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分章节的书友们可不要误会哦!)
“嗯。。。我这是在哪儿啊?”朦朦胧胧地清醒而来,陈白普只觉得自己似乎是睡了好十几年,但也就是这一醒,面前的一副景象却震撼到他的心头。
他居然就站在元朝皇宫的大明殿的台阶前!
周围的皇宫布局依然跟原来的一样,但台阶两旁和大明殿前站着的军士,却都是一副汉军甲胄的披挂,除了头上戴的头盔是锁甲钹笠盔之外,其他地方无疑跟汉军铠甲相差无几,而且穿的还是明代的红色鸳鸯战袄。不过这也是陈白普最喜欢的制式,因为他正想自己以后建立了新朝,军队都是穿着这种制服。
陈白普再低头看着自己的身体,却发现自己这个身体是成年人的,而且还穿着一件明黄色的龙袍,还是明代的衮服,十二章纹非常明显而又整齐地排列在龙袍上,陈白普再摸了摸头顶,感觉到自己的头上居然戴着一个乌纱冠,上面还有一些装饰金纹和一颗明珠,陈白普一摸就知道,肯定是明代皇帝的龙冠——乌纱盘龙翼善冠。
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而且还穿上了龙袍站在大明殿前?周围的这些戎装齐整的军士又是怎么回事?这是陈白普心中的疑问。
忽然,一阵呼唤声引起了陈白普的注意:“皇上,您的登基大典就快要开始了,文武百官正在里面等着您呢!”
陈白普转身一看,却见到自己的身后还有好几十个人,每个人都穿着一件红色飞鱼服,头戴乌纱帽,腰携绣春刀,俨然是一支锦衣卫的打扮,而领头的那个锦衣卫指挥使,正是刚才呼唤陈白普的人。但这个锦衣卫指挥使长相可不怎么好看,一副尖嘴猴腮的模样,长在嘴上和下巴的胡子也略显窄小,长得不伦不类的,让人看了心生厌恶。但陈白普却始终心生不起一丝厌恶来,甚至还觉得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有些眼熟,他试探性地叫了一声:“吴溜子?”
吴溜子反应性地弓身致敬:“卑职在!皇上可有何吩咐?”
果然是吴溜子!陈白普为此感到震惊,这时忽然想到了原因,敢情是自己最后起义了,将刘福通、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等起义势力诛灭,然后再北伐驱逐了元廷,此时正好要登基称帝呢?话说为何会那么快?该不会是在做梦吧?
算了,做梦就做梦吧,就在梦里先享受一下登基称帝的感觉吧!陈白普震了震全身,摆出一副严肃的神情朝吴溜子发号施令:“吴溜子,命令锦衣卫在此停步,你随朕进殿!”
“卑职遵命!”吴溜子握着绣春刀对陈白普抱拳点头。
陈白普挥手拂袖,随后一脚踏上了铺上红毯的汉白玉石阶,大步流星地向大明殿迈步而去,而吴溜子则是在后面低头跟随。最后,陈白普终于走到了大明殿的大门前,远远地望着里面人头攒动,正在等待着自己到来的文武百官;还有那个象征着帝王威严,而且摆放在正中央的龙椅。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的陈白普内心感慨良多,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细细地品味着属于帝王的权力,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才是一个君王该有的威严。尽管在后世,他是一个敬重马列毛邓的青少年共产党员,但是他自然知道,身处什么时代,就该用什么政策治国理政。例如在封建时代,必须还是要实行君主制,民主共和制什么的,顶多在后世才最有效,但是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能行得通的,主要原因还是此时的人民尚未开启民智,一直认为皇帝才是最大的,就算是实行了民主共和制,到最后也免不得失败,孙中山一手建立的中华民国四分五裂就是前车之鉴,通晓历史的他,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品味完毕,此时的陈白普拿出了帝王之威,继而滋生出一种令人望而却步的气势,只见他单脚抬起,踏入了大明殿内。文武百官见到他进来了,立刻抖起精神,颤颤巍巍地迎接自己的到来,陈白普缓缓地踏步而行,双目从容淡定地直盯着面前的龙椅。终于,他最后走到龙椅面前,他深呼一口气,扭身便正襟危坐在龙椅上。
他这么一坐,龙椅与他生动地合为一体,面前的文武百官立即跪了下去,大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外面也传来了一阵阵高呼,而且远比朝中文武百官的声音还要大,那是皇宫里的禁卫军的呐喊。
位居庙堂之上的陈白普这才正眼直视着面前的诸位文武,左边的大臣共有四十余人,都是头戴乌纱帽,身着红、蓝二色官袍的文官,其中以穿红色官袍的文官居前,数量较多,穿蓝色官袍的文官居后,人数比穿红色官袍的文官多三分之一。这些文官之中有十来人都是年过半百的老者,大多都是饱读诗书的儒生,不过在陈白普看来,通不通晓儒家经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才能如何。忽然,陈白普将视线投放在一个穿着红色官袍的年轻文官上,这个年轻文官面相清秀,且稍些苍白,但也不失些许健壮,脸上一直挂着一副诚惶诚恐的神态,陈白普一看就知道他应该是宋凯,想不到他一直还没变。
接着,陈白普又看向了右边的大臣,人数同样也是四十余人,而且有一半还是披着铠甲的武将,另一半自然就是一些文臣了。其中一名领头的武将没有戴着头盔,却戴着一顶黑色布帽,而且身高八尺有余,面相稍红,目似猛虎,双眼微眯,长着一条三尺长髯,这乍一看真的很像演义里的武圣关羽,不过陈白普一想便猜到,他一定就是宋强了,他记得宋强可是很敬佩关羽的,肯定连相貌都要模仿关羽。陈白普微微一笑,将视线转移到另一个文官的身上,这文官赫然是他家的总管刘辅,就在刘辅背后,也有一个长得跟他几分相似的文官,想必这就是刘辅的表弟,那位后世号称“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刘基了。
“众爱卿平身!”陈白普扬起双臂说道。所有的文武也都起了身。
“今日,朕能荣登这大明殿,高坐在这庙堂之上,全赖诸位爱卿鼎力相助,朕甚欣慰。从即日起,朕立国号为‘明’,建元永明,正式定都大都,改名燕京!”
