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新校长的作为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和众多得道者一样,新任校长在第一次全校教师大会上就大刀阔斧地改革了学校的人事任命。很是时候也很彻底地验证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当官定律。
第一把火烧的是学校的中层领导。
第二把火烧的是各年级的年级组长。
第三把火烧的是各学科组的组长。
陈校长退居二线,新接手的曹校长就职后就开始了他的学校规划和建设。这期间也伴随了新老人员在交接中产生的恩恩怨怨。升任的老师们喜笑颜开,卸职的老师满肚皮的怨气和牢骚。但阵痛之后,老师们还是得做好各自的基本工作。
以前学校里围绕在陈校长周围的中层有两位副校长,一位工会主席,一位教务处主任,一位总务处主任,一位教科室主任,都是学校里各个部门的直接负责人。当然这些位领导为了口中食,盘中餐,荷包里的oney,都围绕在陈校长的鞍前马后,争相希望得到老校长的提携。而其中两位副校长也是明争暗斗,私下里都动员了自己的三亲六戚,都指望着在陈校长退居二线后能接任学校的校长职务。奈何天不遂人愿,教育局里直接派了个备选校长接任陈校长的职务,这让学校里的中层们一时间失去了方向,这个上边直派校长的做法,让原本想就任校长的两位副校长和总务处主任彻底绝望,于是,在开学之前,他们就都从曙光中学调到其它学校去任职了。不过,阿良还是佩服这些领导的本事的,想调走就调走,到新学校他们依旧是副校长领导待遇,看来这人和人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人家再瘦也是羊群里的骆驼,总归是比马大的。
于是中层领导就有了三个缺岗,按照新校长提名,教师代表选举的原则,学校里三位比较年轻的中层接任了副校长和总务主任的职务,新校长基本在主政之前,完成了自己领导班子的选定工作。这在阿良看来,很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意思。
新就任的两位副校长一位姓安教物理,一位姓魏教语文,他们都年富力强,很有干劲,都是学科教学的佼佼者。从两位副校长的姓上,阿良也是浮想联翩,看来新校长很有水平:有居安思危的意思。副校长的人选确定以后,学校又调整了教务处和总务处以及教科室等一系列中层的职务,除了几个岗位是原来领导外,其余岗位都任命了新的老师来担任职务。可以说,这次新校长的上任,领导班子是大换血,新校长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了学校上层的人选,基本上都是由他可以信赖的老师来任职。
于是,在第一次新领导班子的集体会议上,新校长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以后的学校事务就本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来运行。进一步强调各位领导要步调一致,上下同气,增强作为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
这是新校长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
新校长烧的第二把火就是任命新的年级组长。年级组长是学校里管理任课老师具体上课的组织者。就权力来说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就是既可以上天言好事,也可以背后参黑状的角色。初中三个年级基本保持不变,由原来的各位组长继续担任。高中里的则重新任命了一位化学老师担任年级组长,原来的高中年级组长则调任了教科室主抓学校的教科研活动了。
这个调整,按照新校长的说法,就叫稳中有变,基本维持原来学校教学的基本框架,目的是保持各年级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有序。
其实,对于年级组长这个职务来说,是学校里最主要的干活部门,他需要那些有老黄牛实干精神的老师来担任。除了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以外,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累死也要挺住的奉献精神。
新校长烧的第三把火,就是加强对学校各学科组组长的任命。为了充分调动各学科组的教学积极性,在新校长的提议下,学校对各学科重新任命了一批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担任各学科的教学组长。
在这一批的组长任命中,阿良有幸担任了高中地理的备课组长。新民担任了高一数学的备课组长。宿舍里其他几位也分别担任了各自学科的备课组长。从这一点上看来,新校长对他们这些外来新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比较认可的。当然,这个备课组长除了教学上要优秀外,更主要的是要联系组内的各位任课老师,带动全组老师在教学上能共同进步,整体提高。
当然,这个组长也是个流大汗,费大力,有时又不讨好的真正要干事的老师。
对于新校长的这个安排阿良是极力赞成的,毕竟,学校教育要提高,就需要发挥那些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教书的干实事的老师的积极性。一句话,任何行当,最需要的就是能干事和肯干事的人。
学校里以前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能教书的人不一定当得了领导,而当领导的老师,也不一定是会教书的人。而如今在新校长的改选下,学校里的人事任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就是:能教书不会干事的人就让他定心教书,而会干事也会教书的人,那就让他既做领导也教书。也许,这就是新校长对老师们所说的:学校要敢压胆子,老师要敢挑重任的意思吧!当然,对于老师这个骆驼群体来说,从来不怕压担子,担子越重,走路越有精神。
如果说用百分制评价新校长对于学校人事上的改革来说,阿良愿意给新校长打九十分。整体上来说,大家对于新校长的人事任命还是首肯的。
