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祯的设想之中,目前工业发展,只要是为农业抗旱提供足够的支持。只要粮食问题能妥善解决,就可以为大明帝国提供一个稳定的时段,从而一步一步解决世袭制度的各种弊端。
经过近两年的示范,来往于京城的人们,已经从皇庄的农业丰收上,看到了粮食大幅度增产的可能。市场需求已经被激发出来。剩下的就是如何低成本快速制造出足够多的抽水机,甚至蒸汽轮机和钻井机。只要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拥有足够多的抽水机。流寇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
大明的海外建藩,才刚刚开始。需要时间去扩大移民规模。目前移民的地方,多是热带海岛,粮食的总产量提高需要时间。大明庞大的人口规模,使得任何问题都非常严重。
在目前,崇祯没有太多的利润去提高兵仗局工匠的薪水。所以为了让工匠们拥有更好的生活。崇祯决定从兵仗局裁撤工匠1800人,只留下约480人就可以满足科技研发的需要。这样留下的工匠也可以增加一些薪水。
崇祯自从拥有后世记忆之后,一直在裁撤宫禁。每次裁撤会提前考虑好这些人的生存问题。这次裁撤仍然是采取自愿报名,并说明留下的人例银翻倍,每年二十两白银。
这些工匠在过去的两年,近距离看到了抽水机的功效,同时兵仗局工匠,原本多是铁匠。崇祯拥有来自后世的知识和理论,很容易从中国圈出后世有名的铁矿区域,并大致指出勘探方向。根据工匠的籍贯,大致指出了北直隶迁安,山西太原,南直隶太平府(今马鞍山),湖广兴国州(今湖北大冶)。
其实这几个地方从古代就有铁矿开发,到后世仍有大量储藏。有了大概方向,这些工匠应该可以找到合适的矿脉。
崇祯对兵仗局的要求,就是成为新技术研发中心。这些工匠在短时间内可以免费利用已有的技术和以后的新技术,期限是三年。这些工匠将以制造抽水机为主。毕竟抽水机和农具,市场前景看好。
这样最终裁减兵仗局工匠人数之后,崇祯每年的支出再度下降十二万两以上。这些工匠以后会转为民户,为崇祯最终取消匠户制度探路。
这些工匠,将使崇祯的许多新技术可以迅速扩散到全国主要城市。落后的交通,大大限制了目前抽水机的推广。这样1800名工匠在正月二十四日,离开兵仗局。
到了正月二十八日,京城气氛被即将到来的增选大学士吸引了目光。从崇祯登基之后,东林党就在试探崇祯对阉党的态度。阉党一案,虽然之局限在核心数人,但阉党其余人员仍受到影响。目前内阁大学士都有东林党背景,这让崇祯有了一点点不满意。
增加内阁人数,撤除南京六部,是崇祯减轻党争程度的一个试探。孙承宗从宣府回来有数天了,每天散朝后,门庭若市。
边关大捷,带给孙承宗的冲击非常大。悟空火箭的强大杀伤力,令孙承宗很高兴。但直到第一次交战之前,孙承宗仍不知道悟空火箭的存在,使孙承宗意识到很多问题。崇祯皇帝不仅仅保密意识很强,同时这种火器的来历就成为一个谜。莫非皇帝和天启皇帝一样,喜欢研究新事物。
毕竟崇祯多次召见西方传教士,在京城是人尽皆知的。当时甚至赏赐了多位传教士。如果不是悟空火箭的作用很大,孙承宗就会奉劝皇帝多学习经史。
到府上的,多是为了以后多出的官缺。毕竟南京六部迁到京城,会有很多官缺。南京六部目前左右侍郎等空缺较多,更不用说还有更低的职位空缺。
此时奔走在京城各处的,多是五品六品的官员。毕竟三品以上职位,需要庭推产生。此次庭推大学士,名额较多,高官没有危机感。
气温逐步回升,满街奔走的官员,正是受到了利益的吸引和驱动。崇祯正是想通过在官场形成竞争和制造危机感。到时候北京六部十二个尚书,将和九名内阁学士,通过权利的进一步分割,逐步降低皇帝的工作量。
诸多的京官都急于向上一步,而南京六部的官员一时还无法回到京城。这样在二月初一的大朝会上,还是以目前的京官为主。
原本历史上,因为建虏长期在京师周围抢掠,阉党未受魏案牵连的,趁机攻击袁崇焕。兵将范围扩大到钱龙锡,韩爌等东林党身上。崇祯在原本历史上,内阁成员十分不稳定,也是大明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
二月初一,崇祯在皇极殿,召开大朝会。在推举内阁大学士之前,崇祯先下诏:
大明立国,二百五十年有余。朕操劳国事,甚感艰辛。故设内阁大学士九人。为表朕的诚意,以后内阁大学士,庭推票数过半方可任用。百官不可随意弹劾大学士,非庭推票数过半,不可免去大学士。
这道诏令,使大学士拥有了一定的任职时间保障,以及可以避免被政敌无辜弹劾。在原本历史上,韩爌,李标,钱龙锡三人都是因为袁崇焕的案子被牵连。
又下诏,五品及以下官员,五十五岁致士。三品及以下,六十五岁致士。内阁大学士和二品官员,七十岁致士。这样就可以加快官员职位的新陈代谢。大明进士,多是三十岁左右金榜题名。这样就可以使地方官员保持年轻化。
这样的诏令,崇祯已经不需要提前和重臣商量,也不需要百官群议。
在朝堂上即将开始增选大学士时,甘薯在福建一带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北直隶皇庄的甘薯丰收,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甘薯的丰产。受气候影响,低温无法运输甘薯,所以许多北方的商人看到从南方调运甘薯的商机。
去年在司礼监太监沈良佐的协调下,福建一带的甘薯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这为甘薯的大面积引种北方提供了基础。毕竟北直隶的甘薯运到黄河沿岸,会遇到农忙等诸多因素影响。
郑芝龙在沿海的影响力,也因为很多海岛被剿灭而大幅度增加。
在过去的一年,最受打击的,除了建虏,就是广州福建交界的海盗。许多海盗转移到广东活动而远离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