话音刚落,一直跟着陈白普而来的吴溜子取出文书,当场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大元自太祖铁木真建国起,起于漠北,征伐天下,世祖忽必烈移都幽燕,定鼎中原,历经十五帝朝,今有末帝妥欢帖木儿,昏庸无能,治国无方,致使天怒人怨,涂炭生灵,元廷气数已尽。。。。。。”
文书里虽道明元朝是如何地离心离德,气数已尽,但也不乏对元朝的极力称赞,陈白普听在心里却没有生气,反而非常满意,因为这个文书正是他内心的想法。此时自己已是九五之尊,自然要履行自己以前的诺言,勒令后代必须公正评价元朝而不得肆意诋毁,他之所以选择在大都登基称帝,就是为了承认元朝作为华夏历史的一部分。
文书的前面昭告了元朝的覆亡以及陈白普建立新朝的事情,讲到后面,就提及了对朝廷官员的任免。
“施耐庵为中书右丞相,加封太子太师。”
左侧的年迈文官跪了下来,叩头谢恩:“谢主隆恩!施耐庵必为皇上,为大明鞠躬尽瘁!”
陈白普顿时来了兴趣,想不到《水浒传》的作者居然也在自己的麾下,那就得好好利用好这个当世萧何啊!对了,以后他写了《水浒传》,得要让他修改一下剧情!
“宋强为中书左丞相,兼任枢密院大元帅,并加封汉国公,太子太保!”
刚才正在捋着长髯的宋强也下跪叩头道:“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让宋强当这左丞相,这是陈白普心里授意的,并且枢密院中也让他增添了枢密院大元帅这个职位,还封他为汉国公及太保,这也是陈白普对宋强的最大恩赐。况且,陈白普也已经想好了以后的一些政策,既不使武将拥兵自重,也不让文官过渡制衡武将,以此达到文武平等。
“刘辅为中书平章政事,封蜀国公,太子少保!”
“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刘辅不动声色地缓缓下跪,向陈白普叩头谢恩。
“宋濂为礼部尚书,封太子少傅!”
“刘基为兵部尚书!”
“宋凯为户部尚书!”
“常遇春封魏国公!”
“李迈(李二牛的本名)封鲁国公!”
。。。。。。
陈白普实在是没有想到,自己做的这个梦,真的将自己想招揽的人才都得到了,并且还将宋强宋凯等人也纳入其中,看样子自己当初还真没有看错人。而就在陈白普即将动口时,殿外忽然传来一声莫名其妙的叫喊:“宣皇后娘娘觐见!”
皇后?陈白普心里奇怪地想着,自己的皇后为何会来了?不管怎样,陈白普还是对自己的这个皇后产生了某些期许,很想亲眼看看皇后长得如何,又会是什么人,难道是青鸾?
但是,就在一个身着红衫头戴金饰的丽影出现在大殿之上,出现在众文武百官的面前,出现在陈白普的眼帘时。陈白普居然为她的面貌所震撼,而且还是不可置信的那种惊讶,因为陈白普太熟悉她了,那瓷白无暇的肌肤,以及她与生俱来的娃娃一样的脸蛋,是谁也无法轻易模仿的,她就是孛儿只斤?海日雅若。
“雅。。。雅若?”陈白普怎么想不到,他未来的皇后居然就是海日雅若。
“陈白普!为什么你成为了大元朝的逆贼?你当初不是说,会辅佐我皇兄成为大元朝新的皇帝吗?为什么你要骗我?!”海日雅若不再像以前那样,亲切地称呼他为白普哥哥,也不叫他皇上,而是直呼其名,她对陈白普的眼神也非常地不和善。
“啊!!!”陈白普一个激灵地站立起来,但他这时才发现,自己还身在深夜里的东宫偏殿内,宋强宋凯兄弟俩人躺在地上呼呼大睡,睡榻上的爱猷识理达腊也还在睡梦中。
原来是梦啊,陈白普侥幸地松了口气,但也为以后的事情开始起了忧虑,说真的,虽然他知道那是在梦里,不过他还是感觉以后噩梦成真。
另一边,正在梦乡中继续沉睡的海日雅若,忽然一下子也惊醒过来,醒来以后还摇晃着脑袋,拖着沉重的眼皮自言自语道:“真奇怪,为什么我会梦见白普哥哥当了皇帝,不是大皇兄应该当的皇帝吗?而且我还当着很多人的面骂他,这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