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这一曲,着实令人肝肠寸断。”聂远脸上虽没有表现,心中却竟然翻江倒海,能让他有如此情绪,足见这一曲动人至深。
“我也很久没有这么动情地吹过一首曲子了。”卖箫女说话仍是很平静,不过眼里隐隐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姐姐,你叫什么名字啊?可以来教我吹箫吗?”柴嫣问道。
“我不教人吹箫的,而且我也不喜欢停留。明日我便要离开此地了。”
“听君一曲,平生之幸。”聂远意识到自己方才真真正正地沉浸在了这一番情绪中,由衷说道。
“说不上什么幸运不幸运。这世上忧烦之事太多,若是一首曲子能带走一些哀愁,也不枉了曲作者的心意。”
“可是有些曲子,往往在极度哀伤之时听,愈加哀伤。”聂远道。
“没有人能吹出让人忘尽人事的曲子。即使有,真的有人愿意听吗?”吹箫女说道。
“世上烦恼之事甚多,许多人在怪着自己记性太好。”聂远道,言下之意,不愿失去记忆的人自然是多数,然而总有人困于现实,或江湖、或情场,不能自拔。“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若一个人忘了,便不会忧,也不会泣下沾襟,泪湿衣裳。
“可是如果真的有这样一首曲子,那些说着想要忘记的人,有多少宁愿选择痛苦下去?”吹箫女平静地说。
街上驻足的人群已经熙熙攘攘地散开,人流交错的街道上,仿佛只剩下了两个人的对白。聂远沉默不语,不知道这句话当如何应对。
“告别了。”吹箫女轻轻道。
“姐姐要去哪里?”柴嫣问道。
“寻一处暮春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地……”
“在下……斗胆问姑娘贵姓。”聂远问道。
“我忘记了自己的姓名。”
“忘记?”
“嗯,忘记了。”
“为什么要忘记?”
“姓名留在心中,便是一种牵挂,引起忧思的事很难忘记,可是让忧思无可寄托,也是另一种忘记。”
“没有名姓,忧思便无所寄托了吗……”聂远心中还在久久盘桓这吹箫女的话,吹箫女却已卷起了摆着的几支箫,消失在了人海。唯独留下了柴嫣看中的那只竹箫。柴嫣拿起竹箫轻轻地抚摸着它,也愣在了那里。
“我们走吧。”聂远轻轻道。
柴嫣应了一声“嗯”,拿着箫跟上了聂远。
潞州城客栈,天近傍晚。
白天酷热的天气虽然已经暂时隐去,但仍沉闷不已,特别是这间小小的客房里挤着的男女老少不同人物共有十几个。
一张桌子摆在正中,六人相对而坐,剩下一人坐在主位。坐在主位正对屋门的是一个中年道人,左右首第一分别是一个中年僧人和一个背负短枪的武林中人,其次是一个青年书生和一个看不出年纪的女郎中,桌尾的是一个中年拳师和一个中年剑客。
房间门口屋角窗边,各由各派年轻弟子站定,除此之外,桌边各在座之人身后,也有亲信弟子跟随。
“众位,贫道有礼。”为首的中年道人见众人坐定,弟子也各自站好,便起身向一众江湖同辈行礼,底下众人也一并起身回礼道:“钟道长多礼了。”
此时站在桌前的这位,便是此时道家大派正一教掌门钟仁棠,不远千里自江西龙虎山而来。左首第一位中年僧人乃是福建南少林大师释宗正,右首第一位背负短枪的是江南第一大镖局钱塘镖局总镖头、号称“七杀夺魂枪”的唐进。左首第二位青年书生也是江东成名人物,自称断情书生,用一把断情斩丝剑,无人知其姓名。右首第二位女郎中便是江东神医江振凌,然而她虽然医技在江湖上传得神乎其神,本人却放浪形骸,飘忽不定,因此事实上鲜有人见。末尾两人分别是江东慧拳门和英剑门弟子,都是小家门派。
发生在这个客栈屋中的此次聚会,乃是一次江湖聚会。它也不是一次普通的江湖聚会,聚会之人皆来自吴楚之地,且除了正一教掌门钟仁棠外,都是些江湖游侠或是门派所在不固定之地。
“诸位请就座。”正一教掌门钟仁棠一挥手,众位纷纷道:“有礼。”待众人再次坐定,钟仁棠便也坐下,开始正式议事。
“贫道斗胆派弟子相请众位,众位肯来,贫道确实深感荣幸之至。”钟仁棠开始议到正事之前,又再客气了一番。