阿良认为,对于一个集体来说,如果干群团结,务实肯干,目标明确,那这个集体就是一个有希望干出一些实际成绩的好集体。因为大家少了私心杂念,自然就多了一些付出和奉献。
当然,对于管理教师这个群体来说,阿良觉得除了物质上的奖励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教师道德修养的建设。因为钱有的时候并不是万能的。而坚定的信念往往会迸发出更加可贵的奉献精神。
新校长三把火后,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就按部就班地开始了新的运作,就等接下来一个月的阶段检测考评中,看是否能在各个方面取得和以前不一样的学校教学风貌。
如果说陈校长以前的管理靠的是他的德高望重和个人影响力,那么新校长对于学校的管理就完全向管理要效益了。孰是孰非,自有后来作为评价,眼下在阿良的眼里,学校应该是处处一派新气象!阿良每天卯足劲,象绷紧的弓弦,努力奋战在教学的第一线。
那一段时间,阿良常常吟诵宋代贺铸写的一首词用以自我激励: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在阿良眼里,新校长就是中兴曙光中学教育事业的希望所在,值得阿良紧紧追随和辛勤付出。而此时阿良的每月报酬,大概是人民币不到五百元。
这里要补充一点说明,或许你会奇怪新校长为何有这等改革魄力,原来他姓曹,《三国演义》里一代奸相曹操的曹。而不同于曹操的是,曹校长一统了曙光中学的上上下下,成为了事实上的一把手,可以签字的一把手。
校园里,有的时候,就象一部三国故事一样,这是阿良后来才慢慢品味出来的一个道理。
在阿良的关于财富和收入的观念里,他一直认为有几句话确实是比较务实的。那就是:有什么,不要有病;没什么,不要没钱;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阿良已经深味了没钱带来的酸甜苦辣,他从念书以来的经历,实际上就是在为着钱这个东西在苦苦的挣扎。
念小学家里贫穷,没钱吃不饱饭;中学里缺钱念书,阿良早早就想办法去卖菜;大学里没钱,窘迫寒酸中度过了人生的金色年华。而眼下,参加工作以来,这点微薄的收入,也没有多少能力解决父亲身体的病痛。有时候阿良就在想,这辈子或许就是钱这个东西和他一直对着干,背道而驰。在现实生活中,阿良吃够了没钱的苦!所以,阿良渴望能够多挣点钱,好减轻眼下的困境和压力。
曹校长之所以是个好校长,他接下来和老师们明确的就是有关奖金的承诺,从曹校长上任起,以后每年的奖金在原有基础上再人均提高伍佰元。曹校长那天再教师大会上一宣布,下边的老师们掌声一片。看来,做领导的,没有什么比赢得人心更加重要了。而实际上,曹校长也确实是个筹钱的高手和能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曙光镇上涌现了许多乡镇企业家,这些成功人士,在功成名就之后,大多很愿意回报家乡的教育事业。于是,在镇里领导和曹校长的牵头下,有好几个企业给学校建立了教育奖励基金,每年择优奖励学校教学出色的老师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这也许就是曹校长敢于承诺的底气所在啊!
有了这样的学校领头人,阿良自然是十二分的开心,他觉得他施展拳脚的机会来了。而且,不单是阿良有这种感觉,就连宿舍里的几位老师也这样认为。
尤其,每次吃过饭后,阿良宿舍里的几个人就常常讨论着关于新校长的许多事。
“大家有谁了解新校长的渊源?”新民对照例吃过晚饭来宿舍里看电视的几位老师说道。
“听说曹校长背景比较深厚,据说他有好几个兄弟的。好像一个在市里做什么领导,还有一个兄弟在镇里担任什么领导职务。 ”兴华一直是他们这几个人种消息比较灵通的人士,于是他率先发言。
“真的、假的?怪不得曹校长空降曙光担任校长,原来是官基深厚啊!”东学在旁边发感叹说道。
“我觉得我们应该和新校长提议,随着外地教师比例的增加,我们也应该有老师进入学校的领导层才对。 ”王建平突然发出了惊人之语。
“有道理,这个想法不错,我们是应该和新校长提议说说看。学校的制度多少也要考虑我们这些外来教师的生活需求才对。”新民也跟着说道。
这两个家伙,看来都有做干部的念头,阿良听了他们两个人的话不由得想到。后来,他们还确实是如愿以偿了。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延伸开去更让阿良思绪万千:不想做领导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啊!好白菜常被猪拱,癞蛤蟆常吃天鹅肉啊!阿良后来才明白了,年轻人有企图心,是一种很重要的成长素养。
“新校长是个实干家,很对我的胃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嘛!我也是个干实事的人,今后估计曙光中学教学有希望了。”兴华也说道。
“所谓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啊!从新校长对于我们奖金的承诺上来看,我觉的校长不是个爱财人,以后我们学校里可能会更加风清气正的。 ”阿良在旁边也若有所思地说道。
“其实,学校里主要是个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的问题,估计新校长在这方面很有一套。”亮平也插言道。
“我觉得教学是个良心饭水,有时候不是光靠钱能够长久维持的。还应该有一个精神层面的信仰问题。作为教师,多少是要有点奉献精的。”胡亮平发表了他的看法。
就这样,阿良他们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新校长给大家带来的期盼和期望。或许吧,这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他们的想法有些还是太天真,太理想化了。
因为这人间万事,都如太史公司马迁所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方面就连新上任的曹校长也不能够例外。当然,这是后话,但就曹校长当时上任的作为来看,还是让阿良他们这些人充满了对于前途的期望,对于自己教学的期望,对于学校振兴的期望!
那时,阿良还用自己的诗作记录了当时的心境。
畅想希望
寄望学校领导人,英明神武伴我行。
为君愿献十年功,化作学子引路人!
他年我等再回首,累累硕果校史陈。
上下同欲无所挡,振兴曙光在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