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内心、思想、身体、意志,它们都是同步吗?
好比爱情,人们常常号召它的存在,每个人都能拥有理解。
好比爱心,人们常常为它进行付出,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
好比感情,人们常常因它做出反应,每个人都会受到影响。
好比观念,人们常常对它做出抗拒,每个人都会进行抉择。
……
已经处于生物界顶点的人类,作为人的一生当中,与他人的接触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科技发展,人与人的物理距离已经是触手可及!
要见面,汽车、火车、飞机……
不见面,电话、视频、网络……
尽管如此,人与人心里距离,却变得越来越远,甚至远到咫尺天涯,形同陌路。
这种看似很近,实际很远的距离感……
是人类想要信任的想法,变得彼此相互戒备呢?
是人类想要相信的心灵,变得彼此互不理解呢?
是人类想要认识的念头,变得彼此相互厌恶呢?
重要的东西可以随意抛弃,喜欢你的人突然移情别恋,信任你的朋友突然反目为仇,幸福的家庭突然支离破碎……
对此,人们常常说,社会很复杂。
那是因为,一个人就连自己内心都无法完全知晓,却在此基础拥有评定他人的任性。
所以,想要不受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双方减少与人的接触。
可是,活在人类社会,就必须与人建立长久稳定的关系,现实往往却无法了解他人,这不就是一种矛盾吗?
对此,最理想的方法,了解他人就是明白对方的内心世界,就能够看清楚周围的环境,保护自己与他人,避免相互伤害,卷进风暴当中。
简单说,如果人人学会读心术不就好了吗?
在古代,这些人会借用特殊的道具,常用的有水晶、镜子等。
在现代,杂志、电视节目偶尔看到的占卜,甚至直到现在人们还抱有憧憬,古老神奇的巫术、道术、风水术等。
甚至,世上拥有一种≈面部表情编码系统≈gt;,向它们的客户提供被观测者情绪波动的分析报告,其受益最大,莫过世界各国执法机构——比如fbi。
而事实上,美国就有众多心里学研究专家分工极细,在面部表情、声音、微反应等各个方面都有专门的研究者。
可是,就算拥有这些!想要了解他人以及自身的心里,终究是天真的想法。
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不仅无穷无尽的,还一直受到本能的牵连。
那么,说双方又如何沟通,依靠说话吗?对此,又有众多学者研究本能。
而本能的存在,英国生物达尔文,是最早将语言认定为一种本能的学者,他认为语言能力是 “获得一项技艺的本能倾向” 就比如有人学习的快,有人学习的慢,它不仅仅是文化的产物。
“对于这一点,今天有位同学上课前,问了一个好很的问题,人们对母语的偏好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
背对着资料,前台老师继续说道
“幸好,柯琳-麦克林克对婴儿认知这个问题做了专业的研究,针对新生儿的研究表明,他们自出生那一刻起,就对自己母语的喜好,比其他语言来得强烈,这就表明婴儿还在孕育时,就能察觉到母语的节奏,并有所偏好。这些,不仅证明了母语的偏好是从什么时候产生,也恰好证明了人类意识还没成型之前,就有本能一直存在的事实。”
“那么今天,我们继续补充语言这部分,然后再开始讲知觉,意志和记忆。”
同学们的课桌没有摆放课本,只见老师一个人切换投影仪里的画面后说道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语言的问题关键是在于相互理解,我们起初谈到语言的共性,进而详细解释了语言的不同的方面,包括语音、语态和语法,我们接着又讨论了语言的神奇之处,包括在表述观念时,科学或声音的任务性,以及语言还发展出一种组合系统,包括用符号组合后,形成无数数量有意义的句子。”
“因此,既然我们对语言有了解,那么会不会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其他生物是否也拥有语言?不同生物可以相互学习吗?如果这些能够证实的话,就会明白一些本质性的问题,说不定就能够解释人类为何无法相互理解,对此众多学者进行了研究。”
“其中,毫无疑问非人类动物拥有着自己的交流系统,尤其狗、蜂蜜、和猴子都拥有这种特性。对此,我们从专业的角度,把这些作为一种客观对待,比如以英语,西班牙语、美国手语这种语言系统,学者尝试让生物具备这些背景,却最终得出的答案是——‘不能’。”
“既然答案为不能,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非人类生物不能学习语言,人类又为何不能学习它们的语言?就比如,许多科学家认为,像坎兹(会识字的黑猩猩)这样的动物,即使它们完全能够学会单词,教授花费多年来训练它们!结果学到了数量单词却依然有限,它们根本就无法理解人类丰富多彩的想法。”
“那么语言这个存在,它到底来自于哪里?为何会在生物界造成如此大的不同?”
