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河东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2. 为新同事的加盟干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72 为新同事的加盟干杯。

    学校的希望一个在于老师,一个在于学生。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就教不出成绩优秀的学生,没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就没有被广大老百姓信赖的口碑,没有良好的口碑,学校又会流失掉辖区内许多优秀的学生苗子。对于曙光中学来说,学校领导很清楚这里环环相扣的恶性循环和因果关系,所以在新学年里学校又引进了十多位新老师,进一步加强曙中的师资队伍力量建设。

    新来的教师中有四位男老师,六位女老师。对于阿良来说,和他熟悉的是四位男老师,因为他们都被安排在了高中部教学。大家平时都一起住单身宿舍,并且上课也都是在高中里任课,所以接触的就比较多一些。

    曹校长在新学期教师大会上特意对每一位新来的老师做了个隆重而热烈的介绍,好让新来的老师们都能感受到学校领导对他们的关心和欢迎。当然,各位新分配来的老师也是各有特色,用自己的谦虚和彬彬有礼给所有惊奇地审视他们的老师们鞠了一个标准的躬,算作对于学校领导介绍的礼貌回报。

    下边老师们也回报他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新教师的欢迎和鼓励。

    看到今年新来了好几位年轻的女教师,坐在阿良旁边的新民也兴奋不已,只见他悄悄地和阿良说道:“良兄,机会来了,好好把握啊!”

    阿良看了一眼新民,新民的眼神告诉他,这家伙开始想着自己的桃花运了。

    阿良看了看新民,笑了笑,但他什么也没有说。自从他和彩莲分手以后,在阿良心里,早就把爱情这事情深深地埋葬了。这辈子,恐怕是再难遇到能和自己比翼齐飞的知音了。没有走上社会之前,大家心里多少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而一旦走上现实的社会,想要空手套白狼,那至多是个美好的梦想。现实的生活告诉阿良,眼下他这个条件,三五年之内,在婚姻方面,估计最多也就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结局了。对于婚姻来说,阿良没有去多想,他相信,当姻缘来的时候,可能挡都挡不住。眼下,他只有先以经营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为第一要务。

    在阿良的眼里,三十岁之前能够解决个人问题就算是功德圆满了。现在,自己才开始工作了一年,依旧是一穷二白,自己的物质条件距离结婚找对象的要求,那差的不是一点两点。与其想那不切实际的事情,还不如静下心来在教学上搞出点名堂来更加有意义。

    新来的四位高中老师也很有特点,其中三位都是那种很有人生追求的单身匹马闯天涯的来自不同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另一位是位拖家带口的比阿良大大约三到五岁的男老师,后来阿良知道,他是和老婆孩子一道来曙光中学任教的。学校为了解决他们一家子的生活问题,特意在街上租了间房子作为他们家的暂时栖身之地。万事开头难,那时学校的条件确实简陋,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已经是不易了。

    实际上,人生一辈子,为了解决生存的问题,一般人都是从最初的简陋和清贫中开始奋斗的。十年二十年后,他们就各自拥有了自己的天和地。眼下,他们这些穷教师,必须在人生的这条道路上先走起来再说。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他们的待遇和生活是会被国家和政府所考虑的。正如当初列宁所说的那样: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一样。未来,就是他们活着的希望。

    作为学校单身老师来说,阿良他们可以说是第一批来曙光中学的外地教师,一年的教学工作结束,阿良他们这个群体也得到了学校老师们的认可,这为后来的新教师们迅速打开教学局面产生了一个很好的影响。最起码来自学校老教师们的偏见少了许多。他们看外地教师这个群体,少了许多不屑,多了几分认同。所以,好几个新老师一到校,就被委以重任,安排教高中里的课务。

    当然,曹校长安排好几位外地新教师基本生活之后,特意嘱咐阿良和新民要多关照关照今年分配来校教高中的几位新老师,争取把高中优秀的教学风格发扬光大,为学校高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较大的贡献。领了校长的任务,阿良和新民商量了一下,决定找个周末,大家在宿舍里小聚一下,为新来的几位男老师接风洗尘。

