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河东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4.相亲故事之一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74.相亲故事之一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句中国的老话实在是有道理,它充分反映了数千年来中国人的婚姻观。有时候,当事的男女还没有着急,他们周围的人尤其是父母亲就开始暗地里帮着张罗了。

    在长辈人眼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况且,作为长辈来说,常常在子女成人之后,都有个共同的心理,那就是趁着身体还硬朗,能够早点帮着子女带带孩子,一方面减轻子女们的生活负担和压力,另一方面,也能体味孙辈绕膝带来的天伦之乐。在长辈人眼里,已经成人的男女就应该早点结婚,不论从哪方面来说,实在都是多全其美的好事情啊!

    阿良他们这些来到曙光中学教书的老师们,也不例外,婚姻大事也逐渐提上了他们日常生活的日程。另外,曙光中学的领导们也开始考虑他们的婚姻了,也在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大家的婚姻问题。当然,对于他们这些年轻人自己来说,也都在或多或少地开始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毕竟安居才能乐业,这是他们在念书时就曾经看到的观点。

    在热心肠的曹校长等学校领导的牵线搭桥下,阿良也开始了他的相亲之路。

    曾经阿良脑海里留下的彩莲的倩影在岁月的磨砺下也逐渐淡出他的记忆,而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让他重新又鼓起了对于爱情的无限期望。

    以前在阿良的爱情观里有他自认为是天下最神圣的爱情观,那就是:一见钟情。但多年之后,在现实生活的冲击下,他的这个观点也渐渐地发生了改变。在阿良看到的许多婚姻里面,男女主角往往更多的是一种凑合过日子的打脸现实,已经结成为夫妻的且能够看对眼的已经实属不易,更哪敢奢求心心相印了。因为,在一切向钱看的时代氛围冲击下,贪图物质条件的男男女女们再难为所谓的爱情吃糠咽菜了。戏剧里寒窑苦等十八年的爱情佳话,也只能是古代爱情故事中的传奇了。

    当然这里边还有来自现实男女长辈的告诫和阻挠的影响。

    有女儿的人家,深知“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生活道理,自然期望女儿能够嫁个条件优越的人家,而爱情却是个不能拿来当饭吃的虚无缥缈的幌子,房子票子以及岳父母设定的门槛是已到婚育年龄男人的第一座难以逾越的喜马拉雅山。所以,大多原本是可以一见钟情的男女,被活生生地隔在了山的两边,只好望山兴叹,当然,也有不死心的男子,甘做愚公,日日还在挖山不止,但少有能感动神仙来帮忙成就姻缘的。

    有男子的人家,也要讲求个门当户对,生怕找个贫贱的女方人家,赔上了几代人奋斗才积累起来的家产,生怕媳妇娘家成为现实中的刘姥姥,时不时的来大观园捞点油水,一旦娶过来,担心以后成为背在背上的一个难以甩脱的包袱。而现实生活中要做到门当户对又一见钟情却少之又少,难之又难,到最后也只能是折中凑合了事。而凑合的婚姻也就导致日后离婚风波潮起又潮落。

    所以,这现实的世态,造就了一个适龄男女婚嫁很尴尬的结果:男愁娶,女愁嫁。

    介于以上原因,学校里的领导和老师们,给阿良他们这些外来教师介绍的对象,就多是曙光镇上乡镇企业里的外来打工妹。当然,在领导们的眼里,这也是一种门当户对。

    阿良记忆最深的一次集体相亲就是由曹校长牵头的和一个纺纱厂里的女孩子们搞得一次联欢晚会。

    那时,曙光中学新建了一座教学楼,楼上有一个装修很不错的多功能厅,既可以表演集体节目,又可以播放歌曲音乐,是学校里有重大活动时学生集体排练和表演节目的地方。

    于是,在曹校长的关照下,为阿良他们这批外地教师张罗婚事的交谊舞晚会在一个周末的晚上如期举行。牵头的一方是曹校长和几位副校长带领的他们这十几个外地适龄未婚男老师,另一方是那个纺织厂的团支部书记带队的一群装扮靓丽的外来打工妹。

    在校方的精心营造下的由霓虹灯和彩带装扮下的,播放着有节奏的音乐的教室里,叮叮咚咚的鼓点声,一时间令人心潮澎湃,兴奋不已。阿良他们陆续进场后,没有哪一个不被这种鼓点的热烈所打动。对于这种情节,阿良记得,只有和彩莲曾经在大学时才经历过这种灯红酒绿的熏陶。

    在正式开始活动之前,照例是双方领导的隆重讲话。

    只见曹校长站在麦克风示意一位老师关掉音乐后兴奋地说道:“今天,经过和东方红纺织厂的夏书记联系,我们准备给我校的单身男老师和东方红纺织厂的单身女青年创造一个相亲的契机,特别举办了这次相亲晚会。希望通过这次晚会,我们的男老师们能够主动大胆一点,我们的纺织厂的女孩子们也能够敞开心扉,争取在不久以后,我这个校长和你们的夏书记能够第一时间喝上大家的喜酒,吃上大家的喜糖!”

