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朝笔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英雄将出少年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后汉乾祐元年(948年),二十一岁的赵匡胤,小伙儿胆儿挺大的,只身一人走在往襄阳的路上。他原计划是从襄阳取道向西,然后往凤翔方向,投奔当时在凤翔讨逆军中工作的父亲赵弘殷,想要从此献身于那个时代的红色革命中。

    赵弘殷,少骁勇,善骑射,曾经在皇帝的贴身保镖团(禁军)干过,前途光明,收入可观,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高级公务员,金饭碗的。

    理论上讲,赵匡胤家的家庭条件在当时看应该还是不错的。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也不是被抓了壮丁,更不是兵役,别的人实在不能理解这个小伙子为什么偏偏要去投军呢。

    哥们,跟我一起提个鸟笼上街收个租什么的,闲来喝喝茶水逛逛窑子,难道不比当兵的舒服多了么?

    “你丫懂个屁,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匡胤凶在心里默默无闻地鄙视到。

    确实,有些东西是那些纨绔子弟根本不能明白的。投身军营,从此过着金戈铁马,戎马倥偬的日子,一直是匡胤兄心中未曾更改的一个梦想!梦想呢!虽然从小就有厌学的情绪,还经常旷课,但却从未有哪天间歇过练武,生疏过骑射本领。因为到他二十一岁,虽然这个中原的主人已经陆续换了三个(后唐,后晋,后汉),战争从未有哪一天停止过。可他明明白白地知道,他,要努力活着。

    姓名:赵匡胤

    出生时间:后唐天成二年(927年)

    原国籍:后唐,后晋,后汉

    待用国籍:后周,宋。

    特别备注:赵匡胤,宋朝第一张身份证持有人。

    综评:是他,终结了这个乱世。

    当然了,赵匡胤的这份简历,是这个时候正走在往襄阳路上的他根本想象不到的。而摆在这个年轻人眼前的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

    他兜里没钱了。

    这次出远门加上走得急,赵匡胤身上带的钱不多(毕竟算是离家出走吧),走到襄阳,盘缠用光了,吃饭住旅社都成了问题。

    有人想给赵先生出个主意,你难道不会到路边的人家借宿先凑合一晚上啊——等等,要知道这可是在五代十国,当时的中原的土特产就是匪兵,流寇。有些人看上去他像是个小伙计打杂的,结果到了三更半夜,等人家挑开了门,刀架在你脖子上,完了你才知道敢情这人还兼职打劫这一副业。所以,去跟从没打交道的陌生人家借宿,估计那是嫌命长了。

    虽然借宿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可是赵匡胤知道,另有一个地方还是不妨去试一试的。

    那个地方就是寺庙。

    嗯,你做的非常好,赵同学,一切在往预计的方向发展中。因为在那个地方,你将会遇到一个改变了你人生际遇的人。

    赵匡胤的运气不错,估计小样儿这会儿心挺诚的,居然还真让他找着了一座寺庙。

    可是,走到庙门口,让看庙门的两个小和尚给拦住了,不让进。

    赵匡胤扯了个蛋,说,你看小师傅,我诚心向佛,进去拜个菩萨怎么你们也不让进啊。

    小和尚说,拜佛可以是可以,先给香油钱。

    赵匡胤说,哦是这样的,临出门忘记把钱带身上了,不过没关系,你看我多心诚哪。

    另一个小和尚说,那不行,得看到你出了多少香油钱后我们才能确认你心有多诚。

    赵匡胤平静了一下火气,到底还是没有钱啊,一下子就比人矮了半截,只好扯着笑脸,满面堆笑地跟小和尚说道,是这样的,我打很远的地方来,盘缠用光了,想在贵寺借宿一晚上,还望收留。

    小和尚回答的很痛快,两个字,不收。

    赵匡胤的火气腾的上来了,嘴上骂着,一边撸衣服袖子。

    其实赵匡胤也错怪两个小和尚了,他们不收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这两天又在打仗了,从前线溜回来一撮儿逃兵横行这一带,还别说,在前线打不过敌人,回头祸害起自家人来那倒是有模有样。先是扒了寺里的功德箱,接着扒寺庙的墙头,前几天居然趁夜把寺庙的大门给扒了去。

    没办法了,方丈派了几个小和尚们站岗,见到可疑的陌生人别让进。

    几个小和尚见到的第一个可疑陌生人就是赵匡胤,一看他肩上包袱不是很大,身上还脏兮兮的,怎么看都不像是来给庙里添香油钱的。于是两个小和尚就给拦住了。

    不想话没说三句,眼前这人火气挺大,要动手打人。

    两个小和尚顿时印证了心里的想法,打第一眼看你就不像是什么好人,现在看来,果然不是。

    两边人要动手,一个老和尚从里面走了出来。

    老和尚说,让他进来吧。

    小和尚不明白,问道,方丈,这位是您家亲戚呀。

    老和尚微笑着说,你们快去收拾出一间客房。这位,是贵人。

    史料上查不到这个老和尚姓什么叫什么名字,因为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只知道自号空空和尚。和所有电视剧里少林寺方丈的形象差不多,白胡子一抓一大把,是时,老和尚已经一百多岁了,而且打乾祐元年(948年)往后,很争气,又继续活了二十八年,到宋太平兴国(976年)年间才去世。

    要是放到今天,应该可以破吉尼斯纪录了。

    而且,高寿的老和尚还有另一项世界纪录,那就是老和尚是只靠喝水,不进饭食坚持时间最长的人。

    据说,赵匡胤在狼吞虎咽吃饭的时候,看见老和尚只盛了半碗饭,很奇怪,问老和尚,是不是咱们庙里的粮食不多了,所以方丈你要省着点吃?

    老和尚说,老衲以气为食,早就不用吃饭菜了。今天吃这半碗饭还是主要看在你的面子上,陪陪你的。

    不过比不吃饭还要更有趣的是老和尚的另一项本领——卜卦。

    现在社会上所有摆地摊看相的人说的话差不多一样,你坐我前面什么都别说,我一掐指就知道你姓什么叫什么做什么老婆几个有没有二奶等等都能给你算出来,申明,不准不要钱啊。

    当然,和这些人不一样,空空和尚却是真心会算命啊,还一掐一个准儿。

    赵匡胤问,方丈,您给算算,我应从何路前行,方可得志?

    老和尚答,再往北行。

    赵匡胤又问,际遇如何?

    老和尚答:遇郭乃安,历周始显,两日重光,囊木应谶。明白了吗?

    赵匡胤摇摇头,不明白。

    老和尚笑了,附送一句:不用急,点检作天子,已有定数。

    点检作天子,短短五个字,结果要了一个人的命。

    赵匡胤的际遇,从此时改变。虽然他不能理解老和尚说的是什么意思,天子点检又是哪个人。但是没关系,往北,接着往北走就对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