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元名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二章 刘福通的回忆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真是可喜可贺,我的第八十四章解除了锁定,现在第八十四章可以看了,也希望读者能喜欢新的一章,求月票,求收藏)

    中书省北部,保定路。

    距离保定成几里外的山路中,有一支队伍拉着独轮小车运送着几口箱子,这支队伍一共有七八个人,而且各个都是身形健壮的彪形大汉,领头的一个戴斗笠的葛衣大汉正在骑着马。从这些人的衣着外貌来看,聪明人一眼便能看得出这些人都是走江湖的戏班,但也并非所有人都能看得出这些人的真正意图,尤其是那个骑马的葛衣大汉。

    那个葛衣大汉抬起头来,望着面前已经不远的保定城,一名大汉跑到了他的身旁,抱拳说道:“护法,我们即将步入保定的辖区,我们是要在此留宿一晚,还是继续前进到达大都。”

    葛衣大汉开口道:“再继续前进,只怕天黑了我们都还没走到大都,又要在外面饱受寒霜,还是先在保定找个客栈歇息一晚,明日再上路。”

    那个葛衣大汉抓着自己的斗笠取了下来,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想不到此人竟然是刘福通。

    刘福通带上的人即将推着斗车进入保定府的城门,却遇到了一个蒙古士兵的阻拦:“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

    “回军爷,我等是走江湖表演杂技的,我们正要去大都表演赚钱。”刘福通首先开口说道。紧接着刘福通示意了自己的人卸下箱子,把箱子都打开给那个士兵看,士兵对着箱子里面看了看,见到都是一些杂耍用的道具,便也不再为难他们了,直接命人把他们放进城内。接着后面又来了一支汉人商队,但同样也被刚才的蒙古士兵拦截,那蒙古士兵见他是商人就想着威胁一些黄白之物。

    “哼,这些蒙古人太猖狂了,我们汉人进城都得搜我们一遍,迟早有一天我们会消灭了这些蒙古人。”那个跟在刘福通身旁的大汉哼了一声嘟囔着。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些蒙古人总会尝到苦果的。”刘福通只是淡淡地说了几句,“现在我们还要为复兴汉人河山做出相应的努力,我等还需要有耐心等待。”

    “护法所言极是,小的受教了。”那个大汉向刘福通抱拳道。

    刘福通叫住了一个路人打听客栈的位置,那路人便为他们指了一个方向,很快,刘福通带的人已经来到了一家福来客栈。刘福通挑选了一处比较好的客房,在里面歇息片刻后,刘福通神情渐渐地凝重起来,手中的茶杯已经倒满了茶,但刘福通却始终没有喝下去。他这次北上的目的,便是想去找自己的二弟当面问青鸾的事,之前他自己也曾想着要去一趟大都,可是没有教主韩山童的命令,他不能随意离开颍州总坛。这次的北上还是韩山童所授意的,他除了要向刘寿通问青鸾的事情外,还要遵照教主的命令去办一件事情。

    想到这件事情,刘福通忍不住回忆起了韩山童跟自己的对话。。。。。。

    在一处密室里,韩山童坐在太师椅上向刘福通道:“福通兄弟,本座将要给你一个任务,那就是前往大都城与寿通兄弟会合,然后设计进宫,杀死鞑子皇帝。”一说到杀死鞑子皇帝,从韩山童的瞳孔中闪过一道果决的锋芒。

    刘福通忍不住浑身一震,显然是没有想到韩山童居然会做出这种决断,昨日他也是听韩山童这么说的,今日看韩山童这样的眼神,刘寿通立即发现韩山童是真的下定决心了。他忍不住开口问:“教主,请恕属下直言,属下并不是要质疑您的命令,虽说我们日后是要起义,将鞑子的朝廷消灭的,但您却下这么一道命令,是不是太过于草率了?”