    曹校长讲话结束后,下边一片掌声。于是,相亲联谊舞会在激烈的音乐鼓点声中热烈举行。

    为了起到融洽气氛的作用,曹校长和夏书记也趁兴一起率先跳起了交谊舞。让阿良佩服的是,看似严肃的曹校长,居然舞跳的很熟练,也很有节奏。在校长的带动和示范下,阿良和宿舍里的几位哥们们,也开始邀请自己能够看对眼的女孩子一起跳起了交谊舞。

    一曲过后,为了减少领导在场产生的压抑,曹校长和夏书记在学校其他领导的陪同下悄悄地退场了,留下了阿良他们这些迫切希望相互了解和熟悉的红男绿女。

    看到双方领导都借故离开之际,新民在一曲舞曲结束的间隙里,暂时关掉了功放,拿起了发言台上的话筒和大家说道:“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暂时停一会儿,我有话要和大家说一下。”他的夹杂着四川音的普通话引得大家一片哄笑。要知道,新民在大学里可是做过系里的文艺部长的!讲起话来,全身都是幽默细胞。

    “承蒙曹校长和东方红厂何书记的关怀,大家今天才能千里有缘来相会啊!校方和厂方都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促成一对对美满的姻缘。所以,接下来各位要大胆地主动地热情地互动起来,尤其是各位男士更要主动邀请女方跳上一曲,不要扭扭捏捏,要大胆奔放,要有青年人应该具有的时代活力!别的就不多说了,下面让我们跳起来!舞起来!熟悉起来!”说完话,新民把功放的音乐又开了出来。

    为了起到带头作用,新民第一个去邀请了坐在对面的一位看上去比较清秀的女孩子伴着柔和的灯光和有节律的鼓点跳了起来。

    阿良素来相信一见钟情才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爱情,但可惜的是,阿良把所有的姑娘看过来,内心里却没有涌起半点涟漪,他在心里有一种无法释怀的感受,那就是和彩莲相比较,这些厂里过来的女孩子们少了那种书香的气质,少了彩莲那种善解人意的神采。念书和不念书的美,阿良顿时觉得差异是那么的强烈,隐隐中虽然眼前也是热烈非凡,但就是少了那种高雅的情调。也许此时情景,就如李白所感的: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啊!

    正当阿良心里面想着自己的心事的时候,新来的程刚老师坐到了阿良的身旁。

    对于新来的这个数学老师,阿良觉得和他的脾气很对头,两个人平时也很投缘,尤其是他俩就坐在一个办公室里,几乎是朝夕相处。

    程刚和阿良个头差不多,带了一副黑框近视眼镜,头发乌黑,眼睛修长,红褐色的面孔略微有些狭长,一只鼻子也很有特色,挺直而且宽阔。他身材很匀称,尤其是他的篮球打的很好。所以,每次学校里组织篮球赛的时候,常常会得到班级里高中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由于篮球打得好,数学教的也不错,程老师渐渐地成了学生们心目中偶像级别的新教师。

    阿良正在若有所思地看着程老师的时候,耳畔也传来了程刚的话音。

    “这么好的时机,这么好的情调,你怎么不下去也找个舞伴跳一曲呢?”

    “我这是‘胸中块垒无处消,只盼惊鸿入梦来’啊!讲到搞对象,我心里无来由的痛楚啊!”阿良和程刚笑着说道。

    “不过就我看来,厂里这些女孩子们,真的很难和我们搭道的,我刚才跳了一曲,也和那个女孩子交流了一下,但常有鸡同鸭讲的尴尬,真的很少能够碰撞出爱情的火花。看来领导的好意我们还真是接受不起啊!”程刚坐下来和阿良说出了他的相亲心里话。

    听了程刚的话,阿良更加失去了跳舞的兴趣,他也有这种同感,尽管阿良也为他的将来的婚姻有着不小的担忧,但今天这种相亲午会,真是应了那句话:神女有心,襄王无梦啊!他的婚姻虽然是个问题,但在阿良的脑袋里,还没有发展到将就的地步,他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找到他心中那种一见钟情的女孩子。毕竟,男女彼此有爱才是日后漫长婚姻生活的最好原动力!否则,这辈子还有什么值得真正地留恋的东西呢?

    虽然找对象最后也逃不出生孩子、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一系列俗套的生活。但起码在开始的时候,男女之间应该有点浪漫的情调才体现出恋爱的美好啊!处在现实世界中的阿良,进一步体味了知音难觅确实不是一句假话的确切含义。

    大学毕业了,连谈一场理想的恋爱的环境也随着他一起消失了。

    那晚,阿良就是在心事重重中度过了一个相亲的热烈的舞会,不过,热闹却不是他的。他为此心里也很失落。当然,他们那次相亲,对于宿舍里的几个老师来说,一个也没有找到理想的对象。

    后来,当曹校长得知大家一个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的时候,也借着一次教师会议,号召学校里年长的老师们平时多多留意,多做红娘,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这些人早日找到合适的对象。对于曹校长等学校领导的关心,阿良他们这些老师确实也是心存感激之情。

    学校领导安排的这次活动,也是他们这些人第一次集体的相亲,虽然没有取得圆满的结果,但这件事为阿良他们以后继续爱情的事业,开了一个好头,有关相亲的更精彩的故事还在后边。

    阿良也不知道他的天命女神到底在哪里,常常在潜意识中背着这样一句诗句,聊以解嘲: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