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河东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8.感恩老校长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58感恩老校长

    如果说阿良来到曙光中学最应该感谢的人,那就是陈校长,一位给人关怀,令人尊敬的老校长。正是他的首肯,接受了他们这些外来教师,使得这些天涯游子有了一个立足之地,为他们这些年轻教师以后事业的生根发芽和发展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老校长投之以李,这批新来的老师报之以桃,多年以后,阿良他们中的好多老师,挑起了学校教学的大梁。

    据老校长说,他和教委的领导提出需要一些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的要求后,很是得到了本校元老教师们的反对在那些学校元老眼里,外来教师是教不了书的,当然,他们也指出客观上当时学校也难以安排新教师们的住宿问题。

    好在老校长力排众议,“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想想你们当年做教师的时候,是不是也是从一穷二白起家的。”这是老校长对于那些反对他的老教师们说的话,阿良也是后来听老校长说的。正是老校长的努力坚持,学校才实施了引进新教师的措施,一方面响应了教育局的号召,另一方面也为后来学校的发展积累了许多中坚力量,为学校师资结构的改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江山代有才人出,世上新人胜旧人。这是新老交替的必然,任凭你再怎么留恋,也阻挡不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阿良觉得,老校长的英明之处就是有发展的眼光,能看到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是一位智者,一位心中装着学校未来发展的教育工作者。

    阿良对于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的了解,也是源于学校领导在中秋节时对于他们这些外地教师的慰问。

    阿良记得,在他和新民从蒋老师家里过中秋节回来后的一个周五晚上,初一年级组长通知,学校领导要对他们这几个外地教师进行中秋节慰问活动,到时候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在曙光饭店里请他们七个外地教师吃一顿晚饭。

    劳累了一周的阿良周五放晚学刚刚回到宿舍,本想着好好休息一下,烧点晚饭吃吃。不成想新民提醒他说:“难道你忘了么?周一不是年级组长说今天晚上学校领导请我们吃晚饭么?今天我们要去吃大餐了,集体庆祝一个迟到的中秋节。”

    听了新民的提醒,阿良才记起,原来今天学校要请他们几个吃晚饭。

    “那还等什么?我们一起去吧!”阿良马上来了劲头,急忙和新民说道。

    “要等其他几位班主任回来后,我们一道过去,你就先看看电视吧!”新民和阿良说道。

    “这周上课不知道为什么,很是吃力,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啊?”阿良对着新民说道。

    “每天早起晚归,能不累吗!劳心又劳力啊!”新民很有感触地说道。

    “看来,选择了做老师,某种意义上就是选择了奉献啊!局外人很少能感受到当老师的辛苦的。”新民继续说道。

    当阿良和新民在谈论着上课的事情时,其他几位老师也陆续回到了宿舍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聚到了阿良和新民的宿舍,他们准备一道集体去赴学校领导的约。

    “时间差不多了,大家都到齐了,我们一起去饭店吧!”新民对看电视的几位老师说道。

    “晚上领导请客,大家喝酒注意自己的酒量啊!不要到时候喝醉了出洋相。”王建平也提醒各位老师说道。

    “校长和学校领导头一次请我们吃饭,到时候大家要敬好各位领导啊!尤其是阿良,内蒙古的喝酒应该厉害的。”狡猾的刘兴华没喝酒之前就给阿良下套了。

    “不能上你的老当,其实喝酒拼的是胆量,而不是酒量,到时候大家尽力而为吧,别让领导几句话就老老实实地喝醉就可以了。”阿良对兴华说道。

    等阿良和大家赶到曙光饭店时,学校里的几位主要领导已经点好了菜,等着他们的到来了。这让阿良和他的几位同事们很是受宠若惊。

    “来来来,各位新老师,快落座,今天趁着中秋节的余韵,给各位老师庆祝一个迟来的祝福。”陈校长笑着招呼大家坐定后说道。

    阿良坐下后才发现,学校里来了四位领导,除了陈校长外,还有教务处的钱主任;两位副校长,一位姓李,一位姓曹。阿良知道,这几位就是处在学校领导金字塔顶端的几位元老教师。

    对于陈校长阿良和其他几位新老师都比较熟悉,因为开学以来的教师会议上,陈校长已经给他们作了好几次讲话,尤其是每次当阿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碰到难题的时候,第一个要找的学校领导就是陈校长。在阿良他们这些新老师眼里,陈校长就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就如同父亲一样的和蔼长者。

    “今天我们几位领导商量之后一道决定,就破例一回为能千里迢迢来曙光中学教书的各位外地老师庆祝一个迟到的聚会。本来我们计划在中秋节当天晚上请大家晚餐的,不巧那天其他几位领导抽不出时间,只好在今天给大家补一个聚餐了。作为校长,我祝各位新来的老师在今后的学校教学生活中能出类拔萃,再立新功,让我们大家先喝一杯。”陈校长说着话,把杯中的米酒一饮而尽。