“道长不用客气,今日时间紧迫,有事直说便是。”桌尾的慧拳门弟子道。
“吴拳师所言不错,钟道长便请说吧。”英剑门弟子附和道。
“好,如此贫道便说了,贫道此行潞州并非接五行派何长老传令而来,而是前些日子听说了契丹出兵的消息,七日之前贫道便已到达潞州了。”
钟仁棠年纪方入中年,已是江湖上人称一堂三门四派五帮的正一派掌门,他有着一副平静的面容,又有着一双总览全局的慧眼,既有道家无争之意,又不失一派掌门的威严。
“贫僧是月前专程来北少林交流取经,听闻五行派何长老的消息,近日赶到潞州的。”左首第一位的南少林僧人道。
“在下碰巧押镖归途至此。”钱塘镖局总镖头“七杀夺魂枪”唐进是一个面容严肃、眼神深邃,看起来又正气凛然的人物,背上背负七支短枪,又给他增添了几分豪气。
断情书生年前四处游玩,寻觅“塞上江南”至此,江东神医江振凌神游至中原之地,慧拳门、英剑门二门人在附近闯荡,皆是未归之时闻五行派消息而来潞州。
众人一一自报家门之后,钟仁棠又道:“在座众位皆是吴楚之地的豪杰,按理说五行派传信于天下召开武林大会,却仅仅在数日之后便举行,我等若不是有事在外,本来必定是无法如期到达的。”
钟仁棠一说,众人都道确实如此,善谈者喜欢多说两句,更有英剑门门徒怀疑此次武林大会虽是五行派长老何长松和鬼谷派颉跌博所动员,但鬼谷子本来就在江湖上似有似无,五行派门徒众多,或许内中别有蹊跷也说不定。而如“七杀夺魂枪”唐进、断情剑客沉默寡言之人则并无争论,只是自己也隐隐怀疑。
众人稍静之后,钟仁棠又道:“如今契丹和石敬瑭已经入寇北境,贫道久居江南,和五行派何长老素无交往,虽久闻他乃正直刚硬之人,然今日时局危急,武林大会并非小事,还是小心为上。”
钟仁棠这一番话说完,众人听后纷纷称是,只有神医江振凌突然道:“钟道长此意,不会是想要我们几位看在地域情分上,支持道长做武林盟主吧!”
江振凌浪迹于江湖之上,许多年来无夫无子,向来无拘无束,直言直语。只听说几年之前收了一个和她一般不拘小礼的女徒弟,此时正站在她正身后的墙边。她听到师父的一番话,正是自己忍住不敢问的,心中竟然大为畅快。
钟仁棠听到此话,忽然变色,腾然站起一脸严肃地看着江振凌道:“江神医不必见笑,贫道修道之人,当清心寡欲、于苦行之中研习道学,绝无争夺名利之心。”
钟仁棠这番严肃,是一本正经、微动怒气的严肃,不同于钱塘镖局镖头唐进那种忧郁不言、仿佛时刻忧心忡忡的严肃。
“钟道长的为人,贫僧也是了解的,江施主此番是多虑了。”南少林释宗正也道。
江振凌说出这话本来也确实是众人心中担心之处,只是确有唐突,便道:“钟道长如此,是我小人之心了。”
“无妨。”钟仁棠回应道。“请众位到此,只有一事相嘱。”
“钟道长请说。”众人都道。
“此次武林大会时机巧合,江南蜀中仍割据一方,中原已乱,外有强敌,确有形势不太明了之处,我特恳请众位,值此多事之秋,往日恩怨一笔勾销,我等皆是近期方至,当同气连枝,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互相有个照应。”
钟仁棠显然心思缜密,眼下这些人,或是平日里有所了解:如南少林释宗正与自己多年君子之交;“七杀夺魂枪”唐进为人虽然沉默寡言,但稳重仗义,江湖名声极好;断情剑不过多参与江湖恩怨,但平日里在江湖上行走,经常做一些可行的善事。或是例如江神医性格直爽,慧拳门、英剑门都是偶然至此。总之,此番相聚之人,多少都是平素里给钟仁棠些面子且可信之人。
众人大多短短思考,均觉得钟仁棠所言有理,且也无不妥之处,纷纷赞同。
“门外有人。”一直不甚言语的断情剑突然道。他冷静多心,也常常比他人洞察力更强。
断情剑刚刚说完这句话,钟仁棠已经一跃而起,跳过面前的长桌刺向屋门。他一剑从两名正一教弟子中间刺透门纸,又左右一撑,荡开屋门。
一个黑影已经一闪而过。
“哇,哇……”一只乌鸦站在客栈走廊尽头的木窗边缘凄苦地啼叫着。
两个正一教弟子想要追过去,乌鸦“扑”的一声没了影踪,只落在窗台上几片黑色羽毛。
“寒鸦……”钟仁棠陷入了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