    为这事,阿良和新民在开学后的不久,策划了他们的第一次周末聚会。

    “新民,曹校长关照我俩和新来的几位老师要团结一致,要努力搞好我们的教学工作啊!找个时间我们和楼下四位男老师聚一下吧!把我们老哥几个都叫上,就算我们开学第一聚怎么样?”阿良和新民在吃晚饭的时候说道。

    “这个好办,就是我们的招待费谁出啊?”新民面露难色说道。

    “我们简单点,你和王建平,胡亮平还有卫国不是川菜拿手吗?我们自己买原料,你们出技术,主要以鱼为主,用不了多少钱的,到时候我出大头,你们负责烧就可以了。”阿良看了看新民说道。

    “我们上学期定的规矩你忘了,不当用则不用,能省则省莫非你忘了?你将来不想娶老婆了?”新民笑着和阿良说道。

    “多交个朋友多一条路嘛!用不了几个钱的,多买点水产品,物美价廉那种。什么豆腐、青菜、草鱼、螺丝等等,具有南方特色又色香味俱佳的,成本控制在二百元范围之内,这次就我做东了。”阿良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豪气,他边吃饭边和新民拍了板。

    “家常菜烧一下,到时我把张毅老师也一道叫来,让他帮着弄几个小菜。最好和兴华说一声,不过他现在忙着找对象呢?可能没时间参加我们的活动了。”新民和阿良建议道。

    “那我一会儿等王建平过来和他们商量商量,本周六我们就一道吃个午饭,为新来的几位教师接风洗尘。”阿良和新民最后拍板说道。

    正说着话的时候,其他宿舍里的几位老师吃过饭后也逐渐聚到了阿良和新民的宿舍里。

    看到大家又聚到了一起,阿良就对着亮平和卫国把他和新民的想法和大家说了一遍。

    “阿良你独自出钱不合理,既然是大家的事情,我们就aa制吧,毕竟我们都是差不多和收入的哥们,不能老占你的便宜。”亮平听了阿良的说法马上说道。

    “不要aa制了,这次就我出吧,就算请大家简单地吃顿午饭,为我们新学期的教学给大家鼓鼓干劲,添点动力吧!就是亮平和建平还有卫国你们几个要帮着烧烧菜,让哥几个再品味一下你们川菜的麻辣酸爽特色。”阿良笑着和亮平说道。

    “辣到你喉咙冒烟,保证你吃了留下深刻的记忆。”卫国在旁边插言道。

    “好久没听卫国的高论了,你对象的事情搞定了没有啊?”新民在旁边问道。

    “煮熟的鸭子飞跑了,以后还得靠各位帮忙在本地物色一个伴侣喽!”卫国一边说着话,一边喝了一口新民泡好的茶。

    “还是新民会享受,花茶喝喝,很有成都人的休闲味道啊!”卫国又接着说道。

    “这几天没有看到兴华的影子么?”阿良看了看几位说道。

    “初二年级组长帮他介绍对象呢,这家伙上次去相亲了,这几天肯定是和女方在约会啊!把我们这几个算是抛在了脑后。真是重色轻友啊!”东学把在初二知道兴华的一些情况,他的话又让大家把话题转到了找对象的事情上来了。

    “看来我们这些人当中兴华是第一个洞房花烛的人了。同志们还要尚需努力啊!”新民对着大家调侃道。

    “我看看今年来了好几个女老师么?都是花枝招展啊?大家是不是也动动脑筋呢?肥水不流外人田啊!”新民继续说道。

    “人家早就是名花有主了,依我经验来看,我们几个都够呛。”卫国以过来人的口气和大家说道。

    “主要和我们竞争的是当地的年轻老师啊!他们的条件大都比我们要优越。而婚姻又是一个很现实的事情,物质条件占了很大的权重啊!除非有能和你同甘苦共患难的真情出现。”王建平在一边也说道。

    “看把大家悲催伤心的,凡事只需争取和努力,不行的话我也愿意试试,看看能不能追上楼下的某位林妹妹。”阿良在旁边和大家说道。

    “知不知道,感情的事情有时候很奇妙的,依我判断,对于新来的外地女教师来说,你只要肯去付出真情实意,我想应该能够打动他们的。毕竟一般情况下女孩子独自出来就业谋生,说明他们的条件也并不是特别优越啊!所以,同志们再她们面前不要妄自菲薄,自惭形秽,只需看准方向,努力追求就是了。”阿良继续和哥几个分析说道。

