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3日,星期六,阵雨,22~9c
今天出去吃饭了,回来的有点晚。坐着公交车欣赏着夜景。刚下过雨的城市,空气也格外的清新,只可惜只有独自一人。我的爱人,我很想你。
早晨,在疲倦中醒来,一晚的睡眠,让自己身心疲惫。前几天买了两套崖柏的枕头,说是有安神助眠的效果,给了孩子一个,剩下的都放在床上,一个人枕着三个枕头,不知何时才能够分你一个。
夜晚,一个人躺在床上,是在空荡。自己从小就是习惯性的贴着床边睡觉,感觉靠着床边睡,心里踏实,有种安全。会时刻的提醒自己不要掉下去。现在睡在中间,左右都空出很大的地方,心里不免有些不踏实。
昨夜,睡得很晚。一是心里对你的挂念;二是孩子牵挂孩子的咳嗽是否有所好转;三是与父母在饭后吵了几句嘴,心中无法平静。临睡前给你写了一封邮件,心中想着千言万语,可是发现都是一堆废话,仔细斟酌了一下,同时把自己心里反思的写了一段,也不知道用词是否合适,更不知道你是否会看。原来总是担心你照顾不好孩子,现在开始吧自己的担忧也就放下了,这个世上没有一个妈不会尽心尽力的去呵护自己的孩子的,这也是一个做妈的母性。夜已深,父母也都已经睡下,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对吵架的歉意,便编辑了一段文字,向父母说明,想父母解释。
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一丝睡意都没有。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非常悔恨自己这样伤害的行为。是自己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脾气。在想想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明明自己在改变,为何一下就被打回原形,自己真的就这么难改变吗?自己真的就这么没有意志力吗?
疲倦中,本已有了睡意,突然想到了答案——习惯。对,就是自己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因为自己从小被宠着、爱着,撒娇发泼,家长的惯纵,加之自己的放纵,导致了自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问题又来了,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呢?
细细品来,即便是再好的话,在高兴的事情,只要自己跟家人、跟亲人说,就形成了一个习惯性的盛气凌人的态度去说。这样一来,再好的事情,在好的言语说着说着,就会变了味道,最后变成了争吵,在最后变成了相互伤害。
想起父母自打事情发生以来,为了我们之间的事情殚精竭虑,更是每天尽可能的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怕我们彼此都作出过激的行为。他们现在除了替我们担心,除了照顾好孩子,我们俩之间的事情他们却什么也做不了。我能体会到他们的担忧,更能体会到他们的欲言又止的心情。
他们现在所能做的,希望在不影响大的前提下,能与我好好聊聊,知道我的想法,同时希望劝劝我,让我真正的明白自己身上的问题。很不幸,父母这样的举动无济于事,甚至有时候会让我很反感。并不是我不明白,不懂得他们,而我发现自己对父母的芥蒂太深了。
为什么会有芥蒂。只要他们一说我,再好的言语,期初我都可以接受,只要一提比较,或者与比较相似的话说出来,如同触碰到我的一根极为敏感的神经,这根神经是什么?就是从小无论自己怎么做,做的好与坏,都会是一顿数落。我从小就明白,这样的数落是为了自己好,为了能让自己能够长进。但是我就反感,打心底里反感。从小就从被数落中长大的,到现在对数落就是一种抵触心理,逆反心理。即使现在31岁了,没错,已过而立之年。从小就是挂着年龄来数落,就如同以前一幕幕在自己眼前出现。即便我心里很清楚他们也是为了我好才教育我,但是我反感这样的教育,在我心里就会认为我这样被教育着,我到底有多不好,我真有说的那样不好吗?
