生,哭过几次之后,便好似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不时的还安慰,明叔明婶,让他们不要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