这个问题,让在场学生都感到迷茫。
“而最有力的解释,就好比我们人类,为什么想要猩猩学会人类的语言?一般来说,我们不需求一个物种,具有和其他物种进行交流的能力。比如蝙蝠利用音波来规避障碍、有蜜蜂通过舞蹈传递信息、某些鸟儿靠星星进行导航……从来不会有任何一个研究项目,会去研究猫儿是否可以使用回声定位,或者狗是否可以靠星星去导航。”
“从现实层面来解释,很明显,这就跟自家养的宠物,希望能够理解自己意思一样!人们之所以认为,黑猩猩一定可以学习语言,是因为人们对《语言》本身就具有一些曲解。”
“曲解之一便是,你们可能会说‘猩猩很聪明,所以应该拥有语言’,对此反驳的人会说‘它们确实很聪明,但是光聪明是不够的’,这里就已经看出,人们已经清楚语言能力,并不仅仅来源于聪慧。就像有些孩子有些时候非常敏锐,却因语言能力上的障碍,导致无法掌握或理解某些状况,反而比其他常人更加愚钝。”
“对此,有些人就会指出另外一个事实,在进化史上,猩猩是人类最近的至亲,然后这个正确观点会让你觉得,它们很有可能同样拥有人类的某些能力。对此同样道理,学不会语言的生物,它们不就变成另外一种体现吗?”
这种,如同肯定般的疑问句,非常饶头,必须咬文嚼字才能理解,前台老师却继续说道
“当然,这些并非否定,非人类交流系统进行研究的意义。”
这里停顿半拍,一字一句道
“只是,这种试图让黑猩猩、长臂猿、大猩猩甚至鹦鹉等,学习人类语言的过程,学者已经证实了,其实就是缘木求鱼差不多。这个过程,如果换一个角度,就变成一群猴子绑架一个人类小孩,并试图训练他模仿猴子的叫声一样!也许看上去好玩,但是这很有可能,就是非物种之间,语言系统无法相互学习的根本原因。”
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深邃,教室陷入一时的寂静。
这种比喻非常的搞笑、贴切、残酷,并!艾教授的话还没有结束
“就好比世界上两件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说到底,人都是从眼前找答案。”
只是在这短短时间,能够有多少人记住,又能够有多少人理解,这其中的分量呢?
因为,这些隐隐约约让人感受到,语言或许类同于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深深感受到,语言与理解,两者所包含的分量。
“我举个例子,如果是专攻心理学的人,应该会知道有种研究方法叫元分析(ta-ysis),元分析得出的结论往往被认为有力的证据,可是问题就来了,明明不同国家的学者研究同一个主题,却偏偏这种‘元分析’需要搜寻与问题相关的所有文章时!很可惜,外国友人看不懂汉字文章,因此国内的心理学文章很少出现在国外文章中,所以必然,国内想要发展的心理学就必须出国。”
“这个难题,国内教授就算明白也无法避免。就好比,国内心里学为何在国际无法研究成果,获取权威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国内心理学研究人员对英语了解不够高的话,那么往往受限于研究材料,写出的文章只能够国内自己人进行交流。从而心理学最为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英国等,这些学者一般不会去了解非主体文字的文章。”
“更甚至,好比我的备课内容,就有参考美国博士公开课的教课视频,有心同学查看后就会发现,视频翻译出来的文字内容,与我教导的内容明明很相似,但是理解却存方向性的差异。因此,两国研究同样主题学者,都会因为语言造成理解上的差异,那么又何况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