    “放心吧,福通,本座敢下这道命令,证明本座有一些把握。”韩山童笑道,“这几年来寿通为我们潜藏在大都刺探情报,其中有几条情报是有关于鞑子皇帝的,寿通说这鞑子皇帝喜好娱乐,去年春节时曾耗费了不少资金,专在宴会上歌舞升平,据说当时还有一支表演杂技的班团因表演不错,受到了鞑子皇帝赞赏而得以进宫表演。本座便心生一计,倒不如我等趁着春节即将到来,化装成走江湖表演杂技的班团前往大都,在大都城内表演几场精彩的杂技,博得鞑子皇帝青睐而进宫表演,然后等我们出场的时候,我们在表演途中趁机使用暗器,将鞑子皇帝当场击毙。这样一来等鞑子皇帝一死,便是我们起义的那个时候到来。”

    “原来教主居然有这等高明的主意,属下深感甘拜下风。”刘福通忍不住敬佩了一声道。“不过教主承担复兴我汉人天下的重任,万不可亲自去大都以身犯险,不如让福通代教主去大都承担此事。”

    韩山童见刘福通主动请缨,极其安静地道:“也好,福通,本座就将此事交由你来办理。”

    “那么教主,属下这便命人准备此事。”刘福通向韩山童致敬之后,转身从门口走出了密室。

    这件事情已经想完了,他接下来想到的是青鸾的事情,但却是青鸾跟刘寿通去大都以前的回忆。那一天刘福通刘寿通兄弟带着年幼的青鸾离开庐江的路上,兄弟俩各自骑乘一匹马,而那时的青鸾则是坐在刘福通的身前,此时青鸾尚且沉浸在全家灭门的悲痛中,刘福通对她的悲痛非常理解,但刘寿通却没有这么好接近人情,他不耐烦地朝着青鸾喝道:“你这个小孩,我们兄弟俩大老远地从颍州赶来此地,你就这么哭哭啼啼的真是烦人,不就是死了爹妈么?你长大了给他们报仇不就是喽?!”

    青鸾被刘寿通这么一顿严厉呵斥,也不再哭泣了,但还是按不下内心的伤感,眼泪源源不断地从眼缝中缓缓流出。倒是刘福通瞪了刘寿通一眼:“够了,二弟,少说两句。”

    刘寿通敢那么说青鸾,但不敢跟自己的大哥顶嘴,只好哼了一声别过头去。

    刘福通对青鸾宽慈地道:“青鸾你不要怕,你的寿通二叔他人就是这样,不过他说的也并非不无道理,你的爹娘被残暴不仁的蒙古人所害,你就更加应当为他们报仇。”

    青鸾抽噎着道:“嗯,我一定要为爹娘报仇,我要让那些蒙古人为此付出代价!”

    “这不就是喽,最好是杀光了所有的蒙古人,将无数汉家儿女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刘寿通一听到青鸾发誓,忍不住当面爆口道出自己的想法,但刘寿通这样的行为在年幼的青鸾眼里,使她对刘寿通非常反感,或许这也是她为何要与刘寿通针锋相对的原因。不只是她,就连刘福通对他屡次强调也显得不满意,在刘福通再一次的冷眼瞪视下,刘寿通憋屈地只得再一次乖乖闭嘴。

    返回颍州的这一路上,刘福通三人时而找个酒家暂住下来,时而在外风餐露宿,而刘福通对青鸾算是照顾有加,至于刘寿通,他只是顾着自己并没有去理会青鸾,不过有时候在青鸾口渴了的时候,他也会将自己的水袋递给她。不到三天时间,刘福通三人已经到了颍州,刘福通带着青鸾降临自己的家门,说起来刘福通家非常有钱,他父亲刘老爷子是整个颍州远近有名的大户,家里坐拥千顷良田,而且刘老爷子善待家中佃农,平日里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善人。作为一名白莲教徒,刘福通很支持自己父亲的做法,因为这样一来灾民便会拥戴他们刘家,拥戴整个白莲教,为以后的反元起义增加一份力量。

    从府里走出来一名年纪尚轻的后生,一见到刘福通和刘寿通非常高兴,向着两人欢呼雀跃地跑了过去,笑道:“大哥,二哥,你们从那个韩教主那儿回来了?”

    这名年轻后生正是刘福通刘寿通的三弟,刘家三公子刘禄通,刘寿通见了刘禄通也很高兴:“哈哈,是啊,三弟,你是不是也要一起加入白莲教啊?”