就像前几天反思自己的一样,事情已经过去了,可是我心里没有过去,为什么会没有过去。从小就这样被数落着过来的,翻来覆去的数落,本来已经过去了,可是又被翻出来数落一回。自己不得不逼迫自己去记住很多事情,因为不知道下一次被数落时,会翻出那件事情来。慢慢的就习惯了,习惯翻来覆去的去比较,习惯了翻来覆去的去拿同一件事不断地比较。
自己也只有逼迫自己记住更多的事情,才能与父母对抗,为的就是证明自己是对的,为的就是在被数落时拿出更加有力的与父母对抗。没错,就是对抗,为的就是证明没有父母说的这么差,用不着这样数落我,我也不希望被这样的数落。
你曾说哪个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好。当时,我没有反驳你。我承认父母对我很好,很爱我,也很宠我,更加的娇惯我。在我体会到就是正因为他们爱我,宠我、娇惯我,同样在数落我时,感觉一点顾忌都没有,两个极端。只是当时我没有说出来而已。当抗争结束,冷静下来,想想自己的做法,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问自己后悔吗?不后悔是假的。后悔自己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很多事情,自己却不知所措,为什么不知所措,就是因为数落我时,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爱我,不知所措的是,是我无法改变这样的现状。
既然无法改变现状,那么自己就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时候,再次面对同样的事情,就会习惯性的,而且是不自觉的,就如同走一条捷径一样,自己就会选择抗争的办法处理问题。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了最近的一个热词——原生态家庭。没错,这就是自己的原生态家庭,无论父母、我在处理问题时,所用的处理方法,都是多少年养成的,碰见事情就是选择惯用的解决办法。包括我对你的态度上,你从来没有否认过我不爱你,就是对你计较、嫌弃,其实不是。现在可以理解为从原生态家庭中养成的习惯——爱的方式就是这样,认为多说说,多挂念、多指点,就是爱你。自己认为这样做就是对你无私的爱。而你就应该按照自己所说的那样做,就是接受自己的爱,而接受了生活就会幸福。就像父母那样。
当自己写完这段文字后,终于发现自己的根源在哪里——原生态家庭的影响。并非是在给自己找理由,更不是将问题引向家庭,而是经过事情,经过处理事情的方式,经过自己的思考,去考究问题出现在哪里,去探寻自己的做法从何而来。
突然发现从根源上讲,我们之间不存在任何问题。只是彼此相爱的方式,没有真正的契合。而没有出现契合的原因就是因为我爱你的方式出现了问题,而且是根本性的问题。所以迫使你作出了这样的选择,你可以作出选择,而我却不能。
夫妻关系可以解除,只需要红本换绿本,我们之间就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但自己可以解除亲情的关系吗?自己不是一次两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自己及做不到,也没有办法做到。虽然跟父母有矛盾,虽然会置气,但是自己清楚,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自己心里也爱着父母。这是无法割断的感情。你呢?你是我的爱人,虽然有时你的言语、行为让我看不惯,会生气,我也会向你发脾气,但是自己会因为你这样,去割舍我们之间的感情吗?答案很明显——不会。
既然不会,那该如何处理你我之间的问题呢?当初结婚时,我就答应你,为了你,自己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那就改变自己身上原有生态家庭爱的方式。找一种可以彼此接受的方式去爱。
昨晚冥想时,听到了这么一段话: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位年幼且受伤的小孩。我们在童年时期,可能会经历过困难,甚至创伤。为了保护自己,防备将来再受痛苦,我们会试着忘记从前的痛苦。每次触及痛苦的经历,我们都以为自己无法忍受。因而将感受与记忆深深埋藏在潜意识内。几十年来,我们可能因此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在小孩。但是忽视这个孩并不表示他不存在。这个受伤的小孩一直在那里,期待我们的关注。它需要我们的陪伴,需要我们的关怀,需要慢慢成长起来。
看完这段文字以后,自己内心不就有这么一个受伤的小孩,因为受了伤,知道疼,知道痛,但不知道如何安抚。一切皆由心生,一切皆由心造,一切又因心而起,那就先去改造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心态,把自己以前的是是非非全部放下、忘记,让自重新开始。
因为思考,所以会反思;因为认识,所以会改变;既然是自己选择爱的方式错了,那就让自己先学会放下错误的方式,再去选择一种适合彼此爱的方式。以前的自己过于保守,因为太过于顾忌你的想法;以前太过于在乎,因为怕你受伤;以前太过于自己我,因为怕你走错路。
既然自己已经认识到了,那就去改正,可能一时无法实现,只要自己不断地前行,只要心中充满阳光,远点累点都不怕,相信自己会找到一个彼此舒适的相处方式在一起生活。
今天又重新认识了第一次自己,感觉又进步了一点。希望你能看到我的进步。今天下了三场雨,发了一天信息给你,望你多保重自己。今天是自己戒烟的第七天。愿你一切安好,天气变幻无常,望能好好照顾好自己。
我爱你——丹。
2019年4月12日 2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