    “有道理,我早就垂涎三尺了,到时候希望大家帮忙啊!”新民说道。

    “你只要愿意冲锋陷阵,我们就是你的坚强的后盾。”阿良和大家一道对新民说道。

    “不过,不要忘记,本周六我们还要搞个小聚会的,到时候可以请几个女老师一道来的。看谁有这个面子了,哈哈!”阿良笑着和大家调侃道。

    那次谈话后,周六中午的聚餐如期而至。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哪一位能够邀请一位女老师上来聚餐。当然,阿良他们这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四位新来老师拉进他们这个新教师集体。大家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那天,张毅老师也早早地过来了,他是阿良他们这个集体每次活动的特邀嘉宾,每次他都是带着十二分的热情加入他们这个集体的。为什么呢?因为张老师在那时后也是司令员一个,家里的父母为他的婚姻也是操碎了心。所以,与其在家里听老人的唠叨,还不如和阿良他们这些人一道寻求一些生活上的共鸣。

    阿良和新民几个一大早跑了趟菜市场,买了几条鲢鱼,几斤猪肉,还有其他一些应时的蔬菜等等,又在曙光饭店买了几样冷菜,买了一大桶米酒,总共大约二百元多点。可以所,在那个时代,二百元可以买不少食材的,彼时的物价还可以说是物美价廉的。

    回来之后,几位老师就开始准备他们会餐的菜肴了。

    等一桌子丰盛的菜肴准备好之后,楼下新来的四位老师也应约而至。

    先上来的是一位教数学的老师,他叫程刚。小伙子人很精神,头发乌黑,一副近视眼镜后面发出睿智的光,身高和阿良差不多,估计在一米七以上。他手里拎着两瓶西凤酒,看到阿良后说道:“初次和大家见面,没什么好带的,今天就让大家尝尝我老家陕西的地方名酒吧。”后面跟着的是位教外语的老师,叫刘长义,就是那位拖家带口,很有文采的老师。再后面进来的是位教化学的老师,叫简秋水,阿良一听这个名字,就觉得很有意境,大概他父亲是个文化人,不是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么?看来,他一定是秋天出生的。最后进来的,也是一位教外语的老师,叫潘建功。他个头中等,人比较胖,整个脸上唯一出众的就是一只鼻子是一般人的两倍,只是看上去还有些酒糟鼻子的意思,鼻头红红的。

    阿良和新民给他们介绍了楼上几位正在烧饭的老师,说道:“难得你们几位加盟我们的队伍,今天我们几位略表心意啊!所谓:莫笑农家腊酒浑,新年留客足鸡豚啊!”

    “来来来,大家就坐吧,今天我们是不醉不休,不醉不归啊!”阿良招呼大家坐定后,下达了本次小聚的最高喝酒指令。

    “来,我们一起先干一杯!先感谢阿良的盛情”新民说着话,和面前已经倒满了米酒的老师们一道站起来说道。

    于是大家一道喝了一杯。米酒的味道很纯正,喝到嘴里也是甜丝丝的,没有强烈的酒精的刺激。

    “这第二杯呢,我们这几个去年来的老师,敬敬你们四位新加盟的老师,愿我们新的集体在今后学校教育活动中成绩更加辉煌。”新民说着话,又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新民,等等,你这喝酒的频率也太快了点,米酒是好喝易醉啊!你不要把这几位新老师灌醉了。大家还是先吃点菜吧,尝尝我们几位四川大厨的手艺。”阿良笑着对新来的四位老师说道。

    “这个是剁椒鱼头,味道地道的很,大家来尝尝,看看我的手艺如何?”亮平指着一盘鱼头说道

    于是,十一双筷子瞬间就将鱼头上像样的肉瓜分的一干二净,盘子里只残留了剁椒和鱼头汤。这让阿良想起了南美亚马孙河里的食人鱼,阿良于是突发奇想,莫非食人鱼吃肉也是这样子彻底瓜分吗?

