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事很难简单分为好与坏,更多时候是权衡其利与弊。也很难说人是不是随着成长都会变得妥协,但是往往这样的方式才能拿到较好的结果。
景泰六年(西元1296年),凤霞四十岁。国中渐渐安定下来,君臣同心,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又遇海清河晏,华夏文明地便有了一丝复苏的迹象。而前皇后在田州那边,一切尚算顺利。
群臣见国泰民安、国力恢复,纷纷上表提请至泰山封禅,以告慰天地。凤霞以不忍劳民伤财之故,不许。
似这般又过些时日,虽稍显平静,也自得其乐。然而,忽一日,钦天监来报说,自开春至今以来,星辰异变、天倾东南,又见九星连珠,定是要有饥荒灾变,朝廷不得不早做打算。凤霞闻言与众臣相视而笑,不以为意,只让左丞相郦纪信安排工部、户部做些预防事宜。
秋日,一日早朝,议事毕。凤霞因无妻与子,为百年后计,便与群臣商议接班人事宜。众人不敢言,纷纷劝凤霞且宽心,并早日择天下良善女子成婚。凤霞见此事难以成行,便暂搁置不提。
不觉间又到了仲秋,是天下百姓合家团圆的日子。便令户部吏部慰问全国百姓、官吏、将士,朝廷也准许在京百官在中秋节早朝速毕、与亲朋故交往来相贺。
凤霞也便早早回到内廷与永忠闲聊说起近日趣闻,其中有一项小事令凤霞印象深刻。往年百姓间有俗语说“燕来不过三月三,燕走不过九月九”,只是今年燕子们早早的便已南归,城中已经几乎看不到燕子。凤霞自忖,今年入秋以来天气较往年微凉,难道果真有灾害要发生?心中隐隐有些担忧,也并未与永忠谈起。
永忠忧虑凤霞久在宫中,不知各地百姓疾苦,便怂恿凤霞带几个稳重之人化装成客商,往各地微服私访。凤霞以为然,便命他暗暗准备下,并找来郦纪信、孙懋,商议凤霞离京后相关事宜,待计划成熟后再颁布于群臣。
八月二十四日起,不断有奴儿干都司及幽云十六州各地来报,天降大雪、经久不息,早已雪深过膝,致使家畜死伤无数,又因牧民分散各处,时常有失踪之事发生。
凤霞便让左右丞相会同六部,准备御寒物资,由戍边将士护送,搜寻各处百姓,尽量把各家汇聚到城镇周围,以御严寒;沿途各府州县在城外画地增建羊圈牛棚,并广罗家畜所需饲料,以备所需。并发文令国库及各地府库广积粮草,以备可能出现的灾害。
策定,便使传令驿者快马加鞭送往各地。
待诸事安排妥当,京师以郦纪信为留守,永忠便领着凤霞一行五人,骑马经南阳府、德安府,直至武昌府,沿途查访各地风土人情、民生吏治、贸易漕运。各地百姓虽各有差异,但几乎看上去都是面色红润、身强体健。而武昌府因亦属江南鱼米之乡,又得益于长江漕运,人口已然慢慢恢复,居民也富庶起来,一行人见此无不欣慰。当然,各地依然有不公之事,凤霞便写了信笺,着人交予受害百姓,劝其去官府伸冤,凡此种种,不再赘述。
一行人在武昌府逆流而上,经荆州府、襄阳府,又回了长安。总行程一月有余。
待回到长安,已是九月底、过了霜降节气。长安也开始下起了鹅毛大雪,显得比往年又早了些。
内阁便将一月多来发生的大小事项汇集成册,一一做了禀报。凤霞也逐项做了批示,按下不表。
却说北方严寒依旧,牧民已妥善安置在各城周边,只是天寒地冻又多家畜,六部正在加紧运送粮草饲料、煤炭木料及一应御寒物资。
不觉间天气愈加寒冷,风从西北席卷狂风暴雪而来,久无放晴之势。凤霞便让群臣改为辰初时早朝,务要注意安全,并仔细留意百姓生活。
城内将士与百姓不断将积雪收拢起来,运往城外,每日循环往复。凤霞忧心城内物资难以过冬,便着内阁从江南运来粮食,又从延安府运来煤炭。
京师日常自有储备,御寒取暖不足为虑,只是现如今各地报灾奏疏像雪片般不断涌来。西起乌斯藏都司、东至威海卫,北起奴儿干都司、南至南昌府,茫茫雪域、连绵不绝,百姓每日只能藏在家中,但仍有冻伤、冻死之数上报。毕竟大户人家尚有余资,平常百姓家难有这般殷实家底,尤其是御寒木柴干草。导致农户只能冒险出门,才有了许多伤亡事故。更遑论无家可归的流民。
凤霞便责令各地盘点府库存量,然后度当地户数及组成结构,以太平仓支取赈济。然而,各地上报数目不但未见减少,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凤霞每日将内阁及六部日日留于书房,苦思对策。
不觉间又到年关,朝廷内外显得忧心忡忡。而朝鲜、鞑靼、亦力把里等周边国家不断向华夏求救,甚至有传言,饥饿难耐的游牧民族欲举国南下避灾。朝廷本着睦邻友好的原则向几个国家输送了不少粮草。
而沿海一带则时常受到海盗的侵扰,盗匪不断忽而在某一处登陆,入室抢劫、杀人越货之事不断。朝廷虽派人巩固海防,奈何海岸线太长,海盗又藏在暗处,居无定所,周边广有耳目,是故无法清剿。凤霞只得派将士护送沿海民众不断内迁,加强海防巡逻预警。
度过了一个苦涩艰难的新年,然而天寒地冻的情况并没有减轻,直到景泰七年五月,天气方才慢慢转暖。只是雪停后便是连日大雨,百姓住房已是上漏下湿、不蔽风雨,更有甚者洪涝频发、毁房坏屋,百姓只好在城墙上暂避。虽有军士们每日里驾舟往来救援,但雨势不减,百姓苦不堪言。庄稼更是颗粒无收。
朝廷紧急加派官吏、军士、物资往各地赈灾,只是上报的受灾情况愈加触目惊心。凤霞心急如焚,每日早朝毕只得在内廷祈求上天减灾降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