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七年十月末,一日早朝,凤霞问起如今灾情及赈灾情况,左丞相郦纪信便回答持续两年的灾害已让国中哀鸿一片。不过,各地都在做一些补救措施,如北方严寒之地的牧民南迁青州府各地,愿放牧者可往山中放牧,不愿放牧者,便教以耕种之法,妥善安置;再有洪涝频发之地,便择高处,助百姓重新修房造屋,量可用田地与户数,平均分与众人,再由朝廷赊予种子农具耕牛,以安民生。
各地官吏依新赈济法将粮食交予百姓,使其归家自行埋灶做饭。所欠国粮每年春汇总一次,约定灾害过去并丰收后再按次逐渐归还。允许流民回户籍地,由当地妥善安置,非十恶不赦之罪,不再追究。
不久,有表功书到,因赈灾措施得当、安民有方,新录用或提拔各级官吏二百三十六人;但也报来因趁灾谋利、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者,抓捕并定罪有一千五百余人,其中死罪五百余人。
凤霞心中赞同这些做法,便与众人商议评定此次赈灾及抗敌有功者,予以表彰。却不想众臣为此吵成一片,致使朝堂如百鸟在林、聒噪不堪。
郦纪信与孙懋两丞相欲制止,被凤霞以眼神拦下。
论功行赏之事非一时之功,固然没有结论。众人皆忿忿不平,扬言各自回家后便起草有功之臣名录,要呈于凤霞决断。
末了,凤霞宣布,将在明年五月后在全国范围内选妃,凡国中一十八岁以上未婚配女子,皆可至朝廷设在当地县衙的特别机构报名参选。参选者不论出身,不必通琴棋书画,但有性格果毅、为人真诚、武艺高强、善良体贴者,皆可向上报送。凡参选并符合条件者,进入第一层选拔,便由国家给予其家粮一斗;进入第二层选拔,奖励其家一钧;以后每向上一层,皆奖一石。
每县选定最优者一人报送州衙,然后每州选定一人报送府衙,再然后每府评定一人报送朝廷。朝廷便在一百多名女子中选定十人报于凤霞,凤霞将亲自与之面谈,选定人选则可为妃,若无差池,三年内便可获封皇后。
并着令朝廷尽快成立相关部门,并制定相关法律规章,由孙懋主持编定。
诸事议定,退朝。
早朝毕,凤霞邀郦纪信、孙懋、卢永忠至书房。
四人坐定,凤霞笑道:“诸位连日来辛苦,想来每日被各色人等围住溜须拍马、探听风声、求官荐贤,很是忙于应付吧。”
两位丞相相视一笑。
凤霞接着说道:“观今日朝堂论功之时,有几人互相眉来眼去、袖里乾坤,不得不察呀。”
郦纪信便把一张纸条递于凤霞,上面详细罗列了各人关系网,看起来各人皆心思活络,很是不简单,凤霞看着看着不禁哑然失笑。
命纪信、永忠详加探访,汇集成册,日后有用。
此后朝中议事,多以查访、赈灾为主。另有一些琐事,如重新规定各级官吏居家及外出仪仗,务使节俭,但有敢逾矩者以渎职论。再有张榜于国中求贤,令各地官吏举荐,凡能为国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务使国家强盛者,不论出身,按个人才能录用;但各府州县每处只准举荐一人,不必经上一级衙门,直接保送朝廷;被举荐者若被重用,举荐者有赏;只是,倘若举荐者胆敢于中取利、结党营私,则以贪赃枉法罪从重处理;若所举荐者名不符实,官员以识人不明的渎职罪从轻论处。
再有各地不准将孩童过早分门别类,以保障他们能受到系统学习。在年满一十八岁后,由个人选择所要从事的领域;仍规定诸考生终生可参与科考,不准强迫或诱导考生去报考分门别类的学科。但使有各地强迫诸学子分门别类者,主管各级官吏以叛国罪论处,株连三族。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不觉间又到春季,已是景泰八年(西历1298年)春,凤霞四十二岁。天灾已是第三个年头,各地惨状仍不可小觑,好在百姓慢慢适应了这种严寒多雨的气候。
为防止瘟疫横行,便派各地将士配合殁者家属将去世之人一律火化安葬,对于那些无主亡者,由各地衙门统一火化。各地根据本地情况,各自组织恢复生产工作。对于不适宜生活居住之处,鼓励百姓南迁,可提报朝廷,由朝廷统一妥善安排。
对于周边遭灾国家,每年派专人前往辅助重建工作。方今国难之时,也只能援助些许种子,无力再大量援助。
至于海匪,海防将士渐渐有了一些心得,坚壁清野、聚居联防,取得了一定成效。
抗敌将士、官吏功过已评定,大多以功官升一级,按下不表。
朝中渐渐有几位青年才俊颇有些人望。
各地举荐及开科取士上来的人才也渐渐多了起来。
至于选妃之事,各地荐选秀女之事如火如荼进行,六月中旬,便有十位各地选上来的秀女被送到凤霞面前。经过凤霞与之一一面谈交流,留下四人,分别是左丞相郦纪信之女,因品貌端庄、沉稳机敏,封皇贵妃;特进荣禄大夫陈子达之女,因性情豁达、博闻强识,封贤妃;光禄大夫李进之女,因武艺高强又知书达礼,封庄嫔;江南绍兴府百姓家女,因小家碧玉、温婉可人,封昭仪。
七月,成婚,大赦天下。
因南粮北运不便,凤霞便与众臣商议迁都之事。群臣听罢,自是吵成一片,纷纷劝谏不可迁都。
八月,一日早朝,有漳州送来加急文书,具言城中有人以朝廷多以外派而非从本地选贤任能为由,引发骚乱。当地官员以怀柔施恩为例,未曾镇压,近日却又愈演愈烈,城中多有店铺被砸抢烧毁,百姓已无法继续按日常生活过活,请示朝廷该当如何处置。
凤霞与众臣稍作商议,便令府衙全城戒严,不准乱民外出骚扰周边各州县;以捕快衙役维持秩序,夜晚实施宵禁;指示当地尽快找到乱源并从朝廷加派人手赴漳州;另派戍边将士驻扎漳州城外,以备不时之需。
九月,令人营造洛阳。
九月下旬,漳州文书又至,具言骚乱乃外乱。原来,日本国被灾,为图自保,有意占领华夏领土重建家园。前时海盗,虽有国中流民为匪,但多为日本浪人。此次漳州骚乱,亦是日本派人经小琉球登陆漳州,出谋划策、煽动仇恨、出钱与人,方使近日骚乱频繁。
其他各地,亦有浪人煽动本地民众掀起仇恨的情报传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