    看到陈校长身先士卒,喝干了杯中的米酒,阿良和其他几位老师也陆续喝掉了钱主任为他们倒好的米酒。

    “感谢学校领导的关心,我们以后一定安心教育,努力奋斗,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努力工作。”李新民率先当着几位学校领导的面代表大家表了态。

    “陈校长,李校长,曹校长,钱主任,我初来乍到,多亏学校接待,才能在这里安身立命,我先敬领导们一杯酒,表示对大家的由衷感谢。”阿良举起了杯中酒,准备给几位领导敬酒。

    “别忙,别忙,小良老师,既然要表示自己的诚意,那是不是应该单独依次敬各位领导一杯啊?先从陈校长开始敬起。”旁边的钱主任拦住了正要喝酒的阿良后说道。

    “有道理,阿良,为了表达我们的敬意,应该敬每一位领导一杯的。”旁边的刘兴华也附和着钱主任的话笑着对阿良说道。

    兴华一句话狠狠地将了阿良一军,阿良知道自己根本就喝不了多少酒,尤其是这里人们自己酿的米酒,阿良更是不胜酒力。开始就这样一杯一杯喝下去,后边难免要喝醉。看着旁边幸灾乐祸的兴华,阿良在心里暗暗地骂道,这个拍马屁的家伙。

    “好,为了不辜负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厚爱,我就舍命陪君子了,来先敬陈校长一杯。”阿良说着话,一饮而尽。

    后边,阿良分别敬了曹李二位副校长和钱主任一杯,几杯酒喝下去,阿良就觉的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看来这米酒的力道开始逐渐发威了。

    “好样的,不愧是来自内蒙古的小伙子,到底豪爽。”几位校长一起对阿良竖起了大拇指。

    “各位领导,我是酒量不大胆量大,我们几位当中能喝酒的有好几个,尤其刘兴华喝酒也很厉害。不妨让他敬敬各位领导。”阿良说着话,把刘兴华推到了前边。来而不往非礼也,阿良冲着兴华笑着挤了挤眼睛。

    “好的,我也轮流敬敬各位领导吧!借着这个机会我也表现一下。不过我的酒量也有限,最好王建平帮我一把,他们四川的几位老师,喝酒也厉害的。”兴华一边说,一边看着王建平他们几个人。

    “你的任务你领了,不要找借口,喝一个嘛!”胡亮平在旁边对刘兴华说道。

    “各位老师等一下啊!我们陈校长年纪大了,不能陪大家这样一杯一杯喝了,接下来的酒就要看各位新老师的表现了,有谁能替陈校长把敬酒喝掉那就最好了。”为了保护陈校长,钱主任急忙和在坐的几位新老师解释道。

    “我确实身体不好,再有三年就退休了,本来今天不打算喝酒的,但为了给大家鼓劲,我破例喝了几杯。接下来我就以水代酒和各位老师们喝一点吧!”陈校长笑着打断了钱主任的话。

    “好的,好的,陈校长的酒我就代劳了,其他几位领导的酒我是要单独敬的。”新民终于也大气地说话了。

    “来,我们四个代表川军老师,来给各位领导集体敬一个。”说着话的时候,新民四个人一起和其他三位领导喝了一杯。

    “老师们,光顾着喝酒了,大家来品尝一下我们曙光镇的特色菜,看看味道如何?”说着话,曹副校长招呼着老师们一起吃菜。

    “这是我们镇上著名的清水羊肉,蘸着酱油吃味道非常鲜美。江阴特色,极品冷菜。”旁边的陈校长一边介绍着桌上的菜名,一边把装满羊肉的盘子放到了桌子的中间。

    阿良这才注意到桌子上陈校长说的羊肉,从形态上看来,和他老家的羊肉吃法上确实不同。阿良家乡的羊肉只要放在锅里加点作料煮熟,趁热就可以大快朵颐了。而江阴的羊肉是冷吃的。这是和阿良老家最大的区别。

    阿良按照陈校长的提示,也夹了一块羊肉,蘸着味极鲜酱油浸泡过大蒜叶味道,一口吃了下去。还别说,这个羊肉的味道还真不错,咽到肚里以后,不一会儿就有一股暖流渐渐地涌遍了全身。看来这南方的羊肉真的是大补之物啊。阿良不由得暗暗想到。

    “我们这里的羊肉,天气越冷吃起来越有味道。尤其在配上点羊杂,烧个羊杂汤,那个味道就更是鲜美无比了。 ”旁边的李副校长也给他们几个新老师介绍起了这里听了让人流口水的羊肉的吃法。

    “现在还不是最好的吃羊肉的时候,最好要到十二月份,天气完全冷下来,才是最好的吃羊肉的季节。我们这里好些乡镇都有羊肉馆。到时,你们几位老师可以一道出去品尝品尝的。”陈校长给大家讲了到江阴地方上吃羊肉的建议。

    阿良记忆最清楚的就是关于当地有冬至日吃羊肉的习惯的介绍,陈校长给他们讲的也是有声有色。

    陈校长是这样说的:在过去年代,地主人家为了在年末督促长工们努力收取地租,往往会在冬至这一天给大家吃一顿羊肉,一个是应付冬季的严寒,二一个就是为了给长工们蓄积点体能,毕竟要靠他们的辛勤劳作,才能保证地主家收入的不断增长另外,羊肉本身大补,有助于人们在冬季能抵抗寒冷的侵扰。后来便逐渐成为江阴地方上的一种习俗,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人家在冬至吃一顿羊肉已经不成问题,这个习俗也就渐渐地传播开来了。以至于现在,每到冬至的前夜,吃羊肉就成为江阴人家家必配的一道菜。

    同时,老校长还讲了在江阴吃羊肉只在冬季,其他季节一般不吃的,现在人们吃的好了,天还没有冷,有些饭店就有羊肉开卖了。包括我们今天请各位老师吃的羊肉,在过去来说还没有到时令啊!