    “本来我也有兴趣加入的,只可惜爹爹不让我跟你们一起去,还说你们跟着那个韩教主,迟早有一日是要被杀头的。”一听刘寿通提到这事,刘禄通十分苦恼。

    刘寿通也知道自己老爹的脾气,但还是忍不住道:“也不知道爹是哪根筋出了问题,本来我们汉人又轮不到蒙古人统管,为何爹他老人家偏偏要效忠于鞑子的朝廷。”

    “住口。”刘福通突然怒喝了两声,“爹有什么样的想法,可不是你能随意干涉的,我们只要为教主做好分内的事就够了。”

    然后刘福通看向了青鸾,把她抱起来说道:“来,青鸾,大伯这就带你去见见老爷子。”

    “嗯?这个小女孩是。。。。。。”刘禄通此时才发现了青鸾的存在。

    “六子,不瞒告诉你,这小女孩的全家被蒙古人杀死了,她是唯一幸存下来的,大哥跟这孩子的父亲是朋友,所以将这个小女孩带来了。”刘寿通向刘禄通阴恻恻地道。

    “啊?这蒙古人还敢随意杀人?”刘禄通有些不敢相信地问。

    “哼,蒙古人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我恨不得全天下所有的蒙古人死光死绝。”刘寿通张狂地道。

    走进府门,刘福通三兄弟来到了中堂,此时刘老爷子正在喝茶,刚好看见刘福通三兄弟的到来。刘禄通向自己的父亲说道:“爹!大哥和二哥回来了!”

    但刘老爷子根本就没有给刘福通刘寿通两人好面色看,怒声喝道:“哼,你们这两个逆子还敢回来见老夫!你们不是还在给那个叫韩山童的邪教教主效力吗?”

    两人面对着自己的父亲发言,却默不作声,倒是本就童言无忌的青鸾没有在意刘老爷子的怒斥,对着刘福通问:“大伯,这个老爷爷就是你爹吗?”

    刘福通点点头:“没错了,青鸾,过去吧,叫一声刘爷爷。”

    青鸾乖巧地点了点头,随即跑到了刘老爷子面前,朝着他奶声奶气地道:“刘爷爷!”

    见这个小女孩很可爱也很懂礼貌的样子,刘老爷子有些动容,同时也有些疑惑地问刘福通:“这是谁家的女娃子?”

    刘福通如实答道:“爹,这是我的一个好友的遗孤,他全家惨遭蒙古人血洗,我向那位好友发誓要收养她,所以我把她接来回到家里。”

    “原来是这样。”刘老爷子理解地点了点头,“可是,她的全家都被蒙古人杀光了,这倒是有些怪异,是你的那个好友得罪了什么蒙古权贵吗?”

    “我也不知道,不过。。。想来。。。应该跟爹说的一样。”刘福通道,但说到中间时偶尔有些断续。

    刘老爷子慈祥地摸了摸青鸾的头,对刘福通接着问:“那你以后有没有想到为她选择前程?”

    刘福通说道:“这孩子声称长大后要为爹娘报仇,我想让二弟教她武功,所以这些时间,我想让二弟留在家里。”

    “你让寿通留在这个家里,然后你自己就要跟那个韩教主,到处宣扬一些无君无父的教义妖言惑众,你这个当大哥的真是不让我这个父亲省心啊。”刘老爷子顿时又生气了,但最后也只得任由刘福通这样做了,“也罢也罢,那我这便让寿通留在家里,待会儿我会命人为青鸾安排一个房间的。”

    这一段回忆也逐渐地结束了,但是回到现实的刘福通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想起五年前刘寿通奉韩山童之命,前往大都设立分坛刺探情报,顺便将青鸾也带上了,那个时候青鸾的心性变得与以前一样。当时刘福通并没有在意这件事,可是他后来才想起,青鸾是刘寿通教导的,刘寿通为人如何他是知道的。最近两年刘寿通没有带青鸾回颍州,于是多次向刘寿通写信打听青鸾的情况,可都接到刘寿通宣称青鸾无事的消息,后来刘寿通通过杜遵道向他们传信,他才得知青鸾已经与刘寿通背道而驰。刘福通暗暗地叫悔,自言自语道:“二弟,你这都干了些什么啊?青鸾的事情你为何不早点告知于我,偏偏要自作主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