    “味道美极了,鲜得很,我恨不得连汤也喝掉了。”几位吃鱼的老师不约而同地称赞亮平的鱼头烧的味道好极。

    “本来最好还是要放点水豆腐或者手擀宽面一道蒸,那味道更是绝了。”亮平遗憾地说道。

    “来,感情深,一口闷,大家干一个,让我们掀个小嘛!”卫国和大家逐一碰杯后一干而尽。

    “我也提个小小的建议,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听听新来的四位老师的自我介绍怎么样?”阿良对着喝酒的几位老师说道。

    “好,既然大家这么盛情,我们也不拿捏了,今天就放开和大家喝几杯吧!”程刚发言道。

    “我呢,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古都著名学府,四年制本科生。家庭条件有限,父母亲要求自己早点就业,也好减轻他们的压力,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弟弟,还在上大学。他是老二,但第一个毕业的。”程刚一口气把自己的情况和大家说了说。

    说罢,程刚和老师们一道喝了一杯。

    “我算是今年来曙光中学里年纪最大的老师了,我也是陕西人,已经教了十多年书了,来南方就是为了换个环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刘长义老师做了个简单的介绍之后,和大家也喝了个酒。

    阿良觉得,刘老师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因为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了一种抱负,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宇。

    “好,刘老师,我也敬你一个。”阿良说罢和刘老师干了一杯。

    “我也简单说一下吧,本人简秋水,其实就是大男生一个,皖北人,学了四年化学,家里我是老小,还有个哥哥人家比我强,研究生毕业了,在一家化工厂里做中层了,本来让我毕业就去他那里的,但为了出来闯一闯,看看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所以就来了这里,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啊!还望各位兄长以后多多关照。”简秋水说的头头是道。

    阿良觉得,,这个小伙子嘴巴会说,很有道理,是个教书的料。

    “轮到我了,我叫潘建功,也是安徽师大毕业的,四年制本科,研究生考试差了几分,没有考上,原本想着在老家找个学校,可是都不如意,如今只好来南方试试,将来有机会在考考研究生看看!”

    “好,有志气,我们先来的几位自愧不如啊!敬你一杯,愿你得偿所愿! ”阿良和新民一道陪建功喝了一杯。

    “今天张老师怎么一言不发了,来!给大家也说几句啊!”建平在旁边和张毅老师说道。

    “本来是和兴华一道来的,那家伙放了我的鸽子,自己忙着找老婆搞对象去了,害的我不好意思。”张老师说道。

    “都是兄弟,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兴华不在,我们也是你的老朋友啊!不要分的那么清了。以后欢迎你随时到访。”阿良借着酒力和张毅说道。

    “本来这次邀请大家来聚一聚,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形成一个互相帮助的大集体,一道努力,好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建功立业啊!”阿良继续说着他的想法。

    “我们一起来回敬阿良一杯,谢谢他今天做东。”新民说着话,大家一起又干了一杯。

    随着米酒的入肚,酒精的作用也渐渐的显现出了它的效果,那就是在座的十来个人个个开始了呼朋唤友的交流。那时刻,他们之间所有的陌生都消失了,这次聚会为他们之间今后友谊的小船又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看来,中国这个酒文化确实有些道理,喝酒有的时候就是一种润滑剂,一种消除隔膜的调节剂。阿良深味了喝酒的好处。尤其是在后来的工作中,喝酒办事成为了一种时代的常态 ,每每有求于人,又难以开口的时候,阿良就想起了杯中酒,觥筹交互之间,该说的话大胆说了,不该说的话也敢说了。真的是酒壮熊人胆啊!

    一顿小酒,拉近了他们几位教师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在后来的工作中彼此之间建立了很好的友谊,当一方有难时,大家都能伸出友谊的手,让他们在前进的路上有了抵抗风风雨雨的能力。

    阿良后来觉得,他们那次小聚是值得的,这世上人和人相处缺的就是彼此的信任和友善,有阿良这个热心人的牵线搭桥,他们这些人今后才能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抵抗风风雨雨的集体。

    酒后,阿良依旧写了小诗一首,以真切表达自己那次聚会的内心想法。

    聚散随缘

    都说人生好艰难,聚散本就一念间。

    能得好友来相伴,何论日后有无缘。

    如今相识走一程,共建未来同步行。

    阅尽人间千般事,聚散随缘也生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