    老校长讲的这个故事,让阿良也产生了许多联想。在他内心里看来,这里人们吃羊肉只在冬季,实际上是为了保护有限的山羊资源,如果每个季节都吃羊肉,农家人养羊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人们吃羊的速度的。最后羊要灭绝的。当然,老天爷也给了很大的配合,大夏天骄阳似火,火热难耐的时候,再吃羊肉,那无异于自找难过。尤其过去也没有制冷的设备,也不能躲在空调里吃羊肉。这或许也就是江阴地区山羊能够得以延续的最主要的原因。这就是一种生态平衡,先人们很智慧地解决了供需之间的矛盾,让资源能够得以再生。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有节制才有永恒,一味的贪得无厌最终就是走向灭亡。

    “阿良,我们俩个喝一杯,”正当阿良浮想联翩的时候,亮平在旁边的说话声让阿良又回到了酒桌上来。

    阿良和亮平也喝了一杯,“多谢老弟,我也回敬你一杯吧!”说着话,阿良也回敬了亮平一杯酒。在阿良眼里,亮平是个很仗义的人,平常也比较低调,说话也不多,但每每有事情求到他时,亮平也从来不会拒绝。不过,由于性格上的率直,今天的酒亮平明显有些喝多了。阿良看得出,亮平说话开始变多了,而且特别强调道理。这就是一个人喝酒开始喝多的最初表现。

    新民喝酒在所有新来的老师中最为狡猾,他对于敬酒从来不主动,而且每当有人给他敬酒时,他都说胃不好,不能喝酒。而且,在后来的几十年中,新民一直说自己胃不好,很少喝酒。以至于后来一喝到酒,大家都知道新民胃不好,这也帮他躲掉了好多令人难堪的劝酒。新民的这个推辞阿良也曾经试着用过,但都不管用,人家一说到喝酒,就知道内蒙古人能喝,酒量大。每次,阿良都是勉强应对,也常常喝到呕吐,喝到大醉。好在阿良喝醉后不生是非,只是一觉大睡。

    这次,阿良对于学校的领导也是盛情难却,阿良只记得最后也喝醉了,后来也不知道是谁把他弄回了宿舍。

    那次吃饭,后来阿良唯一遗憾的就是喝的酩酊大醉,以至于他们那次晚饭是怎么结束的自己都不清楚。直到第二天中午醒来,阿良才发现自己整整睡了大半天。真正地让阿良体味了一次什么叫醉生梦死。有了这次教训,在后来几十年的吃饭喝酒当中,阿良再也不烂喝酒了,随便你怎么劝酒,阿良坚持能不喝就坚决不喝。也就是从那时起,保持清醒,成为阿良在参加集体活动时候坚持的第一原则。

    在接下来学校领导的帮助下,阿良和其他几位老师渐渐地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第一学期结束时,李新民,王建平,刘兴华等都被评为了校级优秀班主任,阿良和其他几位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会表扬,表扬他们工作积极,态度认真。

    再后来,陈校长和镇里领导争取,为学校建了新的食堂和宿舍,阿良和他的几位同事也乔迁新居。同时,陈校长也积极地动员本地老师,为他们这些外地教师介绍对象,努力解决这些年轻教师的个人问题。

    陈校长做的这所有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阿良,他从心里感谢老校长对他们的帮助。

    三年后,陈校长退休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校园。但时不时的,阿良依旧看到陈校长返校的身影,后来才得知,他是在帮着学校整理校史,而且一直坚持到他去世的时候依旧心系学校教育。

    这种蜡烛精神,一直深深地震撼着阿良的心,使得他在后来的几十年教学中始终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倏忽和懒惰。否则,他觉得对不起陈校长对他们的期许和关怀。

    后来,在得知陈校长去世的消息时,阿良在难过之余写下了一首悼念小诗:

    悼念陈校长

    我来曙中您相迎,感恩曾经相知情。

    三尺讲台虽狭窄,七尺男儿可立身。

    欣闻校长德艺馨,立身处事显精神。

    春蚕吐丝化成茧,撑起曙光一片天。

    一生最念曙中事,不忘学校桑梓情。

    老骥伏枥志千里,古稀之年尚恭行。

    突闻先生驾鹤西,眼泪满眶心凄凄。

    苍天飘雪地缟素,祈愿逝者永安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