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龟儿闲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章 高考估分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高考结束了,那个年代高考的流程与现在还是有些区别,高考结束后,先给考生们几天时间来估分。当年的这个估分又不同于现在的估分,那个年代高考估分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考生要完全根据自己的估分和各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来决定自己要填写的三个高校志愿。所以,每年高考录取都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某考生估分很乐观,估了600分,于是就大胆地报考了心仪的第一梯队的重点大学,而且,为了表示自己的自信心,在后面需要填报调剂志愿时,他选择了不调剂。结果高考成绩一下来,唉,只考了550分,这成绩比他预估的分少了50多分,虽然成绩也算可以,过了重点大学的分数线,上个还不错的非国家重点高校也是绰绰有余,甚至捡个漏,上个重点大学也不是没可能。但因为他的自信和自负,明确写了不参与调剂,结果牛皮吹大了,没法收场,想上一般的大学也没了可能,只好偃旗息鼓,回家复读了。还有些相反的例子,比如,本来就感觉考的不好,而且,平时模拟考试什么的成绩也在那摆着呢,所以估分只估了个510分,还没上重点线,一想,嗨,算了,上重点是没戏了,而且热门点的一般本科也没戏,要想十拿九稳,干脆就直接报大专得了,按往年录取情况,这个估分,上个好一点大专那是绰绰有余的。于是,一咬牙、一跺脚,第一志愿报了专科,根本就没报本科,结果成绩下来了,一看,哇塞,550分,这么高啊!都超过重点大学分数线了,后来一想,哇塞,完了,就是考600分也没用啊,大专院校已经稳稳地把他档案提走了。当然,笔者只是举了一些那个年代高考的一些极端的例子,笔者也毕竟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也许举例并不准确,但只是想说明一个观点,想当年,你考得好还真不如估得好。当然,这也许就是后来把“一估定终身”的奇葩高考报志愿的政策做了本质上的改变,变成了现在的虽然也估分,但主要还是等个人成绩出来后,再采取大数据,结合各高校当年招生情况来报志愿,甚至还可以模拟报志愿。这样的好日子,笔者这代人是赶不上趟了,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笔者扯的有点远,还接着说咱们的男主人公,也就是笔者的老同学王海运,那年高考下来,他估分是560-570之间。他也是很自负的人,虽然,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他考了还不到500分,但学霸毕竟还是学霸,在意识到彻底失恋后,他虽然备受痛苦折磨,但他还是没有放弃,他下决心一定要与女孩儿考入同一所大学,他要当着她的面问清楚,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如果她的确已经有了心上人,他也至少会释然,那就祝福他们;如果,她有难言之隐,而且,并没有这样一个痞子似的男友存在,那他就要从头开始追求她,保护她。但无论是怎样的情况,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的高考成绩要足够高,至少要超过女孩儿成绩,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轻轻松松地跟女孩儿一起走进同一所大学。

    估分估好了,下一步马上要做的就是确定女孩儿要报考的大学和专业,这一步也是计划中关键的一步,因为只有掌握这些信息,他才有可能实现这个同人一所大学的目标。当然,要做好这一步,只有一个突破口,那就是敏叔!

    已经开始填报志愿了,王海运故意迟迟未报,他在等,等待那个确切的消息,要等到最后一刻再填报自己的志愿。为了这个事,他特意跑回了老家,爹娘对他估分和报考志愿的事一窍不通,也没打听,他们充分相信海子的选择。而且,在他们眼里,既然高考已经结束,那就意味着大局已定,无论考得好也好,不好也好,一切都无法改变了。

    海运在家没呆一会儿就骑车去了乡公社,正好敏叔没出车,在宿舍里扇电扇,看到海子来了,很高兴,还特意拿出来半边西瓜,切给他吃。高考后的海子也似乎从一个懵懂的孩子一夜之间已经成长为一个大男人了,他琢磨着如何套出敏叔的话,而且不引起他的嫌疑。还是敏叔先问他了,问他考的怎么样,估分估了多少?海运想了想,故作伤心地说,“俺这次没发挥好,估摸着也就500分出头吧”,说完一脸懊恼的样子。敏叔说“不可能吧,不会只有500吧?我家娜娜估分都估了差不多五百二三十分呢。”看来,秦丽娜这次考的还是比较理想的,如果不出什么差错,如果报名河北大学或农大,这个分数也是铁板钉钉的,而且,这几个学校就在宝定,离她家很近,学校虽然不是国家重点大学,但在省内也算是名校了。但好像以前听秦丽娜说过,她不愿意报告这几所当地的大学,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当然,现在也不知道。也许是因为这两所省里的重点大学每年的分数线也都在500分以上,以她当年的学习成绩来说,的确还是有些难度的。

    为了摸清实底儿,海运顾不上理睬敏叔对他今年发挥失常的惋惜,故意说道,“那么,丽娜这个分数上河大和农大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了啊,建议还是河大,名气要大的一些。”海运抛出这两个选择,就是为了引导敏叔说出他最想听的答案。

    “嗯,家里人都是这个意见,河大每年分数线也就500分,只要她估分差距不是特别大,考上河大是稳打稳的事。再说河大就在家边上,也方便家里照顾她,就这么一个妹子,她妈妈也不希望她去太远。”听敏叔的意思,看来女孩儿还是选择报考了就近的河大。但,敏叔话锋突然一转,“可这孩子就是不听话,太拧了,昨天她没跟家里人商量就填报了什么北京石油学院,还报的什么工商管理专业,虽然说北京也不算远,但毕竟离家还有一两百公里,不是抬抬脚就能去的。再说了,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报什么石油学院?真不知道她是咋想的!石油学院也只是个普通本科,往年分数线还没有河大的高,话又说回来了,工商管理专业,名字听是好听,出来了能干吗?哪个厂子需要招个女老总啊。哎,就是不听话。”敏叔嘟嘟囔囔地说了一大堆,但海运想要的答案都已在里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